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汉魏六朝篇(1)
古诗
〔汉〕无名氏
采葵莫伤根,
伤根葵不生。
结交莫羞贫,
羞贫友不成。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通过对采葵伤根的借喻,向世人阐发交友之道,从特定的视角反映了汉代人对于友情的认识。
全诗大意:采摘葵菜的时候啊,一定要注意不能伤害到葵根;一旦根受到伤害,葵菜就不会再生长了。我们日常交友啊,一定不要因为对方家贫而感到羞耻;一旦因为家贫而感到羞耻,那么真诚的友谊肯定无法维系下去。
该诗以自然朴拙的语言真切地道出两千年前汉人的友谊观及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以形象的借喻告诫世人莫以贫富定交情,诗中所蕴含的道理虽浅显质朴,然以交友之道而言,施之于今亦诚可谓颠扑不破的真理,足应唤起人们对于当下友情模式的反思。
古诗(旧题李陵《与苏武三首》之一)
〔汉〕无名氏
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
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踟蹰。
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
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
长当从此别,且复立斯须。
欲因晨风发,送子以贱躯。
赏析:
该诗及以下三首皆为旧题李陵、苏武作者,即所谓的“苏李诗”,相传为二人相与赠答之作,多为五言古诗,最早为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所编《文选》卷二九“杂诗”类选录。然后世多认为其诗并非出自苏、李二人之手,而是托名拟作,出现时代大致在东汉末至六朝这段时期。由于作者尚难确考,故于今统以无名氏作品属之。
这是一首送别友朋的诗歌。从中我们感受到的是朋友间难舍难分、依依惜别的深厚情谊。
全诗大意:美好的时刻不会再来啊,离别却只在一瞬间。在荒郊路边,我们久久牵着彼此的手,往复徘徊,难以向前。仰望着天边驰骎而过的白云,倏然即飘向远方。一阵清风吹过,转瞬间就又相失于咫尺天涯。自此别后,不知何时再能相见,那么就让我们再多站一会儿吧。真希望我能随着这飘扬的晨风,亲自送你到所要去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与内在心理的刻画,抒发了作者不忍友人离去,长久拉着他的手,在路边往复徘徊的离情别绪,直恨不能化作晨风,随君远扬。古朴典雅的诗句间流淌出的是重逢之不易的感伤与惆怅,使我们千载之下的读者依然能为诗中所呈现出的这种彼此间真诚恳挚的友情而怦然心动。
古诗(旧题李陵《与苏武三首》之二)
〔汉〕无名氏
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
临河濯长缨,念子怅悠悠。
远望悲风至,对酒不能酬。
行人怀往路,何以慰我愁。
独有盈觞酒,与子结绸缪。
赏析:
这同样是一首送别朋友的诗歌。通过对朋友临行之际,作者劝酒的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展现出其内心不忍友人离去的无限怅惘,从中寄托着对一份真挚友情的深切表白。
全诗大意:美好的相会总难以再次遇到,与君三年相聚,却好似已跨越千载。来到清冽的河边洗濯冠缨,想到君将远行,心中早已不免深重的烦忧。凄厉的风儿吹来,远远凝望着的,也是一片悲愁,捧盏相对,竟然没有半点劝酒的心情。君思前路漫漫,用什么来抚慰我离别的哀愁。只有共饮这斟满的酒啊,才能永结彼此间的绵绵深情。
该诗首句即以三载与千秋相对,点明彼此间情谊之深厚。正是以此为铺垫,才将作者在友人临行之际的诸般不舍与无奈烘托得真切自然。从行前濯缨到对酒难酬再到盈觞之饮,其间诗意转换的曲折往复,正是作者内心情绪波澜的真实写照,从而也极大地强化了诗歌情感表现的力度,渲染出真挚感人的艺术效果。
古诗(旧题李陵《与苏武三首》之三)
〔汉〕无名氏
