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七言绝句(5)
玄都观桃花[89]
刘禹锡
紫陌红尘拂面来,[90]无人不道看花回。[91]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92]
【简评】
此诗原题作《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永贞元年(805),刘禹锡参加了以王伾、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集团,斗争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元和十年(815)二月,他被朝廷召回长安,此诗即作于回长安不久。刘禹锡由贬所回到长安以后,看到朝政在新贵的把持下,日趋腐败,十分愤慨,此诗便借赏花表达了这种情绪。诗人以花树之盛影射君子被逐,小人得势,讽意极为明显。
再游玄都观
刘禹锡
百亩庭中半是苔,[93]桃花净尽菜花开。[94]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95]
【简评】
十四年前,作者因《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对权贵有所讥讽而被贬出京,十四年后他又回到了长安。十四年来,皇帝换了四个,人事有许多变化,诗人重提旧事,写下此诗,表示了不肯屈服的精神。前二句写玄都观里一片荒凉景象,借以暗示朝廷人事的巨大变化;后二句抒发感慨,“种桃道士”指给自己残酷打击的执政者,“归何处”指那些执政者或死了,或失势了,而经过十四年的忧患困苦,自己却又回来了!其中自有无限感慨,亦含有对当初执政者的讽刺,故而“执政又闻诗、序,滋不悦”(《旧唐书·刘禹锡传》),遂被分司东都闲散之地。由此可见,刘禹锡性格倔强,蔑视权贵而轻禄位,所以白居易序其诗,以“诗豪”称之,有“其锋森然,少敢当者”的品评,用这八个字来概括刘禹锡的诗作和人品是颇为恰切的。
滁州西涧[96]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简评】
前二句写日间所见,是近景,写出涧边深谷的空旷静寂。“独怜”二字,感情色彩十分浓重,是诗人别有会心的感受,表现了诗人恬静的情趣,闲适的襟怀;“深树鸣”,使人想到涧边林木葱郁,枝叶繁茂,黄莺在树丛深处鸣叫,莺啼更反衬出涧边深谷的空旷静寂,进一步渲染了“独”、“幽”的意境。后二句是远景,描写雨后荒郊的景象,充满幽情野趣。一个“急”字,写出了春潮带雨、潮水上涨的动态;一个“横”字,生动地描绘出一叶孤舟任凭潮逐雨打的景况。全诗语言质朴凝练,文笔简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犹如一幅绘声绘色的山水画。清人宋顾乐《万首唐人绝句选》评云:“写景清切,悠然意远,绝唱也。”
花影
谢枋得
重重叠叠上瑶台,[97]几度呼童扫不开。[98]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简评】
此诗旧本题为苏轼作,然未见于苏集,而谢枋得《叠山集》录此,因作谢诗。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诗贵有寄托。此诗从表面上来看,完全是围绕花影展开描写的。但实际上,诗中是以花影暗寓得志的小人,别有一番寄托。诗的首句即借映于瑶台之上的花影来指夤缘发迹、攀至高位的小人。接下来的三句写这些小人们是扫之不去,去还复来的。他们处处尾随在皇帝(诗中的日、月)的周围,伺机向上攀缘,进而遮蔽了圣上的光芒。特别是后两句,通过一“去”一“来”,把诗人对这种人物的厌憎之情表现得十分深刻,但同时也含着一种无可奈何的感慨。
北山[99]
王安石
北山输绿涨横陂,[100]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简评】
尽显舒闲容与之态。然“坐久”、“归迟”者,绝非仅在于落花、芳草,从中可想见作者所历之人生波澜。
