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举制度通史·清代卷(共2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应试资格和相关规定

童生试“为士子进身之始”(6),因此对应试者资格的要求极为严格。应试者均为未曾入学、无功名的读书人,无论其年龄大小,统称为童生,又称文童、儒童,以区别于应武科之武童生。其中之未冠者又称为幼童。清初沿用明朝旧制,凡童生应试,必须是本县(府属之州、厅同)人,且非优倡皂隶之子孙,本身无刑伤过犯,又无父母之丧,可于试期公布后赴县署礼房报名,当堂填写姓名、年貌、三代履历,取本县同考五人互结,并指认本县之廪生保结。顺治二年(1645年)规定:童生“有籍贯假冒者,尽行褫革,仍将廪保惩黜。如祖、父入籍在二十年以上,坟墓、田宅俱有的据,方准应试”(7)。九年,详定童试章程,其中涉及童生应试资格及报名手续的内容如下:童生报名须“取邻里甘结,身家无刑丧替冒各项违碍,方准收试”;报名时需“五人为一结,取行优廪生亲笔花押保结”,如有违反规定者,“五人连坐,廪生黜革”;“优倡隶卒之家,及曾经犯罪问革变易姓名”者,“访出严行究革,若教官纳贿容隐,生员扶同保结,一体治罪”;“诈冒籍贯”,及“冒名顶替、换卷代笔之徒,倍加严查重治”;“至于寄学改回,及称游学随任等事别送者,悉不准行”(8)。至此,确定了童生报名应试的五项基本原则,即身家清白、本籍报考、无匿丧之举、无枪替之弊、廪生保结。由于童试的涉及面最广,问题最多,因此,上述条例也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充实和完善。以下分述之。

一、身家清白

所谓身家清白,身,是指应试者本人;家,是指应试者的父祖三代;清白,是指不得有污点。条例规定,应试者除本人无过犯外,其父、祖亦不得为贱民贱役。

1.本人无过犯

本人无过犯,只是对应试者道德品质的最低要求。在清政府看来,“为士者乃四民之首,一方之望。凡属编氓,皆尊之奉之,以为读圣贤之书,列胶庠之选,其所言所行,俱可以为乡人法则也”。因此,雍正帝提出,“必敦品励学,谨言慎行”,能为人表率者,方可选取入学。(9)雍正元年(1723年)令各省督抚、学政“严饬廪生,不许擅保品行不端之士”(10)。清初以来,生员中有不顾名节者,或出入官署,包揽词讼;或武断乡曲,欺压平民;或抗违钱粮,藐视国法,影响极为恶劣。清政府屡禁不止,因此,转而对应试童生进行严格要求。道光四年(1824年),针对有承种蒙古田亩而任意抗延应纳粮租之事,清政府特别规定:“嗣后凡承种蒙古地亩,如有拖欠粮租,在官告追未结者,本人及子孙不准应试。每届考试之年,责成各地方官豫期详明顺天学政,并直隶总督衙门查核,俟粮租完清后,仍准照旧赴考。”(11)道光九年,针对“过犯”中的特殊情况,又做出了新的规定:“民人刑伤过犯,例不准考。如因伊父犯案患病,求代受责,爱亲情迫,出于至诚者,准其捐考。”(12)