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
徘徊蹊路侧,悢悢不能辞。
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
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时。
努力崇明德,皓首以为期。
赏析:
这是一首写于临别之际的五言古诗。通过对日暮时分离别场景的渲染,抒发了对友人即将远行的不舍以及深深的眷恋。
全诗大意:我们携手走上桥头,在这日暮时分你又将去往何方?在路边徘徊往复难以离去,而心中那无限的怅惘啊,竟使得我们连临别的话儿都说不出口。然而友人终究要远行,彼此间深切地道一声珍重,将这份情谊寄托于永久的相思中。谁说我们不能像日月那般,相信终会有相望的那一刻。我们共同努力砥砺美好的品德,期望在白首之年能够再一次相会。
“悲莫悲兮生别离”,离别总是伤感的。这首诗中的依依难舍之情是显而易见的,然与前两首诗中所传递出的“良时不再”“嘉会难遇”的感伤意绪不同,这首诗在惜别之余,仍充满了对未来重逢的希冀与渴望,这在很大程度上缓释了离别所带来的失落与沮丧,而呈现出积极感奋、砥砺德行的一面。在艺术特色上,该诗语言不尚藻饰,质朴无华,于寻常景象中寄托难舍之深情,尤能动人,并由此成为古往今来友情诗中的佳作。
古诗(旧题苏武《诗四首》之四)
〔汉〕无名氏
烛烛晨明月,馥馥秋兰芳。
芬馨良夜发,随风闻我堂。
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
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俯观江汉流,仰视浮云翔。
良友远别离,各在天一方。
山海隔中州,相去悠且长。
嘉会难再遇,欢乐殊未央。
愿君崇令德,随时爱景光。
赏析:
这是旧题苏武《诗四首》中的第四首。与旧题李陵《与苏武三首》的主题相类,是写于中州送友远行南归的诗篇。
全诗大意:清晨的月光仍然皎洁明亮,秋兰也散发出馥郁的芳香。美好的夜里氤氲着芬芳,随着徐徐的清风飘入我的室堂。即将踏上征途的友人怀想着前路漫漫,漂泊在外的游子则始终思恋着家乡。寒冬腊月间,你应该已经到达江汉之间了,早晨起来踏上的将会是厚厚的冰霜。俯身看到的是长江与汉水的滚滚流淌,仰起头来又看到成片的浮云翩翩飘过。好朋友就这样离别在远方,各自处身于天之一隅。中州与山海之间有着万水千山的重重阻隔,天南海北之间距离悠远而又漫长。如此美好的相逢难以再次遇到,就让我们珍惜眼前的欢乐不要停歇。也愿你今后能不断砥砺自身的美好品德,时时刻刻都能珍惜光阴,多加保重。
这首诗与旧题李陵的第三首有相互发明之处,并未止于别离的感伤,而是包含着对于未来的美好期望,同时还劝慰友人珍惜当下的欢聚。前六句写离别光景,“秋兰”“芬馨”云云,未必不是以兴寄手法表明友情的纯粹与深厚,乃君子知心之交。第七句至第十句,则由现实进入到对友人别离后历经艰难跋涉的想象,颇多设身处地、感同身受的关切与体谅,意绪由之得以翻进。末八句重又回到现实,想到嗣后山川阻隔,嘉会难遇,在感情即将沉落之际陡然一转,劝慰友朋珍惜眼前的相聚时光,且自珍重。全诗由现实切入,再插入想象,后又落脚于现实,诗意最终在这种视角与思绪的往复转换中实现了对别情的进境与升华。
古诗·西北有高楼
〔汉〕无名氏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赏析:
该诗出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最早作为一个整体收录于《文选》卷二九,其出现的年代大概不晚于汉末桓灵之世。《古诗十九首》的问世,标志着文人五言诗发展到汉魏之际的最高成就,被刘勰称作“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龙·明诗》)。
《西北有高楼》一诗按照马茂元先生的说法,乃“听曲感心”之作,表现的是作者被高楼上传来的歌声所吸引,深受感染,不禁有同病相怜之感,从而生发出知音难觅的悲慨。
