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老子》中的“反”
“反”作为一个特别的词语,在《老子》中出现了很多次。例如,“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第二十五章)“反者,道之动。”(第四十章)“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第六十五章)“正言若反。”(第七十八章)可见整个老子思想充满了“反”的理念,它是道的功能。在老子的思想中,“反”有两种意义:“反转”和“返回”。
先看“反转”。
每件事物继续活动,以至于转变成对立的一方,这样就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相对关系。老子描述这些都是现象界的作用,如万物的变化、政治的消长,以及日常生活的得失、成败等。下面分三种情况来说。
首先,反转是现象界的相对。“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第二章)
其次,反转是理念的对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第四十一章)
再次,反转在政治和日常生活中。“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第十九章)
再看返回。
“反”用在返回上,是借由修养而返回到真我,或借由复命、复明、复朴而返回于道。也有三种情况:
一是复命:“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第十六章)
二是复朴:“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第二十八章)
三是复明:“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第五十二章)
“反”不仅是老子的中心学说,也影响其他哲学思想和以后的道家学者。这个原理,兵家和法家把它用在战略和管理上,神仙家把它用在炼制丹砂上(见“丹”字),他们只知用相反,而不知返回的修养。他们忽视老子思想的重点在返回上,因而走上极端和终点,与道相反。
怡按
这个“反”字在老子书中已说了很多,但用在修养功夫上却在于一个“返”字。如何知返、用返、能返,有以下各点可以参考:
(1)不要只看表面现象(庄子思想,不执着于是非成败等)。
(2)能知反躬自问(儒家思想,遇到挫折困难时,先要检讨自己)。
(3)先要把自己放在最低处(老子思想,水向低处流能,低才能转身)。
(4)要知退不争(老子思想,进道若退,退一步天地宽)。
(5)要虚掉向上的障碍(禅宗思想,不要以佛为佛;以道为道,才能使自己的人格和自性向上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