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大胆些,强大的力量会帮你
自古以成败论英雄。要想成就大器,就必须争做强者,不能胆小怕事。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都存在胆怯的性格。孩子性格胆怯有多种表现形式,大多数胆怯的孩子都伴有以下现象:学习成绩差、不与人交往、不愿与同龄小孩玩耍、逃避课堂讨论、不主动发言、不愿在公开场合抛头露面、做什么事都要家长陪着、不能单独外出、怕见生人、在生人面前不知如何应付、说话低着头、声音小、爱脸红、说话办事都在别人后面,甚至连笑也不敢先于别人。除此之外,胆怯的小孩有时也会恃强凌弱,表现出惊人的举动,但在内心深处却是很胆怯的。总之,过分的胆怯会影响一个孩子的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极大的阻碍。
作为家长,应进行自我反省,我们是否给孩子提供了足够的安全感?我们有没有毫无条件地爱孩子?是否给他机会表达自己的感受?或者我们是否滥用权力,过度严厉?在严厉之中忽略了情感与关怀,从而造成孩子胆小羞怯的性格?
胆小羞怯说明孩子对新事物的体验比较敏感,观察得比较细腻。当孩子要做一件需要勇气甚至有些冒险的事情时,家长不要恐吓孩子。而应该对孩子的精神给予赞赏和适当的引导、保护,给予孩子自信的勇气。
一次,小伟看到建筑工人在屋顶上施工。回到家,他对爸爸说:“我想到屋顶上去!”“到屋顶上干什么呢?”爸爸问他。“那里高,我想到高处去!”“噢。你的想法不错,而且很勇敢。那你想怎么上去呢?”爸爸问。“我爬梯子上去啊,爸爸给我安好梯子我就可以上去了!”小伟很自信地说道。“嗯,爸爸可以给你安梯子,不过你要答应我一个条件。”爸爸说。“好吧,你说什么条件?”“爬梯子和到屋顶上都很危险,小孩子不能自己来,所以爸爸必须和你一起上去,保护你不受伤害,你说怎么样?”小伟想了一会,答应了爸爸。
于是,小伟在爸爸的保护和帮助下爬上了屋顶,他站在上面兴奋地大声叫喊,脸上洋溢着成功的满足。
家长应注意鼓励孩子勇敢刚毅的行为。比如,孩子喜欢登梯爬高,家长不应该一味拒绝孩子,更不要大声吓唬孩子:掉下来就没命了!这样会使孩子的胆量越来越小。这时,家长应该对孩子的勇敢精神给予赞赏,同时要给孩子讲清只有在大人的保护下才能爬高的道理。这样既培养了孩子勇敢的性格,又让孩子增加了安全意识;比如,孩子去参加比赛,家长要鼓励他说:相信你一定能行!孩子比赛输了,哪怕是最后一名,你也要说:敢去参加比赛就是勇敢的!
下例中的老师则很善于引导胆怯的孩子:
雪儿自理能力很差,十分胆小。别的小朋友在那里玩滑梯,她躲得远远的。
老师走过去,问:“你看好玩吗?”她说:“好玩。”老师说:“那咱们走近一点。”
老师就拉她靠近滑梯。她看别人玩得那么高兴,越看越眼馋。老师进一步诱导说:“你也滑一个好吗?”雪儿吓得赶紧往后面缩。老师说:“这么办,我抱你,咱俩一起滑,好吗?”雪儿勉强同意了。在老师的怀里她说:“好玩。”
老师又问:“害怕吗?”她说:“不害怕。”老师说:“你真勇敢,这回你自己玩,好吗?我在旁边保护你。”雪儿终于克服胆怯敢自己玩滑梯了。
为了让孩子大胆些,我们的建议如下:其一,别刺伤孩子的自尊心。有的家长老是指责孩子:“你看人家,小嘴多甜,你再看看你,像木头疙瘩似的。”这种“定位”式的批评特别容易刺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正好强化了他的怯懦。其二,多与孩子沟通,让孩子认识到,如果直面自身的恐惧心理,将会创造多么大的奇迹。其三,要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并提供这方面的机会。鼓励孩子邀请小伙伴们到家里玩耍,让孩子参加娱乐小组或类似组织。最后,让孩子在熟人面前多练习。鉴于害羞基本上是现实生活中的怯场,所以要帮助孩子做到有备无患,可以让他在熟人面前经常练习,并同孩子讨论如何处理新的情况。
家长如果发现孩子不敢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家里来了陌生人也不敢说话,上课不敢大胆发言,甚至不愿与小朋友们玩等现象,一定不要坐视不理,要多鼓励孩子,让他们增强信心,克服胆怯的毛病,不再怯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