全诗大意:西北方高高矗立着一座楼台,耸入云霄直欲同其试比高。雕花的窗格上绮纹交错,楼阁四面飞檐,建在三重阶梯的高台上。弦歌之声从楼上飘下,可这曲声中却凝结着何等的悲伤。是怎样的人才能弹奏出如是哀婉的曲调?莫非是当年因夫战死而哭倒城墙的杞梁妻?清商之曲随风飘扬悠远,曲奏中段又往复低回。奏弹一曲之间反复致叹,激越悲壮而声哀不已。不痛惜弹奏者自身的悲苦,只是伤悯鲜有知音能慰解其内心难以言说的苦衷。希望我们能化为两心相印的鸿鹄,结伴展翅高飞于云霄之外。
这首诗构思独特,由高楼上飘下来的歌声起兴,引发了作者关于歌者身份与身世的一系列假想与比拟,而所有的假想与比拟,又都是和作者自身的心境与命运声息相通的,从而达成了另一层面上的友情显现。该诗先是由曲奏本身的清切恸悲设想弹唱者的处境,同时高楼之崇与弦歌之悲间也构成一种强烈的对比,极大地延展了情感表现的张力,唐代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对琵琶女弹奏情景的描写,即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似在一定程度上受其影响;紧接着即设身处地地描写与表现琴曲中所传达出的那种无可抑止的哀痛;最后收束于作者对知音难遇的慨叹,而其本人内心的凄楚哀怨也已尽在不言之中,唯愿与这未曾谋面乃至假想中的歌者化为鸿鹄,高翔远引,使全诗于虚实转换间实现了对当下困境一种无可奈何的理性超越。无怪乎明末清初的吴淇在《六朝选诗定论》中谓“《十九首》中,唯此首最为悲酸”。听曲感心,诗人内心的悲苦,正是借此奇幻之思得以如是凄恻地表现出来。
赠蔡子笃
〔三国·魏〕王粲
翼翼飞鸾,载飞载东。我友云徂,言戾旧邦。
舫舟翩翩,以溯大江。蔚矣荒涂,时行靡通。
慨我怀慕,君子所同。悠悠世路,乱离多阻。
济岱江衡,邈焉异处。风流云散,一别如雨。
人生实难,愿其弗与。瞻望遐路,允企伊伫。
烈烈冬日,肃肃凄风。潜鳞在渊,归雁载轩。
苟非鸿雕,孰能飞翻。虽则追慕,予思罔宣。
瞻望东路,惨怆增叹。率彼江流,爰逝靡期。
君子信誓,不迁于时。及子同寮,生死固之。
何以赠行,言授斯诗。中心孔悼,涕泪涟洏。
嗟尔君子,如何勿思。
作者简介: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东汉末年至曹魏时期著名诗人,建安七子之一。粲博闻强识,少有诗才,先依刘表,宿志未伸;后附曹操,官授侍中,为七子中爵位最高者。史传称其“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三国志·魏书·王粲传》)。其诗感情沉郁悲壮,慷慨多气,被钟嵘列为上品,刘勰则许之为“七子之冠冕”(《文心雕龙·才略》),清人方东树亦评为“陈思而下,一人而已”(《昭昧詹言》卷二),代表作有《七哀诗》三首、《从军诗》五首、《登楼赋》等。
赏析:
汉献帝初平三年(192),王粲由长安避乱荆州,入刘表幕,得与同来此地避难的蔡睦(字子笃)相识相知,建立起深厚的友情。后蔡睦东还故里,王粲即以此诗相赠,寄托了对好友蔡睦的真挚情谊。
全诗大意:鸾鸟振翅要高飞,飞啊飞向东方。我的好友一路前行,将要返归他的故里。连并起来的舫舟,载着他轻快地顺流东下。荒凉的路途上长满了野草,时常会阻隔住他前行的步伐。心中不免羡慕他能返归故乡,而对家乡的思恋本就是人之常情。这漫漫的人世间路啊,总要经历那么多的乱离阻难。济水泰山与长江衡山,处于不同的地域之间,相距邈远,相会实难。风一吹过,浮云也四处飘散;一旦别过,就好像潺潺落下的雨珠,再难复返。人生如此多艰,真希望不要像这样各自分散。远眺着友人归去的路途,直到踮起脚尖伫立在那里,再也看不到他的身影。值此凛冽的寒冬,劲风凄紧,呼啸而过。鱼儿都潜在水底,大雁也远翔南归。如果不是苍劲有力的大雕,又何以能够展翅奋飞?心中虽歆慕友人能够返归故里,但终究力不从心,思乡之情也难以宣泄。远远望着东去的归途,心头涌过阵阵悲怆酸楚,但也只是徒增哀叹。舫舟沿江顺流而下,友人也随之远去不知何时能够再次相会。君子都会信守对于友情的承诺与誓言,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更何况我们曾同州共事,患难相与,这份情谊更会是生死不渝的。在临行之际,又能以何相赠,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但却难以抑制心中的感伤与哀痛,泪水早已成簌地落下。像你这样品行美好的挚友,又怎能停止对你长久的忆念?
