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理解记忆法
很多同学升上高年级后,经常感慨:“好像我的记忆力衰退了。要不然,怎么老出现这些情况呢?”
(1)考试之前无论背什么,马上就会忘记。
(2)单元测试的时候,答案在脑子里若隐若现,但就是想不起来。
(3)老忘记已经背好的英语单词。
(4)以前记过的公式,很久没有使用就忘得一干二净。
(5)以背诵为主的科目,成绩总是不理想。
难道记忆力真的衰退了?
这些症状很少在低年级的小学生身上出现,可是,随着年级的升高,这种现象就较为普遍和盛行了,原因何在?
这是因为年级升高了,学习内容日渐复杂,这时候再完全靠机械记忆是行不通的。你应该好好反省一下,是不是你对内容还没有透彻了解就想死记硬背。
所以,并不是你的记忆力衰退,而是你对学习的内容没有好好理解。
我们平常说泰国的首都曼谷,实际上这是一个简称,泰国首都的全称是“共台甫马哈那坤弃他哇劳狄希阿由他亚马哈底陆浦欧叻辣塔尼布黎隆乌冬帕拉查尼卫马哈洒坦”,共41个字。
短时间内想要把这41个字一字不漏地背下来,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恐怕要比记圆周率小数点之后的41位还复杂得多。我们不妨来背诵这两首诗,一首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还有一首是唐朝著名诗人王之涣的绝句《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两首诗的总字数比泰国首都的全名还要多7个,可是只要读几遍也就会背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那是因为这两首诗形式优美,容易理解,背诵的障碍很小。既然知道理解了的东西才容易记住,那么,在学习的时候,我们当然应该先理解。那么,要理解什么呢?
你注意到了吗?在上课的时候,各科的老师虽然讲的内容大不相同,但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向我们讲解各种事物的规律,教给我们认识和运用它们的方法。
语文老师讲语言文学的规律,数学老师讲数学的规律,自然老师讲大自然的规律……老师给我们上课正是帮助我们更快、更多、更准确地掌握知识和规律,这些规律都是前人研究和总结出来的,是老师多年教学积累的经验。所以,课堂上认真听课可以帮助我们最有效地理解知识规律。
理解了知识的规律,记忆起来就方便多了,也就不再是机械地死记硬背了。
已经理解的东西,有时记得不太清楚也不用担心,因为你可以按照理解再推导出正确的结果。
比如,如果手头没有圆规,怎么画个圆呢?
因为你已经理解,圆是一个固定的点到同样距离的点而组成的图形,并且知道圆规为什么可以画出圆来。那么,即使没有现成的圆规,只要能够把那些到一个固定点的距离都相等的点画出来就行了!
这样,离开了圆规,你自己用一把尺子或者一根线,照样可以画出一个很标准的圆来。
所以,当我们想记忆什么内容时,首先要使自己尽可能深刻而贴切地理解它,就是去发现并掌握其内在的规律,这样,记住它们是非常容易的,甚至不用记,也能忆起来。
1.勤思考,记忆好
思维与记忆、思维能力与记忆能力都是有密切联系的。思维以记忆为基础,“不记则思不起”,头脑中没有以往记忆的材料,则无从思考,思维活动的结果也要依靠记忆才能保存下来;记忆又以思维为条件,对接触的新知识或新经验进行记忆,倘若不经思考过程给予咀嚼消化,就很难变成长久记忆被保持下来。
中国法学家张友渔在谈自己的学习经验时,也谈到思考与记忆的关系:“我学习的特点之一,是重思考,不太重记忆。在读私塾的时候,有‘回讲制度’,就是在老师讲过之后,学生回去复习两三天,然后讲给老师听。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回讲’的情况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我在‘回讲’时,常比一般的同学讲得好。有人说我的记忆力好,把老师讲的话全记住了,其实不是,我是用思考帮助记忆。因为在听老师讲的时候,我经过思考,完全理解了他讲的意思,所以就记住了。”张友渔说的“重思考,不重记忆”,并不是他轻视记忆。从他这段话的整个意思看,他不赞成那种不动脑筋盲目背诵式的学习方法,而主张要经过思考完全理解书中的内容,这种水到渠成式的高效记忆是正确的。
不思考能不能记住呢?当然也能够记住一些生活知识。确实有些东西的记忆是在没有用脑或没有用多少脑的情况下进行的,但要记忆对人的生活有实际意义的知识,大都要经过思考,越是有意义的知识,越是要经过深入的思考,才能保存在自己的记忆里。
有思考才能有理解。孔子有句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很危险。思考的过程,也就是辨疑解惑的过程。读书有不通的地方,动脑想一下,就开窍了,所以有“思之思之,鬼神通之”的话。相反,读书时遇到不懂之处,不动脑筋去想,任凭其不懂,虽然读过书了,岂不是照样糊涂吗?
