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清廷官员大换血
清军入关时,清廷是少数民族政权。由此在其政治体制中,“重满抑汉”一直是清王朝的原则。
清廷的“重满抑汉”,主要体现在官员的任用上,比如,中央六部便设立双尚书侍郎,满汉各一,以满为主。这种制度,在中国历朝历代都不曾出现过。
当然,为巩固政权,清廷也尽可能地吸纳汉族士人参政,但一些重要职位,如军机大臣(特别是首席军机大臣),一般只能由旗人担任。而且各省总督、巡抚也大多为旗人。
由此,旗人往往在朝廷和地方上占据重要职位,地位要远比汉人显赫。
对于本朝“重满抑汉”的祖制,慈禧不可能不知道。但她垂帘听政后各地军情急如星火,太平军仍旧盘踞江东,捻军等各地起义也时时威胁着清廷的心脏地区。这些心腹大患,没有一天不让她悚然心惊,坐卧不安。
可是,再看看身边的那些满族亲贵,除了妄自尊大,便是颟顸无能。真正有才华,能够治国安邦、统兵作战的旗人官员几乎没有。
想到这里,慈禧不免叹了口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自己丈夫咸丰在时,这天下都治不好,何况自己一个女人呢?
但叹气归叹气,该承担的责任还得去承担。慈禧仔细一想,自从太平军起义后,国内战祸绵延达十年之久,而清廷还没有垮台,这又是为什么呢?
从各项奏报来看,不是八旗,也不是绿营,而是汉人的团练武装抵挡住了太平军的进攻。这些汉人将领,如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等,他们原本都是读书人,但是战乱年代将他们锻炼成了军中领袖。这些人从小熟读儒家经典,应该是值得信任的。
非常时期自然得用非常之策,也到了该重用他们的时候了。早在咸丰时,像曾国藩这样的优秀人物就该提拔。可是因为种种原因,却让这位“湘军”创始人一直郁郁不得志。
据说,民间常有曾国藩是“癞龙转世”的说法。这让曾国藩屡屡被猜忌。如野史上说,1854年湘军攻占武汉后,咸丰帝大喜之下,说:“不意曾国藩一书生,乃能建此奇功!”
他一时兴奋,要任命曾国藩署理湖北巡抚。结果旁边有个人不咸不淡地插了一句:
“曾国藩以侍郎衔在籍丁忧,现在还是个平头百姓。一个平头百姓能够一呼,崛起从之者万余人,这恐怕不是国家之福啊。”
咸丰听后一个激灵,从此让曾国藩做巡抚的事就不再提起。
咸丰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万一曾国藩这些汉人官僚势力坐大,拥兵自重,那清廷岂不是同样危在旦夕?
不到万不得已,怕是不能授予汉人过大的权力。
对此,慈禧也不是不知道。但中国士大夫最忌讳的是有功不赏,有禁不罚。曾国藩心里憋屈不说,他的门生弟子、亲朋好友也都为他喊冤抱屈。
在镇压太平军的过程中,曾国藩的一些朋友和将领如胡林翼、刘长佑等一个个都封了总督、巡抚,而曾国藩作为湘军首创者和精神领袖,东奔西跑,却只得一些钦差大臣之类的虚衔——这说不过去!
慈禧心里清楚,要想树立自己乃至清廷的威信,就必须先平定太平军等各地起义;而要平定这些乱事,就必须重用以曾国藩为首的那些汉人新秀。
慈禧想,既然“八大臣”都扳倒了,难道我还怕用汉人吗?
没有多久,曾国藩便受命统领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省的军务,四省的巡抚、提镇以下官员全部归他节制。
随后,依照曾国藩等人的建议,一大批汉人官员被任命为封疆大吏和地方大员,罗列如下:
左宗棠为浙江巡抚、沈葆桢为江西巡抚、李鸿章为江苏巡抚、刘长佑为广西巡抚、郑元善为河南巡抚、李续宜为安徽巡抚、严树森为湖北巡抚、毛鸿宾为湖南巡抚、江忠义为贵州巡抚,另有一大批汉人成为各省的布政使、按察使,等等。
这些任命发出后,朝野一片哗然。这是自清朝开国以来最大的一次人事变动,用“大换血”来形容毫不为过!
更重要的是,这次受到重用的无一例外都是汉人。有的人甚至连进士功名都不具备。比如,左宗棠只是个举人,凭的是军功出身。同时将这么多省区的军政大权交给汉人,这个手笔也太厉害了!
这下,八旗的亲贵们立刻跳了起来。这还了得!胡闹!这不是要断送祖宗二百多年的江山吗?!这也忒冒险了!
但是这些埋怨和抗议都被慈禧一句话给挡回来了:
“不用他们,可以!那就请你们上前线收拾烂摊子吧!”
听了这话,那些亲贵就没有了声音。最后的事实证明,慈禧重用以曾国藩为首的那些汉人官员,这是她的无奈之举、冒险之举。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也是慈禧的神来之笔。
这一重大举措,不仅让以曾国藩为首的汉人武装集团最终剿灭了太平军和捻军等反叛力量,而且将岌岌可危的大清从崩溃的边缘拉了回来。
到同治四年(1865),当时全国十名总督,除湖广总督官文为旗人外,其余九人全是汉人,而十五省的巡抚则是清一色的汉人。慈禧当政,对汉人的重用程度可谓是前所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