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本卷的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
一、研究思路
本卷已经呈现在读者和方家面前,似乎没有必要再谈什么研究思路。另外,本卷基本上是按照邓广铭师教诲的传统治史思路进行的,可以说都是老生常谈,没有必要多说。如果勉强要说,大概有以下几点。
第一,要尽可能地穷尽史料。邓广铭师的老师傅斯年先生说:“史学即史料学。”要“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找什么?就是找有关的史料。这些史料包括文献史料,也包括文物、考古的史料等等。当然,找到有关史料之后,还要认真辨析史料的真伪,解读史料的含义,了解史料的背景,分析有关史料与其他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联系等等,下一番艰苦细致的功夫。这一番辨析、解读史料功夫的重要性绝不亚于寻找史料的功夫。接下来,则是如何运用这些已经辨析、解读之后的史料,解决历史上的问题。
邓广铭师的另一位老师胡适先生说过:“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这一研究方法过去曾经受到过严厉的批判,说他是唯心主义的。其实,胡适先生的“假设”并不是凭空提出来的,而是在掌握了相当多的史料,并对这些史料进行初步辨析、解读之后提出来的。也就是说,他的“假设”是以史料为基础的。而其“求证”,更是一个进一步寻找史料和辨析、解读史料的过程。而且这一“求证”要十分地“小心”。不能只选择认为“假设”能成立的史料,而排斥“假设”不能成立的史料;或将所得史料往“假设”能成立的方向去曲解,而有意掩盖史料的本来含义。所以,其“求证”更是以史料为基础的。我想,这应该是胡适先生提出的“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原意,说这一方法是唯心主义的,则不是对胡适先生原意的正确理解。
邓广铭师则提出了研究历史的“四把钥匙”,即目录学、年代学、地理学、职官制度。这是寻找史料和解读史料不可或缺的工具。懂得目录学,才知道到哪里寻找史料。1978年8月,在我考入邓先生门下读研究生之前,邓先生赠送给我的第一部书不是他的著作,而是《四库全书总目》。其用意就是教导我:治史要从目录学入手。继而是辨析、解读史料。因为古代往往是以皇帝的年号及天干地支纪年、纪日,不懂年代学,就难以弄明白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古代的区划、地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很大的变化,不懂得历史地理,就难以弄明白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古代国家官僚机构的设置和官员名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更是有很大的变化,即使在一个朝代的不同时期也是如此。如宋朝的职官制度,在神宗元丰年间改官制前后,无论是官僚机构的设置,还是官员的名称,都有判若两个朝代之感。不懂得职官制度,就难以弄明白历史人物身任何职,负责何项政务。不熟练地掌握年代学、地理学、职官制度这些“钥匙”,就无法正确辨析、解读有关史料,打开历史之谜的大门。
我们研究宋朝科举制度,也应该借鉴和运用傅斯年、胡适和邓广铭先生的这些科学方法。首先要穷尽有关宋朝科举制度的史料,并对这些史料进行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加工制作功夫,然后“求证”宋朝科举制度的本来面目,并进一步找出这些制度形成和演变的原因,以及这些制度形成和演变的作用与后果。
在搜集史料方面,我曾经做了一些工作。如前面所述,我曾对《宋会要辑稿》《长编》《系年要录》《朝野杂记》《文献通考》《宋史》《宋史全文》等史籍中有关宋朝科举制度的史料,进行了搜集、点校、整理,分为贡举、武举、制举与词科、童子举与百篇举等类别,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了编排,成为《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第三卷(宋)第二编《宋代科举考试》,共40余万字。该书2003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次《中国科举制度通史》(宋代卷)的撰写,就是在上述史料基础上进行的。由于时间和能力的限制,现在还远没有做到穷尽史料,文物、考古史料基本没有涉及,即使是文献史料,也只是着重搜集了史书中的有关史料,而文集、笔记中的史料尚有许多遗漏。《中国科举制度通史》(宋代卷)的撰写完成,只是作者研究宋朝科举制度的一个段落。今后还将继续搜集有关史料,努力接近“穷尽”,并加以认真的辨析、解读,将宋朝科举制度的研究再推进一步。
第二,要尽可能地穷尽今人有关的研究论著。学术研究也是一个传承创新、世代接力的过程。充分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前人已有的研究为基础,才能站在学术的最前沿,将学术研究不断引向深入,不断推向前进。这样,不但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更重要的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激发下,或将某一问题不断向前推进,或另辟蹊径,别开洞天。
对于宋朝科举制度的现代意义上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进入20世纪90年代,宋朝科举制度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进入21世纪,宋朝科举制度研究更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从不同学科涌现出了大批宋朝科举制度研究者,其学术论著更是硕果累累。在本卷《绪论》的第二节和卷末的《参考文献》中,我胪列了近八十多年来,中外学者研究宋朝科举制度的主要论著,当然由于种种限制,其中难免遗漏,有待今后补充。另外,对上述论著的阅读和研究、汲取和生发,也还很不够。这些都有待今后加以弥补。
第三,要努力回答宋朝科举制度“是什么”、“为什么”和“有什么用”的问题。首先,要努力弄清楚宋朝科举制度“是什么”,即还宋朝科举制度的本来面目。只有弄清楚宋朝科举有哪些制度?这些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形成之后又有哪些发展变化?才能奠定科举制度研究的扎实基础。然后,再进一步弄清楚宋朝为什么形成这些科举制度?其沿革、发展、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最后,要努力回答宋朝科举制度有哪些规律性的东西?对当前的社会发展有什么用处?可以提供哪些启迪和借鉴?
