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举制度通史·宋代卷(共2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经明行修与八行科昙花一现

宋朝贡举专以艺业取士,即所谓“一切以程文为去留”(124),而德行仅是应举的资格之一。北宋后期也曾设立过以德行为主而取士的科目,如经明行修科及八行科,但施行的时间都很短,不过是昙花一现。

一、经明行修科

经明行修科是经通判以上官员奏举、兼以德行和经术取士的科目。此科亦始于唐,起初大概为察举科目,后改为贡举科目。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四年、七年,因封泰山、祀汾阴、谒太清宫,曾诏开封府、国子监及车驾所经州军举服勤词学、经明行修之士,但仍为进士、诸科,并非新立科目。宋朝经明行修科初立于哲宗元祐元年(1086)。是年三月,宰相司马光上《起请科场札子》,其起请之一,即是乞设经明行修科。他说:

应举者听自占习三经以上,多少随意,皆须习《孝经》、《论语》,于家状前开坐习某经某经。又每岁委升朝文官保举一人,不拘见在任、不在任,是本部、非本部,各举所知。若亲戚,亦于举状内声说。其举状称:臣窃见某州某县人某甲,有何行能,臣今保举堪应经明行修科。于后不如所举,臣甘当连坐不辞。

候奏状到,朝廷下礼部贡院置簿,各分逐路抄录本人姓名,注举主官姓名于其下。仍下本州出给公据,付本人收执,及令本州亦如贡院置簿抄录,准备开科场日考验公据。其举状既上之后,若所举之人犯赃私罪至徒以上、情理重,及违犯名教,候断讫,仍收坐举主,奏乞朝廷取勘施行。其人未及第者,减五等;已及第者,减三等坐之,一如举选人充京官法。……

每遇开科场,其有举主者,自称应经明行修举,仍于所投家状前开坐举主官位、姓名。有司检会簿上合同,方许收接。其无举主者,只称应乡贡进士举,如常法。

每举人三人以上,自相结为一保,止保委是正身,及是本贯,不曾犯真刑,无隐忧匿服,此外皆不保。其本州及贡院考试,并依旧法,差封弥、誊录、监门、巡铺官;程试之日,严加检察,如旧试经学诸科法。各令求己,毋得移坐位,相从托商量,相聚传义、传本,怀挟、代笔,违者扶出。

第一场,先试《孝经》、《论语》大义五道,内《孝经》一道、《论语》四道。先须备载正文,次述注疏大意,次引诸家异义,次以己见评其是非。以援据精详、理长文优者为通,其次为粗,援据疏略、理短文拙者为否。三通以上为合格,不合格者先次驳放,合格者榜引次场就试,如旧试经学诸科法。或合格人数太少,则委试官临时短中求长,详酌放过。次场试《诗》,次场试《尚书》,次场试《周礼》,次场试《仪礼》,次场试《礼记》,次场试《春秋》,次场试《周易》,大义各五道。令举人各随所习经书就试,考校过落,如《孝经》、《论语》法。次场试论二道,一道于儒家诸子书内出题,一道于历代正史内出题。次场试策三道,皆问时务。考策之日,方依解额及奏名人数定去留,编排高下,以经数多者在上;经数均,以论策理长文优者在上。其经明行修举人,并于进士前别作一项出榜解发。

及奏名至御前,试时务策一道,千字以上,封弥官于号上题所明经数及举主人数。候考校详定毕,编排之时,亦以经数多者在上;经数均,以策理长文优者在上;文理均,以举主多者在上。其经明行修举人,亦于进士前别作一项编排,先放及第;其推恩注官,比进士特加优异。他时选择清要官、馆阁、台谏等,并须先取经明行修人;其举主姓名,当于官告前声说。

如此,则举人皆务尊尚经术,穷圣人指趣,不敢不精;旁览子史,不敢不博,又不流放入于异端小说;讲求时务,亦不敢不知。所得之士,既有行义,又能明道,又能博学,又知从政,其为国家之用,岂不贤于今日之所取乎?

司马光这一起请看上去很好,但并未被立即采纳。四月,司马光又上《乞先行经明行修科札子》,始获批准。《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一之四二《经明行修科》载:

元祐元年四月二十四日,诏:每遇科举诏下,令文官升朝以上无赃罪及无私罪重者,于应进士举人,不拘路分,但不系有服亲,各奏举经明行修一名。候将来发解及南省奏名合格者内有不系所举人数,于榜示及奏名内每人名下注“经明行修”字。至殿试唱名,升一甲姓名。如历官后犯正入己赃及违犯名教,断讫,收坐举主,并依举选人转京官法减一等。

此即经明行修科创立之始。不久,又作了一些补充规定。其一,元祐元年六月十六日,御史中丞刘挚(1030—1097)言:“经明行修人宜使知州以上举之为便。”遂诏“京朝官、通判资序以上人许举”。(125)

其二,元祐二年规定了各路奏举经明行修的人数。《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一之四二《经明行修科》曰:

