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为人生烦恼找答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02 你想得到别人的关注吗
    ——帕斯卡的“虚荣”

我们为何如此沉迷社群网站?

不论在家,还是到餐厅、旅游景点等任何地方,常常都能见到“自拍”的景象——人们拿着手机或数码相机拍个不停。而且还不是随便拍拍就好,必须先巧妙地调整一下角度,遮掉看似“平凡无奇”的背景,刻意凸显“引人注目”的部分。当然也不能忘记要时时刻刻露出脸部最完美的角度,以及最美、最幸福的表情。对了,还有一个重点,就算是自拍,也要拍得像是出于他人之手才行。拍完照片,就剩最后一道“修图”的程序,必须得调整好照片的滤镜,尽可能营造出氛围后,才可以上传到社群网站。

现在是Facebook、Instagram、Twitter 等社群网站当道的时代,是一个让人费解究竟是去餐厅用餐才拍照,还是为了拍照才去餐厅用餐的时代。为何人们要在这件事上投入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我曾问过那些总是自拍个不停,还会上传到社群网站的朋友们,他们的答案通常都是“因为我喜欢拍照”或“因为我想留下宝贵的回忆”。说的也是,喜欢拍照还需要什么特别的理由吗?

但这似乎有点吊诡,仔细观察那些回答“因为我喜欢拍照”的人,会发现若他们不喜欢当天的穿着或是素颜,就不会拍照。回答“想要留下宝贵回忆所以上传到社群网站”的人也是如此,若真想留下回忆,只要把拍好的照片收藏起来不就得了,何必非得利用与他人一起创造美好回忆的时间,修图上传到社群网站呢?如此说来真是前后矛盾,究竟是什么原因能让人们如此沉迷社群网站呢?

帕斯卡的“心”

哲学家布莱士·帕斯卡(Blaise Pascal)能替我们解答。帕斯卡是一位数学家,也是一位物理学家。面对“为何会如此沉迷社群网站和自拍”的问题,他或许会回答说:“因为人类是拥有虚荣的心(coeur)的存在。”我们需要再更深入了解“虚荣”和“心”这两个概念,才能理解这句话的真实含义。帕斯卡的“心”的概念其实并不陌生,简单来说,只要把它想成是“现在想哭的‘心情’”的“心”就好了。先看帕斯卡是怎么说的:

心有着自己的理由,不为理性所了解,我们可以从许多事情看出这点。我认为心情是随着心之所向而自然爱上普遍存在的形象或是自己。

——《思想录》(Peenśees)

帕斯卡说“心有着自己的理由,不为理性所了解”,是将心和理性一分为二。若以哲学史的角度来看,这种说法可说是在攻击笛卡儿的理论。当笛卡儿阐述“我思故我在”的概念时,主张人类是理性的存在,是合理又透明的存在。但帕斯卡的看法不同,他主张人类是一种受到“心”影响更甚于“理性”的存在。他指出人类涵盖了理性和心两个层面。若将理性称为“几何学精神”,心就是“敏感性精神”。这听起来有些难懂,我就再解释得更简单一些。

若说“理性”是人类都有的普遍潜在能力,那“心”就属于个人固有的感性直觉与判断能力。只要学过几何学,任何人都可以应用,但“敏感性精神”却属于个人固有的东西。试想一下前面提到的“想哭的心情”,这句话包含了某人感觉快哭出来的“感性直觉”以及现在正处于这种状况的“判断能力”。换句话说,“心”可谓独一无二又固有的“情感”。

这就是帕斯卡说的“人类并非理性,而是会受到心所影响的存在”。其实我们内心都很明白,帕斯卡的理论较笛卡儿的学说更贴近于现实生活。会受情感左右而做出各种事情来的,不正是人类吗?虽然“理智上”知道现在不能哭,但“情感上”却无法忍住泪水的,也是人类。诚如帕斯卡所言,人类绝非理性的存在。

帕斯卡的“虚荣”

帕斯卡让我们知道人类并非理性的存在,而是感性的存在。“我认为心情是随着心之所向而自然爱上普遍存在的形象或是自己。”他这段话道出人类经由心爱上“普遍存在的形象”(神)或“自己”。同时也意味着无法从“心”这道枷锁逃脱的人类,最终必然只能爱上普遍存在的形象(神)或自己。

这里暂且不谈“普遍存在”的议题,先将焦点集中于爱“自己”。人类是受到情感左右的存在,自然会爱自己。但这里有个严重的问题,那些爱自己的人会盼望他人也能爱着自己。不,说不定是他人爱我们有多深,我们才会用相同的程度爱自己。总而言之,人类是感性的存在,因此最终只能不停地渴求他人的关爱。

这就是“虚荣”的真面目,因为人类是感性的存在,所以会爱自己,同时也会冀望得到他人的爱,这样的联结让人类沉迷于虚荣之中。看帕斯卡对于虚荣是怎么说的:

