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本书的结构安排
协商民主研究是近年来中国民主政治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伴随着2006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中对协商民主的科学定位:“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协商民主的研究就意在厘清与西方协商民主的关系,也力图在理论上深化与民主协商的联系,并使之在体制内和体制外都广泛实践起来。党的十七大报告力推基层民主制度,也意味着协商民主开始在体制内发展。因此,从高层的民主协商机制与基层的协商民主方式等层面讨论整套协商民主机制的衔接与发展问题就变得非常重要和必要。本书正是立足于改革开放后政治体制改革完善的背景,研究协商民主在体制内的发展问题。一方面,为高层民主协商机制与基层协商民主机制提出可行的方案;另一方面,将协商民主的研究引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领域,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协商民主运作机制和方式。
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的协商民主发展,重要的是弄清“为什么要发展协商民主,要发展的是谁的协商民主,它从哪里来,为谁服务,它到哪里去”等问题,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主体性问题。在中国,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在社会主义人民民主的国家性质下,协商民主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有其理论的来源、历史的发展轨迹、传统和实践经验,着眼于当前改革开放以来协商民主发展的研究,当以如何实现社会稳定与和谐为目标导向,如何实现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为出发点和归宿,而绝非唯西方民主是从。因而,协商民主在中国被纳入体制内,正是所有因素的合力作用,它也必会在体制内,由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推动向前,并焕发出生机和活力。要建立完善属于中国人民的协商民主机制并发挥其功能,就必须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协商民主运作机制和方式。因为协商程序的技术过程设计与相关的制度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主政治发展中的理论基础、权力结构、制度基础、社会基础以及文化背景,所以本书作了相关层面的研究,梳理和分析了协商民主与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历史与现实的衔接性、理论与实践的契合性。本书还论证了协商民主在中国发展的逻辑线索,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协商民主如何在动态中继续发展完善的问题,探析了协商民主在实践中的发展原则、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介绍了国外具体经验,提出了今后的具体对策。
本书共五章,主要阐发了五个问题:(1)中国的协商民主理论概述及发展协商民主的必要性;(2)中国协商民主发展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3)改革开放以来协商民主发展的现实条件;(4)协商民主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原因研究;(5)推动协商民主体制机制发展对策研究。
第一章首先对中国的协商民主理论进行概述,主要是围绕中国协商民主的概念展开的,从概念的产生的缘由到其含义、性质特征及类型等,为进入中国协商民主的话语系统奠定了基础,使后面的论述有一个分析的界面和维度。在界定中国协商民主的概念时,通过比较协商民主与民主集中制、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等的关系,进一步使中国协商民主的概念清晰和立体起来。通过对中国协商民主的三个规定性的分析,科学地阐述了其性质,目的是更进一步地比较中国协商民主与西方协商民主、选举民主的不同,进一步强调中国发展协商民主的主体性。为了更好地说明中国协商民主并不是个人利益、个人权利的简单相加,不同于西方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协商民主,在民主程序上所作的历史的价值偏好选择使中国克服了西方协商民主的理想化乌托邦色彩,本章从中国协商民主的特征和类型进一步加以展开。
其次分析了中国为什么选择协商民主,即在中国发展协商民主的必要性。从中国政治制度的完善、政府治理职能的转换、党的执政理念变化等角度论述了协商民主的意义与作用。我们认为改革开放以后的政治制度的完善,是继承了历史的传统,开始寻找政治制度内部的架构程序,用以实现民主的价值、发挥制度的功能的过程,政治制度完善的这一历史任务落在了中国协商民主机制的完善上。中国协商民主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党、政府、公民个人权利关系之间的和谐构建过程,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制度基础。
第二章概括了中国协商民主发展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理论渊源从马克思主义的民主理论、中国传统文化、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证;实践探索则从分析毛泽东协商民主理论在统一战线、群众路线中的实践及作用,以历史的眼光审视协商民主的历史经验和历史作用。
第三章分析了中国发展协商民主的现实条件。改革开放为协商民主的发展准备了思想条件、时代条件、社会条件和价值基础。改革开放后的伟大社会实践,推动思想大解放及各项事业的不断进步,为协商民主的实践准备了思想条件、时代条件、社会条件和价值基础,使协商民主的理论与实践得以在动态中成熟和发展。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带来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大转型、大变动、大变革,一切和新体制不相适应的做法、想法以及既存旧体制,无一例外地受到冲击和改变,执政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与时俱进,除了深化改革、寻求发展,再无出路。在这种情况下,协商民主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作用才日益明显并得到重视。协商民主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广泛影响,促进人们参与政治渠道的拓宽、使人们通过各种社会生活参与到中国政治中,真正成为推动中国政治文明前进的主体力量。
