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行为习惯案例
1 沟通的艺术
案例来源:冯保兰
一、个案基本情况
黄某,14岁,活泼爱动。该生是家中幼子,自幼受到家长和长辈的宠爱。在校行事较为自我,存在一定的行为习惯问题,主要表现在个人迟到问题。该生多次违反学校规定,如周末晚自习迟到,回寝迟到,早读迟到。具体表现为初一上学期迟到多次,寝室迟到两次,班级上课或早读晚读踩点或迟到多次,周末返校经常不按时到班,有两次拖到晚上20:00才进班。这些行为给班级的文化建设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给班级的管理也带来了一定的困扰。针对该生的在校表现,我多次与该生进行了积极沟通。同时,我也与该生家长合作,监测该生的表现变化,共同探讨行之有效的辅导策略。
二、原因分析
(1)心理因素
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叫延迟面对,即对于一些不想面对的场景,迟到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因为迟到就可以晚一点进入那个不愿面对的情境。黄某便有这个心理。所以,该生可能就会利用现实中的一些困难,比如家人做饭太晚导致出发较晚,比如路上堵车造成返校晚,无意识中造成迟到的结果。
这一条可以结合该生的学习情况来分析。该生在班级的排名较为靠后,长期学习成绩的不理想在某种程度上给他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学习的压力便难以增加他在校学习的幸福指数。所以迟到有时候便成了该生一种逃避学习、逃避学校的方式。
(2)家庭因素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非常大的影响。该生作为家里的幼子,受到父母和奶奶的宠爱,因此当犯错之后没有一定的有效教育措施。时间一长,学生就会感觉到迟到并不会给自己带来长辈的批评,于是便开始放纵自己。这样,孩子就会习惯了这种迟到的行为,习惯了某些未被纠正的行为。
通过以上心理学相关知识和家庭教育的对比分析,该生的家庭教育是造成该生有严重迟到现象的主要原因,因为家人的溺爱,造成该生形成“迟到是可以被原谅”的错误意识,这种认知的缺失造成该生不能认识到迟到的严重性。
三、干预措施
教育是一个改变的过程,目的是协助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自己,成为有完整人格的人。一个充满爱、温暖、鼓励、相互支持与亲密关系的教学过程,必然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此刻的学生十分渴望有人去关注他们,了解他们,爱护他们,痛恨常被责怪、批评和冷落。
所以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应尽量以用心、正面的态度来看待学生的学习成绩与行为习惯,只有让学生感到受尊重、受信任、受关爱,才能使他们产生安全感,并促使他们以良好的表现来报答教师的信任。因此,我们务必以关心、帮忙、谅解、鼓励的方式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了解学生所思所虑、所喜所忧,沟通其思想,了解其苦情,以“心药”治“心病”,使他内心的怨闷得到诉说,疙瘩得到解开,达到心理平衡。
(1)争取家长的主动配合
我首先和家长取得联系,了解该生的家庭状况和表现,与家长沟通思想,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以便对症下药。当然,在这里,家长自己的心态改变是非常重要的。家长要明白,孩子最开始的老师便是父母,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极其重要。父母与老师的配合更是教育孩子的有效方式。这一点,我和该生的妈妈协商得比较好,孩子的妈妈对于改善孩子迟到这一点比较配合学校老师的行动。
(2)提高学生对学校和学习的兴趣
该生的迟到问题和对学习的积极性是有一定关系的,因此,目前提高该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就成了解决该生长期迟到问题的重要方式。该生所面临的学习问题主要是如何将情绪与学知识分开,以及给予相应的注意力训练,提高上课效率,并且这也是促进人际关系的重要方面。该学生年龄小,课堂学习喜欢这个老师,可能会很专心地听课,尽可能去表现良好,让老师喜欢他;反之,则可能不屑一顾,甚至“恶作剧”。
跟该学生父母交谈后,我感觉该生就是在逃避学习,他属于面临无法实现目标而产生心理冲突类的学生。为了求得心理平衡,他不以主动姿态争取时间去解决心理冲突,而是消极被动地等待,不敢正视它,克服它,而是设法躲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觉得“车到山前必有路”,迟到、逃避学校教育就是该生的“安全”港。该生因为自己的纪律问题受到批评,就错误认为老师是有意针对他,从而对班级和学习也产生了抵触心理,对学科产生厌恶的情绪,进而出现逃避行为,具体表现为不认真听讲和做作业。
(3)走一步,再走一步
该生的迟到次数较多,在本学期的前半学期,几乎保持每周迟到四至五次左右。但是这并不表示我们就要对他贴上一个“迟到大王”的标签。在发现该生迟到的习惯后,我将该生带到学校的操场上交流。首先,我和他确定了这个习惯并不是一个对自己有益处的习惯,学生有正确的认知观,因此也能明白。他现在的问题就是习惯了迟到带来的心理感觉,即可以多在家一会儿,可以慢点到学校。在平心静气地和他聊了后,我谈了谈对他的优点看法,细细地回忆了他平时让我觉得很棒的行为做法,比如坐姿笔直,比如永远都是笑脸对着所有老师,比如他从不顶撞老师。在聊了这些之后,我能明显地感觉到他的心理放松了一些,笑容也多了一些。于是,我便继续和他交流解决办法。在征求学生本人的同意后,我和他做了一个约定,从这周开始,每周比上周少一次迟到。
四、干预效果
在第二周周末晚上,该生是踩点到班,但是,我觉得很不错了,于是在下课之后,将他叫来办公室大力表扬了一番,学生自己也很开心。到了第三周,效果更加明显,这一周,学生只迟到了三次,我便在周五中午给学生家长打了电话,表扬该生最近的进步,告知家长其他科任老师们对该生转变的欣赏和夸赞。
在经过一个学期不间断地教导之后,尤其是在学生自己有意识地改变和老师家长双重的表扬下,该生迟到的次数明显减少,上课也能更加集中注意力。在班级中,他能认识到自己作为班级成员的责任和义务,在卫生值日和班级活动方面都能积极参与并且认真完成,甚至能够在校活动中有很好的表现。
总结: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长期的教育过程。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切记“一刀切”,应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行为实际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与本案例中该生的多次交流和沟通,该生在校言行已经有了一定的改善。德育之路任重道远,老师仍需保持着积极良好的心态再接再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