虚荣是深植于人类内心深处的东西,因此无论是士兵、下人、厨师或是工人,都盼望得到他人的喜爱与赞美,甚至哲学家也希望能有人赞颂自己。那些动笔驳斥本书的人,也盼望自己能得到文笔出众的美誉。而阅读本书的人们,则是希望得到“读过这本书”的荣耀。说不定就连正在写这篇文章的我和阅读这篇文章的你们,也怀抱着与他们相同的冀望。

——《思想录》

无人能摆脱虚荣

若说将人类视为理性存在的笛卡儿过度天真,那么将人类视为无法摆脱虚荣存在的帕斯卡就过于无情。虽然这样的说法未免有些尖锐,但帕斯卡曾冷嘲热讽地做出“所有人都无法摆脱虚荣”的评论。“虚荣”就像空心的花,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花朵正是虚荣的化身。“虚荣”指的就是想要将自己的外表装扮得比原本更加光鲜亮丽的一种心态。人类无法摆脱此种心态,为什么?因为他们相信必须这样才能博得他人喜爱。

现在我们终于可以理解为何人们会沉迷社群网站和自拍了,因为人类就是满怀虚荣心的感性存在,会拼命将自拍照上传到社群网站,其实不是因为喜欢拍照,也并非想要留下回忆,而是出自虚荣。因为想要将自己的外表打扮得比原本还要光彩夺人,想要这样爱着自己,即使没有内在,还是想要以光鲜的外表来引人注目。

只有沉迷于社群网站和自拍的人如此吗?其实所有人都虚荣。只有执着于美丽的外表才叫虚荣吗?不,反过来也是一种虚荣,“内在比外在重要”这句话有时也很虚荣。那些从小就被他人嘲笑长得丑的人,正因为相信自己的出彩点不是出于外在而是内在,才会说出这般言论。所有的人都一样。韩国的绝世逃犯申昌源(一九八三年至一九八九年因强盗致死罪被捕,一九九七年从洗手间逃狱。当时警方出动了九十七万名人员和直升机都无法缉捕他。他在一九九九年被一名瓦斯工人举报后遭逮捕)也会期望听到有人说他正义,独裁的朴正熙也想听到有人说他是一个伟大的领导者。甚至曾在书中提及想隐居山林的哲学家,也会因书上漏掉自己的姓名而沉不住气。

自拍与社群网站其实属于某种自残行为

任何人都无法摆脱虚荣,难道我们只能照单全收吗?这问题值得深思。韩国哲学家韩炳哲曾发表“自拍和自残出于相同原因”的言论。他点出,这是个“为了填补内心的空虚而外出自拍,再回家自残”的社会。虽然这个说法似乎有点偏激,但某些部分却让人赞同不已。

“缺少他人关注、认同或称赞,就无法真切感受到自己正活着”,因此经营社群网站的行为,其实和“没有肉体上的疼痛,就无法感受到自己活着”的自残举措相似得令人惊讶。事实确实如此,将照片上传至社群网站的同时,又忍不住去浏览他人那生活看似精彩幸福的网页。在此过程中,逐渐感到自己的生活似乎没那么幸福与富足,所以努力地想要拍出看起来更幸福、更美满的照片。如此的恶性循环和逐渐扩大的自残行为又有何异呢?

那我们该怎么做?尽量避免使用社群网站和自拍。为了受到他人关注、认同和称赞而捏造出幸福美满的生活,这种行为必然会带来更大的不安、空虚和寂寞。正如一朵空心的花,虽然一时看似美好,但本身却多么危险!在此又令人不免怀疑,这真的可能办得到吗?诚如帕斯卡所言,人类是无法摆脱虚荣的存在,所以无法停止自拍以及经营、浏览社群网站,或做出为了得到他人认同和赞美的虚荣举止。

你在进行哪种“为承认而斗争”

正如前述,我们遇到了进退两难的情况:人类虽然因虚荣而饱受更大的不安、空虚和寂寞的折磨,却又难以摆脱这种虚荣心,只因为人类是感性的存在。那该如何是好呢?可不能就这样把吞噬我们的虚荣照单全收。“求注者”这个用语最近在韩国非常流行,是“求关注者”的简称,专指为了得到他人关注而不择手段的人。为了吸引世人注意,他们甚至不惜拍摄自残影片并上传公开,像这样毫无过滤、完全盲目接受虚荣的极端族群,就叫“求注者”。

但我们还有希望,就算人类无法完全摆脱虚荣,至少可以选择虚荣的种类。有一个概念叫作“为承认而斗争”(Kampf um Anerkennung),它其实不难理解。以主人和奴隶为例,对主人来说有两种不同的虚荣选项:第一种是“我是一百个奴隶的主人”,另一种是“我是受到奴隶爱戴的主人”。

要满足前项非常简单,只要继续当一个压榨奴隶的主人就行。但若要满足后项,可就不容易了。为什么?因为他无从得知奴隶为何愿意待在自己身边,只因他们的身份是奴隶,还是因为他们真心爱戴自己。就如同无法得知强掳而来的女人是否爱着自己一样。若主人想要满足后项虚荣,该怎么做呢?答案令人诧异,就是必须先舍弃前项的虚荣才可能做到。简单来说,想要满足“我是受到奴隶爱戴的主人”,就得先解放奴隶,让他们重获自由,才能从根本上满足后项的虚荣。