本卷只是在“是什么”上做了比较多的工作,基本弄清楚了宋朝科举制度的概貌。当然,对宋朝科举制度的详细研究还远远不够,有待今后不断丰富、细化和深入。对于“为什么”的问题,也有所涉及,但分析得还很不够。至于“有什么用”的问题,则基本上未予涉及。这是今后应该大大加强的。因为我们研究古代的历史,不仅仅是“还历史本来面目”,更重要的是“让历史告诉未来”,即我们的历史研究不但要具有学术价值,更要具有现实意义。
二、章节安排
本卷正文分为十六章,其章节的安排是兼顾时间逻辑和发展逻辑进行的。
首先,按科举制度大的类别,分为贡举制度、武举制度、制举与词科制度三大类;最后一章,则是科举制度的社会作用与影响,与科举制度有密切关系,但又超出了科举制度的范围。在上述三种科举制度中,贡举制度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所以用了十三章的篇幅,从各个方面加以介绍和论述。而武举制度、制举与词科制度则各用了一章的篇幅。本卷没有叙述童子举制度,一是由于童子举制度不太重要,在宋朝产生的作用不大,二是时间关系,来不及全面、详细地考察童子举制度。有待今后加以补充。
第二,在叙述某项制度时,也照顾了时间的逻辑。如首先叙述某项制度的设立、演变;其次也是按时间逻辑,依次按照应试、解试、省试、殿试、期集等的时间顺序,叙述某项制度的运作过程。
第三,在叙述某项制度时,也照顾了科举制度本身的发展逻辑。如贡举制度,就是按照科目设置、考试方法、考试内容、试卷考校、赐第授官等科举制度本身的发展逻辑进行的。
正文之外,卷首为《绪论》,主要分三个部分,一是宋朝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二是宋朝科举制度研究状况,三是本卷的研究思路和章节安排。卷末为两个附录,一是《北宋贡举登科人数考》,二是《南宋贡举登科人数考》。最后是《参考文献》,包括古代典籍和今人论著。
(1)徐松辑:《宋会要辑稿·选举》七之一《亲试》。
(2)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卷一六,开宝八年二月戊辰。
(3)《长编》卷一四,开宝六年三月辛酉。
(4)柳开:《河东集》卷八《与郑景宗书》。
(5)张方平:《乐全集》卷三九《梁固墓志铭》。
(6)《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之二二《贡举杂录》。
(7)王定保:《唐摭言》卷三《过堂》。
(8)《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之一至二《贡举杂录》。
(9)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二《选举考五》。
(10)孟郊:《登科后》,《全唐诗》卷三七四。
(11)孟郊:《下第东南行》,《全唐诗》卷三七四。
(12)王:《燕翼诒谋录》卷一。
(13)王栐:《燕翼诒谋录》卷一。
(14)杜佑:《通典》卷十四《选举二》。
(15)《宋会要辑稿·选举》一四之一五《发解》。
(16)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卷四《冯三元》云:“其父商也。”
(17)庄绰:《鸡肋编》卷上云:“其父本黄冠,母尝为尼也。”
(18)又见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六四〇《贡举部·条制二》。
(19)《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九之二《试官》。
(20)《长编》卷三三,淳化三年正月辛丑。
(21)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二《选举考五》。
(22)刘一清:《钱塘遗事》卷十《丹墀对策》。
(23)白居易:《白居易集》卷六十《论重考进士事宜状》;王闢之:《渑水燕谈录》卷六。
(24)《长编》卷六十,景德二年七月丙子。
(25)吴自牧:《梦粱录》卷三《士人赴殿试唱名》。
(26)《宋会要辑稿·选举》一四之一三《发解》。
(27)《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之四六《贡举杂录》。
(28)《宋会要辑稿·选举》四之三八《贡举杂录》。
(29)《宋史》卷一五六《选举志二》。
(30)《长编》卷四,乾德元年九月丙子。
(31)王定保:《唐摭言》卷六《公荐》。
(32)《长编》卷四,乾德元年九月丙子。
(33)《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之三《贡举杂录》。
(34)苏颂:《苏魏公文集》卷一五《议贡举法》。
(35)《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之七《贡举杂录》。
