前言 文化安全:一个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当前,文化安全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信息安全并列,成为国家的四大安全之一。文化安全,指的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文化受到外来消极思想文化的影响,使本国或本民族文化受到侵害,文化出现衰落或消亡。随着中国文化开放愈益扩大,中西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各种思想文化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相互激荡、彼此碰撞,这一方面有利于学习借鉴西方有益文明成果,另一方面中国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面临西方在经济、科技和文化传播方面占据的强势地位,意识形态领域渗透和反渗透的斗争变得异常尖锐复杂,维护中国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在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新的历史条件下,确保中国文化安全已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
中国文化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一是西方文化价值观的霸权思想。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经济上的优势衍生出文化上的强权,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输出经济和技术的同时,凭借其文化产品和信息量的优势,把自己的文化作为主导文化,通过各种渠道,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覆盖,宣传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灌输西方价值观念。人们通常把这种强势文化的扩张行为称为“文化霸权”。二是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张。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成为西方国家传播意识形态的最重要的工具。他们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特点打破传统的国与国之间的界限,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一些国家传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他们不仅利用网络,还利用广播电台等大众传媒、消费文化来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冲击和渗透。那些西方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世界观、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正在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渗透,那些带有宗教色彩的“西化”“分化”的网站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苏联和东欧的演变,西方发达国家就认为是其思想文化渗透的成功。他们把这种做法称为“静悄悄的文化输出”,是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软化战争”。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又是发展中国家,历来是西方发达国家思想文化渗透的重点目标。冷战结束后,这种渗透并没有减弱,反而因中国走向世界,对内深化改革,对外扩大开放而进一步加强。
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把所有的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还是以往意识形态相互对抗的国家,都统统卷入经济全球化的洪流中,意识形态的对抗表面上看是被弱化了,实质上是采用了新的隐蔽形式。在苏联和东欧国家,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国的大众文化产品蜂拥而至。中国加入WTO后,文化教育市场进一步放开,各种外来文化、文化产品、文化制度纷纷进入,中国影院放映的进口电影几乎毫无例外的是好莱坞大片,美国的牛仔裤、耐克鞋等商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甚至是小说、音乐、诗歌,正四处伸展,席卷全球。这种“软实力”在意识形态的抗争中发挥着“硬实力”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当前威胁中国文化安全的因素,从现象上看是西方反华势力的“和平演变”与文化渗透,但从实质上看是中国文化建设包括意识形态建设领域中存在的问题,西方“西化”“分化”图谋之所以在个别时候、个别地方、个别领域能够奏效,也主要是出于“内因”。而对于内在地威胁文化安全的因素,我们长期以来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研究。一方面,“淡化意识形态”在一些领域,特别是某些社会科学研究和文化艺术领域泛滥。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只注意“泛意识形态化”的弊端,而对于西方企图渗透进来的东西,无论是其政治思想、资本运作方式,还是生活方式,往往在“非意识形态”思想的支配下,自动地放弃了批判的武器。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由于受到片面的强调思想的“多样化”和“多元化”影响而有某种程度的削弱。应该说,思想的多样化和多元化是社会进步的精神象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必然会代替思想僵化、教条主义,同时,这也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基础的客观实际——多种所有制并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及多种利益主体并存的状况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必然反映。但是,如果片面强调多元的合理性,就会有意无意地借其他社会思潮冲击、取代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这种理论研究在内容或方法上仅仅是西方思想在中国的翻版,甚至是把西方都早已摒弃了的东西奉若至宝,成为西方理论的附庸,并因此而不能准确把握中国问题的实质和方向。
面对如此严峻的文化安全情势,我们认为,文化安全首先是意识形态安全。意识形态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意识形态的安全受到威胁,是对文化安全最致命的威胁。文化安全的底限是文化主权,我们必须思考和回答怎样捍卫文化主权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其免遭破坏甚至颠覆。一方面,要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研究和建设,提高我们自身的“免疫力”。不能片面地强调思想文化领域的“多样化”和“多元化”,要协调好一元主导与多元和谐的关系,探索一元核心价值引领多样化思潮的新途径,清除“淡化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错误思想的影响,与此同时,根本性地转变意识形态工作在内容、形式、方式、方法、机制等方面的僵化局面。这种僵化,造成了一些同志错误地认为意识形态就是“灌输”,就是不需要研究,或者不允许研究,一提起来,往往显出不屑一顾的姿态。因此,只有我们的研究和建设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才能够真正用代表先进文化的思想,对抗西方反华势力的所谓“话语霸权”。另一方面,在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中,要设置文化屏障,对外国文化资本、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实行一定限制,以维护我国最根本的文化利益和政治利益,以维护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
需要指出的是,确保我国文化安全,必须要有思想解放和改革创新,放弃对西学的教条主义信仰才能有文化创新,放弃对西方文化话语体系和价值观念的主动复制和传播,才能找到文化创造的源头活水,改变存在的思想僵化和文化僵化现象。但是,这并不等于要重新回到闭关自守的老路上去,恰恰相反,对于来自不同发展程度和不同意识形态国家的文化挑战进行客观的、辩证的分析与鉴别,对以建立单极世界或单一化社会为目的的文化霸权主义保持必要的警惕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正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和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将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文化的历史魅力转化为现实的魅力。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势必要付出昂贵的代价。因此,文化安全,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