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堂诗词课(词篇)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章 田园小清新

 

同学们,如果让你用四字短语来形容田园生活,你能想起哪些词汇呢?绿树红花、小桥流水、牧童黄牛、蛙叫鸟鸣、稻粮鸡鸭?是的,一听到这些词汇,我们仿佛已经嗅到了一股清新的泥土气息,让人心旷神怡。然而,这些熟悉的词汇似乎正与现代生活渐行渐远,因为我们现在接触最多的是电脑手机、汽车电视,偶尔利用休假跑到乡村去看一看,已然成了一种奢侈。

对于宋代词人来说,他们大都忙于案牍事务,要真正将心灵平静地安放到湖光山色之间,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幸运的是,总算有些词人忙里偷闲,用文字为我们捕捉到了一些弥足珍贵的田园风景。这次为我们现身说法的是两个非常有个性的大文豪:苏东坡和辛弃疾。

北宋元丰元年(1078),四十二岁的苏东坡任徐州知州。那年春天,徐州发生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带领百姓到城东二十里外的石潭求雨。向神仙求雨,现在看来当然是种迷信行为,但巧合的是,过了几天后,当地还真下了场大雨,苏轼就又和百姓一起前去谢雨。心情不错的苏轼领略了沿路的乡村风光,一口气写了五首《浣溪沙》。在他的笔下,一会儿是“垂白杖藜(拐杖,代指老人)抬醉眼,捋青捣麨[chǎo](麦子炒干后捣成粉末)软肌肠”,一会儿是“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缫丝工具)”,一会儿是“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蒿草、艾草)气如薰”。五首词变成了一组系列风光画,将春日田园的人、事、物、景尽收眼底。

辛弃疾最广为人知的田园词是那首《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的这首词因为亲切自然而被收录入教材。尤其是词的下阕,他为我们点出了三个村娃:大儿锄地种豆,二儿补鸡笼,小儿最调皮,不但不帮着做农活,还偷偷剥莲蓬吃。是不是很有田间情趣?

讲完两位大咖后,我们要重点赏析另一篇田园词。我选了另一位词人——刘学箕。刘学箕的这首词写得极富生活气息,巧妙之处甚至盖过了前面两尊大神。因为,他居然将“吃鱼”这件小事填成了一首词。如果你是一个喜欢吃鱼的食客,那可千万要读一读。

 

行香子

宋 刘学箕

雪白肥鰜[jiān],墨黑修鲇[nián]。柳穿腮、小大相兼。金刀批脔[luán],鲜活甘甜。或时熬,或时煮,或时腌。

揎腕佳人,玉手纤纤。缕银丝、取意无厌。羹须淡煮,滋味重添。滴儿醯[],呷儿酒,撮儿盐。

 

刘学箕的词,与其说是一首词,不如说是一篇杀鱼吃鱼的顺口溜。

词的上阕告诉你:咱们今天要吃的是什么鱼。雪白肥鰜,就是雪白肥嫩的鰜鱼(比目鱼的一种);墨黑修鲇,就是黑色的鲇鱼。鱼抓来后,怎么办呢?“柳穿腮、小大相兼。”就是用柳条穿过鱼鳃,把大大小小的鱼都带回家。

拎回家后是“金刀批脔,鲜活甘甜”,“脔”是指小块的肉。就是拿起你的菜刀,用刀把鱼肉削成一块块薄片。注意,刀功要快,尽量保证鱼肉“鲜活甘甜”。

鱼肉切完后,你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吧,“或时熬,或时煮,或时腌”,熬汤也可以,水煮鱼片也可以,腌起来以后再吃也行。

下阕,刘先生以厨师的角度写了一遍杀鱼、烧鱼流程。“揎腕佳人,玉手纤纤。”“揎腕”就是捋起袖子。看来,杀鱼人是一个挽起袖子的美丽妇人,她的纤纤玉手拾掇起鱼来非常熟练。“缕银丝、取意无厌”,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将鱼肉切成更细的丝,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烧出各种花样。“无厌”是不满足的意思。

“羹须淡煮,滋味重添。”烧鱼的佳人告诉你:如果你烧鱼羹,可以先煮得淡一点,至于味道,可以后面再重新调整。如何调整呢?“滴儿醯[],呷儿酒,撮儿盐。”“醯”就是指醋。人家说了,你可以根据需要,滴点醋、喷点酒,或者放一撮盐上去。

好了,这首词就赏析到这里

 

知识链接

 

下面两首田园词为苏轼、辛弃疾所作,欣赏一下吧。

 

浣溪沙

北宋 苏轼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鹧鸪天

南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