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肾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肾脏病很少有自觉症状,更多是通过实验室检查才发现。因此,定期的实验室检查,及早发现并进行准确的诊断与治疗,对预防是非常重要的。肾病的检查项目很多,除一般查体外,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检查。
一、尿液检查
1.尿常规检查
尿液是泌尿系统排泄的代谢产物,也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终末产物。尿常规在临床上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初步检查,很多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含有形成分。尿检异常是肾脏病的第一个重要特征。
在做尿常规检查时,注意收集尿液标本的正确规范,是保证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的关键。尿液的留取最好是清晨第一次尿的中段尿,并应在1小时内化验,因为时间过长会有葡萄糖被细菌分解,管型破坏,细胞溶解等问题出现,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因晨尿较为浓缩,偏酸性,有形成分相对比较完整,提高阳性检出率,无饮食干扰。妇女月经期一般不验尿,以防止阴道分泌物混入尿液中,影响检查结果。留取尿液应使用清洁干燥的容器,即医院提供的一次性尿杯和尿试管。验尿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尿中有无蛋白、红细胞、管型、比重及酸碱度等数值。尿量标本一般只需20毫升。
尿常规检查内容包括如下:
(1)尿液颜色及透明度:在尿常规检查时,首先应观察尿液的颜色是否正常。正常尿液的色泽,主要由尿色素所致。其每日的排泄量大体是恒定的,故尿色的深浅随尿量而改变。肉眼观察,正常尿呈无色或草黄色,异常的尿色可因药物、食物、血液、色素等因素而变化。尿崩症、糖尿病等患者多尿时几乎无色;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时见橘黄色或深黄色,即胆红素尿;泌尿系统肿瘤、结石、结核或外伤及急性炎症时出现血尿;尿中出现大量白细胞、微生物、上皮细胞及尿酸盐时呈乳白色。此外还可见酱油色、红葡萄酒色、黑褐色等颜色尿,除外药物影响后,建议去医院进一步检查。
正常尿液多数是清晰透明的,若放置过久尿液的酸碱度改变,尿内的黏液蛋白、核蛋白等逐渐析出则出现轻度混浊。尿液排出时即混浊,往往由于白细胞、上皮细胞、黏液、微生物等引起,需做显微镜检查予以鉴别。
(2)尿量、尿比重:正常人一天尿量为1000~2000毫升,比重在1.003~1.030之间。无水肿者尿量可正常,水肿期间尿量减少,在1000毫升/天以下。随病情的发展,尿量可由多尿、夜尿多到少尿,甚至尿闭,此时肾往往已极度衰竭。尿比重受年龄、饮水量和出汗的影响。24小时混合尿比重增高时,见于高热脱水、急性肾小球肾炎、心功能不全。蛋白尿及糖尿病人尿比重亦增高。24小时混合尿比重降低见于尿崩症、慢性肾炎等肾脏浓缩功能减退时。
(3)酸碱度:正常新鲜尿多为弱酸性,pH在6.0左右,因受食物影响,pH常波动在5.0~8.0之间。在热性病、大量出汗、蛋白质分解旺盛时,特别在酸中毒时,尿液酸性增强呈强酸性,pH下降。服用氯化铵、氯化钙、稀盐酸等药物时,尿亦呈酸性。碱中毒时,尿中混有大量脓、血时,服用苏达等碱性药物时,尿液呈碱性,pH上升。