这首诗以鸾鸟东飞起兴,由临别之际的情景入手,设想在浮世多艰的生命征途上对于一份真诚可贵友谊的珍视与守望。从中可见,王粲与蔡睦相识的时间虽算不得长久,但结下的情谊却牢固深厚,这多基于双方在患难之中对彼此品格的倾慕与认同。全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就在于“君子信誓,不迁于时。及子同寮,生死固之”的交友信条,真正的友谊是用生命来守护的,永远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暗淡。这首诗层次分明,结构清晰,语言质朴,不仅凝练出了“风流云散”的成语,还确然是以情动人者,情真意挚,堪称汉魏之际四言友情诗的典范之作。
赠徐干
〔三国·魏〕刘桢
谁谓相去远,隔此西掖垣。
拘限清切禁,中情无由宣。
思子沉心曲,长叹不能言。
起坐失次第,一日三四迁。
步出北寺门,遥望西苑园。
细柳夹道生,方塘含清源。
轻叶随风转,飞鸟何翻翻。
乖人易感动,涕下与衿连。
仰视白日光,皦皦高且悬。
兼烛八纮内,物类无颇偏。
我独抱深感,不得与比焉。
作者简介:
刘桢(?—217),字公干,东平宁阳(今山东宁阳)人。东汉末年至曹魏时期的诗人,“建安七子”之一,性格豪迈倔强,磊落慷慨,长于五言诗。曹丕称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与吴质书》)刘勰则谓:“公干气褊,故言壮而情骇。”(《文心雕龙·体性》)钟嵘径以“自陈思以下,桢称独步”(《诗品》)誉之。其诗简劲挺拔,颇具气势,今存二十余首,代表作品有《赠从弟》三首、《公宴诗》等。
赏析:
这首诗旨在向好友徐干宣泄心曲,倾诉衷肠,既表达了对于挚友的深切怀念,也抒发了身受拘限的作者长久以来郁积于心中的不平与愤慨,从中看出二人相知相惜的深厚友情。
全诗大意:谁说我们彼此相离甚远,中间只不过隔着西掖门一道高高的宫墙。拘守在这宫禁之地不得自由,心中的婉曲也无法向挚友倾诉。对你的思念只能深深地埋藏在心底,换来的只是一声无言的长叹。想念你连起居举止都没有了次序,一天之中屡次坐立不安。缓缓地走出北寺门,远远地望着邺城的西园。道路两边的绿柳自由地舒展,一方池塘清澈明净,春风拂过微波荡漾。枝叶轻轻地随风飘转,鸟儿也在空中自由地翩飞。离群之人本就极易受到触动,看到这幅生意盎然的春景,更是不禁为之动容,泣下沾襟。抬头仰望这明亮的太阳,高高地悬于空中,散发出万丈光芒。这种光辉普照着天下的八方大地,无所偏私地滋养万物生长。独独在我的心中抱有如此深切的感慨,不能同万物一样感受这普施的恩泽。
全诗的基调慷慨而悲壮。建安中刘桢被曹操辟为丞相掾属,后又因不恭之举获刑,刑满署为小吏。他在整个邺下时期的仕宦生涯并不如意,而多有羁牵牢笼之感,因此心中困悒难纾,只能向挚友徐干倾诉衷肠。诗歌开篇即极言对于徐干的思念,而与这种思念形成鲜明反差的,恰是眼前毫无自由可言的禁闭处境,好友不在身边,衷情亦无由宣泄。自“步出北寺门”以下六句,作者则不惜笔墨地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胜景,细柳方塘,轻叶飞鸟,愈是浓墨重彩,愈反衬出作者无以言说的孤独与悲愤。遂通过“乖人”二句的过渡,最终以明日高悬,遍照万物而己独无比为喻,将自己内心无助又绝望的感触抒发出来。整首诗触景生情,又融情入景,极大地拓展了诗歌情感表现的深度与力度。
送应氏(其二)
〔三国·魏〕曹植
清时难屡得,嘉会不可常。
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
愿得展嬿婉,我友之朔方。
亲昵并集送,置酒此河阳。
中馈岂独薄?宾饮不尽觞。
爱至望苦深,岂不愧中肠?
