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产业分类与区域产业结构
一、产业分类
为了便于分析、研究和管理产业活动,有必要对产业进行分类。产业分类就是根据产业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特征将全部经济活动分成不同的集合。所以,产业研究和分析目的不同,产业的分类方法也就有所不同。
(一)生产结构分类法
生产结构分类法是依据再生产过程中各产业间的关系而进行的分类方法。
1. 两大部类分类法
马克思为了分析不同物质生产部门的相互关系,揭示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根据产品在再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在实物形成上将社会总产品分为两大部类,即将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划归为第Ⅰ部类,将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划归为第Ⅱ部类。这种产业分类法是产业结构理论的基本来源之一,是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但从分类界限来看,有些产品难以确定其类别,实际应用比较困难。
2. 农轻重分类法
列宁在马克思两大部类分类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物质生产的不同特点为标准的分类方法。这里所讲的生产特点,主要指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生产过程、加工方式和劳动产品的不同。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形成了农轻重产业分类法。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和林业;轻工业包括纺织、食品、缝纫(服装)、制革、毛皮、家具、造纸、印刷等产业;重工业包括燃料、冶金(如钢铁)、煤炭、石油、化工等产业。农轻重产业分类法具有比较直观和简便易行的特点。对于从宏观上安排国民经济计划、进行计划调控和研究社会工业化实现进程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其局限性是农轻重产业分类法中农轻重三者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确定产业划分界限日益困难。
3. 霍夫曼分类法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W. G. Hoffmann)在1931年出版了《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一书。他为了研究工业化及其发展阶段而将制造业划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消费资料工业,包括食品、纺织、皮革和家具等工业;第二类为资本资料工业,包括冶金及金属材料工业、运输机械工业、一般机械工业和化学工业等;第三类为其他工业。当某产业产品的用途有75%以上是消费资料时即将该产业归入消费资料工业,而当某产业产品的用途有75%以上是资本资料即将该产业归入资本资料工业。不能用上述原则确定产业归属的全部归入其他工业之中。(2)
(二)三次产业分类法
1935年,澳大利亚经济学家费歇尔根据人类经济活动发展的三个阶段,最早提出了三次产业分类方法。英国经济学家、统计学家科林·克拉克继承费歇尔的研究成果,于1940年发表著名的经济学著作《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在该书中克拉克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法,总结了伴随着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变化规律,开拓了产业结构理论这一应用经济理论领域。随后,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采用这种分类方法进行国民经济统计。
所谓三次产业分类法就是把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第一次产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狩猎业等;第二次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煤气、电力、供水]等工业部门;第三次产业包括:商业、金融及保险业、运输业、服务业、公务、[其他公益事业]和其他。(其中有[]号的,是在三个产业的归属问题上有争议的行业)。总之,第一次产业是广义的农业,第二次产业是广义的工业,第三次产业是广义的服务业。
(三)标准产业分类法
全面的、精确的、统一的经济活动统计对经济理论的探讨和整个国民经济问题的研究,对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和进行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都是十分必要的。(3)国民经济管理的经济统计基础就是产业分类的标准化,即进行标准产业分类。
标准产业分类法(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简称SIC)是为统一国民经济统计口径而由联合国于1971年制定和颁布的一种产业分类方法。此法先将全部经济活动分成10个大项,再将各个大项分为若干个中项,然后将中项分为若干个小项,最后将各个小项分为若干个细项,并按大、中、小、细四个层次规定了相应的统计编码。
其中10个大项是:
(1)农业、狩猎业、林业和渔业;
(2)矿业和采石业;
(3)制造业;
(4)电力、煤气、供水业;
(5)建筑业;
(6)批发与零售业、餐馆与旅店业;
(7)运输业、仓储业和邮电通信业;
(8)金融业、不动产业、保险业及商业性服务业;
(9)社会团体、社会及个人服务;
(10)不能分类的其他活动。
联合国的标准产业分类法与三次产业分类法保持着稳定的联系,从而有利于对产业结构的分层次深入研究。标准产业分类法便于调整和修订,也为各国制定标准产业分类以及进行各国产业结构的比较研究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许多国家根据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制定供官方使用的标准产业分类法。
(四)产业功能分类法
产业功能分类法根据各个产业在区域产业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将区域全部产业划分为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基础产业、潜导产业四类。
1. 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是指以优势商品和服务产品为基础,具有较大的规模,较强供给力与市场竞争力以及发展后劲的优势产业或支柱产业。(4)(5)