(4)尿蛋白:一般正常人每日排出蛋白质量比较少,尿常规检查中常规定性检测为阴性。尿中最重要的发现是尿蛋白,可以说肾炎都有蛋白尿,尿蛋白的量多少不一,一般1~3克/天,亦可呈大量蛋白尿(>3.5克/天)。患者尿蛋白的多少对预后并无意义,在出现肾衰竭时,尿蛋白反而减少。慢性肾炎引起的蛋白尿是由肾小球对蛋白质的通透性增高和肾小管对蛋白质的重吸收能力降低所引起的。
(5)细胞及管型:正常人尿中可偶见红细胞和少数白细胞以及小圆形上皮细胞存在。患者尿沉渣中常见红细胞增多,通常为3~5个/高倍视野,有时没有,但在急性发作期可有明显的血尿,甚至肉眼血尿。尿中红细胞增多,大多反映疾病处于活动期。尿沉渣中还常见白细胞、多数颗粒和透明管型。如果尿中出现多量红细胞、大量白细胞、许多小圆形上皮细胞都是疾病的征兆。
正常尿液中没有管型,或偶见少数透明管型,仅含有极微量的白蛋白。管型内白细胞或脓球呈滚筒状排列者,为白细胞管型,提示有急、慢性肾盂肾炎存在,急性肾盂肾炎常同时伴细菌管型。红细胞管型指管型内含有多个红细胞,可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肾梗死、肾移植排异反应等。透明管型内含有颗粒,其量在管型的1/3以上者称为颗粒管型,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或急性肾小球肾炎后期。
(6)尿白细胞、尿亚硝酸盐:尿离心沉淀后,白细胞:男性0~2个/hp,女性0~5个/hp(注:hp为显微镜高倍视野即40倍镜下)。机器测量定量尿白细胞以+(阳性)表示,正常为-(阴性)。尿中白细胞多为炎症感染时出现的中性粒细胞。已发生退化性改变,形态不规则,结构模糊,又可称脓细胞,见于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等泌尿道感染。
正常人尿中含有少量硝酸盐,经细菌(主要是肠埃希菌科细菌)还原而成。正常人尿亚硝酸盐定性试验为阴性。由于肠埃希菌科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等)为尿路感染的常见菌,当尿路感染时(如膀胱炎、肾盂肾炎)可呈阳性,所以此项检查常作为尿路感染的过筛试验。
(7)尿C3测定:以膜增生性肾炎及系膜增生性肾炎的阳性率最高,可达90%以上,其次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性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包括免疫球蛋白A肾病)。以微小病变型及局灶节段性肾炎阳性率最低。
尿常规的检查对泌尿道感染、结石、胆道阻塞、急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变症状群等疾病有筛检预报性作用。
2.24小时尿蛋白定量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指收集24小时内排出的所有尿液,测定24小时尿量,并对尿液中蛋白质进行定量的一种可反映肾功能情况的尿液检测方法。尿常规中的尿蛋白化验是半定量检查,其检查结果受尿量等因素影响,而且如果每100毫升尿液中蛋白超过0.5克,在尿常规检查中的蛋白定性往往为(++++)。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定量>3.5克/天)时无论尿蛋白量增减,其结果均为4个加号,临床意义有限,因此肾内科必须做尿蛋白定量检查。
尿蛋白定量能较准确地反映体内尿蛋白的排出量。方法是留取24小时的尿液(记录总量),把早上第一次的小便排干净后,从第二次的小便开始留。记录第一次小便的时间,直至第二天的这个时间,为24个小时。把这24个小时内的,每一次的小便都放到一个容器里,混合均匀,然后从中间抽取100~200毫升,拿到医院去化验。
