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河流域古建筑
学历史时我们都知道有个巴比伦。关于它,有一首很动听的歌叫《巴比伦河》(River of Babylon),里面唱道:“来到巴比伦河边,我们坐在你身旁……”不过在我的记忆里,两河流域的河是叫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巴比伦河其实就是幼发拉底河的别名。这两条河冲出来一个富饶的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还繁衍出人类社会的早期国家和早期文明之一。我们如今使用的一年分12个月,一年有365天(他们那会儿比现在短,一年是354天),一小时有60分钟,还有加减乘除的运算,圆周分成360度,都是那帮人弄出来的。不佩服不行啊!
聪明人也是会打架的。后来经过无数次的分分合合,当初的古巴比伦人大多数都早不知跑哪儿去了。现在的伊拉克人、科威特人,还有伊朗人,就在古人的废墟里继续生活着。
约公元前4000年,那里就有一大群小国了。约公元前1900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后来被灭,约公元前600年又冒出来一个新巴比伦王国,并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其中就包括建筑。
巴比伦城伊什达城门(复原)
这个两河流域没长什么有用的树木,净长些芦苇之类。早期的房子就是芦苇糊上泥巴。能弄出土坯来盖房子,就算不错了。可土坯禁不住暴雨侵蚀,为此,从公元前4000年开始,人们就烧制了一些陶的钉子,趁土坯还没太干时,把五颜六色的陶钉子按进去,形成了各色图案。当然啦,这种装饰仅用在重要建筑上。后来陶钉又发展成了陶片,即琉璃砖。较典型的是新巴比伦城的伊什达城门。要说明的是,原件早没了,这个是在柏林的一个博物馆里仿建的。
公元前8世纪,在这里还有一个强大的帝国——亚述帝国。尼尼微是亚述的首都。尼尼微在哪里呢?就在如今伊拉克北部的重镇摩苏尔附近。听着耳熟,想着就炮火连天。可想而知,什么古迹都难以保存下来喽。不过,这里还有一些当年亚述人的后代,他们甚至还用着古老的阿拉米语。
亚述国都 尼尼微城(复原)
当年,尼尼微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它的城墙有三公里长。《创世纪》里说:“他(上帝)从那地出来往亚述去,建造尼尼微……”难道这栋建筑不是人类建的吗?总之历史上确实是有过这么个东西的。1847年,英国考古学家莱亚德在那里挖掘出了尼尼微遗址,并发现了亚述王的宫殿废墟。这是人们根据描述所建的复原城。他们甚至还发现了一块浮雕,上面刻的场景是御驾亲征的国王正坐在宝座上,战俘从他面前走过。在他的头顶上有一行字:“世界的王亚述国王西拿基立坐在尼米杜宝座上,检阅从拉吉夺取的战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