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养生精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 夏之长

夏季的3个月,是万物茂盛秀丽的季节,人们应使腠理保持阳气的宣通,这是与夏季相适应的保养“长气”的道理。夏在春季之后,万象昌盛之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夏季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之气上下交合,植物开花结果。此时大地一片葱茏,阳光明媚,大自然生机盎然,万物繁荣昌盛。事物的生命达到极致,彰显出旺盛蓬勃的生命力。然而,在这一年中最繁华的季节里,多热多湿的气候特点亦为疾病的传播、细菌病毒的滋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酷日炎炎,我们都希望在凉爽、舒适的环境中安全健康度夏。俗话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咱们在养足阳气的同时预防疾病,为秋收冬藏打下坚实的基础[6]

从中医理论讲,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人体阳气旺盛外浮,阴气内伏。特别是季夏、长夏,暑毒外蒸,阴气内伏的矛盾到达高峰。古代中医养生家陶弘景、孙思邈等人都认为夏季养生最难,因为人体阳气趋于体表肌肤,体内腹部的阳气偏虚,阴气潜伏,而外界气候炎热,往往使人喜欢寒凉的环境和食物,如稍不注意,过于寒凉则很容易使体内的阳气更加虚损,而导致疾病。正如许多养生歌诀所说的那样“四时惟夏难将息,伏阴在内腹冷滑”,“惟有夏月难调理,内有伏阴忌凉水”。因此此时养生一定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长”字。

1.2.1 夏季气候特点

夏季是指我国农历的立夏到立秋前这一段时间,包括了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也可分为三段,古人称之为孟夏、仲夏和季夏。孟夏是夏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四月,此时春天刚过,阳气越来越旺,万物呈现出旺盛蓬勃的生长趋势。

夏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夏,仲夏又称毒月,即农历五月,此时自然界阳气旺盛至极,万物生长更加茂盛。仲夏包含夏至节气,夏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这一天阳气上升至顶点,阳极而生阴,《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意思是说,从夏至这一天以后到立秋的45日,阴气渐升,阳气渐降,故又有“夏至一阴生”的说法。夏至这一天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此后白昼渐渐变短,夜晚渐渐变长。

季夏是夏季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六月,此时阴气渐浸上长,自然界万物的生长趋势逐渐向内凝集,植物开始结果,为四时的中间阶段,其阴阳之气的变化影响着其他季节。季夏之时,虽然阴气呈上升趋势,但还不十分强大,阳气只是从它的顶点开始下降,仍然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加上湿气较盛,湿热交蒸,热气不易散发,故季夏是一年中最闷热的时期[7]

1.2.2 夏季人体特点

“天人合一”是中医养生学之重要原则,强调的是养生需顺应天时。中医认为,夏季的阳气是一年四季中最为旺盛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气最易耗泄的季节,因此夏季养生一定要根据季节的特点以及身体的变化来进行[8]。夏季阳气盛,是一年之中气温最高的季节,自然界阳升至极,人体内的阳气也非常充盛,新陈代谢十分旺盛,并运行畅达于外,此时气血也趋于体表。不少人在炎热的夏天常常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容易出汗、头晕、心烦、昏昏欲睡等症状,甚至被中暑、呕吐、腹痛、腹泻等疾病所困扰。

1.2.3 夏季养生原则

1.2.3.1 夏季避暑湿

暑和湿是夏季的主要特点,暑和湿都是“邪气”,但两者的性质却截然相反。暑属于“阳邪”,易损耗人的津液,导致人体产生“热变”,常用的对付方法是避暑、养阴、生津。湿属于“阴邪”,特点是下行,比较重,比较浊。湿气一重,人体容易受影响的器官就是属土的脾。脾脏被困,肠胃就不舒服,于是出现肚子胀、不想吃饭、大便不成形、四肢有时候冰凉等。所以,此时也需要扶阳[9]

中医认为暑为阳邪,其性升散,容易耗气伤津。而如果伤津太过,则会超出生理代偿的限度,必然耗伤元气,出现身倦乏力、短气懒言等一系列阳气外越的症状。加上夏季炎热多雨,空气中湿度大。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好伤人体阳气,因其重浊黏滞,所以容易阻遏气机。因此被暑湿之邪侵袭后,疾病多缠绵难愈。

中医认为湿为夏之主气,故夏季湿气盛,脾喜燥恶湿,湿邪困脾,阻碍脾胃消化、吸收营养物质,所以夏季补养还需健脾利湿,开胃消食,而药粥食疗既可以健脾开胃,又可补充由于盛夏酷暑,人体汗出较多而丢失的水分,以保持机体平衡,可谓一举两得。

夏季居住环境不能过于潮湿,以免寒湿之邪入侵身体。如果阴雨绵绵,室内湿度较大,可以在家里较潮湿的地方放置一些干燥剂,以祛除室内湿气。另外,当空气湿度高于65%时,病菌繁殖滋生最快,因此要注意保持家居衣物通风干燥,衣服要常洗常换,特别是运动、涉水、淋雨后应及时将身体擦干并换下汗湿的衣服。

