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思想政治学科新课导入艺术
第一节 新课导入及其功能和基本原则
思想政治课导入艺术是指思想政治学科教师在一项新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做好学习新课内容的心理准备和认知准备,并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学习方式的一种教学行为。通过导入,把学生引导到一个特定的学习方向上来,因而又称定向导入。
一、有效新课导入的功能
1.协调性功能
富有艺术性的导入,具有协调功能,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创造一种愉悦、和谐的教学气氛。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活动不仅是传授知识、发展能力、提高觉悟的活动,而且同时伴随着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作为教学活动主导者的教师,一走进课堂就应发挥新课导入在师生情感交流方面的协调作用,想方设法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接通师生信息,安定学习情绪,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它能创造一种愉悦、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想学、乐学,集中精力听课。
2.诱导性功能
富有艺术性的导入,具有诱导功能,可以唤起学生注意性心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保证教学的有序进行。人在注意某些对象时,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就会产生一个优势兴奋中心。优势兴奋中心的转移,会引起注意方向的改变。刚一上课,学生的注意力往往停留在某些课间活动的刺激上,还处于延续思维状态。因此,教学之始,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注意心理,进行富有艺术性的有效导入新课。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待他们产生了如饥似渴地学习愿望时,教师再讲一句:“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一内容”,教和学的效果自然就会好得多。
3.衔接性功能
富有艺术性的导入,具有衔接功能,可以依据学生的认知心理,承上启下,帮助学生掌握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为迁移而教”是教学中极富吸引力的一个口号。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学生的认识是由已知到未知、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向前发展的。新课导入,要依据学生的认知心理,遵循迁移原则,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新课,即以旧导新,使学生产生前后知识的贯通感,并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产生认识上的矛盾,从而主动地探求新知,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同化新知。
4.定向性功能
富有艺术性的导入,具有定向功能,可以利用学生的求异心理,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智慧,使之善于思考问题,并能培养学生的定向思维,启发学生围绕教学主题展开思维活动。衡量新课导入是否成功的一个主要尺度,就是看它是否能激起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是否能燃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是否能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教学主题。因为教师有重点地导入新课,能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定向,集中探索知识的本质,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精彩的导语具有思维的定向性,能使学生尽快把握思维中心,围绕教学内容开动思维器官,积极思考,探微知幽。
5.激发性功能
有效的新课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高昂的学习兴趣,就会产生求知的“内驱力”,并获得学习上的自觉性。特别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内容,较抽象,理论性强,显得较枯燥。有效的课堂导入,犹如乐曲的引子、曲艺演员的开场白,能触动学生的心弦,促使学生进入一种有趣的学习状态,并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坚定性。只要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很快带入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氛围中,再学习后面的新内容时,就会很容易体会到新内容的思想,把握住新内容的感情基调了。
6.启迪性功能
巧妙导入新课程,具有启迪智慧,事半功倍的高效益功能。新课导入是高效课堂的前奏曲,一个引人入胜的良好开端可以开启学生创新思维的闸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使他们的思维探究变得更加开阔、积极、有趣、有效、自信和成功。理想的新课导入应是承上启下的桥梁和新旧知识的纽带课堂。教师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设置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安排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等。恰到好处的导入方式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成为启迪思维、发展能力的“兴奋剂”。
7.凝聚性功能
富有艺术性的导入,具有凝聚性功能,凝聚注意,迅速集中学生思维。学生在课前的活动中思维是多种多样的。上课铃响后,需要即时地引起学生的注意,把学生的注意力从上一节课或课间其他活动的思维或活动中转移集中到这一节课的课堂教学中来。新颖、别致、生动、形象的艺术性导入,能及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指向教师身上,指向即将开始的教学内容上。从而有利于课堂秩序的安定和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始。
8.美育性功能
富有艺术性的导入,具有美育功能,可以针对学生的审美心理,诱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相对独立性,而且具有强烈的渗透性。渗透性审美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在各科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教学内容的审美因素,从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教育。学生最厌恶的就是那些没有“色彩”、没有“形象”、没有“旋律”的平淡如水和枯燥无味的讲解与说教。因此,教学之始,教师要根据学生爱美的心理特征,用生动、形象、优美的语言去展示课文中所表现出来的古今中外众多杰出人物的心灵美、大千世界的自然美以及科学理论的理性美,以此唤起学生的审美愉悦,使之产生酷爱、迷恋的心情,从而进行执着的追求。
二、新课导入的基本原则
所谓“万事开头难”。新课导入要富有艺术性也并非易事,它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新颖性原则
新课导入往往是出现在学生缺乏学习心理准备或心理准备不足、注意力不够集中之时。这就要求教师利用教学信息的新颖性来吸引学生,使之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因此,导入新课要求的核心是“新”,具体表现为:一是取材新鲜:思想政治课教学所采用材料必须是新鲜的,必须更新旧教材。这样,教材具有新鲜感,导入新课才有趣味性,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二是角度新奇: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要经常转换视角,学生感到新奇,才会引起注意。三是方式新异:这是要求经常变换导入新课的方式方法。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同一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依据教学内容经常变换导入方法,也是吸引学生注意的巧妙手段。如果经常是老一套刻板的公式,势必淡而无味、平而无奇,从而使学生产生厌倦感。
2.精练性原则
精练本来是教育口才的普遍原则。但是,相对于其他教育环节的语言而言,新课导语尤其要讲究精练。新课导入不是教学的主体过程,不允许占用过多的时间。即使允许多占点时间,语言啰唆、冗长也易使学生不得要领,或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新课导入要求:一是简洁明快,一语中的;二是辞切意明,言简意赅;三是内容精当,要求具体。新课导入要简明扼要,最好就是三言两语,导入语应有一个中心,要使学生明确其中的主要信息及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从而以此为线索展开学习。
3.启发性原则
新课导入要用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全身心投入新课。坚持启发性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这是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达到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
4.趣味性原则
导入的选材只有做到生动风趣、引人入胜,才能使教学内容以新鲜活泼的面目出现在学生面前,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在引导中,应变平淡为热烈,变枯燥为生动,变深奥为浅显。教师的态度应饱含热情,要有一个年轻、童真的心态。
5.艺术性原则
导入的语言要有艺术性才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牢牢地吸引住。语言艺术的前提是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和思维性,同时还要考虑可接受性,特别是要恰当地运用幽默语言艺术。因此,要根据导入方法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艺术,实现教学语言美。
6.感染性原则
创设情境,引入材料,启发谈话导入新课时,教师的语言应富有感染力。无论是用富有激情的诗歌,还是叙述事实、情节过程等,教师的语言必须感情色彩十分明显,语言既要清晰流畅,条理清楚,又要娓娓动听,形象感人,以便激发学生的心情,与之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