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历史背景
在文艺复兴时代的后期,由于大批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巨匠的出现,使得后来者无以为继,只能反复模仿这些大师的风格来维持个人的绘画生涯,但这种重复是缺乏生命力的,也是催生新的反叛思潮的潜在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巴洛克主义开始了萌芽和发展。“巴洛克”一词在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中是“奇形怪状的珍珠”,在意大利语中有“奇异、古怪、变形”的意思,在法语中则是“凌乱俗丽”之意,它本来是在对不同于文艺复兴风格的艺术作品进行贬低时使用的,后来逐渐成为17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的称呼,也不再含有贬义。如果将文艺复兴与巴洛克加以对比,那么文艺复兴的美学观念好比是浑圆的珍珠,讲究对称、均衡、规整的古典美,而巴洛克的美学观念则是外形不规则的珍珠,通过打破形式上的平衡来表现强度,通过视觉欺骗来说服观画者。随着巴洛克艺术的兴起,文艺复兴时期也就逐渐走到了尽头,可见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是无法永恒存在的,当它发展到巅峰时,也意味着离消亡不远了。
流行发展
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与文艺复兴一样,最早也产生于意大利,由于它明显不同于文艺复兴的古典主义特征,因此被宗教所利用,成为反宗教改革的一种艺术途径,造成巴洛克艺术不得不依附于教会,对权力和精神正统加以讴歌,代替宗教去迷惑民众和征服人心,使得许多巴洛克风格的艺术作品都能反映出当时教会所采取的宣传态度。随着宗教势力和非宗教势力逐渐保持着一种表面上看似乐观的势均力敌,巴洛克这种能够同时满足和讨好两者的艺术形式也越加盛行,尤其是强大的中产阶级和君主贵族,他们毫不吝啬对艺术的投资,从而产生了大量投其所好的静物画、风俗画和风景画。不同于文艺复兴时期以壁画、大型装饰画和祭坛画为主的类型,巴洛克艺术作品更适合在私人住所悬挂和展出,更为符合艺术赞助人对于装饰性的要求。
由于巴洛克时期的艺术是顺从于政治和宗教的,在忠实于基督教世界观的基础上,也强调现实的感官享受,因此获得了掌权者的支持和民众的喜爱,这使得巴洛克艺术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势头。巴洛克主义的兴起首先是体现在建筑作品上的,被誉为“第一座巴洛克建筑” 的罗马耶稣会教堂就是以变形的方式、夸张的比例、繁复的雕像、华丽的装饰、宏伟的规模而著称,包括之后刻意强调曲线动态的罗马圣卡罗教堂、宏伟开阔的罗马波罗广场、结合民族特色的德国十四圣徒朝圣教堂和奥地利舒伯鲁恩宫等,都是这一时期极为典型的建筑,这些建筑物不但富丽堂皇,看起来神秘莫测,而且非常符合天主教对于炫耀财富和追求权力的要求,因此很快从罗马传遍整个欧洲,乃至美洲。
艺术特点
巴洛克主义是在那个时代的文化、政治、宗教等多种因素的相互冲突下产生的,其艺术特点也带有时代冲突的色彩。
第一,华丽与激情。巴洛克主义打破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规整、内敛和严格,转而崇尚豪华和气派,充分体现出宗教内部的享乐主义,将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发挥到极致,不再考虑理性上是否和谐,具有浓郁的个人风格,以强烈的情感表现和紧张的画面氛围来撼动人心。
第二,运动与变化。巴洛克主义不论是在物质上、精神上还是情感上,都受到运动的支配,表现在建筑上是以规则的波浪状曲线或反曲线的形式来进行设计,一改文艺复兴时期的正方形、十字形和圆形,更多的是展现出椭圆形、橄榄形或其他更为复杂的几何图形;表现在绘画上则是以戏剧性的构图、充满动感的线条、富有活力的人物来追求夸张的效果并力求将这种强烈的情感传达给观者。
第三,空间感与立体感。巴洛克主义风格的建筑物往往造型复杂多变,通过各种令人意外的动感造型将各个部分连接起来,进而与建筑物周围的空间连接起来,使建筑物呈现出融入空间同时又令人瞩目的效果;而巴洛克主义风格的绘画作品则通过对构图的调整和理想光的运用来产生如同舞台剧一般的立体效果,尤其是人为的理想光,是创造深度、层次和空间的重要手段,强烈的透视将画面的戏剧性推向高潮。
第四,宗教题材占据主导。巴洛克主义与罗马天主教和西欧君权统治密不可分,是教会与宫廷为表达天主和君王的权威而推动发展起来的,同时也迎合了统治者内部奢华享乐的做派,因为它的题材也受到了统治者的限制,其作品更多的是为了歌颂宗教、强化教权、迷惑教众而绘制的。
第五,具有地域性的差别。由于巴洛克艺术服从于宗教,因此在信奉不同宗教的国家和地区,所流行的巴洛克艺术也是有很大不同的,如信奉新教的荷兰共和国与信奉天主教的意大利就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尽管内在都是以反宗教改革为主旨,试图以坚持不懈的运动和转换来缩小作品与观画者之间的距离,但外在的表现手法却大相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