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谈古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自序

在学习筝乐和进行筝乐教学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我国的筝乐艺术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需要我们好好去学习和认识。我们直接接触了历史上一些相关的史料和文献,也阅读了当代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感到获益匪浅。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疑问,并尽可能地做了一些思考。我们决定把我们的一些学习心得整理出来,向古筝学界及广大音乐学界求教。在学习和写作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筝乐作为我们的民族器乐之一,其发展过程关系到礼乐制度、社会风尚、民间音乐,民风民俗等诸多方面,从而产生了丰富的文化积累,与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诗词曲赋关系尤其密切。今天从事筝乐艺术的人,无论演奏、创作或研究都应该尽可能地去认知一些相关的文献和文学作品,从中了解中国古代筝乐的历史和相关的文化知识,加强文学修养,提高对筝乐的审美感知能力。因此,我们把接触到的一些文献和相关文学作品稍加整理,列出来供大家参考。

筝乐隶属华夏民族音乐中的一类,数千年来与其他音乐共存,古人并没有将筝乐作为独立的体系记载和研究。由于现存史料和文献较为零乱,须要从大量史料文献中搜寻、辨别和剥离。我们限于水平,也限于耳目所及的知识范围,不能写出一部关于中国古筝发展史面面俱到、完整详尽的“古筝史”,只能是以史为线索,在各个时代的筝乐艺术中找出一些有特色的“点”或片断进行学习探索,在理论思考的基础上作出解说,其中包含了我们的一些基本观点和理论认识。

首先是筝的起源。这是一个从古至今存在较大争议的话题。我们在书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筝最早的起源主要是先秦时期的颂瑟(也称颂琴),与秦地的民间筝有一定关系。二者结合在汉代,至东汉末期筝乐走向成熟。在这一论证中,我们一方面以史料文献为论据,一方面把握一个基本观念:作为乐器的“筝”,其基本属性是“移柱应律”。

其次,重视社会背景对筝乐发展的影响。虽然同在封建社会,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政治制度、社会思想和文化风尚都带给筝乐艺术以影响。例如汉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使筝被神圣化。唐代社会开放使筝乐广泛普及,充分显示其雅俗共赏的文化特性。元代蒙古族统治阶层赋予特定乐曲以政治意义,从而在筝乐艺术中留下了特殊的民族和时代的印记。

再次,我们重视观察筝乐艺术的社会文化属性——“雅”与“俗”在各个时期的不同显现。这种显现存在必然性和规律性,是我们认识筝乐发展的一个重要角度。

在原文引据方面,我们一方面避免不必要的引述,以免增加阅读的难度;另一方面对史料文献相对不足的相关论述,也借重一些文学作品进行补充,特别是唐宋以后,音乐与文学有着天然的联系。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关注、热爱音乐,他们的情感,他们的文化生活都离不开音乐,其作品——诗词歌赋提供的有关信息,能帮助我们感受和理解音乐。

考虑到史料文献和引述的文学作品,有的读者理解起来有困难,随文加注太多又太烦琐,恐会影响读者的阅读,所以在书的内容和结构上做了一些安排。全书以分为三篇。在上篇“筝史探释”中,必须引述原文时尽量节选一些通俗易懂的文字,或在叙述时加以必要的解读。一些比较重要的史料,则在中篇“古筝文献史料选注”中选录一些段落并加注解,供读者参阅。我们还选择了一些咏筝或与筝乐有关的文学作品,加上注解,作为下篇“历代咏筝文学作品选注”供大家参读。这些文学作品一方面提供与古筝有关的知识,弥补文献的不足,另一方面丰富我们的审美认知,培养我们的审美感觉。

此外,我们还将这些年来发表过的相关学术论文简介附在全书后。所选论文在所论的专题方面比书中相关章节要丰富和深入,可供读者参考。

在本书初稿完成以后,我们曾将其作为教材在音乐学院古筝专业硕士生中试用,听取他们的反映和意见,得到了他们的基本肯定,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信心。

由于这项工作具有一定探索性,我们能力和水平又有限,书中一定会存在许多缺陷甚至错误,欢迎古筝艺术界、音乐学界及广大读者批评指教。

初稿完成后,我们向古筝创作、演奏大家和研究专家王中山教授求教并乞序。承蒙王中山教授慨然应允,寄来他精心撰写的序言,给予了热情鼓励和指导。在此特向王中山先生致以由衷的谢意。

作者
201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