湖上[101]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102]草长平湖白鹭飞。[103]
风日晴和人意好,[104]夕阳箫鼓几船归。[105]
【简评】
此诗描写春日西湖的风光。前两句首先排列了六个意象(花、树、莺、草、湖、白鹭),组成了两幅生动的画面。意象的密集使诗的境界阔大,表现力大大提高。同时红花绿草、红树绿水、黄莺白鹭两两相对,更显得画面色彩丰富,生机盎然。而末尾的两个动词“啼”和“飞”,又各为静态的画面增添了动感,使其动静结合,充满了张力。后两句则将视线由自然景物转向游湖的人,紧紧抓住天将傍晚,游人纷纷归来的这一瞬间,描写了夕阳西下时风日晴和,游兴未尽的人们箫鼓齐奏,使湖面顿时变得热闹起来的情景。全诗笔致轻畅,辞采流丽,意象饱满。
漫兴
杜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106]点溪荷叶叠青钱。[107]
笋根雉子无人见,[108]沙上凫雏傍母眠。[109]
【简评】
此诗全用对句,颇为工稳,一句一景,浑然天成,构成一幅春末夏初的郊野风景画,刻画细腻逼真,语言平易活泼,表现出诗人闲适自娱的心情。
春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110]雨后全无叶底花。
蛱蝶飞来过墙去,[111]却疑春色在邻家。
【简评】
题又作《雨晴》。前两句写雨前雨后不同的情景,透出一种惜春之情;后两句设想奇妙,可谓“神来之笔”,写出一种轻松活泼的情趣。
春暮
曹豳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112]
林莺啼到无声处,[113]青草池塘独听蛙。[114]
【简评】
此诗紧紧抓住暮春时节自然界景物变化的特征进行描写。首两句写落花已尽、“绿阴冉冉”,大自然的颜色由浅变深,从视觉效果直接进行渲染。后两句写林荫深处莺啼渐止,“青草池塘”,唯闻蛙声咶噪,亦渐有闷躁之意,乃就听觉感受而言。全诗绘景摹声,简洁准确,仅通过两个细节的变化,就生动地描写出了暮春的独特景象。
落花
朱淑真
连理枝头花正开,[115]妒花风雨便相催。[116]
愿教青帝常为主,[117]莫遣纷纷点翠苔。[118]
【简评】
这首诗以“落花”为主题,表现了诗人惜春爱花之情。朱淑真是钱塘才媛,自幼聪慧,但婚姻却很不遂心,以至终生抑郁。此诗名为惜花,实则寄寓着她对自己婚姻的不满,以及对天下幸福婚姻的祝愿。连理枝头盛开的花朵,既是自然景物,又暗喻着和美的婚姻和爱情。而“妒花风雨”则暗喻破坏这种婚姻和爱情的各种外部因素。最后两句诗人直接抒怀,表达了自己的祝福之意:但愿青帝做主,使人间好花常开,四季如春。其言外之意也就是愿人间的爱情常存,夫妻永不分离。
春暮游小园
王淇
一从梅粉褪残妆,[119]涂抹新红上海棠。[120]
开到荼□花事了,[121]丝丝天棘出莓墙。[122]
【简评】
此诗写暮春时节的小园景色。诗人信步园中,但见梅花已谢,海棠初放,一年的大好春事已将过半,于是便不由得想到:如果等荼□的花期再一过,那时就会有丝丝天棘长出满布苔藓的墙头,而春天也就随之过去了。诗中虽只字未提春之将去,但却通过园中四种植物现实的(实写)和未来的(虚写)变化过程,把时序的更替写得非常清楚。同时也就不言而喻地表现出了一种惜春伤春之意。
莺梭[123]
刘克庄
掷柳迁乔太有情,[124]交交时作弄机声。[125]
洛阳三月花如锦,[126]多少工夫织得成?
【简评】
此诗将春日的黄莺比作织布机上的梭子,比喻新鲜,想像奇特。首句写黄莺在柳丝间穿梭飞行,犹如梭子在织机上来回抛掷,既状出了黄莺之迅捷,也描绘出了柳丝之细密绵长。特别是一个“掷”字,一开始就给人一种繁忙紧张的感觉。次句紧承上句,进一步从鸣声上来描写,将黄莺的“交交”欢鸣想像成是织布时弄出的声音。这些都为后面两句的发问埋下了伏笔。所以三四两句奇峰突起,一笔抖开,用一个问句收束了全篇。造成了一种清新峻拔的艺术效果。全诗比喻贴切,铺垫巧妙,结构上放收有致,在咏物诗中别开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