1.2.3.2 入夏重养阳

炎炎夏日,天气日渐闷热。很多人都以为,此时人体的阳气最为旺盛,所以应该压压“阳火”,但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夏季阳气虽外发,却空虚于里,邪气也更易乘虚而入。因此,夏季养生仍应注意护阳扶阳。

1.2.3.3 夏季宜养心

夏季在五行上与火对应,在五脏上与心对应。而这个季节,也是心脏负荷最大的季节。夏天人易感到烦躁不安,因此立夏养生要“养心”。赤日炎炎,人体血液流动加快,心脏的工作量增大,这种天气还容易让人心火亢奋,应清泻心火。清泻心火首先要学会“戒躁戒怒”,要尽可能保持精神安静、心情舒畅。其次是要学会避暑,天既然热了,最好减少外出,少到人多的地方,避开中高强度的运动。再次,保证充足的睡眠,学会睡“子午觉”,就是子时(23时)之前入眠,午时(11时~13时)再补午觉。最后,饮食上少吃高脂厚味,可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还可以吃一些清凉的食品,如莲子粥、百合粥、绿豆汤、赤豆汤等[10]

中医所称的“心”,除心血管循环系统之外,还包括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及精神情绪变化等功能。夏季湿、热等邪气易使情绪不稳、烦躁,这也是诱发诸多疾病的因素之一。因此夏天要注意情志调养,正所谓夏季养心要净心。首先,要善于调节心情,不宜情绪波动、大喜大悲或大怒,中医有过喜伤心、大怒伤肝动火之说。其次,多闭目养神,有空就养养神,可帮助我们排除杂念、宁心安神。再次,多静坐,因为静则神安,也可通过听音乐、看书、钓鱼、打太极拳等入静。

1.2.3.4 夏季宜养脾

夏天,人们大量喝水,脾胃运化水谷、水湿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同时,体力消耗大,也需要脾胃有个良好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把脾胃保养好十分重要。中医认为,“脾主长夏”、“暑必挟湿”。脾虚者夏令养生,可采取益气滋阴、健脾养胃、清暑化湿的清补原则,饮食调养宜选用新鲜可口、性质平和、易于消化、补而不腻的各类食物。

1.2.4 夏季饮食健康

夏季气候炎热,人体气血趋向体表,常形成阳气在外、阴寒内伏的状况;同时夏季胃酸分泌减少,加之饮水较多,冲淡胃酸,导致机体消化功能较弱。因此,饮食调养应清热消暑、健脾益气,宜选清淡爽口、少油腻、易消化的食物,并适当选择酸味或辛香味的食物以增强食欲。但是,清淡不等于素食,长期吃素容易导致营养失衡。所以,在夏日不要拒绝荤菜,可适当摄入一些瘦肉、鱼肉、蛋类、奶品以及豆制品,关键是在烹调时多用清蒸、凉拌等方法,切记不要做得过于油腻。夏天人体的消化功能较弱,饮食调养应根据这种情况多吃一些清热消暑、健脾和胃的食材。

夏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人体的新陈代谢会在此时加快,而体内的各种营养也会随水挥发,导致夏季人们往往精神不振,并出现食欲不振等症状。具体来说,夏季适宜食用的食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苦味养心安神:夏季酷暑炎热,湿气较重,吃苦味食物,既能去除暑湿,又可除湿健脾,增进食欲。中医认为苦寒食品能燥湿清热,可以有助于清除体内多余的湿热之气。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碱具有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等药理作用。三伏天多吃些苦瓜、苦菜,或者饮用一些啤酒、茶水、咖啡、可可等苦味饮料,不但能清除人内心的烦恼,提神醒脑、下火消暑、清热解毒、促进食欲,而且可以增进食欲、健脾利胃,还有祛湿的功能,用这些食物做汤预防“苦夏”的效果更好。绿豆粥或汤、荷叶粥或饭都可以消暑祛湿。除了食物的选择要有所侧重外,总的饮食原则是要清淡,适量减少主食、少吃油腻食物以减轻胃肠负担。

酸味生津止渴:夏季天气炎热,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体液流失也加快,人体通常处于缺水的状态,但此时人们对于食物尤其是热食和油腻食物感到厌倦,所以此时酸味食物就可以起到提升味觉、增加食欲的作用。不仅如此,酸味食物还有祛湿解腻、生津敛汗、养阴益气的功能,还可以预防流汗过多引起的缺水症状。适宜夏季食用的酸味食物有:西红柿、柠檬、酸菜等;在做菜的时候适当加一些食醋不仅有利于杀菌,还能促进消化,提高夏日营养物质的吸收。

甜味健脾除湿:中医认为甘入脾,适当吃点甘甜口感的食物可补益脾胃。代表性的甘味食物有山药,味甘性平,归脾经、肺经、肾经,健脾止泻,宜用熟山药,可以用山药加排骨、蔬菜煮成汤;大枣,性味甘平,可补中益气、安中养脾、养血安神,可以煮粥食用或者切碎晾干泡水代茶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