尽管清政府对应试者的品德要求一直很严格,但在实际报名应试过程中,各地能够真正把握的只是有无过犯而已。

2.三代无贱民贱役

条例规定,应试者父祖三代中有贱民(如乐户、丐户、蜑户)身份,及锣夫、吹手、剃头夫、修脚工、喜娘、轿夫之类,或充贱役,如粮差、皂快等,子孙均不得应试。这是因为官员例有封赠之制。如清代一品官可封赠三代,二三品官封赠两代,四至七品官封赠一代。新科进士所授知县或中书,即为七品官,且不说日后之升迁。如被封赠之父、祖为贱民、贱役,这在科举时代被视为有玷科名。故应试者的出身,便成为应试资格的重要条件之一。清初,定例甚严。雍正朝豁贱为良后,情况有所变化。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陕甘学政刘墫奏请酌定削籍乐户应试条例,遂定:“凡开豁为良之乐籍、堕民、丐户,及已经改业之蜑户、九姓渔户人等,耕读工商,听其自便。以报官改业之人为始,下逮四世,必其本族亲支均系清白自守者,方准应试。”(13)嘉庆十四年(1809年)又议准:“安徽省徽州、宁国、池州三府,凡世仆名分统以现在是否服役为断。其现在服役者,如家主放出三代后,方准捐考。”(14)鉴于清代教案频发,嘉庆二十二年规定:“嗣后习教犯案,罪在徒流以上者,查明子孙实未入教,以本犯之子为始,三辈后所生子孙始准考试。仍先呈明地方官,取结咨部查核。”(15)道光以后,禁限渐松。道光四年(1824年)奏准:凡系轮派催粮之粮差,“并不兼充他役,并非支领工食”,其子孙准捐考。厨行、在官轿夫,于报官改业后满十年,子孙方准捐考。如“退业后复蒙混承充,即将捐考之人一并斥革。至本系家奴充当厨役者,仍照例不准捐考”(16)。七年议定:民间收生妇女,无别项身家不清,其子孙应准捐考。“如系承差服役,传验奸情,迹类仵作,以报官改业之人为始,下逮四世,查系身家清白,准捐考”(17)。十九年定:“良民充当船头纤夫,本非卑污贱役,向无额设卯簿,嗣后准捐考。”(18)二十八年议准:“民人曾充军牢,虽无卯簿结状可稽,究系贱役,以报官改业之人为始,下逮四世,清白自守,方准报捐应试。”(19)光绪元年(1875年)复准:“屠户一项,执业近于残忍,未便遽列士林,俟报官改业后,准其捐考。”二年定:“民人曾为皂役养子,后归本宗,未便令其捐考,如本宗实系身家清白,其子孙准其报捐考试。”(20)

以身家清白作为应试资格之一,无疑将一批人阻止于考场外。这是造成清代童试中冒籍跨考现象严重的原因之一。

二、本籍报考

清代亦沿前朝之例,府州县学均设有固定的录取名额,称学额。而学额之设,又是基于各州县文教发展、人口多寡等实际状况。因此,童生试只允许本州县籍的士子报考是一项基本原则。如出现异地报考者,则会挤占本地之名额。异地报考被称为“冒籍跨考”,这是条例所严格禁止的。由于各地的童试录取难易差距较大,故冒籍跨考现象非常普遍,而且非常严重,因此,冒籍之禁尤严。尽管顺治二年(1645年)、九年的规定中已明确强调了这一点,但在各地的报考中往往被视为具文,为此,康熙、雍正、乾隆、嘉庆诸朝屡颁条例,严加约束。康熙十六年(1677年)议准:有冒籍入学者,许本人赴部或提学处自首,改归原籍,免其斥革。(21)雍正六年(1728年)定:考试童生,地方官必须查明实系土著之人,取具廪生保结及五童互结,方准收考。如有冒籍者治罪,其廪保、互结各童、收考地方官,一并治罪。(22)

防止冒籍的关键,在于解决好入籍问题。乾隆三年(1738年)明确界定入籍条件:“定例入籍二十年以上方准应试,系指无籍可归者而言。如本有应考之原籍而以寄籍地方有田庐可据,希图两处考试者,断不准行。”(23)鉴于“各府州县皆有烟户册籍,难以蒙混”,十年又令,童生报名,各地方官必须“查对烟户册无讹,方许廪保填结”(24)。三十八年规定:凡符合入籍条件者,该地方官查明确实,申详督抚、学政立案,方准于入籍地应试,同时与原籍地方官彼此关会,不得令其于两地考试。(25)五十九年,湖北学政初彭龄奏请商人入籍应由本人呈明地方官,(26)遂定:嗣后入籍者报考,必须先呈明寄籍地方官,“确查该生室庐以税契之日为始,田亩以纳粮之日为始,扣定二十年以上”,准许在寄籍地入籍考试,但本生及子孙“再不许回原籍跨考”。“如有未经呈明,辄行冒考者”,即使寄籍已满二十年例限,“一经发觉,除照例黜革,不准应试外,并着咨明原籍地方,亦不准其复在原籍考试”(27)。嘉庆三年(1798年),又在此定例基础上进一步规定:凡生童具呈入籍,寄籍地方官限十日内核办,原籍地方官只须据文立案,亦于十日内回复。(28)至此,入籍之条件、程序堪称严密。

