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底部赚钱事半功倍
哪些底部指标最有用?
多空变化莫测,让赚钱变得困难,但有一种情况却是大多数股民能够赚钱的——底部。下跌虽然严厉,但下跌之后市场的机会也在无形中多了起来,“抄底”成为了股民梦寐以求的操作,既然要抄底,就要明确什么是底部,若是抄底抄在了半山腰,那就是拿了一个烫手的山芋,为难了自己。如何判断底部?股市中流行着很多的指标,诸如新增开户数、估值水平、市盈率对比、地量、政策空间、产业资本增持、“国家队”入场、技术指标、人气因素等都成为了底部信号中常说的因素。
在20世纪,一度非常流行“自行车”见底法,就是数券商营业部门前自行车的数量,来判断市场是否见底。当营业部门前的自行车零零星星之时,股市往往就到了阶段性的底部。21世纪初流行的“新增开户数”规律,实际上和自行车类似,当新增开户数持续下降到低水平时,成为判断股市见底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如今市场发展了,网上交易成为主要的方式,这样指标的判断准确性就在降低。
同样地,点位“估值”市盈率也颇具欺骗性,既然是“估”就需要有一个比较,那么就是动态的,但诸多的底部指标中将估值变为静态的,显然这就很难看到真相。比如说从2009年~2010年的股市走势来看,2009年8月前一路大涨到了3478点之际,此时权重股由于持续上涨后造成了估值的虚高,反而是同期中小盘个股涨幅缓慢形成了一定的价值洼地。随后股指持续下跌,这期间大盘股估值一降再降,跌到今年的5月份时,部分大盘股已经破净、银行、钢铁等权重股市盈率在10~15倍区间,但结果呢?下跌的依然还是大盘股,越跌越贵。而同期中小盘个股却一路上行,哪怕是在股指经历了2010年4、5两个月的大幅调整之后,中小板综指还一度出现了15%以上的反弹,很多个股估值水平高于6000点时代,依然受到追捧?显然,估值因素只是表象,背后的资金需求、全流通、盈利模式、炒作价值、本身价值等等因素才是关键。
股民时常应用的底部指标还有“政策底”,即政策救市产生的机会,的确这样的指标比其他指标的有效性明显,行情非常可观,更具操作价值,但笔者认为最适合投资者去应用的是“资金底”,即从股市钱规则入手,从市场最根本的资金去分析,量在价先,当市场的资金流动性发生逆转时,行情也就出现了,无论是历史上著名的998点,1664点,甚至包括“5.19行情”,以及刚刚过去的2010年国庆节后开始的波澜壮阔的行情皆是如此,都是由“钱”而起,无论是4万亿元刺激计划,还是美元贬值引发的全球加速印钞,虽然噱头和名词在与时俱进,但本质就是资金。
七个历史大底传达的赚钱策略
从上证和深证交易所1990年创立至今,市场出现过7次比较明显的大底部,多少都与政策有关,但实际上每次起作用的都是资金,对投资者而言,熟知这些底部的形成,你不仅可以对底部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你会发掘市场中资金留下了如此多的信息,只是平时你忽略了,从而错过了跟随大资金赚钱的机会。
历史上真正的历史大底部至今实际上只有6个,即图中的A~F,而图中标注的“1”和“2”只能算半个底部,因为“1”区间处出现过波段底部特点,期间还出现过著名的股市涨停,所以比较特殊,毕竟历史上股指涨停屈指可数,且以后出现的几率也很小,值得和大家介绍一下;而“2”实际上就是市场刚刚所经历的区间,是一个阶段性的底部,但能否像之前那6个历史大底部一样,还需要时间去验证,暂时只能算是半个。下面笔者将一一对这些区间进行分析。
- “A底部”:市场规模决定暴涨暴跌特性——炒“新”原来就是炒规模
1991年上证所和深证所创立,此时人们还在热议究竟股票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而国家领导人的公开发言支持股市的建立,为A股注入了活力,从当初的摊派买股,到大量资金抢购股票,买到即赚钱,买到即获利,1991年5月17日到1992年5月26日,短短一年间,沪指从104点一路涨到了1429点,让第一批“吃螃蟹”的股民先富了起来。随后到1992年11月底的时候,股指跌回到了389点,而在资金的强大推升之下,股指在1993年2月再度创造了1558点的阶段性高点,这波行情才算真正过去。
在这个时候A股市场没有涨跌幅限制,因此走势上大开大合,由于市场规模较小,而场外资金较大,就造成了暴涨暴跌的特性,资金进来市场就一起大涨,资金撤离,市场大跌。很显然这样的财富效应很难复制,时间无法倒流,我们也不可能回到当年去抢购股票。不过从这一天开始,市场中炒新的特性就确定了下来,无论是概念独特的新股、股改股、股改派发的权证、中小板、创业板、股指期货等等,凡是“新”事物出现,总要被资金爆炒一下,初期总会有巨大的赚钱效应。而实际上,这背后就是市场钱规则在起作用,初期相对规模较小,而参与的资金量相对规模来说比较大,这样势必造成初期会有暴涨或暴跌(市场已经是双向交易时代,做多、做空都赚钱,因此暴涨和暴跌都会带来大幅盈利的机会)。