肾小管、肾间质及肾血管性疾病(主要指高血压肾病及老年缺血性肾病等)尿蛋白量仅呈轻、中度增加,而肾小球疾病却可出现大量蛋白尿,对疾病鉴别有意义。而且,对肾脏病(尤其肾小球疾病)进行治疗时,尿蛋白定量增减也能帮助判断疗效。
3.尿红细胞位相(尿红细胞形态)
尿红细胞位相检查是利用位相显微镜检查观察尿中红细胞形态的一种方法,其临床意义在于根据尿红细胞形态鉴别血尿的来源。判断血尿是肾小球性或非肾小球性(亦有人称之为内科性或外科性)。用相差显微镜(有经验者完全可用普通光学显微镜代替)检查尿红细胞形态,可以鉴别非均一红细胞性血尿(变形红细胞性血尿)及均一红细胞性血尿。内科性疾病的血尿均应为变形红细胞性血尿,而外科性疾病的血尿却为均一红细胞性血尿,可资鉴别。一般认为,正常人尿中有红细胞者约4%,其中红细胞数0.5×103~5.0×103/毫升,多为畸形红细胞。如尿中发现畸形红细胞(其大小、形态呈多型性,血红蛋白含量异常)占75%以上,且红细胞数≥8000/毫升者,可诊断为肾小球性血尿。
4.尿白细胞分类
离心后尿沉渣涂片做瑞特染色,用显微镜进行尿白细胞分类,可帮助肾脏病鉴别诊断。尿中多形核白细胞增多除泌尿系感染外,也可见于某些肾小球疾病(此时尿细菌培养阴性),如急性肾炎早期、急进性肾炎及活动性狼疮性肾炎等;尿中出现嗜酸性粒细胞,提示过敏性间质性肾炎。
二、肾功能检查
肾脏的代偿能力很强,一旦肾功能如肌酐、尿素氮等出现异常时,说明肾病已较严重。
1.肌酐
血肌酐正常值男性为血清88~135微摩尔/升(1~1.5毫克/分升),全血88~177微摩尔/升(1~2毫克/分升);女性为血清88~114.4微摩尔/升(1~1.3毫克/分升),全血88~135微摩尔/升(1~1.5毫克/分升)。133微摩尔/升以上为炎症损伤期,186微摩尔/升为肾功能损伤期,451微摩尔/升为肾功能衰竭期(晚期肌酐值超过707微摩尔/升为尿毒症)。
肌酐又分为血清肌酐和尿肌酐。体内肌肉代谢产生的肌酐释放进入血液后,则为血肌酐。尿肌酐主要来自血液,经由肾小球过滤后随尿液排出体外,肾小管基本不吸收且排出很少。
肌酐是肌酸代谢的最终产物,由外源性和内生性两类组成。外源性肌酐是肉类食物在体内代谢后的产物;内源性肌酐是体内肌肉组织代谢的产物。在肉类食物摄入量稳定时,身体的肌肉代谢又没有大的变化,肌酐的生成就会比较恒定。
一般情况下,由于人体的肌肉量相对稳定,故肌酐的生成量也是恒定的,血肌酐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肾脏排出肌酐的多少。在肌肉中,肌酸主要通过不可逆的非酶脱水反应缓缓地形成肌酐,再释放到血液中,随尿排泄。因此血肌酐与体内肌肉总量关系密切,不易受饮食影响。肌酐经肾小球滤过后不被肾小管重吸收,几乎全部随尿排出。肾小球早期或轻度受损,血肌酐正常,而当肾实质性损伤较重、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时,血肌酐升高,故血肌酐测定对晚期肾病临床意义较大。当人体肾脏的大部分遭受病理损伤,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比例较大时(超过50%),此时血肌酐升高的情况才可能在临床上显现出来。因此,人们常规观念认为的那种,“血肌酐正常,说明肾脏没事”这一个误区,应加以纠正。如平时素食或较瘦小、肌肉体积小,血肌酐可偏低,需要加强营养。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值的变化与个人的肌肉发达程度成正比。也就是说,肌肉较发达的人数值偏高,肌肉不发达的人数值就会偏低。单纯地将两人的数值对比来判断健康状况是没有意义的。
2.尿素氮
正常值成人为3.2~7.1毫摩尔/升(9~20毫克/分升);儿童为1.8~6.4毫摩尔/升(5~18毫克/分升)。