至于到边远地区、文化落后地区入籍考试,最初禁限不严,甚至为了垦田、开发等原因,清政府还鼓励士子到该地区入籍考试,乃至没有年限之要求。如顺治十年(1653年)题准:各地童生有“愿赴辽东入籍应试者,由本地方官起文赴部,送至辽东垦田附籍”(29)。康熙间,鉴于云贵二省应试人少,允许云南、贵州童生在本省内跨府、跨县应考,同时强调:“俟人文充盛,再行禁止。”(30)其后,由于趁机到边远地区冒籍者越来越多,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清政府也开始关注这里的冒籍问题。同时,随着边远地区文教的发展,清初的一些政策也在不断调整中,因而冒籍之禁限也越来越严。雍正二年(1724年)复准:“贵州省儒童,日渐增益,即下州小县,亦可不至缺额。嗣后将考取童生,隔府隔县拨入别学之例,永行禁止。”(31)六年,特颁上谕:“考试冒籍之弊,向来习以为常,理当清查禁约。况今滇、黔、楚、粤等省,苗民向化,新增土司入学额数,为学臣者尤宜加意禁饬,毋使不肖士子冒其籍贯,阻土民读书上进之路。”(32)雍正间,在西南诸省推行改土归流。改流之后的善后措施,其中重要的一项即在改流之地设学校,开科取士。雍正九年(1731年),以广西泗城、镇安二府改流之后竟无入场应试之童生,礼部奏准:“如外省及本省异府之人,有情愿入籍者,具呈府县,收入烟户册,即申详布政使司,咨询本籍。如无过犯,入籍考试,仍呈明学政衙门注册。该学政于考试时,按籍而稽,如册内无名,不得滥考。入学、中举后,照奉天定例,不许移回原籍。其子弟及兄弟之子,同时入籍,有名者准其考试,无名者不准冒考。至入籍后,饬令地方官严行稽察,如有行迹诡秘、不守本分者,立即逐回本籍。地方官失于觉察,该管上司指名题参,照例议处。再泗、镇二府既无廪生,则入籍考试之人,即为土著童子之师,使之熏陶渐染,以开其愚蒙。至应试时,即令以业师保结。”同时强调:“其庆远府属之荔波州、东兰州、太平府属之宁明州,亦照此例行。嗣后如有土属内以土改流之州县,亦均照此例。俟十科后,均行停止。”(33)显然,清政府的本意是想借用外地入籍的读书人带动该地方的文化发展,然而,令清政府始料不及的是,此例一开,外省冒籍者众。乾隆元年(1736年),江南道监察御史谢济世奏称:“查新例,广西省以土改流之泗、镇二府,东兰、宁明二州,许外省人移家入籍考试。在定例之初,原从地方起见,欲资化导,以移风俗,且令先行查本籍无过犯,方准移家入籍。既移家入籍,方准考试。考试中式之后,永不许搬回本籍。其立法非不善。殊不知化导移风俗必有其渐,以土改流之处,止用本省异府之人已足,何必外省。而且蛮烟瘴雨之乡,水土甚恶,入籍考试中否尚未可知,外省之人,谁肯先移室家,重一己之功而轻一家之性命。不过院司道府州县幕中诸友挂名庠序,混入科场,是此举实无益于地方,徒破国家冒籍之禁也……应亟行停止。”(34)三年,清廷终于决定,停止外省入籍广西改流之地考试例,并要求,“该抚转饬地方官留心稽查,嗣后有外省之人窜名冒考情弊,将本人及廪保照例治罪,并将失察官员题参议处”(35)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有苗童、瑶童之州县学,雍正、乾隆时期多次严禁民人冒苗籍、瑶籍,如有违例者,一经查出,究问褫革。道光四年(1824年)更明确规定:由民入瑶,现住瑶地各户,有完粮印串及田园、庐墓、户族人等,确有可凭者,取具瑶头甲长切实甘结,造册立案,本户子孙准入瑶籍考试。(36)又,雍正九年(1731年),针对江西棚民中读书者越来越多,清廷遂定,江西棚民入籍二十年准应试。(37)清廷统一台湾后,亦准台湾士子应试,以致有福建等地士子冒台湾籍应试。雍正、乾隆时,屡禁内地士子偷渡台湾冒籍考试,(38)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准许在雍正九年广东新设鹤山县时,主动捐修城工的广州府民人一百五户子弟入籍应试;光绪年间,允许甘肃等地招垦之处,凡外省开垦民人,自领地承粮之日始,扣足十年,准其呈明入籍报考。(39)是为特例。

针对一些地方存在的异县同城现象,以及地方行政建制的不断变化,为防止界限不清,造成冒籍,清廷又制定了一些相关条例。康熙四十年(1701年)规定,同府异县之童生不许两县通考。(40)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议准:“两县同城者,两县合为一场,以杜重冒之弊。”(41)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针对由于同城异县,造成父子籍贯不同,且两县各有粮税的情况,(42)礼部遵旨议定:“嗣后同城异县,父子籍贯舛错者,限一年内呈明更正。如其父已故,间有兄弟异籍者,应令各入各籍,所生子孙,即以本身之籍为籍,不得复行两县通考。至初应童试良民,祖、父并未应试,于初届报考时,查明现在所居室庐,并取具各结送考。既考此县,无论取进与否,以后纵有迁移,亦不得复考彼县。”(43)随着清代新设府州县的不断增多,以及一些州县重新划定界限,于是解决当地童生的归属便成为防止两地跨考的新问题。自雍正三年(1725年)贵州黎平府属划清地界始,清廷即规定,该地童生之归属,均由地方督抚、学政上报礼部,请旨定夺。乾隆四十九年,更定“分定界限,酌议分拨”(44)之原则,以防籍贯之不明。