因此良好的市场嗅觉就决定了,你能更好地把握到市场赚钱的大机会。而无论是主体思维选股法的五大核心要素,还是股市钱规则的五个篇章,笔者在其中都在帮助投资者去建立一种对市场机会的敏感度。第一批吃螃蟹的,能够吃到大螃蟹,甚至还可以挑肥拣瘦,不过螃蟹虽然好吃,但数量是有限的,对后来的人就只能吃些小螃蟹了,再晚到的人就没得吃,甚至是被吃的境地了。
- “B底部”:政策调控资金,资金控制股市
在A股市场众底部中,就属“B底部”最具政策色彩,可以说是成也政策,败也政策。时间来到了1994年,由于市场不断地新股发行融资、扩股、配股、再融资,步伐迈得过快,市场失血严重,因此市场一路下跌,到1994年7月25日时沪指已经跌到了325点,就在此时,管理层为了扭转市场长时间的低迷,于是在1994年8月1日公布“三大救市政策”:一、停发新股,二、试办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三、有选择地对资信和管理好的证券机构进行融资。此举一出,资金大喜纷纷入市,很多股民甚至是借钱、卖房来炒股,市场顿时启动,当天就上涨超过了30%,随后短短30几个交易日,市场从325点一路占到了1052点,涨幅3.23倍,期间交投非常活跃,毫不夸张地说,此时一天的交易额几乎是之前1个月,甚至是1个季度,半年的交易额,可见市场完全是资金拉动所致。就在此时,管理层认为这样股市风险过大,由救市变为调控,连发了13道金牌阻拦股指的过快上涨,资金闻风而撤,市场没了资金,交投顿时低迷下来,没了量能市场便没了一切,因此开始了长达2年多的熊市。
从成交量变化可以发现,在市场政策就是形成底部的时候,实际上起作用的是资金,资金快速涌入造成水涨船高,而随后政策调控打压市场,资金撤离,市场量能退潮,股价无法维系,自然就会跌下来。因此表面上是政策决定了市场走势,而实际上政策针对是资金流动性,而资金进出又决定了市场的涨跌,尤其是先知先觉的资金入场,总会留下一些痕迹,这些就会在成交量体现。量能激增并能够维持在高位,往往这样的行情就值得投资者去操作,去抄底,而没有量能支撑的底部则是很脆弱的。
- “C底部”:地量非地价,唯资金造就底部
1996年,市场经历了2年熊市后再度回到了512点,虽然管理层针对这一因素下发文件要求大规模开展股份制改造,发展证券市场,希望通过募集资金来改造国企。这样因素只是让市场由下跌变为了振荡,市场能否形成底部?很多投资者可能会说地量地价,而实际上大家从中也看到了,地量之后还有地量,结果指数越来越低,并没有筑底的迹象。而实际上所谓技术底、政策底、市场底,实际上都不如资金底来的实际,我们看到了在市场成交量快速放大,并能够持续维系时,市场才能够形成底部。地量地价的真正意义在于,成交量萎缩形成地量之后,市场成交量快速放大,并能够持续放大,这说明资金入场进行了抄底操作,这样持续的循环才形成了底部。因此“C底部”给投资者的启示,就是量能水平的持续提升是判断底部的可靠指标。
该点非常重要,尤其是在2009年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之后,IPO加速,导致A股市场内股票数量快速增长,又赶上2010年的历史天量解禁,这样一时间资金量和市场流通市值已经产生了背离,即股市流通市值快速扩张,而市场内资金量注定已经无法炒作整个市场,这样就会形成相当一部分个股,逐步地被边缘化,成为类似成熟市场中成交量稀少,振幅小的“仙股”,这样就会出现很多个股常年地量,长时间横盘的情况。此时,原有所谓的“地量地价”和“横有多长、竖有多高”就已经不适合如今的股市了,因为这些股市谚语是有前提,即默认市场内资金量对市场个股流通市值具有绝对的控制力,因此所有个股都有被炒作的机会,那么才会有上述股市谚语存在的环境,而如今这样的环境改变,所以其并不存在,或者说应该修改了。那就是“地量之后持续放量确定地价”,“横有多长就是多长,竖有多高看资金”。
- “D底部”:技术在资金面前变得苍白
1999年5月19日,星期三,一个永载A股史册的日子,在网络股的带领下,沪深股市一扫低迷,走出大幅攀升行情,30个交易日内股指上涨65%,这被称为“5·19行情”,而这波行情也持续了1年多,直到2001年6月份,行情达到了2245点。在这个底部中,技术变得比较苍白,股指在1000点一线反复振荡,打破了很多人预测的W底、三重底、头肩底、复合底等很多图形,最后在成交量快速放大,并持续维系之后,才出现了底部。因此该底部的形成,对投资者意义在于,技术图形总是可以这样那样地解释,一个底部图形失败后,也总能够找出数十种、上百种的可能性,但实际走势只能是一种,且几乎没有重复过,追求技术图形,最后就会发现,你永远都是活在历史中。这其实就是技术的滞后性和局限性,其无法单独存在,唯有配合资金才更为可靠,因为持续的量能放大,说明资金开始流入做多,即使这样的情况是对倒造成的放量假相,但持续的放量至少说明资金是开始关注行情了,是要在后市中有所作为的。
因此我们要学技术,却不可迷信技术,技术存在的大量盲区是需要其他分析方式来弥补的,很多时候,尤其是在底部,和在长阴、长阳面前,起作用的往往不是技术,而资金上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 “1区间”:天量能涨停,无量回原点