有思考才能有收获。我们知道,对于一个人来说,知识,尤其是书本知识是外在的东西,如果没有经过思维器官深入思考,那么它仍然是外在之物,不能转化为智能。孟子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只有经过思维器官仔细思索,才能化外在之物为内在之物,把感知得来的知识转化为智力。再者,我们还要看一些书籍,尤其是一些经典作品,这都是前人或别人几十年心血的结晶,是他们付出巨大劳力创造的精神营养品,其中的精髓远不是瞥一眼就能看出的,非千思万想而不得。如果怠于思考,纵然能记住一些词句,也是弃珍珠而拾贝壳,是没有价值的。
2.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
从记忆本身来说,凡是大脑积极思考过的事物,即使没有记忆它的打算,对它的基本内容也会留有深刻印象。比如,我们看了一场电影,然后把影片的故事情节讲给别人听,和别人一起评论影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接着又写成观后感贴在墙报栏里,经过这些思维活动,你对这部影片内容的记忆肯定要比那些看过就算的影片多,尽管你自己没有提出任何记忆要求,但智力活动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你的记忆效果,学习别的知识也是这样。
那么,怎样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呢?
一是苦思,这是指思维的精神状态。思考往往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要有执着顽强的精神。《中庸》中说,学习时要慎重地思考,不能因思考得不到结果就停止,这表明古人有非深思后达到预期目标不可的意志和决心。据说,黑格尔就有这种冥想苦思的精神。有一次,他思考一个问题,竟站在雨地里一个昼夜。苦思的要求就是不做思想的怠惰者,经常运转自己的思维器官,并能战胜思维过程中所遇到的艰难困苦。
二是巧思,这是指思维的科学态度。我们提倡的思考,既不是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也不是钻牛角尖的认死理,它是以思维科学和思维逻辑作为指南的。这种思考是科学的思考。
我们不仅要肯于思考,勤于思考,而且要善于思考,也就是说,在思考时恰到好处地运用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比较与分类等思维规律,使自己思考不绕远路、卓越而有成效。
三是多思,这是指思维的频率。复杂的事物,无法思考一次便完成。古人说,“三思而后行”,这是讲“思”与“行”,我们完全可以针对学习记忆这样说:“三思而后行,三思而后记。”反复思考,一次比一次想得深,一次比一次有更新的见解,不停止于一次思考,不满足于一得之功,在多次重复思考中参透知识,把道理弄明白,事无不记。
四是精思,这是指思维的质量。思考的时候,粗略地想一下,大概地考虑一番,是不行的。朱熹很讲究“精思”,他说:“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这也就是说,精思就是要融会贯通,使书中的道理如同我讲出去的道理一般。思不精怎么办?朱熹说:“义不精,细思可精。”细思,就是细致周密、全面地思考,克服想不到、想不细、想不深的毛病,以便使思维中多出精品。
要发展自己的记忆能力,就必须相应地去发展思维能力。只有经过自己积极思考去认识事物,才能把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才能把知识变成真正有用的东西。掌握知识、巩固知识的过程,也就是积极思考的过程。我们必须努力完善自己的思维能力,这无疑也是在发展自己的记忆力。
3.理解记忆的方法
(1)还原记忆。
还原,就是弄清知识的背景、出处或发展过程。这样,就会帮助你全面地理解学习内容,记得更快。举个例子讲一下。
战国时,几个楚国人得到了国王赏赐的一壶酒。人多酒少,难以分配,怎么办?于是他们进行画蛇比赛,谁先画好就可以喝这壶酒。比赛开始了,其中有一个人画得又快又好,最先画完了,可他看见其他人还在画,便左手持壶,右手持笔说:“蛇有没有脚呀?我给蛇添上几只脚吧。”说着就往上添脚。这时又有一个人画好了,夺过他手里的酒壶说:“蛇根本就没有脚,你怎么给它画脚呢?”说罢,把酒喝掉了。
这个故事你能用4个字概括吗?对了,这就是“画蛇添足”的成语故事!比喻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弄巧成拙。我国的好多成语,如“掩耳盗铃”“守株待兔”等,里面都包含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如果你想掌握更多的成语,那就找来成语词典或者成语故事书籍读一读吧,别忘了用还原记忆法哟。
下面我们就把一些常见缩写还原,看看它们表示的意思吧。
你一定知道UFO是什么意思吧?是我们常说的飞碟。其实UFO是英文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不明飞行物)的三个首字母。你知道了三个字母的来源,就知道它们表达的意思了!