尿素氮是人体蛋白质代谢的主要终末产物。与肌酐的主要区别是它将因摄取食物的不同而有很大的波动。较易受饮食、肾血流量的影响,如有蛋白质分解因素——感染、肠道出血、甲亢等可使尿素氮升高。在正常情况下,血中尿素氮主要经肾小球滤过而随尿排出。当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时,血中浓度增高,如果与肌酐结合起来,就可以被用来判断是肾功能不全,还是蛋白质的过分摄取,或热能补充不足、水分不足等因素引起。血尿素氮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特别是与摄入蛋白质有关,因此,不能单独作为衡量肾功能损害轻重的指标。
与血肌酐一样,在肾功能损害早期,血尿素氮可在正常范围。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正常的50%以下时,血尿素氮的浓度才迅速升高。正常情况下,血尿素氮与肌酐之比(BUN/Scr)值约为10.1,高蛋白饮食、高分解代谢状态、缺水、肾缺血、血容量不足及某些急性肾小球肾炎,均可使比值增高,甚至可达20~30;而低蛋白饮食,肝疾病常使比值降低,此时可称为低氮质血症。
3.尿酸
尿酸正常值男性为150~420毫摩尔/升(2.5~7.0毫克/分升);女性为90~360毫摩尔/升(1.5~6.0毫克/分升)。
正常人体尿液中产物主要为尿素,含少量尿酸。尿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的代谢产物,大部分由尿中排出。当肾功能低下时,血中尿酸就会上升,血尿酸经肾小球滤过后,90%在肾小管被重吸收,故其清除率甚低。正常肾能使肌酐浓缩100倍,而尿酸仅浓缩20倍,故从肾排出尿酸较难。正常人体内尿酸的生成与排泄速度较恒定。体液中尿酸含量变化,可以充分反映出人体内代谢、免疫等功能的状况。
在肾病早期,血尿酸首先表现为增加,因而有助于早期对肾功能的诊断。体内尿酸滞留过多,当血液尿酸浓度大于7毫克/分升时,导致人体体液变酸,影响人体细胞的正常功能,长期置之不理将会引发痛风。高血尿酸不仅会引起痛风,而且能导致心脏或脑血管系统的障碍、高血压等,并造成肾功能的进一步下降。
尿酸是从嘌呤类化合物中分解转化的,所以过多地摄取含有嘌呤类物质的食物会使血尿酸浓度上升。
4.内生肌酐清除率
正常值为(100±10)毫升/分钟。新生儿25~70毫升/分钟,2岁以内小儿偏低,健康人在中年以后每10年平均下降4毫升/分钟。性别差异在中年期以后渐明显,女性下降的幅度大于男性。
内生肌酐清除率试验,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和粗略估计有效肾单位的数量,故为测定肾损害的定量试验。其操作方法简便,干扰因素较少,敏感性较高。
由于肌酐是肌肉中蛋白质代谢产物之一,内生肌酐的产生较稳定,人体肌肉以每分钟1毫克的速度将肌酐排入血中,因此以内生肌酐的产生量经过肾小球的滤过,进行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的方法简单、可靠性大。随着肾小球功能的减退,肌酐的清除率也随之下降。当然肌酐大部分是从肾小球滤过,其中1%从肾小管分泌而出,所以测出肌酐清除率会稍高于实际肾小球滤过率(GFR)。
内生肌酐清除率与尿肌酐成正比关系,而与血肌酐成反比关系。在尿量一定的情况下,尿肌酐越高,血肌酐越低,肌酐清除率就越高。肾前性少尿与少尿性急性肾功能衰竭,两者尿量均固定减少,但前者肾小球滤过功能及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均较后者好,因而尿肌酐与血肌酐的比值高,即内生肌酐清除率高,以此可以作为这两类疾病的鉴别。非少尿性急性肾衰,由于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浓缩功能均减少,内生肌酐清除率也降低。由此可见,在尿量固定的情况下,内生肌酐清除率不仅反映了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还提示了肾小管的浓缩功能。