之所以“1区间”不算历史底部,但笔者依然要将其特别列出来,就是因为这里出现过历史上不多的股指涨停的局面。股指在5.19行情之后攀升到了2245点之后,随后市场饱受“国有股减持”的困扰,开始下跌,一直跌到了2002年1.29日,股指跌回1339点,随后市场虽然也有管理层表现稳定市场的信心,大幅降息,恢复新股配售等消息,但对股市影响不大,当实质利好“决定停止国内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出台后,市场出现了著名的“6·24”行情,沪深指数当天几乎涨停,个股涨停大家经历很多,但股指涨停在A股历史上并不多,该天是令股民记忆深刻的一天,也是幸福的一天。只有经历过这样的股民才能够算是真正股民,也只有这样的经历,你才能够知道什么是疯狂。
平时经常有投资者问某某个股放量涨停、长阳了,还能不能追,或者说是否可以持有,此时投资者有一个比较通用的方式,就是持有2~3天去观察该股,如果说其量能还是维持在高位,即便股价上没有体现,那么后面也有表现的机会,可继续短线持有或者说短线博弈一下;而一旦量能萎缩下来,即便股价还在上行,也要小心,很可能股价会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所以说“6.24”涨停真的意义在于,天量可铸造涨停,但随后没有量能的维系,则会回到原点。
- “E底部”:没有不可能,只要有资金
股改真的是一个比较神奇的事情,跌也股改,涨也股改,实际上股改的要点大量限售股上市,市场资金能否承受得住。在2005年6月5日市场已经跌到了998点,而该年有几件大事,其一就是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启动;其二是汇率改革,人民币开始大幅升值之旅,同时也将大量的热钱和各路资金引入我国;其三是QFII制度引入A股了,外资有了进入A股的正规渠道,同时我国基金业也开始大发展,机构投资者数量大幅增加。实际上,正是这些政策为市场带来了大量的资金,我们可以看到,量能步步增加,股指也在步步高升。
甚至可以说,在资金面前,股价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从998点到6124点,期间估值创造了很多的奇迹,比如说出现过2次非常大的暴跌走势,第一次出现在2007年2月27日股市出现了暴跌,一度跌幅超过9%,而第二次在2007年5月30日由于受到突然印花税的政策影响,股指在4天内从4275点跌到了3404点,可以说这两次大的调整即便是在熊市中,也是比较罕见的。但在市场强大的资金面前,这些都只是牛市中的小插曲,市场量能始终保持在高位,大量的资金将指数一路推高,最终达到了6124点,而从998点到6124点,仅仅是在28个月的时间里,资金的疯狂,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才是牛市的激情。无论是在期货市场,还是在股市中,总有一个不成文的习惯,那就是合格的投资者必须要经历一波大牛市和大熊市,原因就在于在资金面前没有什么不可能,疯狂的资金可以让市场的纪录不断被刷新,所以对股民来说,当行情来了的时候,你要去相信行情,每一次行情都是全新的,而唯一不变就是资金对市场的推动。
- “F底部”:唯有资金才是救市良药
6124点,创造了牛市的颠峰,也开启了熊市的大门,股指一路调整,到了2008年又逢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股指更是一泻千里,资金纷纷自保,期间管理层推出多项利好,持续降息、汇金回购、拓宽资金进入股市的渠道等等,但依然未能止住股市的下跌。2008年10.28日时,股市已经跌到了1664点,仅仅1年的时间,股指跌去了近4500点,这是让很多股民心痛的时间段,但没有办法,这就是股市,只经历牛市不是一个合格的股民,只有经历了大熊市,你才知道什么是残酷。
什么能够救市?唯有资金,11月10日国家推出了空前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大量的资金注入,一下激活了包括股市在内的,多个投资市场,楼市、外汇、期货等均掀起了一波小牛市,沪指也从1664点一路涨到了3478点(2009年8.4日)。随后因为年初天量信贷时增加的巨量票据融资需要逐步兑现,撤离市场才汇出现了调整。因为票据融资的期限为3~6个月,而一季度和二季度是正好是大量信贷资金入市的时间,所以一次计算,正好8月份恰是第一波此类资金需要从市场中撤离,所以我们看到了8月份开始,每个月底都有月底调整魔咒,实际上一切还是因为资金。因此F底部给我们的启示为,市场真正的利好还是注资,虽然我国股市经历了近20个年头,但这个市场钱规则不会改变,股市行情最后的执行者是资金,没有资金的利好只是隔靴搔痒,只有真正注资,市场才会繁荣兴旺。
- “2区间”:未来底部形态是什么样子的?