山川阻且远,别促会日长。
愿为比翼鸟,施翮起高翔。
作者简介:
曹植(192—232),三国曹魏时期著名诗人,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三子,曹丕之弟。先封为陈王,卒谥“思”,故称“陈思王”。其诗歌继承了《诗》《骚》尤其是汉乐府以来的诗歌传统,在创作风貌上呈现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钟嵘《诗品》)的特征,极大地促进了文人五言诗的发展,是“三曹”乃至整个建安文学中留存作品最多、成就最高,对后世影响也最大的一位杰出作家,有《曹子建集》传世,代表作品有《七步诗》《白马篇》《赠白马王彪》《洛神赋》等。
赏析:
题中应氏,指汝南人应玚、应璩兄弟。该诗为建安年间,曹植随父曹操西征,途经洛阳,送别应氏兄弟时所作。诗凡两首,此处选第二首,表现了作者与应氏兄弟的惜别之情。
全诗大意:清平的盛世很难经常遇到,美好的欢聚也不会时常都有。天地悠悠无有穷尽,人之生命却短若晨霜。如今我的朋友们将要去往北方,祝愿你们能够诸般欢快安顺。亲友故旧同来相送,就在这孟津渡置酒饯行。难道是酒食不够丰盛,为何诸朋不能且尽这杯中之酒。相知越深离别之情就越痛苦,又怎能不觉内心含愧?此去山川阻隔,路途迢迢,离别如此匆匆,却不知何日能够重逢。期盼着可以化作比翼双飞的鸟儿,一起振翅翱翔于云霄!
对于这首诗中所表现出的难舍难分的友情,如果结合第一首诗理解的话会更加深切。《送应氏》其一描写的是古都洛阳在历经无休止的割据战乱之后所呈现出的荒败萧索的景象,这为第二首诗的创作提供了明晰的社会政治背景。与应氏兄弟之别正是在这样的情境下展开的。作者开篇即生发出天地永恒而生命有限的感慨,从而赋予了这场离别以别样的悲壮色彩,这一点从“难屡得”“不可常”等字眼中就不难感受到。因此,在分别之际,又有“不尽觞”“愧中肠”等表现,充分体现了彼此间不舍的深情,从而为最终的比翼高翔之愿进行了充分的情感铺垫,将对惜别之意的表现推向了高潮。全诗诚如清人陈祚明在《采菽堂古诗选》中所评“用意婉转,曲曲入情”,令我们今天的读者读来依然感其凄怆哀婉,回肠荡气。
野田黄雀行
〔三国·魏〕曹植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赏析:
建安二十五年(220),曹丕称帝,诛杀了向被其视作眼中钉的丁仪、丁廙兄弟。丁氏兄弟皆与曹植相善,植闻后悲愤莫名,遂赋本诗。以黄雀投罗为喻,表达了挚友遭难而自己却无力施救的愤慨,并通过对一位拯溺济难的少年游侠形象的塑造,寄寓了自己“拔剑捎罗”的理想与对于威势的抗争。
全诗大意:以大树之高却时常遭受到狂风的侵袭,以海水之广却往往掀起汹涌的波浪。宝剑锋利却并不在自己的掌控中,既然无法施以援助,又何必结交那么多的朋友?你没看见那篱笆间的黄雀,见了鹞鹰慌忙躲避,却撞入罗网之中。设罗张网者捕得战利品非常欢喜,而一个少年见到为网罗所陷的黄雀却备感怜惜。他拔出锋利的宝剑削断了罗网,黄雀才又重获新生,展翅高飞。脱离了羁网的黄雀振翅高飞,直冲云霄,盘旋了一阵又飞下来向这位少年英雄致谢。
这首诗作为曹植后期的诗作,与前面几首相比,呈现出明显的不同。全诗开篇即通过树高风悲、海水扬波渲染出一种阴沉惊骇的氛围,这也是对当时严峻的政治环境的隐喻。在这样的气氛烘托下,曹植在诗中所流露出的兀傲愤慨之气愈发勃郁,同时又不无反抗无望的沮丧与无助,而最终只能将一腔哀怨寄托于对拔剑削网的少年英雄的想象中,从而越发强化了全诗所蕴含的悲壮格调。
赠王粲
〔三国·魏〕曹植
端坐苦愁思,揽衣起西游。
树木发春华,清池激长流。
中有孤鸳鸯,哀鸣求匹俦。
我愿执此鸟,惜哉无轻舟。
欲归忘故道,顾望但怀愁。
悲风鸣我侧,羲和逝不留。
重阴润万物,何惧泽不周?