为什么电脑又叫PC呢?原来,它是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的缩写。当然警察们说的PC有时可能就不是计算机了,那是Patrol Car(巡逻车)的缩写!
(2)置身其中。
人们对自己经历的事情往往记得清、记得牢,然而同学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从头尝试所有应该学习的内容。为了加深记忆,同学们可以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去增强这种经历感,从而达到深刻体验和记忆的目的。
①走进故事中。看《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这句话一般是用来形容那些情感丰富又容易表露出来的人。然而,这正是“置身其中法”。同学们没有办法回到三国时代去,但可以想象当时的情景和人物的心情,这完全是可以做得到的。把自己当成诸葛亮的秘书,或是赤壁大战中的一位战将,而不是做一个旁观者,这样进入作品当中,很多内容都会很容易地记忆下来。因为这可能十分接近你的经历,想记住里面的故事就一点也不困难了。
②带着感情读书。课堂上,老师经常安排我们进行绘声绘色的朗读。这种学习方法,一方面可以使我们更贴切地理解作者或作品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我们置身其中,帮助我们理解课文。
③发现规律性。同学们遇到的一些不易记忆的学习内容,往往是由于对它们的理解还远远不够所造成的。一旦我们能够做到“置身其中”,就可以发现和理解事物的规律性和因果关系。同学们记英语单词时,如果把自己想象成英语单词的创造者,记起来就会轻松得多。
比如,class(课)+room(房间)就构成了classroom(教室)。
every(每一)+one(一)就构成everyone(每人)。
some(一些)+body(人)就构成了somebody(某人)。
my(我的)+self(自己)就构成了myself(我自己)。
英语如此,数学也是这样。学习某个数学公式或定理时,同学们要把那个公式或性质看成是自己在实践或者研究的问题,把自己当成数学家,去了解公式的时代背景和推导过程,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这时,就会觉得现在学习的这些内容真的很精彩,记忆就会因此转化为快乐了!
④“置身其中”的多种方式:
a.将自己视为作者或者参与者;
b.使自己成为故事中的一个角色;
c.将事件或事物的某些因素换掉,想象会造成怎样的结果;
d.比较你期望的理想结果与读物最终的结果,它们有何异同。
理解记忆的基本条件是对材料的理解和进行思维加工。有些材料,如科学要领、范畴、定理、法则和规律、历史事件、文艺作品等,都是有意义的。人们记忆这类材料时,一般都不采取逐字逐句强记硬背的方式,而是首先理解其基本含义,即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思维进行分析综合,把握材料各部分的特点和内在的逻辑联系,使之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以便保持在记忆中。理解记忆的全面性、牢固性、精确性及迅速有效性,依赖于学习者对材料理解的程度。
理解记忆的效果优于机械记忆。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做记忆的实验中发现:为了记住12个无意义音节,平均需要重复16.5次;为了记住36个无意义章节,需重复54次;而记忆六首诗中的480个音节,平均只需要重复8次!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凡是理解了的知识,就能记得迅速、全面而牢固。不然,愣是死记硬背,那真是费力不讨好。
理解记忆是以理解材料内容为前提的。这种理解不仅指看懂了材料,而且包括搞懂了材料各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以及该材料和以前的知识经验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