“2区间”,真正使得2319点成为阶段性底部区间的,并不是股指7月份的走势,而是9月份下旬开始发动了国庆长假行情。2010年上半年市场遭遇到了大调整,而到第三季度时,美国因经济复苏缓慢而再度实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换句话说就是加速印钞,美元由此开始加速贬值,导致各国货币被动升值,因此各国都必须要因此做出对策,日、欧等发达经济体是跟随印钞,以平抑货币升值。结果倒是大量的热钱和资金流向新兴经济市场,所以我们看到了就是从三季度开始,以A股为首的新兴市场领涨全球,而由于美元贬值引发的热钱充斥于期市、股市中,几乎各种商品都在大幅反弹,造成了全球的通胀。在通胀情况下,各路资金不动就意味着被动贬值,必须要跑赢CPI,而且到处都充斥着资金,所以说正是这样的行为,让市场走出了一波翻身仗行情,让资金有了逢高派发,重新调整仓位的机会,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7月份的走势只是让是让市场止跌,而能否反弹形成阶段性底部,在于随后资金是否持续上攻,只有走出这样的局面,才能够说明原有底部的有效性。
此时我们可以在来看回顾一,在股市下跌的过程中,实际会出现很多小的“底部”,但最后都是由于没有持续放量,以及的资金运作,而成为了下跌中继,所以我们先要明白,止跌只是形成底部的第一步,而随后资金的持续流入做多,才能够脱离止跌区间,形成底部,否则短暂的止跌很可能真实短期急跌后的休整,空头很快还会再度到来。因此真正的底部,应该是止跌后构筑平台,然后再度放量上行,具体大家可以参考上面第三节中我是如何提前判断2010年国庆长假行情的因素。
此时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未来底部形态是什么样子的?会是上述7个底部中的一个吗?笔者认为历史会重演,但不可能简单地重复,随着行情进行,图形千变万化,总是制造新的走势,因此我们无法通过“形似”的方式来判断走势,而是应该通过借助“神似”的方法来总结预测走势,那么这个“神”就是资金。而这里笔者提到的资金不仅仅是指成交量,成交量只是资金的表象,也不是很多股民狭义地认为就是使用某种数据去跟随“具体”的资金(因为此类“具体”的资金也是多空混合体,甚至会同时进行多空两种方向的操作,你根本无法模范),而是一个种广义上的资金,通过市场趋势和盈利模式分析出来的资金。
趋势说的是你需要站在市场的角度分析,如今市场所在的位置,是反弹过程,还是下跌过程,亦或是振荡横盘,那么你此时你再去看成交量,你就会发现其是正常,还是异常。如果出现了异常,比如说快速放量,快速缩量,你就要从盈利模式角度去思考,在这样的趋势中,主力这样做,能否赚到钱,是不是你忽略了某些因素,毕竟2010年股指期货上市之后,市场盈利模式出现了很大改变,不再是单一做多的点线操作,而是网络关系的立体式操作,该点我会在第三章卖出篇详细介绍,在此只是先介绍给大家,做一个铺垫。经过了趋势和盈利模式的推理,你就能够找到资金真正的方向,从而判断未来的走势。因此,总结起来看,未来大的底部区间,首先是持续下跌后出现止跌迹象(即不再创出新低,有所反弹),但这只是第一步,止跌时我们并不进行任何操作,而只是停止开立股指期货的空单,做一些双向对冲的操作,观望市场,当估值稳定后开始构筑横向平台,此时我们就要通过趋势和盈利模式来分析,资金下一步的动向,此时才是最为关键的,若是盈利模式(具体的资金盈利模式在第三章卖出篇中还有具体分析)和当下市场环境配合,量能放大,那么形成大底部区间的可能性会非常大,可以大胆进行相关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