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罗联盟的瓦解
然而事实证明,唐对朝鲜半岛的直接统治不过是昙花一现。669年,高句丽遗民反叛,唐以镇压和流放加以回应,七万八千多户被迁往江淮以南荒无人烟的地区,唯有贫弱者被允许留下来戍守安东都护府。116但唐廷镇压与流放的两手策略没有使高句丽遗民屈服。从670到673年,他们每年都会掀起叛乱,最后一次持续了四年之久。不仅如此,百济被征服之后,新罗与唐的联盟便名存实亡,新罗转而支持高句丽遗民,或派兵协助他们叛乱,或为失败的叛军领袖提供庇护。117当初由于形势所迫而建立的唐罗联盟开始瓦解。
唐与新罗的矛盾源于高宗不允许新罗控制百济和平壤以南地区,而当初高宗之父太宗为了换取新罗出兵助唐征服百济和高句丽,曾把这些地区许诺给新罗。660年,苏定方将俘虏的百济王扶余隆、一万多名百济百姓,连同“伪将五十八人等送于京师”,高宗在受俘时的表现显然说明他无意兑现其父当初许下的诺言。高宗在训斥扶余隆之后饶恕了他。尽管扶余隆是个声名狼藉的酒色之徒,而且还是亡国之君,但对高宗来说却是个有用的傀儡,唐朝可以用他来稳定刚刚被征服的百济。在这之后,唐廷一边准备彻底消灭在周留城负隅顽抗的百济遗民,一边致力于对百济和新罗做出政治安排。唐廷任命扶余隆为熊津都护府都督,交给他两项任务:首先,他要返回朝鲜半岛,辅佐留守百济的唐军统帅刘仁轨,监督唐军及给养运输等相关事宜;其次,他要与新罗议和,安抚百济遗民。后一个任务更为重要。118高宗起用扶余隆,表明他不打算把新征服的百济领土交给新罗,而是倾向于让双方和解。一年后的661年,唐廷设立鸡林大都督府,以金法敏(后来的新罗文武王,661—681在位)为都督。119这种安排使金法敏和扶余隆在唐朝体制中平起平坐,为唐廷促成两者的联盟铺平了道路。更为重要的是,唐打算通过这项安排间接控制新罗,将整个朝鲜半岛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
新罗希望由自己统一朝鲜半岛,因此对唐廷的安排颇为不满。不过老练的金法敏决定用两面手法应对唐廷。661年,他接受了鸡林大都督府都督一职,但很快就组织了一系列军事行动与唐争夺对朝鲜半岛的控制权。同年,金法敏为了重申新罗的政治独立,故意违反唐朝的政治禁忌,以“太宗”作为武烈王金春秋的庙号,与唐太宗李世民相同。120不过,他没有直接回绝唐廷让其与宿敌百济结盟的要求,而是以时机尚不成熟为由请求推迟结盟的时间。121唐廷对新罗的拖延和搪塞渐失耐心。664年,唐对新罗发出严厉警告,敦促它尽快行动。122 665年阴历八月,金法敏和扶余隆终于在熊津会面。在隆重的结盟仪式中,二人杀白马以祭天神、山神、河神,然后以马血涂口发誓道:“故立前百济太子司稼正卿扶余隆为熊津都督,守其祭祀,保其桑梓。依倚新罗,长为与国,各除宿憾,结好和亲。恭承诏命,永为籓服。仍遣使人右威卫将军鲁城县公刘仁愿亲临劝谕,具宣成旨,约之以婚姻,申之以盟誓。刑牲歃血,共敦终始;分灾恤患,恩若弟兄。”123唐廷终于促成了新罗与百济的联盟,距其第一次提出该建议已经过了五年。但是,金法敏根本无意遵守誓言,因为它其实是刘仁愿起草的,金法敏不过是被迫接受。此外,朝鲜半岛各势力的实力变化,也很快使唐无力强迫新罗履行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