第四章主要描述和分析了中国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协商民主实践活动。首先从政党制度、基层自治制度、公民社会几个方面对协商民主在不同领域中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描述,力图将改革开放以来协商民主所取得的进展展现出来,将协商民主所调动起来的民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展示出来。
其次就协商民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研究。分别从国家制度层面和社会基层、公民社会层面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协商民主发展存在的问题,对问题的原因相应作了归纳,提出了两个矛盾,即公众对协商民主的需求与协商民主功能发挥还不相适应;执政党对协商民主的期待与可提供的协商民主的完善度还不相适应。无论是认为中国改革是自上而下、政府导向型的,还是认为改革是自下而上发起、发展的,实际都道出了执政党和政府在中国政治民主中起到的作用,本书认为中国协商民主要想有出路,必须最终通过政党倡导,政府以法制化、制度化加以确定,在体制内发展并完善,而不是在体制外另搞一套。
第五章落脚在协商民主体制机制研究,具体分析了完善中国协商民主的几项对策。认为中国协商民主要想有出路,必须最终通过政党倡导,政府以法制化、制度化加以确定,在体制内发展并完善,而不是在体制外另搞一套。中国协商民主发展带有阶段性,在目前的阶段上发展协商民主的对策主要是:需要总结和借鉴国外的具体经验;需要以党建工程带动党内外协商;以民生工程带动协商民主发展;以市场经济发展带动社会组织发育;以制度创新带动协商机制创新。
本书力图在两方面做到有所突破:(1)理论上将民主协商与协商民主联系起来,从高层的民主协商机制与基层的协商民主方式两个层面讨论整套协商民主机制的衔接与发展问题。(2)注重协商民主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复杂性,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协商民主运作机制和方式。因为协商程序的技术过程设计与相关的制度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主政治发展中的权力结构、制度基础、社会基础以及文化背景,所以本书梳理并分析了协商民主与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契合性。就协商民主如何在动态中继续发展完善的问题,分析了中国协商民主的问题及原因、制定了其发展原则、介绍了国外具体经验、提出了今后的具体对策。
[1] 〔德〕于根·哈贝马斯:《作为程序的人民主权》,〔美〕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主编《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陈家刚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第48页。
[2] 〔美〕乔舒亚·科恩:《协商与民主合法性》,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主编《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陈家刚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第50页。
[3] 格雷厄姆·史密斯、科琳娜·威尔斯:《公民陪审团与协商民主》,〔南非〕毛里西奥·帕瑟琳·登特里维斯主编《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王英津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第102页。
[4] David Miller,Is Deliberative Democracy Unfair to Disadvantaged Groups?Democracy as Public Deliberation:New Perspectives,Edited by Maurizio Passer in D’entreves,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2002,p.201.转引自陈家刚选编《协商民主》,上海三联书店,2004,第3页。
[5] 〔爱尔兰〕梅维·库克:《协商民主的五个观点》,陈家刚选编《协商民主》,上海三联书店,2004,第43页。
[6] 〔澳大利亚〕约翰·S.德雷泽克:《协商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与批判的视角》,丁开杰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前言第2页。
[7] 亨利·S.理查德森:《民主的目的》,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主编《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陈家刚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第274页。
[8] J.Bohman and W.Rehg,eds.,Deliberative Democracy(MIT Press,1997),转引自〔南非〕毛里西奥·帕瑟琳·登特里维斯主编《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王英津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第2页。
[9] Jorge M.Valadez,Deliberative Democracy,Political Legitimacy,and Self Democracy in Multicultural Societies,USA Westview Press,2001,p.30.转引自陈家刚选编《协商民主》,上海三联书店,2004,第3页。
[10] 〔加拿大〕马克·华伦:《协商性民主》,《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11] 〔澳大利亚〕约翰·S.德雷泽克:《协商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与批判的视角》,丁开杰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第107页。
[12] 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第249页。
[13] Jürgen Habermas,Between Facts and Norms:Contributions to a Discourse Theory of Law and Democracy(Cambridge,MA:MIT Press,1996).