元祐二年正月十五日,诏举经明行修,京东西、河北、陕西路各五人,淮南、江南东西、福建、河东、两浙、成都府路各四人,荆湖南路、广南东西、梓州路各二人,荆湖北、夔州、利州路各一人。委州县当职官同状保任申监司,监司再加考察以闻,仍充本州解额,无其人则阙之。(126)

诏书所列十八路,共应奏举五十九人。但要占本州的解额。

其三,元祐二年十一月庚申(十二日),三省奏:“其诸路举到经明行修人,如省试不合格,即未得黜落,别作一项奏取指挥。”诏从之。(127)元祐三年三月六日,又诏:“经明行修人如省试不应格,听依特奏名进士例就殿试。”(128)

总之,经明行修举人既免解赴省试,又占本州解额;省试合格,则殿试唱名日升甲;省试不合格,也可以依特奏名例就殿试。正如监察御史黄庆基所言:“是凡被荐举者,皆可以入官也。”(129)经明行修科设立的目的在于:“以劝勉天下举人,使敦修士行”,“美教化,厚风俗”,(130)但其制如此侥幸滥进,必然弊端丛生,与其初衷背道而驰。“元祐二年诸所荐者,甚有不协士论。”(131)因而刚施行一举,即多遭非议。

右司谏王觌要求经明行修科不占本州解额。元祐二年二月癸巳,上言:

今若以州县所举之人充本州解额,则臣恐未足以劝学行,而先有以败风俗矣。……伏望圣慈指挥,于前项敕内改“与充本州解额”六字作“于本州解额外解发”,庶可以久行而无弊也。(132)

苏轼(1037—1101)则建言废罢经明行修科。元祐三年三月,苏轼权知贡举,殿试后上疏曰:

窃谓累举奏名,已是滥恩,而经明行修,尤是弊法。其间权势请托,无所不有。侵夺解额,崇奖虚名,有何功能,复令升甲?……其经明行修一科,亦乞详议,早行废罢。(133)

哲宗虽未采纳苏轼的建言而废罢经明行修科,但不久即增加了限制。元祐四年五月二十五日,“诏今后遇降诏,方许奏举经明行修之人;先降每遇科场奏举指挥不行。”(134)经明行修科由原来的每遇科场奏举改为遇降诏方许奏举,即由常科改为特科了。

后来,经明行修科一再受到批评。元祐八年二月二十四日,监察御史黄庆基上奏曰:“臣闻元祐二年诸所荐者,甚有不协士论。欲乞朝廷申谕诸路监司、郡守,凡荐经明行修之士,必须精加考察,委有术业、行义为乡党所尊、士论所服者,方许奏荐。或不如所举,则以贡举非其人之法坐之。”诏从之。(135)

绍圣元年(1094),哲宗绍述神宗之政,先后废罢元祐年间设立的经律科和通礼科,以及罢进士习诗赋等,尽复熙丰之制。关于经明行修科的存废,现有史籍未见记载,大概同元祐新设的经律科、通礼科一样,也于绍圣元年被废罢了。

二、八行科

八行科是以“孝、悌、睦、姻、任、恤、忠、和”八种德行取士的科目。当时,“废州郡发解及省试法,其取士并由学校升贡”(136),而殿试仍存。以八行升贡者,除上舍上等外,大部分仍需赴殿试,故也可以权作贡科目之一。此科为宋徽宗所独创。大观元年(1107)三月甲辰(十八日),诏以八行取士,此为八行科之始。据《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六,其诏曰:

学以善风俗,明人伦,而人才所以自出也。今有教养之法,而未有善俗明伦之制,殆未足以兼善天下。朕考成周之隆,宾兴万民以六德六行,否则威之以不孝不悌之刑。比已立法,保任孝悌、睦姻、任恤、忠和之士。去古绵邈,士非里选,习尚科举,不孝不悌,有时而容,故任官临政,趋利犯义,诋讪贪污,无不为者,此官非其人,士不素养故也。近因余暇,稽《周官》之书,制为法度,颁之学校,明伦善俗,庶几于古。

一、诸士有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悌,善内亲为睦,善外亲为姻,信于朋友为任,仁于州里为恤,知君臣之义为忠,达义利之分为和。

一、诸士有孝、悌、睦、姻、任、恤、忠、和八行,见于事状、著于乡里者,耆邻保伍以行实申县;县令佐审察,延入县学,考验不虚,保明申州如令。

一、诸士八行,孝、悌、忠、和为上,睦、姻为中,任、恤为下。士有全备八行,保明如令,不以时随奏贡入太学,免试为太学上舍。司成以下引问考验,较定不诬,申尚书省取旨,释褐命官,优加擢用。

一、诸士有全备上四行,或不全一行而兼中等二行,为州学上舍上等之选;不全上二行而兼中等一行,或不全上三行而兼中二行者,为上舍中等之选;不全上三行而兼中等一行或兼下一行者,为上舍下等之选;全有中二行,或中等一行而兼下一行者,为内舍之选。余为外舍之选。