5.肾小球滤过率
正常值为(90±10)毫升/分钟。
肾小球滤过率(GFR)是指单位时间(通常为1分钟)内两肾生成滤液的量,正常成人为80~120毫升/分钟。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称为滤过分数。每分钟肾血浆流量约660毫升,故滤过分数为125/660×100%≈19%。这一结果表明,流经肾的血浆约有1/5由肾小球滤入囊腔生成原尿。肾小球滤过率和滤过分数是衡量肾功能的指标。
6.尿浓缩稀释功能
参数值:①尿量。日尿量大于夜尿量3∶1~4∶1;12小时夜尿量小于0.75升。②尿比重。夜尿与日尿最高一次尿比重应大于1.018,最高与最低比重差小于0.009。
肾通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以调节水及电解质的平衡。大量饮水时,肾小球滤过加强,肾小管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多,尿比重降低,此为肾的稀释功能;饮水量少,肾小管重吸收加强,肾小球滤过减少,尿量少而比重增高,这是肾的浓缩功能。当肾实质损伤时,上述功能减退。
三、尿细菌培养
尿培养是指对正常尿液里的细菌进行培养。正常尿液应是无菌液体,但人体的泌尿生殖道外表有各种细菌存在,女性阴道内由于pH偏酸,一般没有致病菌存在,而寄生着许多乳酸杆菌等条件致病菌。随着pH的改变,正常菌群也会随之发生改变。所以做尿培养应无菌留取尿液(最好在医生指导下,清洗和消毒外尿道),排除外界细菌干扰,准确地检测尿液是否存在细菌,是致病菌还是条件致病菌。
正常尿液虽是无菌的,但外尿道寄居有正常菌群,故一般尿的病原体检查无临床意义。
如果结果<1000个/毫升,一般以正常标本处理;如果结果1000~100000个/毫升,可能感染,重新留标本检验,或过几天再查;如果结果>100000个/毫升,确诊为尿路感染病人,进行鉴定,做药物敏感性试验。
如尿液培养中发现葡萄球菌属、大肠埃希菌属、类白喉杆菌、类酵母菌及乳酸杆菌(女)等细菌中任何一种都会引起泌尿系统感染。因此尿液培养检查的意义在于监测人体泌尿系统(包括肾、膀胱、尿道)是否健康、无菌。如有细菌感染应做出针对此细菌的抗生素敏感实验,以便指导医生准确准量地使用抗生素,及早地杀死细菌。
四、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血清补体
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IgD、IgE)个数值的升高和降低对鉴别各种肾病和估计预后均有较大的意义。
血清补体(总补体、C3、C4、C19)其数值的变化有助于鉴别不同类型的肾炎,定期检查能估计肾炎预后的好坏。
五、B超检查
肾病B超检查是一种探测脏器形态、位置、局部病理变化为主的医学影像学医疗仪器,用B型超声波检查肾脏,已被临床广泛应用。肾脏本身的解剖结构为B超检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肾脏的被膜、实质、肾盂等组织结构的层次,都能用B超显示出来。超声检查可以了解两侧肾脏的位置、大小和肾内病变,它可检查肾脏的实质性和异位病变:如肾肿瘤、肾囊肿、肾脏脓肿、肾盂积水、肾结石、肾下垂等。可鉴别肾脏内肿物是囊性还是实性病变,测量移植肾脏的大小和连续观察移植肾脏的变化。方法简单易行,对患者无任何痛苦和伤害。其可间接反映肾脏受损情况,但不能作为检查和准确反映肾功能的手段。
1.肾脏定位