面对虚荣时应有的心态

要选择哪种虚荣才好?我们先回顾一下虚荣的机制,它是一种想要从他人身上得到关注、认同或称赞的情感。没有人能成功摆脱名为“虚荣”的情感,但都具有选择“想要得到谁的关注、认同或称赞”的权利,我们的人生会根据这些对象的不同,而出现显著的差异。对方该是哪种人?必须是能够和自己建立起“真正关系”而非“表面关系”的人。

一个人要是想满足“我是一百个奴隶的主人”的虚荣,终究只会变得更加不安、空虚和寂寞。为什么呢?他想要得到谁的关注、认同或称赞呢?应该是路过的村民、比邻而居的城主等非特定人群吧。这些人别说是内心话了,可能连他的名字都叫不出来,他的对象就是这些和他建立“表面关系”的非特定人群。这和“把使用社群网站说成是某种心理上的自残”是相同的道理,那些我们想展示照片的对象,不都只是一些和自己建立起“表面关系”的非特定人群吗?会上社群网站,就是“想要得到非特定人群的关注、认同或称赞”的体现,所以终究只会招来不安、空虚和寂寞。

反之,想满足“我是受到奴隶爱戴的主人”这种虚荣的人,他的不安、空虚和寂寞的程度会较前者低。他想得到谁的关注、认同和称赞呢?是那些可以和自己分享内心话、一起听音乐、一起读诗和小说的朋友——能和自己建立“真正关系”的对象。有些人拍照上传到自己的社群账号,但他们的这种行为并非心理上的自残,因为他们的动态仅和重要的人分享。惊人的是,这种虚荣并不会带来不安、空虚和寂寞,反而会让人因此感到满足和幸福。

你想摆脱不安、空虚和寂寞吗?那就别上社群网站,试着和身边的亲友们分享自己精心拍摄的照片如何?我们都无法摆脱虚荣,但即便如此,也不要不分对象地随意向人讨关注、认同和称赞。若想继续从“表面关系”满足虚荣,只会成为可怕的“求注者”。就从那些和你建立起“真正关系”的人身上满足虚荣吧!如果想过得比昨天更幸福,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去寻找可以和你建立起“真正关系”的人。

这里还有一点希望各位铭记在心:无论何时,“真正关系”指的就是“相爱关系”!我现在终于知道,为何情人总会让我们变得如此幸福,唯有与自己相爱的人建立起“真正关系”,从中得到的虚荣才能给我们带来幸福。虽然虚荣像是对我们下了诅咒,总是带来不安、空虚和寂寞,但有一种状况例外——就是相爱的人!只有在他面前得到的虚荣才是例外的,唯有这种虚荣可以为我们带来幸福,所以尽情地在你爱的人面前享受虚荣吧!

哲学家指南:帕斯卡

若想要再更进一步了解帕斯卡,就要探讨前面跳过的有关“普遍存在”(神)的内容。容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思想录》,它分为前半段和后半段两个部分,前半段的内容为“无神之人的悲惨”,后半段的内容是“与神同在之人的幸福”。帕斯卡在《思想录》前半段阐述了人类的虚荣、悲惨、荒谬,并毫不掩饰地指出人类残忍、丑陋、善变等不好的一面。

若说笛卡儿认为人类是理性的存在,过于吹捧人类;帕斯卡认为人类是满怀虚荣的存在,就过度贬低人类。帕斯卡为何要这么做呢?原因非常简单,因为他想将普遍存在的神唤回,他是为了阐述后半部“与神同在之人的幸福”才这么做。他想问:“人类这么悲惨,真的还认为不需要神吗?”

帕斯卡想问的是:这世界住满了卑怯、荒谬的人类,若没有神的存在,人类的生活将会变得多么丑陋?他在《思想录》后半段里谈论到神,我能理解他为何会直说:

“我认为心情是随着心之所向而自然爱上普遍存在的形象或是自己。”因为他想要传播对神的信仰,为了将神的必要性合理化,刻意突显人类虚荣、贪婪、猜忌、善妒、残忍等黑暗的一面。

帕斯卡替基督教辩护,主张“对虚荣又充满虚伪意识的人类来说,若神不在,就不存在任何希望”。他最初想表达的是:“若想摆脱虚荣,就需要神。”但有趣的是,他没想到这个计划最后会完全偏离原本的意图,走向另一个全然不同的方向。

帕斯卡在哲学史上处于一个奇妙的支点。他想向不再信神的“近代”人宣扬神的必要性,好让众人开始正视人类原始的样貌,这代表他其实想回到信仰神的“中世纪”。多亏了他的努力,哲学得以迈向认知人类并非理性存在,而是某种感性又不透明存在的“后近代”。帕斯卡想从“近代”回到“中世纪”所做的努力,反将我们带领到“后近代”的门前。哲学史果然就像人的生平般饶有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