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遗址周边空间环境保护与营建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西安是闻名遐迩的千年帝都,也是我国重要的遗产城市,各类重要的大型历史文化遗址遍布于秦岭脚下、八水之滨的川原丘谷间,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烁着文明的光辉。由于历史的久远和积淀的深厚,许多重要遗址区呈现出连绵成片、相互叠压、交织错落并与周边环境浑然一体的布局特色。为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西安城市建设发展中,相关部门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如西安四大遗址(周丰镐遗址、秦阿房宫遗址、汉长安城遗址及唐大明宫遗址)保护区的规划与实施,以及半坡遗址、唐城墙遗址等重要古遗址的保护与利用。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扩张和更新改造,位于城市周边的许多重要大遗址区正被迅速扩张的城市新区包围和分割,对这些遗址的保护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和影响,这些遗址的周边地区也成为保护与发展矛盾集中体现的区域。因此,在强化大遗址本体保护的同时,在周边地区重点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已成为西安以及众多遗址城市(尤其是各级历史文化名城)面临的重要课题。

吕琳是一个年轻的科研工作者,具有建筑学专业(本科阶段)、风景园林专业(硕士阶段)和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博士阶段)的学科背景。她生于西安,成长于西安,与这座古城有着深厚的感情和千丝万缕的联系,十几年来参加过许多相关科研、实践和教学活动,本书就是在其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完成的。

作者首先对国内外有关大遗址保护与环境营造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梳理,并对西安地区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剖析,研究了“历史遗址区域”的体系构建和空间划分,并通过社会功能维度、生态维度和空间维度的研讨,对大遗址与城市发展区的功能适宜、生态过渡和空间过渡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依据上述多维度的综合研究和西安大遗址区的分布特点,本书提出了4种遗址周边空间环境的适宜性格局:对比包围模式、廊道隔离模式、咬合过渡模式和开敞过渡模式。同时,结合实例分析,阐述了不同模式的存在条件和适用策略。总览全书,作者对大遗址周边区域的保护与发展这一复杂关系的重要性和相关要素进行了深入的解析,初步提出了可以继续探讨的工作路径,是一部针对现实问题整合研究大遗址保护与利用、城市空间适宜营建、生态环境修复建设等多方面内容的学术著作。

大遗址周边环境对遗址的保护和城市的发展都十分重要,是大遗址保护和城市建设需要认真对待的关键区域。保护与发展的共存、历史与时代的融合是需要众多学者不断探索的辩证主题。希望吕琳同志能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是为序。

2020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