肾脏定位用于诊断肾下垂、肾移位,指导肾脏穿刺等。肾脏的位置和大小是肾内外科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用B超做肾脏定位,方法简单,无损害,而且非常准确。
(1)肾下垂:先将患者平卧,探测两肾下极位置,再让患者站立做跳跃或跑步动作,双肾向下移动后,再检查两肾下极,测量卧位与立位两肾下极的移动距离。正常移动肾在3厘米之内,肾下垂移位超过4~5厘米。
(2)肾下极定位:肾下极定位是用于肾穿刺检查的穿刺点所选择的定位方法,因正确的定位对肾穿刺的成功并避免并发症起很大作用。
2.测定肾脏活动度
正常人的肾脏有一定的活动范围,一般在3厘米之内。通常是以肾脏下极为测定标准。如果肾脏活动度超过了3厘米,可诊断为肾下垂。如果肾脏发生移位,在肾脏部位找不到它,则可能是游走肾、异位肾或一侧是肾缺少,应在腹腔或盆腔内仔细寻找异位的肾脏。
3.测定肾占位性病变
超声检查正确率可达90%,一般肾体内肿块直径在2.5厘米以上,表浅肿块大于1厘米以上使用超声检查才有意义。对囊性块状物与脓性肿块及固体性块状物,超声波根据不同图形,可以得到明确诊断。并可确定肿块部位。B超显示肾实质性病变不如肾积水那样明显,但肾脏内肿瘤的大小、数目和部位,可以很好显示出来,能够做出正确的诊断。
4.测定肾积水
在B超显示屏幕上,液体表现为均匀的暗灰色,B超对液体物质的诊断非常准确,因此对肾盂积水、肾囊肿的诊断准确率极高。可以明确囊肿的大小和数目、肾盂积水和程度。肾积水多有尿路梗阻,肾盂、肾盏因积液而扩大,在输尿管以上梗阻可引起一侧性肾积水,膀胱或尿道梗阻致双侧性肾积水。肾积水多时可达数十毫升,超声波检查符合率高达90%。肾盂分离3~4厘米以上,见皮质变薄,即已影响肾功能;分离在8厘米以上者,积液超过1000毫升,称巨大积水。
5.测定肾结石
肾结石与肾组织在声学性质上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即使很小的肾结石也能用B超检查出来,尤其能发现X线透光的结石,但需要仔细扫查。输尿管结石及膀胱结石通过超声均可清楚探及,对X线平片不能解决的透光结石,如尿酸结石,在超声下可以显影。B超检查对诊断肾盂积水和肾结石最为可靠。
6.测定肾的大小形态
超声波可确定肾脏肿大还是萎缩,皮质与髓质分界界线是模糊还是清晰,皮质是可定功能,其厚薄能估计肾功损害程度。
7.测定膀胱残尿
有助于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明确诊断。膀胱残尿超过30毫升,说明尿道有部分梗阻,与前列腺肥大程度有关。
肾脏B超检查前一般不需要特别准备,但应注意肾脏B超检查前勿大量饮水,仰卧位,最好空腹,怀疑肾盂病变者,可于检查前饮水500毫升。一般来说,检查中不同的体位和探测途径相配合可获取较满意的声像图。
六、X线检查
X线检查是诊断尿路结石最重要的方法。包括尿路平片、排泄性尿路造影、逆行肾盂造影或做经皮肾穿刺造影等。通过X线检查可了解病变性质,病变范围及病程进展情况,有时能为临床提供早期治疗依据。
1.腹部平片
平片检查前准备:清除肠道内粪便及气体,在摄片前3天,不宜吃豆类等含气食物,吃少渣食物。检查前一天,最好白天不要卧床,减少胃肠道内气体,晚上用番泻叶冲服。
腹平片上,可看到两侧肾的轮廓。正常的轮廓边缘光滑,密度均匀。肾影长12~13厘米,宽5~6厘米,其上缘约在第12胸椎上缘,下缘在第3腰椎下缘水平。一般右肾略低于左肾。肾有一定的移动度,但不超过一个椎体的高度。肾轴自内上行向外下,与脊柱纵轴形成一定的角度称倾斜角或肾脊角,正常为15°~25°。侧位上,肾影与腰椎重叠,上极比下极稍偏后。
不用造影剂摄片能显示肾轮廓大小、结石、钙化,诊断结石平片比造影摄片更容易发现。
2.尿路造影检查
造影摄片前准备:检查前12小时内禁水,检查当日早晨禁食。清除肠道内容物及气体,与尿路平片相同,造影前需排空膀胱。