对于流寓的不同情况,清廷也有相关规定。顺治十一年(1654年)定:“教职子弟随任入学者,严加考试。如文理明通,发回原籍肄业,其余严行黜革。”(45)雍正六年(1728年),以山东学政王世琛奏请,吏部议复:衍圣公后裔,散居各地,一律以现居地报考,毋许两地赴考。(46)雍正间推行改土归流后,遂将革除之土司及其家属安插于外省,并规定不得返回原籍。至乾隆七年(1742年)始定:安插内地改土归流之土司子弟,准入籍考试。(47)五十二年规定:广东客籍童生已准许在当地考试者,不得回原籍考试。同治十一年(1872年)议准:各省候补人员子弟不许随之于新地寄籍应试。(48)

三、无匿丧之举

按照传统礼教,凡遇父母或祖父母之丧,子与重承孙(长房长孙)须谢绝人事,为官者须解除职务,在家守孝(亦称守制)二十七个月,称为丁忧。科举时代更规定,守制期间,士子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如有隐匿不报或未满丧期而应试者,均为匿丧。这为历代科场条例所严禁。清代亦沿旧制,士子应试,不论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不论文科、武科,乃至宗室科目、翻译科,如遇守丧之期,例不准考。禁令虽严,然匿丧之事屡有发生。雍正七年(1729年)议准:童生遇父母之丧,“不许应府州县及院试,有隐匿干进者,照匿丧治罪”。乾隆元年(1736年)规定:嗣后童生遇童试期,“照旧取具并无匿丧甘结。如仍有匿丧应试者,除本人严行查究外,其扶同冒结之人一体治罪”(49)。二十七年再次重申“考试首严匿丧”,并规定:“若童生于府县考之时,未经服阕,即系不应考试之人,概不得于学政案临时补送。”(50)二十八年复准:“匿丧考试,事干不孝,与寻常缘事斥革、罪在杖一百以内者不同,所有匿丧取进之人,斥革后不准考试。”(51)嘉庆十六年(1811年)奏准:“有匿丧冒考,捏称考后丁忧者,仍照例治以应得之罪。”(52)其后,禁令稍有放松。二十五年复准:“文童赴考丁忧,实系家人未经报知,与知情匿丧有间,服满后准其考试。”(53)光绪四年(1878年)定:童生未经服满,补行县考,应试取进,例应斥革,查系不知例禁,误会补考,与有心匿丧不同,服满后准其原名应试。(54)

四、无枪替之弊

所谓枪替,即指雇枪手代考。宋以后,历代科场条例均严禁枪替之弊,以保证公平取士。清制,童生入学,亦须凭真才实学,若雇枪手代考,自然为条例所禁。初定报名手续,即令本生亲赴县衙,当堂填写年龄、体貌,县考时必点名入场,且有五童互结,廪生识别,专防顶名枪替之弊。雍正十一年(1733年),针对地方官徇情滥纵,草率从事,不肯点名之状况,再次重申:县考前必须点名,核对身份入场,如违反条例,造成假冒枪替之弊,照例严惩。(55)十三年又定严惩枪代处罚例:嗣后凡有代笔之枪手,照诓骗举监生员人等财物,指称买求中式例,枷号三月,发烟瘴地方充军;其雇倩代笔之人,照举监生员央浼营干买求中式例,发烟瘴地方充军;知情保结之廪生,照知情不首例,杖一百;中间包揽之徒,与枪手同罪;失察之官员,分别严加议处。(56)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谕:着各省学政于点名时留心核对童生年龄、体貌,严防枪手,不得有误。(57)三十一年议准:入场前发现童生年貌与填写履历大异,或有冒名顶替之弊,当严为究拟。(58)禁令屡颁,然枪替之弊终无改观。

