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为君何食
九月二十八,东泉会试。
天还没亮,知府衙门的差役和省里镇守使的兵,已经把考试的贡院团团围住,半里之内,全部清场,确保考场的秩序和绝对的安静。
卯时初刻,本科主考徐谨拎着两位副主考,八名考官,设香案,拜天地、朝廷、先贤,
然后当着府里、省里派出的监考官员的面,一起拆封考题。
卯时六刻,一轮炮响,等待在贡院外的考生分成四列,从贡院东门,也就是俗称‘龙门’的正门下,鱼贯而入。
辰时初刻,又是一轮炮响,贡院四门落锁上闸,监考官员领着差役分发考卷,东泉本科秋闱正式开始。
拿到油墨喷香的试卷,方觉下意识嘿然一笑,这个世界已经有了活字雕版、油墨印刷,否则自己还能冒充一次发明家,就凭着这两个发明,说不定也能青史留名。
和上辈子考试流程一样,先没答题,而是快速的通览了一遍试卷。
举人考试,比秀才考试,要复杂一些,分为贴经、墨义、大小策论四块,
贴经,类似填空题,从经典著作中随即找出一段话,留几个字的空,让考生填;
墨义,类似阅读理解,同样是从经典著作中找出一段,让考生解释是什么意思,
当然,不是想怎么解释都行,基本是有官方标准的。
策论分为大小两篇,
小策论取材来自于官方经典,主要针对品德、心性、规范、正邪之分等等,限于‘个人立身’层面。
简单来说,就是怎么做一个‘好人、君子’。
大策论取材非常广,不限于官方经典,
主要是针对社会现象、朝廷政策,甚至是军务,等等‘国家大事’层面,论述‘治国理政之道’,但是,也要从经典中找到‘理论依据’。
言归正传,方觉浏览试卷,
贴经墨义嘛,轻松简单,他天天上课教得就是这些东西,早就滚瓜乱熟,
小策论,四个没头没脑的字:为君何食?
这是是鹤韵里的一段,
有人问先贤,君主去世了,作为臣子,在国葬期间,我们应该吃什么,才能表现出我们对君主的哀悼和忠诚?
先贤说,国君犹如父母,国君去世了,臣子当然不能还想着自己的口舌之欲,因此不该吃肉、菜等等有滋味的食物,而是只吃没有任何滋味的白粥。
由于内心极其悲痛,食不甘味,就算是吃肉,也不会有任何滋味的。
但是话锋一转,又说,我们现在很多人,表面上忠于君主,其实心里各有各的算盘,就像蛀虫一样趴在国家身上吸血,遇到国家真正有难,畏缩不前,只想着自己的荣华富贵,甚至不惜出卖国家利益,
这样的人,难道会因为他吃几天粥,就对国家有什么好处吗?
这样的人,反而会在‘君主去世’这样并不直接关系自身利益的情况下,通过吃粥,来装出一副很悲痛的样子,欺骗世人。
既然有很多这样的人,我又何必去凑这个热闹,伪君子吃粥,我也吃粥,别人会不会认为,我也是伪君子呢?
所以,我还是照常吃肉好了,吃完了肉,更有力气,可以更好的为国家出力,也让天下人知道,吃粥的未必是君子,吃肉的未必是小人。
这才对君主最大的忠诚,对国家最大的负责啊。
这是知识分子对待朝廷,历来惯用的套路:表面上,我可有骨气了,绝不卑躬屈膝,你死了我都不哭,但心里,你看,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我爱死你了。
朝廷也喜欢这种唠嗑的套路。
接下来的大策论,取材于先帝平北海、设郡县的一系列战役,也结合了鹤韵中的几句话,
总之,就是为朝廷的征伐找到名正言顺的理由,歌功颂德,
关键要在经典著作中,找出对应得上的‘马屁’,并且形成逻辑链,这样分才高。
对于两世为人,上辈子写过几年官面文章的方觉来说,这都不是事。
刷刷刷一蹴而就。
……
……
和以前电视剧里描写的差不多,大昊的举人考试,是一个比较漫长,略微痛苦的过程,考生呆在一个不超过三平方的长方形隔间里,吃喝拉撒都在里面解决,写完了也不能提前交卷,直到考试结束。
唯一的好处,就是时间比较充裕,从辰时一直到下午未时末,早上七点,到下午三点,一共八个小时,是个时辰,除掉答题,再吃顿饭、睡个午觉都足够了。
duang!duangduang!duangduang,duangduang!
几声炮响,监考官带着差役鸣锣收卷,
居然还有没写完的傻叉唧唧歪歪、哭哭啼啼的不肯交卷,无一例外被赏了强行OUT的悲惨下场。
没一会,贡院外就三五成群的聚着考完的秀才,有人兴奋,有的唉声叹气,有人拿出书去翻找正确答案,还有人商量着去哪玩。
方觉刚出贡院大门就看见了秦寿。
“方兄,考得如何?”秦寿笑呵呵的抱拳过来。
“砸了,砸了,估计没希望。”方觉习惯性的‘我昨天晚上根本没复习在家打了一整天游戏’,又问:“秦兄考得如何啊?”
“也就那样,八成要落榜。”秦寿啧啧有声,摇头晃脑。
“说起来,我家那小厮也不晓得死哪去了,居然到现在还不来,否则的话,真要请方兄找个地方喝顿酒才好。”秦寿搓着手说。
“酒钱嘛我这里倒是不缺,就是不晓得,秦兄说要去哪里喝酒?”方觉笑呵呵的问。
两人眼神一对,眼中闪过心照不宣的光。
“嘿嘿嘿,随我来,随我来。”
于是两人穿街过巷,朝江陵最繁华的东城走去,没一会,来到一座门脸巨大的三层建筑物前。
“呦,两位公子来啦,快请快请,可有相熟的姑娘?还是小的给安排几位色艺出众的姐姐,来伺候两位?”
江陵最大的青楼眠月楼前,白天垂手而立的小厮忽然换发了活力,热情的招呼着过往的行人。
原来不是不拉客,只是时间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