(36)《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五之一一《发解》。
(37)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
(38)《长编》卷七六,大中祥符四年十一月丙子。
(39)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卷一一三《论逐路取人札子》。
(40)王圻:《续文献通考》卷四三。
(41)《宋会要辑稿·选举》八之三三《亲试杂录》。
(42)王溥:《唐会要》卷二六《乡饮酒》。
(43)欧阳詹:《欧阳行周文集》卷九《泉州刺史席公宴邑中赴举秀才于东湖亭序》。
(44)《封氏闻见记》卷三《贡举》。
(45)《宋会要辑稿·选举》一四之一五《发解》。
(46)《宋会要辑稿·选举》一四之二〇《发解》。
(47)《唐会要》卷七六《贡举中·缘举杂录》。
(48)《唐会要》卷七六《贡举中·进士》。
(49)《旧唐书》卷一六八《高传》。
(50)《长编》卷一〇五,天圣五年正月己未。
(51)《长编》卷一八二,嘉祐元年四月丙辰。
(52)《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之三八《贡举杂录》。
(53)《长编》卷四〇九,元祐三年三月。
(54)《长编》卷四〇九,元祐三年三月。
(55)《宋会要辑稿·选举》八之三七《亲试杂录》。
(56)参见拙作《秦桧与科举》,《岳飞研究》第三辑,中华书局1992年版。
(57)王珪:《华阳集》卷七《议贡举庠序奏状》。
(58)详见本书第一章《宋朝贡举科目设置》。
(59)《唐会要》卷七六《贡举中·进士》。
(60)参见吴宗国:《唐朝科举制度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61)《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之二五《贡举杂录》。
(62)《长编》卷二二〇,熙宁四年二月丁巳朔注。
(63)《文献通考》卷三一《选举考四》。
(64)《文献通考》卷三一《选举考四》。
(65)《文献通考》卷三一《选举考四》。
(66)司马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五二《起请科场札子》。
(67)《宋会要辑稿·选举》七之一九《亲试》。
(68)《唐会要》卷七五《贡举上·帖经条例》。
(69)《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五二《起请科场札子》。
(70)《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之二八《贡举杂录》。
(71)《宋史》卷四四四《刘恕传》。
(72)蔡襄:《蔡忠惠公文集》卷二三《论改科场条制疏》。
(73)《文献通考》卷三二《选举考五》。
(74)《唐会要》卷七六《贡举中·缘举杂录》。
(75)《文献通考》卷六三《职官考十七·教授》。
(76)参见陈植锷:《北宋文化史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77)范仲淹:《范文正公集》卷八《上执政书》。
(78)《长编》卷二二一,熙宁四年三月庚寅。
(79)章如愚:《山堂群书考索》后集卷二八《士门·学法类》引《长编》。
(80)《宋会要辑稿·选举》四之一一《贡举杂录》。
(81)《宋大诏令集》卷一五七《学生怀挟代笔监司互察御笔手诏》。
(82)《长编》卷三三,淳化三年三月辛丑。
(83)柳开:《河东集》卷八《与许景宗书》。
(84)参见本书附录《北宋贡举登科人数考》、《南宋贡举登科人数考》。
(85)杨万里:《诚斋集》卷二二《四月十七日侍立集英殿观进士唱名》。
(86)《长编》卷二四三,熙宁六年三月壬戌。
(87)田况:《儒林公议》卷上。
(88)韩愈:《昌黎文集》卷一六《上宰相书》。
(89)《长编》卷一八,太平兴国二年正月庚午。
(90)《长编》卷六十,景德二年六月丁丑朔。
(91)《通典》卷十五《选举三》。
(92)《旧唐书》卷一四六《薛播传》。
(93)《旧唐书》卷一八七下《赵晔传》;《新唐书》卷一五一《赵宗儒传》。
(94)《新唐书》卷一〇三《苏弁传》。
(95)《新唐书》卷一〇五《李义琰传》。
(96)《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之三六《贡举杂录》。
(97)《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九《进士科》。
(98)《苏轼文集》卷十《送章子平诗叙》。
(99)参见吴宗国:《唐朝科举制度研究》第八章《科举在选举中地位的变化》,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00)《长编》卷二四三,熙宁六年三月壬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