谁令君多念,自使怀百忧。
赏析:
王粲曾有《杂诗》(日暮游西园)一首赠曹植,表达了他在归附曹操后,未得重用,一腔政治抱负与济世热情不得施展的忧思困悒。曹植此篇,即是拟王诗而作,抒发了对王粲境遇的深切理解与同情,并对之进行恳挚的劝慰。
全诗大意:端坐在那里,心中愁思无限,干脆披上衣服,去往邺城西园游赏。树上的花已经开了,一片春意盎然,清澈的池水也激荡起一道道的浪花。池中有一只孤独的鸳鸯,正在为寻找伴侣而哀鸣不已。我愿意到水中央去做它的朋友,却遗憾没有小船能渡我过去。想要回去,却已忘却来时的路,不停地回首,也只有徒增哀愁。凄厉的春风从我身边吹过,太阳也已渐渐落山。浓云密布降下甘霖滋润万物,又何必担心恩泽不能周普遍施。谁让你思虑如此之深,徒自扰之而忧思不已。
这首诗先是通过内心愁思百结与自然春意萌发的对比,渲染出浓重的伤感悒郁的气氛。随后又运用比兴寄托的手法,以池中鸳鸯孤独无助,自己无法渡舟相援为比,更加深了对于处身困悒中的好友王粲的忧心与思念。在这般情绪的笼罩下,本为遣忧而来的西园游赏,到了归去之时却愈觉沉重而难以释怀。凄厉的春风、暗淡的落日,无不是诗人愁闷心情的写照,同时也未必不是作者与好友共同所处的动荡环境的隐喻。末四句落于对王粲的劝慰,这种劝慰是从两方面展开的,一方面是恩泽普施,意谓曹操思贤若渴,以粲之才华,定受重用;另一方面则希望他不要想得太多,徒增烦忧,关切之情溢于言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这首诗虽然是写给王粲,但其间诸种意绪又何尝不是自宽自解?邺下的曹植,不仅因为自己的逞才使气与放荡无羁逐渐受到曹操的冷落,与乃兄曹丕的关系也因世子之争而变得越发微妙,只是其时各方矛盾尚未如后来那般表面化与尖锐化。相近的现实处境,其实也加深了曹植对王粲的理解。二人最终在相知相怜中达成了对彼此间深厚友情的升华,友情也是曹植邺下时期慷慨意气的表象下一种重要的精神寄托。因此,该诗写来融情入景,无所矫饰,质朴自然而情感真挚,生发出动人的艺术效果。
赠丁仪
〔三国·魏〕曹植
初秋凉气发,庭树微销落。
凝霜依玉除,清风飘飞阁。
朝云不归山,霖雨成川泽。
黍稷委畴陇,农夫安所获?
在贵多忘贱,为恩谁能博?
狐白足御冬,焉念无衣客。
思慕延陵子,宝剑非所惜。
子其宁尔心,亲交义不薄。
赏析:
丁仪素与曹植交厚,曾极力赞成曹操立植为太子,为曹丕所恶。曹丕得势后,即有意对之进行报复,称帝后不久即将其诛杀。这首诗当作于曹丕即位前后,此时的丁仪已感受到自己所面临的威胁,心中惶惶不安,曹植以此诗予以慰解。
全诗大意:初秋之季,天气已变微凉。庭院中的树木也已渐趋零落。玉石砌成的阶沿上凝结了一层寒霜,清风吹拂过带有飞檐的高阁。朝云始终不肯回归山林,持续阴雨连绵,到处都成为一片汪洋。庄稼被淹,枯败于垄亩之间,农夫们又怎能指望着收成?处身于荣华富贵中,往往不会去顾及贫贱者的处境,要蒙受恩泽又有谁能博施广济?身穿狐白之裘,固然足以抵御严冬,但他们又怎会想到那些无衣可穿的百姓们?我倾慕延陵子季札的风范,为了能满足故人心愿,献出宝剑亦在所不惜。你暂且安顿一下自己的心情,要相信真正亲近的朋友是一定会重情重义的。
该诗前四句由写景入手,通过天转微凉、枯叶飘零、寒霜凝阶、清风拂阁等典型意象,渲染出初秋的肃杀气氛。随后顺笔而下,由于霖雨绵绵,将田垄淹没,庄稼谷物付之汪洋而民无所获,这其实是对生民之艰的社会现实的反映,也体现出曹植对民瘼的悯恤。接下来的四句其实是由对这种景象的审视所带来的曹植对整个统治阶层无视民瘼的针砭与反思。既然如此,又怎会顾及作为一介文人的丁仪的感受?其意实为对之进行宽慰。最后四句,则翻进一层,借用《新序》中所载延陵子季札义不忘故,将宝剑悬于徐君坟前的典故,向丁仪表白自己对于情义的珍视与无所顾惜。
整首诗的基调偏于沉郁悲怆。对于丁仪严峻的政治处境,曹植深为同情,似难以从正面进行劝慰,即从反面着手,由景及人,最后点明主旨。貌似疏散无章,实则环环相扣,匠心独运,也真切地体现出了曹植对于挚友的深情。
答庞参军(并序)
〔东晋〕陶渊明