静脉注入有机碘水溶液,可显示肾盂肾盏的解剖结构,了解双侧输尿管功能。造影剂毒性很小,但对某些患者可产生过敏反应。故在造影前,应做碘过敏试验。造影主要显示肾盏和肾盂。排泄性尿路造影时,开始注射造影剂后1~2分钟肾实质显影,密度均匀。2~3分钟后肾盏、肾盂开始显影,15~30分钟时肾盏、肾盂显影最浓。如果肾功能不良,则显影延迟,密度较低,严重时可不显影。逆行肾盂造影,如注射压力过高会造成造影剂回流(又称逆流或反流)入肾小管或血管周围等处,造成各种特殊的表现。应当避免造影剂回流。
七、CT、MRI检查
1.CT
CT检查能直接显示肾脏的断层影像,软组织分辨率高,图像清晰,解剖关系明确,对疾病的检出率、诊断正确率较普通X线检查要高。对诊断肾细胞癌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肾CT扫描无须特殊准备。扫描范围上界应略高于肾上极,下迄肾下极,层厚1厘米,扫描12~14层面。一般无须口服造影剂。除怀疑肾结石及有造影剂过敏和肾功能不全时,一般均应常规行增强扫描。
CT检查是目前结石诊断的首选。CT检查可显示肾脏大小、轮廓、肾结石、肾积水、肾实质病变及肾实质剩余情况,还能鉴别肾囊肿或肾积水;可以辨认尿路以外引起的尿路梗阻病变的原因,如腹膜后肿瘤、盆腔肿瘤等;增强造影可了解肾脏的功能;对因结石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CT能有助于诊断的确立。
CT能查明肾内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侵犯范围;可识别肿块为囊性、实质性、脂肪性或钙化性病变,以至做出定性诊断。当静脉尿路造影检查显示为失功能肾时,CT可确定病变的部位、性质或先天性发育异常。除了能查出普通X线检查不能显影的细小钙化、结石或阴性结石,CT对肾结核的诊断有较大价值,可显示肾内破坏、病源钙化及肾周脓肿等情况。不仅如此,CT还可判断肾脏损伤的部位、范围和肾周血肿以及术后并发症。
2.磁共振(MRI)
MRI能多种平面成像,如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及平面成像,成像参数多,不仅可以提供较多的人体解剖、生理、病理信息,而且可以从MRI图像中获得生化及组织代谢方面信息。MRI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高科技检查设备,无X线辐射,对人体无危害,可显示精细的解剖细节。
MRI图像非常精细、清晰、逼真。MRI检查具有无X线辐射,不用对比剂清楚显示心脏、血管和体内腔道,可进行任意方位断层扫描定位精确等优点。①MRI能清楚地显示肾脏细微组织结构,不用造影剂就可区别肾皮质与肾髓质。②MRI能查明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侵犯范围;可鉴别肿块为囊性、实质性、脂肪性,比CT敏感、定性准确优于螺旋CT;但对钙化性病变、结石检出敏感率不及螺旋CT。③对肾结核的诊断优于CT。④能较好地鉴别肾周脓肿、含尿囊肿、淋巴囊肿等。可判定肾脏损伤的部位、范围、肾周血肿或尿液外渗以及术后并发症。⑤静脉尿路造影,MRI检查可确定病变的部位、性质或先天性发育异常。⑥无创性观察肾移植后有无排异反应。
适应证:①肾区肿块。②肾脏感染性病变:肾结核、肾周脓肿。③肾脏外伤。④肾脏弥漫性实质性病变。⑤肾移植术前供体肾血管评估。⑥移植肾和肾手术后检查。⑦肾脏先天性畸形。⑧对碘剂过敏,禁忌造影者。
CT与MRI对肾发育情况、肾结石、肾积水、肾脏感染、肾囊肿、肾动脉狭窄、肾肿瘤等,尤其是肾肿瘤等诊断是重要的手段。对多种良、恶性肿瘤,更是不可缺少的检查。
八、肾穿刺