一、诸士以八行中三舍之选者,上舍贡入内舍。在州学半年,不犯第二等罚,升为上舍。外舍一年,不犯第三等罚,升为内舍,仍准上舍法。

一、诸士以八行中上舍之选而被贡入太学者,上等在学半年,不犯第三等罚,司成以下考验行实闻奏,依太学贡士释褐法,取旨推恩;中等依太学上等法,待殿试推恩;下等依太学中等法。

一、诸士以八行中选,在州县若太学,皆免试补为诸生之首,选充职事及诸斋长谕。

一、诸士以八行考士为上舍上等,其家依官户法;中、下等,免户下支移、折变、借倩、身丁。内舍,免支移、身丁。(137)

大观元年六月庚午,“御笔:诸州学以御制八行、八刑刻石”。(138)十一月壬午,御笔:“八行、八刑之士,所在皆得以名闻,不限在学不在学,令学制局申明行下。”(139)八行科奏举人数,同经明行修科类似,每路也有一定名额。大概是“路三人为率”。(140)

政和年间,八行科又有某些变化。政和三年(1113)闰四月甲寅,“八行许添差诸州教授”。(141)政和六年,则对八行科的升舍稍微作了一些限制,《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六载:

政和六年十二月甲戌,臣僚上言:“欲乞今后八行预贡之人,必与诸州贡士混试太学上舍,俟其中选,然复随所中等第与之升舍。应所推恩,如上舍法。不中选者,还之本贡。”手诏:“依所奏。”

八行升舍不是根据所备八行的等级及多少,而是“与诸州贡士混试太学上舍,俟其中选,然复随所中等第与之升舍”。

创立八行科的目的是仿周代所谓“宾兴万民以六德六行”之制,“优待行己修洁、学术已成之人”,“善风俗,明人伦”。但施行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二之三五至三六载:

[大观]四年正月一日,臣僚言:“……切闻迩来诸路以八行贡者,多或违诏旨、失法意,而有司不以为非。……如亲病割股,或对佛燃顶,或刺臂出血,写青词以祷,或不茹荤,常诵佛书,以此谓之孝;或尝救其兄之溺,或与其弟同居十余年,以此谓之悌;其女适人,贫不能自给,取而养之于家,为善内亲;又以婿穷瘘,收而养之,为善外亲。此则人之常情,仍以一事分为睦、姻二行。尝一遇歉岁,率豪民以粥食饥者,而谓之恤。夫粥食饥者,乃豪民共为之而已,独谓之恤,可乎?又有尝收养一遗弃小儿者,尝救一跛者之溺,皆以为恤。如此之类,不可遽陈。今所保任,多不言学术,意皆其乡曲寻常之人,非所谓士者。[伏]愿下之太学,俾长贰、博士考以道(义)[艺],别白是非,澄去冒滥,勿使妄进,务在[奉承诏旨,]不失法意而已。”诏太学、辟雍长贰等并诸路学事司考以道艺,别白是非,澄去冒滥。(142)

《宋史全文》卷十四亦载此事云:

庚寅大观四年春正月庚子朔,中丞吴执中言:“迩来诸路以八行贡者,臣谓所贵乎士者,为其能学知先王之道,其为行不悖于义而已。以亲病而割股,闾里小民时有能者,官有给赐,悯恤其愚有爱亲之心而至于毁伤支体,用是以恤之。士而为此,是不知孝之道矣。然顶刺血,非圣人之教;常诵佛书,岂儒者之事哉?救其兄之溺,恤其女之贫,皆不足以为异。伏愿下之太学,俾长贰、博士考以道(义)[艺],别白是非,澄去冒滥。”从之。

所载文字,多为《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二之三五至三六、《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六所不载,可以互为补充。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一《选举考四》云:

自元祐仿古创立经明行修科,主德行而略艺文。间取礼部试黜之士,附置恩科,其时御史既已咎其无所甄别矣。及八行科立,专以八行全偏为三舍高下,不间内外,皆不试而补,则往往设为形迹,以求入于八行,固已可厌;至于请托徇私,尤难防禁。大抵两科相望,几数十年,乃无一人卓然能自著见,与名格相应者。而八行又有甚弊,士子跅弛,公私交患苦之,不能谁何,乃借八行名称纳之学校,使其冀望无罚应贡,则稍且自戢。而长史实恐缪举从坐,故宁使之占额不贡。以是知略实艺而追古制,其难盖如此也。

现遍查宋朝史籍,确实未见一人以八行科著名于世者。所奏举,多为年老而多次科举下第者,且往往不应举。如《宋史》卷四五九《徐中行传》载:

崇宁中,郡守李谔又以八行荐。时章、蔡窃国柄,窜逐善类且尽。中行每一闻命,辄泪下。一日去之黄岩,会亲友,尽毁其所为文,幅巾藜杖,往来委羽山中。客有诘以避举要名者,中行曰:“人而无行,与禽兽等。使吾得以八行应科目,则彼之不被举者非人类与?吾正欲避此名,非要名也。”客惭而退。

宣和三年(1121),诏罢天下三舍法,开封府及诸路并以科举取士。由学校升贡的八行科,大概也随之而被废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