三复来贶,欲罢不能。自尔邻曲,冬春再交,欵然良对,忽成旧游。俗谚云:“数面成亲旧。”况情过此者乎?人事好乖,便当语离,杨公所叹,岂惟常悲?吾抱疾多年,不复为文;本既不丰,复老病继之。辄依《周礼》往复之义,且为别后相思之资。
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
有客赏我趣,每每顾林园。
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
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
我实幽居士,无复东西缘。
物新人惟旧,弱毫多所宣。
情通万里外,形迹滞江山。
君其爱体素,来会在何年?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是东晋乃至晋宋之际最负盛名的诗人,对后世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与士人精神世界的建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陶渊明志行高洁,以“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辞官归里,隐居田园。陶诗题材广泛,涉及咏怀、咏史、饮酒等诸多方面,但其最有价值的部分,还是在他的田园诗。在这些诗篇中,陶渊明不厌其烦地描写安详静谧的田园风光以及对躬耕生活的真切体验,且与当时的玄学思潮相结合,呈现出鲜明的哲思化倾向,并最终提炼为一种随缘任适的人生态度与质性自然的审美境界,其诗歌也由之呈现出平淡恬远的艺术风貌。这种以自然为第一要义的诗歌创作,在以骈俪藻饰为尚的南朝诗坛独标胜格。钟嵘许之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诗品》),苏轼评其诗曰“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今存诗一百二十余首,其诗文代表作有《归园田居》五首、《饮酒》二十首、《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
赏析:
友人庞参军将出使江陵,临行前以诗赠陶渊明,作者以此诗相答。陶渊明在诗中历叙二人之交往,表现了深挚的惜别之情。
全诗大意:反复拜读所赠之诗,深为感动以致都难以释之。自从我们两人成为邻居,至今已过二载。彼此诚恳以待,时常晤面,很快就成为好朋友。俗话说“见过几面即成故交”,何况情谊远远超过此种情形的呢?世间人事往往与意愿相乖违,谁曾想我们马上就要面临分别。杨朱公的歧路亡羊之叹,一般的悲哀又怎能比得上?我抱病多年,早已不再创作诗文。体质本来就不够强壮,再加上年长多病。那么就按照周礼中礼尚往来的说法,写下这首诗,作为我们别离后还能够相互忆念的慰藉。
彼此相知又何必一定旧日相识,倾盖如故即已证明此言不假。有嘉客能够与我志趣相投,时常来光顾造访我的林园。谈笑之际没有世俗的格调,所论说的都是古圣遗篇。偶尔会有数斗佳酿,随意饮之,心情也非常愉快。我诚然是一位隐居之人,早已无意于东奔西走。物件虽说新的好,但朋友还得是故交,因此我要多着些笔墨来渲染我们的友谊。感情深厚的话,哪怕万里之外,也能够声同气应,即便我们的形体依然为千山万水所阻隔。你一定要多多保重身体,还不知何时能够再次相会?
诗前小序简净恳切,颇具风味,与正文相得益彰。而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到,陶庞之间之所以倾盖如故,关键在于他们志趣相投,这是他们的深厚友谊得以长久存续的精神基础。诗中并没有太多别离前的感伤意绪,只是将二人日常交往的点滴娓娓道来,却令人备感深挚,这多源自他们共同的志趣与襟怀。因此,作者在诗歌结尾处对友人即将远行的祝愿,就像老朋友间一声寻常的问候,虽语平意近,却颇能慰藉人心。
和刘柴桑诗
〔东晋〕陶渊明
山泽久见招,胡事乃踌躇?