主导产业同时具有两大功能:第一,主导产业具有明显的相对优势,产出规模大,产品调出规模也大,在全国或高层次区域同类产业中是主要的生产供应基地,能承担起全国或高层次地域分工的某一重大任务。第二,主导产业是区域经济系统中的主体和核心,在区域产业结构中,不仅产值比重大,而且关联效应强,它的发展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并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向高层次演进。
2. 关联产业
关联产业是直接配合和围绕主导产业发展起来的产业。关联产业包括后向关联产业、前向关联产业和旁侧关联产业。
后向关联产业,是为主导产业提供产前服务的产业。它们向主导产业提供原材料、燃料等中间投入,以及机器设备、生产工具和修理安装等劳务。前向关联产业,是为主导产业提供产后服务的产业。主导产业的产品可能有两种形态,一种是中间产品,一种是最终产品,但以前者居多。深加工行业就是前向关联产业,它将主导产业的中间产品进行深度加工,提高附加价值,然后进入消费领域。旁侧关联产业,是为主导产业提供产中服务的产业。
3. 基础产业
除主导产业及其关联产业之外的其他产业部门都可以称为基础产业,它是主导产业及其关联产业的基础。包括生产性基础产业、生活性基础产业和社会性基础产业部门。
生产性基础产业是指为主导产业和关联产业发展本身提供公共服务的部门的总体。例如交通运输、金融商业、邮电通信、能源供给、物资供应、供水,等等。生活性基础产业是指为产业职工及其家庭提供公共服务的部门的总体。诸如住宅及公用设施,生活服务、公共事业,等等。社会性基础产业是指既能为产业发展又能为职工家庭提供服务的部门的总体。例如教育、科研、卫生、环保、治安等。
4. 潜导产业
潜导产业是指当时并不是很重要,作用还不很大,但是发展潜力比较大,或者是代表将来产业发展方向,前景比较好,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上升为主导产业的产业。潜导产业存在于关联产业和基础产业之中,并非独立其外。
关联产业、基础产业及存在于其中的潜导产业统称为非主导产业,它们与主导产业一起构成区域产业功能分类系统,如图4-1所示。功能分类法能够体现区域劳动地域分工的要求,也能体现区域各产业的地位和作用。
图1-1 产业按功能分类示意图
(五)其他分类法
1. 生产要素分类法
生产要素分类法是根据不同的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需求种类和依赖程度的差异,即以生产要素集约程度的不同作为划分产业标准的一种分类方法。这里的资源是指劳动、资本、土地、知识和技术、管理、自然资源等投入生产活动的生产要素的总和。由于产品的技术、特征各不相同,各产业在生产单位产品时所需投入的各个生产要素数量有很大差别,因此,以生产要素的集约度或密集度为标准将产业划分为资源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
2. 产业发展状况分类法
产业发展(Industry Development)是指产业的产生、成长和演进。(6)产业发展状况分类法是根据产业发展的技术状况和变化趋势进行分类的方法,它具体包括两种方法:一是按技术先进程度进行产业分类,由于科学技术发展对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变迁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可根据产业技术含量和技术先进程度的不同将产业划分为传统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二是按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产业分类,可以将产业划分为朝阳产业和夕阳产业两类。
二、区域产业结构的含义与特征
在经济领域,产业结构的概念始于20世纪40年代。最初利用产业结构这个概念分析经济问题时,其含义还不规范,它既可以用来解释产业内部的关系和产业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来解释产业内部企业关系结构和产业的地区分布。(7)随着对产业经济研究的不断发展和深入,产业结构的概念和研究领域逐渐明确下来,产业结构理论逐步形成体系,产业结构也与产业组织、产业布局区别开来。(8)
(一)区域产业结构的含义
产业结构是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产业之间的生产、技术、经济联系。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的构成和产业间量的比例、质的联系等关系的总和。产业间的数量比例关系,首先反映的是各类经济资源在各产业间的配置情况。例如,资金、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各产业之间的分布;其次反映的是国民经济总产出在各产业间的分布情况。例如,一定时期内的总产值、总产量和劳务、利税额在各产业间的分布。产业间质的联系主要反映产业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程度和方式。
(二)区域产业结构的特征
区域产业结构是全国经济空间布局在特定区域的组合的结果。(9)在某特定区域内,之所以形成某种类型的产业结构,是由该区域的优势和全国经济空间布局的总体要求所决定的。区域产业结构具有以下特征:
1. 条件制约性
区域经济条件影响和制约区域产业结构,表现为对产业的类型和演化的影响。如:东部沿海地区由于能源、原材料的限制,就决定了该区域不适合发展或少发展那些高耗能和高耗材的产业部门;老少边穷地区的条件决定了它不适合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当然有些条件不是一成不变的,条件的变化可以促使产业结构的变化。
2. 部门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区域统一性
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的不同发展阶段产业结构是不同的,不同的产业结构也可以反映产业结构的阶段性,不同的产业空间结构可以反映产业结构的空间特征,产业部门结构与产业空间结构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内容,后者是前者的空间表现形式,它们在区域上得以统一。
3. 多样性
区域条件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区域产业结构的多样性。由于各区域所处地理位置、资源状况及经济发展阶段等不同,所以产业结构的类型和层次总是多样的。任何地区的产业结构层次都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地向高层次变化。
4. 开放性
区域产业结构形成和演变,也受到区外环境的影响,与区外不断进行着物质、技术、信息、人才和资金的交流。现代区域产业的发展绝不是封闭的,总是在更大区域范围内,在劳动地域分工中担当不同的角色。
从产业结构的特征出发,研究区域产业结构,在方法论上,需掌握三个特性,即协调性、动态性和目的性。协调性是指研究区域产业结构要注重各产业间协调、不同区域间产业发展协调、区域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不能脱离区域具体情况孤立地研究产业问题。动态性是指研究区域产业结构不能静态考察产业结构是否合理,而要从高层次区域的全局着眼,应考虑时间和空间变化。目的性是指研究区域产业结构要以提高区域经济、生态、环境、社会效益为目标,不断提升和优化区域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