[14] 〔澳大利亚〕何包钢:《民主理论:困境和出路》,法律出版社,2008,第244页。
[15] 〔澳大利亚〕约翰·S.德雷泽克:《协商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与批判的视角》,丁开杰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第2页。
[16] 〔美〕乔治·M.瓦拉德兹:《协商民主》,何莉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3期。
[17] 〔爱尔兰〕梅维·库克:《协商民主的五个观点》,陈家刚选编《协商民主》,上海三联书店,2004,第43页。
[18] 上海社会科学院理论时评小组:《2006年重大理论问题研究年度综述》,学林出版社,2007,第244~245页。
[19] Suzanne Ogden,Inklings of Democracy in China[MA(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2].
[20] 林尚立:《协商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学术月刊》2003年第4期。
[21] 朱勤军:《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协商民主探析》,《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3期。
[22] 陈剩勇:《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23] 刘务勇:《协商民主:一种新的民主观》,《甘肃理论学刊》2006年第6期。
[24] 周锦尉:《中国民主政治两种形式的发展空间和趋势》,《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10期。
[25] 陈尧:《从参与到协商:当代参与型民主理论之前景》,《学术月刊》2006年第8期。
[26] 周锦尉:《中国民主政治两种形式的发展空间和趋势》,《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10期。
[27] 金安平、姚传明:《“协商民主”:在中国的误读、偶合以及创造性转换的可能》,《新视野》2007年第5期。
[28] 向玉琼:《协商民主与公共政策合法性的提升》,《改革研究》2007年第4期。
[29] 庄聪生:《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年第4期。
[30] 林尚立:《协商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学术月刊》2003年第4期。
[31] 陈家刚:《协商民主:概念、要素与价值》,《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3期。
[32] 喻红军、张楠:《论哈贝马斯协商民主思想的形成及其理论缺陷》,《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33] 吴晓林、左高山:《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三重困境》,《人文杂志》2010年第6期。
[34] 陈刚、王立京:《试论协商民主的正向功能及其实践困境》,《江汉论坛》2010年第8期。
[35] 李君如:《当代中国政治走向》,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第154页。
[36] 林尚立:《协商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学术月刊》2003年第4期。
[37] 王平:《协商民主对村民自治制度政治合法性的提升》,《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38] 罗学莉:《协商民主:农村民主和社会建设的新路径》,《长白学刊》2010年第4期。
[39] 王道坤:《协商民主在中国的适用性条件及其前景》,《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40] 朱勤军:《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协商民主探析》,《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3期。
[41] 上海社会科学院理论时评小组:《2006年重大理论问题研究年度综述》,学林出版社,2007,第253页。
[42] 吴兴智:《理性、权威与制度变迁》,《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43] 金安平、陈忱主编《民主协商与协商民主:当代中国政党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第19页。
[44] 李君如:《协商民主:重要的民主形式》,《世界》2006年第9期。
[45] 上海社会科学院理论时评小组:《2006年重大理论问题研究年度综述》,学林出版社,2007,第253页。
[46] 金安平、陈忱主编《民主协商与协商民主:当代中国政党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第20页。
[47] 林尚立:《协商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学术月刊》2003年第4期。
[48] 朱益飞:《近年来国内协商民主研究综述》,《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2期。
[49] 张扬金:《现代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研究综述》,《理论导刊》200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