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检查与诊断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规章规范

(一)工作规范和专家共识

根据研究进展,不断学习最新版的工作方案及专家共识,规范开展工作,如: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三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检查方案与感染防控专家共识(第一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放射诊断检查中感染控制与放射卫生防护管理专家共识》

(二)基本要求

根据各医院工作性质及影像学检查需求,一般涉及固定或移动CR、固定或移动DR、固定CT、车载CT、方舱CT等设备。

发热门诊、呼吸科门诊、感染科门诊、放射科专用机房、医院隔离病房等均属于放射诊断检查中感染防控的重点区域。

应为发热门诊、呼吸科门诊、感染科门诊的可疑患者及隔离病房的确诊患者配置专用移动或固定的CR、DR、CT等设备及专用检查区域,或尽可能在放射科设立专用的CR、CT、DR机房。

新建立的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等应设立专用DR机房,有条件者应优先设立专用CT机房。按照“三区两通道”(即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患者通道、工作人员通道)进行分区和布局。设计机房布局时,应兼顾疫情、非疫情不同时期用途的快速转换,便于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

影像检查专用区域应按照医院感染防控要求,明确划分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有条件的医疗部门可在半污染区和清洁区之间设立缓冲区。所有区域应严格执行消毒措施。

设立专用机房的医疗部门,还需设置疑似患者与确诊患者专用检查通道、专用等待区域。实行预约制、分时段检查,疑似患者应安排在确诊患者之前进行检查。

若无条件设立专用机房的医疗部门,应科学管理受检者的检查顺序。尽量按照普通门诊患者、发热门诊患者、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的顺序,进行分批次、分时段检查。针对疑似患者及发热门诊等风险较高者,院感防护级别应按照确诊患者防护级别进行防护,检查室应执行“一人一消”。确诊患者可集中进行检查,检查结束进行终末消毒。检查流程中,严格执行消毒措施。

在机房和操作室的适当位置张贴感控分区标识及相关要求,个人、设备和场所感控及消毒的预案、方法和流程。

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由专人陪同检查,禁止其自行前往放射科进行检查。建议充分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医学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PACS)和放射信息系统(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 RIS),尽可能使用电子申请单、数字图像和诊断报告的网络传输,进行无纸化办公,以减少与患者及其污染物的直接接触。持纸质申请单检查者,应及时对申请单进行消毒处置和单独管理。

(三)培训内容

放射技师在工作中难免与患者发生近距离直接接触,属于高度风险的一线人员,需要强化自我防护意识,必须接受规范的感染防控培训。按照医院为放射科工作人员、特别是技师制定的符合影像检查中的感染防控要求,熟练掌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知识、方法与技能。

应熟悉不同岗位的感染防控要求的级别和相应的防护用品类别及其使用方法,熟悉个人、设备和场所消毒的方法和要求。

应知晓本单位针对当前疫情工作防控小组的成员和任务,熟悉本单位制定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熟悉本单位发热、疑似和确诊患者影像学检查的工作流程。

熟悉所在工作场所的感染防控分区,严格按照防控要求,在相应区域内工作,不得违规穿越或混淆分区界限造成污染,以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熟悉感染防控用品的规范使用、穿脱顺序和相关要求,熟练掌握“七步洗手法”,严格执行手卫生。

在不影响影像质量的前提下,放射技师应要求患者在检查中保持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等防护用品。

合理安排患者检查时间,减少患者在影像检查场所的停留时间,尽可能减少患者之间在机房内和候诊区重叠交汇的时间。

尽量避免与患者近距离面对面交谈,除了摆位以外,应与患者保持1 m以上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