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练:基层政府法律人成长日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 法治大时代 法制小人物

20183月,全国两会上通过了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作为一名从业十二年的老法制人、一名基层政府的法制负责人,我也是通过新闻报道了解到了这一消息。我和我坚守的基层法制办也必将随着国法办一并重组。

传言多年的法制办撤并最终变成了现实。……于是,有了本书第一篇文章《干着干着,法制办没了,我成了末代法制办主任》。我爱好、从事写作20多年了,经营公众号也5年多了,多数文章也就百来次不温不火的点击量,没想到此文竟然火了。想来人世间的事就是这样无厘头,这样一篇文章变成了篇点击量“10+”的文章。

不是这次的撤并,相信许多人根本不知道有法制办这么个单位。因为政府法制机构是清水衙门,也是幕僚部门、综合部门,无论是立法(基层是红头文件审查)、执法监督,还是复议应诉、法制协调,法制系统的同人们只能靠理想和情怀做着不显政绩的重要工作。于我们基层来说,法制办是依法行政的教练员、行政复议的裁判员和行政诉讼的运动员(职业被告),还是政府的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也是法治政府建设的组织者、协调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为了建成法治政府,全国总计不到2万名法制同人一直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坚守法治初心,牢记法律人的使命和担当。我们深知,法治是人类文明国家的普遍选择。让我们勤奋工作的不是其他,而是满腔的法治情怀。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人总是有一种怀旧情结,2007年我离开工作了12年的法院,但司法情怀至今难以割舍,我仍然对我工作过的两家法院有着特殊的感情。没想到,今天又要转岗。在法制办的12年里,我从科员开始一步一个台阶,成长为负责人,不是没有想过有一天会离开,因为要给同事腾出提升空间,但想不到会以这样的方式离开。我们挥手告别过去,踏上了新时期司法人的征途。

……晨鸡初叫,昏鸦争噪。那个不去红尘闹。路遥遥,水迢迢,功名尽在长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旧好;人,憔悴了……

——元代·陈草庵《山坡羊·叹世》

在法制办工作的4000多个日子里,每天一如既往,行政诉讼应诉、行政复议(执法监督)案件合议、相关会议斡旋协调、办理相关文件、处理法律事务和政府规范性文件审查(核)。公务员的工作无非是“等因奉此”,法制办的公务员亦差不多,不过是多了些法治元素罢了。

12年法制办生活最大的收获就是年龄增长了12岁。来时青丝,离时白发。还记得2007813日那一天,我从区法院调入了当时的法制局。见到了法制局女局长,还有一位男科长和一位女同事,我们4人组成了区内最小的这个正科级单位。我们像一家人一样共事、工作、关心关爱。今天,我们各自在新岗位上,但那种兄弟姐妹般的情谊持续至今。

12年法制办生涯见证了我的成长,将我从科员培养成了法制办主任。从法院调至法制办,先任科员,后来明确为正股级干部,再是科长、副主任、主任。许多人羡慕我在法制办仕途顺利,他们不知道的是我对法制办爱得太深沉,没有法制办就没有我的今天。2012年,我到四川眉山考察行政调解经验,当地的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接过我递上的名片,问:“你是不是在法院工作过?”“是的。”“那他们给你个副主任有点屈才啊。”我笑笑,“就这个法制办副主任还是刚当上呢。”在法院工作时我经常在报纸、刊物上发表点“豆腐块”,因此赚得些名气。俱往矣,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12年法制办生涯让我华发早生。不是说法制办工作多么辛苦,更不想说对法制办付出多少,人在做天在看,因为有付出所以才有收获。现在的基层政府工作样样不容易,又生逢全面依法治国的伟大时代,作为法制人更应该有自己的贡献。说来也巧,我在法制办工作整整10年那天,因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推动不力,我代表区政府在市里的大会上做了个检讨。法治政府建设放在只有几个人的法制办身上真是小马拉大车——无力负担啊。但我们一直在努力,毕竟只有法治的政府才是人民满意的政府。

12年法制办生涯让我感激、感慨和感动。我待法制如初恋,法制让我欢乐让我忧。这12年是我人生的黄金年龄,我和法制办在努力前行。感动于法制办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丝温情,和一点一滴的法制历程。

12年是人生的一段重要时光,也是人生长河的短短瞬间。今天的政府法治面临着更多的任务、更大的责任、更高的要求。尽管我一直在宣扬工作多么优秀、成绩多么突出,但我深知,我们的工作仍有许多不足,特别是相对老百姓日益提高的法律诉求而言,还远远不够。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撤销法制办是一种浴火重生、凤凰涅槃。

我们的法律素养还有待提升。规范性文件审查还存有把关不严、审查不精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与上位法、与老百姓的权益有所冲突;执法监督仍然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不敢大范围宣传,案件质量也有待提高;政府法律顾问室在重大合同、重大行政决策审查方面还缺少一些规范化的运作,特别对新业态、新经济、新型金融衍生品缺乏深入研究;行政复议涉及部门广(一个案件往往要研究一个部门的法律法规及内部规定),老百姓对行政机关执法不规范、不公正、不严格和不文明的意见还比较大,在个别案件中存在的“严格执法、普遍违法、选择性执法”还没有很好的解决路径;我们的队伍力量有差距,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工作方式方法有差距。

我们的服务态度还有很大不足。一直在强调以热情服务来化解、克服群众对政府(法制部门)的上述不满,也经常通过各种方式向同事们灌输这些服务理念并身体力行,年轻的同事们也是蛮拼的。但一年近千个案件,上百个行政诉讼(包括行政复议当共同被告),还有大量的咨询电话、投诉电话以及涉法纠纷的咨询,同事们也尽心尽力。我知道他们的不易,但没有任何办法给予他们更多帮助,除了几句口惠而实不至的表扬。现在的年轻人还能像当年我们听到领导表扬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吗?不可能了。

我们的法律理念还有很大改进空间。从事着一份在司法与行政之间的“四不像”(不像法官,不像执法人员,不像律师,也不像立法人员)工作,我们的业务远不如法院法官那样精通,又不能像执法人员一样纯属于领导与服从关系,也不像律师那样“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只是服务一方,更不能像立法者那样学识通达驾驭法律,但我们以法律、以良知作为自己的基本准则和底线,在严格适用法律和服务于地方大局之间,一直在努力寻找平衡。这话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真的不容易。现在法律规范纷繁复杂,工作任务越来越重,但学习的时间越来越少,这种失衡的状态无疑是一场痛苦的磨砺。

但无论如何,都应该记得那些忧伤的面孔,他们来到政府法制办,抱着对法律、对公平正义、对政府的信任,来申请行政复议,来投诉执法不公,来对红头文件制发提出异议,来对政府涉法事务进行追问,我们对得起他们的这份信任吗?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你尽力了吗?”我经常如是反问。

或许有一天人们会不记得有这么一个叫法制办的单位。但她永远铭刻在我内心深处。今天她如期谢幕了,但值得我们每个法制人为她鼓掌。她来过,她努力,她走了,她是我们每个法制人内心深处的结。

人这一辈子,走着走着就没了,说着说着就散了,干着干着就没得干了。一个单位重组了,尽管有点不舒服,但在改革潮流面前,法制人不能做挡路石,我们应张开双臂迎接改革。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

让我带您走进一个基层法制人的内心世界,一个基层政府法制办的前尘往事。

王学堂

2018年5月26日

佛山禅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