肾穿刺即肾活检,也称肾穿刺活检术。一般医生选择为肾穿刺对象的病人,多是在严格掌握和了解了病情之后,根据适应证和禁忌证的要求而决定的。在这种情况下,肾穿刺不会加重肾脏的损害。因为肾脏中有100多万个肾单位,而肾穿刺仅取其10~50个肾单位,是极微少的。尽管肾穿刺是一种创伤性的检查方法,总体来说还是安全的。
1.肾穿刺活检的意义
由于肾脏疾病的种类繁多,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许多肾脏疾病的临床表现与肾脏的组织学改变并不完全一致。有些肾病表现症状可很轻,而病理变化却很重,延误了有效治疗时间,导致尿毒症。
肾活检对肾组织病变情况的了解最有价值,因肾小球病大多数属于弥漫性病变,只要取得一点肾组织,就含有10余个肾小球,以其可做出病理学诊断,判断疾病预后,制订治疗方案就有可靠依据。也就是说,肾活检有助于肾脏病的病因诊断,病理变化的了解需肾活检提供帮助。了解肾脏组织形态学的改变对临床医生判断病情、治疗疾病和估计预后方面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目前,肾脏病理检查结果已经成为肾脏疾病诊断的金指标。
2.肾活检术适合哪些患者
凡肾脏有弥漫性损害,其病因、治疗或预后等问题尚未解决且无禁忌证者,均为肾活检的指征。
(1)各种类型的肾小球肾炎,肾小球肾病,肾病综合征,全身疾病引起的肾脏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淀粉样变性、糖尿病、过敏性紫癜、尿酸性肾病、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等。
(2)肾病综合征和大量蛋白尿(无大量血尿时);其病理变化轻的,如微小病变,重的如膜增生性肾炎,治疗方案与预后完全一样。
(3)原因不明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在诊断和治疗上有困难时,或慢性肾脏病的原因不明,病情突然加重者,要鉴别肾小管坏死,还是急性肾小球病变。
(4)大量血尿伴蛋白尿:考虑急性肾炎还是急进性肾炎,必以肾活检作鉴别,才能有应对性治疗方案。
(5)急性肾小管及间质性病变:不典型的慢性肾盂肾炎,特别是与慢性肾炎鉴别有困难时,需要做肾活检,以明确诊断。
(6)原因不明的单纯性轻度血尿伴轻微蛋白尿:可以明确诊断,如IgA肾病,薄基底膜(先天性)都要靠肾活检病理报告来定性以及病因不明的高血压。还有慢性轻至中度蛋白,可了解其病理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7)肾脏移植后,肾活检可帮助诊断排斥反应或者药物如环孢素A毒性反应,指导调整治疗。
3.肾活检术的禁忌证
肾穿刺是一种创伤性检查,选择穿刺病例时不但需掌握好适应证,还要认真排除禁忌证。
(1)有明显出血性疾病或出血体质者,严重血小板减少症(计数少于5万/升)。如采用抗凝药物治疗、伴有全身出血性疾病、肾功能衰竭有出血倾向、血液透析、因采用肝素化易于出血者等。
(2)独肾或者严重肾缩小者不宜进行。
(3)肾脏位置过高(深吸气肾下极也不达十二肋下)或游走肾。
(4)活动性肾感染(如肾盂肾炎、肾脓肿),肾内有结核、脓肿,肾盂积水或积脓,肾脓肿或肾周围脓肿,或者邻近器官有感染时不宜进行。
(5)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6)肾囊肿、肾肿瘤、多囊肾不宜进行。
(7)未控制的严重高血压或低血压,重度高血压,因血管因素如高龄重度动脉硬化、高血压(血压在160/110毫米汞柱以上者)、肾动脉瘤或低血压等。
(8)心功能衰竭、严重贫血、低血容量、妊娠或年迈者。全身状况不允许者,如妊娠期、过度肥胖、年迈体弱、精神异常或极不配合者、大量腹水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