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计划过于繁重,容易透支意志力
网上经常会流传各大高校学霸的日程表,它们的共同点就是将每天的时间划分得很细,安排的内容也很满。
其中流传最广的就是2011年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获得者马冬晗的日程表了。她的日程表做得十分细致,对每个小时、每节课都有具体安排。
这也引得网友们纷纷膜拜,惊讶于马冬晗高度的自律,更有人感叹,这样的安排简直比备战高考还要苦。但也有不少网友受此启发,以马冬晗的日程表为模板,给自己制订了一份详尽的计划。
我的一个读者就是其中一员。当他将制订的计划表发给我看时,我被震撼到了。整个计划表密密麻麻,安排的任务非常多。单从那张表格上,我就能深深体会到他对自我改变和自我提升的那种迫切感。
他向我抱怨自己在执行计划时遇到了两个很棘手的问题:一是自己精心安排的计划总是会被各种事情打乱,这严重影响了他的执行效率。二是他发现自己坚持不下去,总是坚持两三天就放弃了。
坦白说,他遇到这两个问题,我一点都不惊讶,反倒觉得很正常。因为过于繁重的计划容易沦为空想,很难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一是因为缺乏灵活性。网上流传的学霸计划表,更多的是在校学生的日程安排。校园生活是相对规律的,几点上课,几点下课,时间都比较固定。作为一名学生,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需要面临的突发状况也相对较少。但步入社会后在职场打拼与在校学习大不相同,在职场上需要处理的事情多且杂,面临的不可控因素也多。
比如,你给自己制订了一份下班后的充电计划,分别为学习一小时英语、学习一小时手绘、睡前读书三十分钟。可下班后却有紧急会议要开,等你开完会,回到家已经是十点多了,浑身疲惫,根本没有精力和心情再去充电学习,制订的计划只好临时取消。
这种情况对于上班族来说是非常普遍的。计划安排得越满,机动性就越差,当出现突发状况,不仅会影响计划的顺利执行,还会影响人的心情,让人们总是处于一种被打扰的烦躁和没有完成任务的自责之中。
二是过于繁重的计划会大量消耗人们的意志力。因为意志力的充足供给是自控系统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计划越繁重,对意志力的消耗也就越大。这就好比参加5000米长跑比赛,你在跑1000米时就全力冲刺,早早地将力气用完了,剩下的那4000米你还有力气跑吗?
我从不鼓励大家制订过于繁重的计划,在我看来这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我们为目标奋斗时,往往会加倍努力让自己尽快获得成功,这时的我们就会本能地制订更多的计划和任务,让自己忙碌起来。
当我们在执行计划时,就会自动进入一个自控的状态,督促自己集中注意力思考、克制欲望、抵制诱惑,而这些都会不断地消耗我们的能量和意志力。
凯利·麦格尼格尔认为:“适当的自控也是必需的。但是正如慢性压力会影响健康一样,试图控制所有的思想、情绪和行为也是一剂毒药,会给你带去过重的生理负担。”[3]
计划越繁重,对我们意志力的挑战也就越大,需要自控的时间越长,带来的压力也就越大。这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负担,还会对自我信念造成打压,没有完成就会觉得自己是个不争气、意志力不坚定、不能吃苦的废物,每一次的失败尝试,都是一次负面的自我暗示,这对自信心是沉重的打击。
当然了,我并不是说每个人都无法胜任紧急繁重的计划,这跟自身的自律能力是相关的。很多计划安排在我们眼中是沉重的负担,但在那些自律能力超强的“大神”眼里也许仅仅只是生活的调味品而已。
在这上面,我们可不能“钻牛角尖”,觉得别人能做到的,强迫自己也一定做到。处处和别人比较,拿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完全是自找苦吃。我们可以和过去的自己比,通过有技巧的训练,让自己变得越来越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