五、廪生保结

廪生保结是有关童生报考规定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廪保之设,旨在协助政府防弊,故有清一代一直重视廪生之选派。廪生是府州县学的生员名目之一,因享受政府所发之廪食而有是称。只有在岁、科两试中考列一等者,可取得廪生资格,多为资历较深之生员。初定廪生保结,主要是认保,即由童生在本县廪生中自行选择行优者为其保结,以担保其符合报考资格的各项规定。雍正元年(1723年)要求,保结廪生必须严其责,不得擅保品行不端之士。(59)六年规定:童生如有冒籍等弊,保结廪生斥革,一并治罪。(60)十年,针对湖南等省苗童应试的特殊情况,清廷特别规定:“嗣后苗童应试,用汉廪生一名,苗生一名,不论廪、增、附生,公同联名保结。照定例用五童互结。如有民童冒入苗籍者,一经查出,将保结各生究问褫革。”(61)乾隆八年(1743年)重申:童生有冒籍、匿丧、枪替等弊,保结之廪生知情同罪。(62)五十五年五月,福建学政吉梦熊奏报,童生试中种种弊端,与保结廪生冒昧保结或暗中受托有关。(63)其后,湖南学政张姚成奏请于认保外推行派保,称:“嗣后派保,应责令各教官遵例挨派,毋任童生私自认识。而挨派之后,该学政仍不时加意周防,毋致童生贿嘱滋弊。”(64)后经军机大臣等议准,遂成定制。(65)是为廪保之一大变化。派保行于府试及院试,由府、州教官先将派出保结廪生之名次榜示署前,考生于府试、院试时请其加保,谓之派保。实际是在认保之外,再行派保。(66)对于无廪生之广东东莞客籍童生、江西万载之棚童,嘉庆六年(1801年)、八年分别批准,只须童生互结,可不由廪生保结,待将来有廪生之后,仍归廪生专保。(67)道光四年(1824年)议定:“考试文童,额设派保,以重稽查。倘派保临场告假,该学政当饬另换派保,以杜藉词推诿之弊。”(68)六年,江西学政福申奏称:“考试文童,有以该童生亲父、胞兄作为认保廪生者,请饬各省一体严禁。”奉旨:“以该童生亲父、胞兄作为认保廪生者,纵有情弊,岂能责令攻举?江西如此,他省恐亦不免,殊于立法之意未协。着各省学政通饬该省各府州县,凡有前项情事者,悉令于府州县考试时,严行禁止,以清弊窦而肃科条。”(69)

以上是童生应试资格及相关规定的基本情况。这里还需说明的是,童试是入学考试,应试者,本应为未曾入学之童生,但在实际考试中也有例外,即曾经已有生员、举人身份,因事黜革,对其中有情可原,或有自新表现者,清廷准许他们重新参加童生试,以保留其获得科举入仕的机会。这是清廷宽大政策的体现,旨在进一步笼络读书人。在明末清初的动荡年代,由于政治原因,一些生员被黜革,其中多为明末取得生员资格者。在局势趋于稳定的情况下,顺治九年(1652年)题准:“黜革生员,如不系行劣者,提调官准与童生一体收考。若曾经犯罪问革,变易姓名,侥幸出身,访出严行究革。”雍正时,大力发展地方儒学,并普遍增加各地之学额。八年(1730年)议定:已经革问生员,或罪止褫革,或本案情罪尚有可原,及革后能改过自新者,取具教官、廪保印甘各结,准以原名应童试。(70)乾隆五年(1740年)定:缘事黜革生员,除包揽词讼,武断乡曲等重犯永行禁革外,其有因人波累,与本身自犯,情有可原,及罪在杖一百以内,革后能改过自新者,俱准以原名应童试。其为举人、贡生者,亦照例,准其一体应童子试。(71)此条例颁布后,即有被黜革之举贡监生在结案时声明办理原名应试。针对这一情况,礼部认为,“以现在斥革之人,骤予上进之阶,于情理未协”。因此要求,必须按定例办理,即经过一段时间,且有自新之表现。其后,针对新情况,不断有新的规定出现。四十三年复准:监生呈请注销,以原名就应童试,查无别故,应准。(72)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定:恩旨赏给九品职衔者,如非贡监出身,仍准应童试。(73)道光十二年(1832年)奏准:举人会试落第,因刊刻落卷被斥革者,准以原名应童试。十八年议准:举人缘事斥革,实系痰迷所致,病愈取地方官印结咨部,准其以原名就应童试。(74)同治十三年(1874年)又定:举人因磨勘斥革,非科场舞弊,准其原名就应童试。(75)同治六年议准:武生员情愿注销武生应考文童,报部核准,可应文童。(76)光绪初,河南、山西等受灾地方生员,因流离转徙而误岁考,多有被斥革者。九年(1883年)复准:被灾地方生员因避灾误考而黜革者,准以原名应童试。(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