直为亲旧故,未忍言索居。
良辰入奇怀,挈杖还西庐。
荒涂无归人,时时见废墟。
茅茨己就治,新畴复应畲。
谷风转凄薄,春醪解饥劬。
弱女虽非男,慰情良胜无。
栖栖世中事,岁月共相疏。
耕织称其用,过此奚所须。
去去百年外,身名同翳如。
赏析:
题中刘柴桑者,名程之,字仲思,曾任柴桑令,后归隐庐山,改名遗民。刘程之辞官归隐的经历与陶渊明颇类,故二人时相过从,多有唱和,可见交谊之深。此诗即为陶渊明答刘程之见招庐山所作。
全诗大意:山林水泽已经召唤很久了,到底是什么事让人如此犹豫不决?只是因为心中放不下亲友故旧,才不忍离开他们独自去隐居。美好的光景扑入这豁达的襟怀,提起手杖返回西田中的庐舍。荒野遍地的路途之上没有归家的人们,经常可以见到久已荒芜破败的村落。几间茅屋已修缮就绪,新开垦的土地也已耕翻成熟。东风料峭,寒意袭人,略备春酒即可解除耕锄的饥劳。酒虽淡薄,比不得佳酿之醇厚,但抚慰心情终究胜过无酒可酌。栖栖遑遑的尘世中事,与这流逝的岁月一样与我日益疏远。耕田织布的生活足以满足日用之需,超出此范围之外也不为我所求。人之一生倏忽而过,功名利禄还不是等同此身,一并黯淡泯灭了。
陶渊明通过这首诗,对刘程之见邀庐山隐居做出了酬答,风格平淡,言近旨远。开篇即明确表示了自己的婉拒态度,随后就其中原因与主体襟怀展开了阐释。首先就是不忍舍弃自己的亲友故旧;再次就是对眼前的生活感到无限知足。陶渊明固然不想混迹于宦场,但他也不愿靠隐居博取声名。因此,全诗最后集中表达了作者无意世事的淡泊襟怀。陶渊明所追求的隐逸,是维护内心的自足与安定,而绝不是外在的居隐深山,与世相隔,这也是他谢绝刘程之庐山之邀重要的精神动因。诚如其诗所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对陶渊明而言,心远,是随时随地的事情。
移居(二首)
〔东晋〕陶渊明
其一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其二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赏析:
与一般意义上描述同自己有着相近社会背景人士的友情不同,陶渊明这两首诗的视角聚焦在作者自身所生活的田园环境,记录下的也是这个环境中再普通平凡不过的人与事。他们大多以耕读为业,不再具有社会化的身份,但却能以彼此间真淳与诚挚的交往,构建起一种朴素但却珍贵的人际关系。与《归园田居》的风调相类,两首诗都是对他所身处其中的田园生活进行的一种直接全景式的反映,这是陶渊明最熟悉的题材,也因此产生了长久的艺术魅力。
全诗大意:过去曾想移居到南村,并不是因为事先占卜了宅第的吉凶。只是听说这里有很多心地淳厚之人,很乐意能够与他们朝夕相处。对此的向往已有数年,今日终于如愿移居至此。简陋的庐舍不必过于宽广,能够遮蔽住床与席就足够了。邻居们时相过访,无所拘束地纵论今古。美好的文章我们可以共同欣赏,有疑难之处大家也能相互探析。
春秋之季有很多美好的日子,大家一起登高远眺吟诵新的诗篇。路过门前时常相互招呼,聚在一起开怀畅饮。农忙时节大家各自照管自家的园田,一旦空闲下来又彼此想念。想念之时又披衣出门,相互间说说笑笑停不下来。此中的道理难道不是很高明吗?不要舍此而言他。衣食之事始终需要经营料理,矢力于耕作终究会有收获。
这两首诗既能统而观之,亦可分而析之。此二诗所写皆是田园生活中人际交往的日常光景,这里没有尔虞我诈,没有钩心斗角,脱却了机心,纯然以素心相结,营造出一片亲密和谐的世界,其间的邻曲之情、农耕之乐,正是陶渊明移居南村的初衷与动力。其中第一首诗侧重于描写同知心好友谈艺论文,纵论古今,就中多所会心意趣。第二首则侧重对日常农闲时节,躬耕之余欢饮谈笑景象的描绘,彼此间的真诚淳朴尽显无遗。两首诗皆以自然之意行之,无所矫饰,语言流畅轻快,洋溢着清新欢快的气氛,虽然只是将日常交往的情形娓娓道来,却甚有兴味,颇具在俗世之中温暖人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