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月牙河美名传四方
“长舌妇”们“各抒己见”:
“小两口儿,整的像一个人儿似的。小袁老师上课是不是也得带着其其格啊?”
“人家才是天生的一对呢,郎才女貌。其其格长得多漂亮啊,真像她的名字一样,就是一朵花儿啊。”
“这俩人生出的孩子,肯定是又聪明、又漂亮。”
“那是,人家本身就是‘品种’好。不像你,‘五官’里有‘三官’不合格,将来生出的孩子都后悔投错了胎啊。”
几人一阵嬉闹。吸引着袁振富和其其格都回过头来,礼貌性地笑了笑。
见二人走远了,猫腰藏在后面的田杏花不无感慨地说:唉——世上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儿,就算是好比七仙女配董永的标致一对儿,结婚这么长时间了,竟然没有一点儿动静儿……
“这就叫心强命不随啊。”
“就是,不能啥好事儿都可一家占上!”
“老安家还都是好事儿?头些年差点儿没把他们家折腾死!现在是刚刚缓过来啦……”
田杏花撇扯着嘴,“哼”了一声,阴阳怪气地说:袁振富到现在还是代课的呢,没转正。说不定哪一天就让人给扒拉下来了,蹦跶不了几天啦……
…………
袁振富和其其格走进朴建东负责管理的育秧塑料大棚,立时被满眼的绿色给震惊了。一畦畦绿油油的秧苗像用理发的推子修剪过的一样,齐齐整整、精精神神。其其格更是喜欢得不得了,蹲下身子,忍不住伸手去感受这有着生命的绿毯子……
袁振富没提“采访”的事儿,心知肚明的朴建东同样没点破,都怕一说那个词儿彼此都紧张。于是,两人就像老朋友一样闲聊起来,无拘无束。袁振富没有拿出笔和本儿来记,可能是头一回当记者经验不足给忘记了吧。
朴建东认真地说:咱们月牙河村靠着月牙河,也就是宝茵河,有优势啊。河水浇灌不但水温适度,而且还有营养,所以咱们村的水稻发展得挺好。以前啊,咱们这儿种植水稻,基本上都属于“漫撒”形式,这个——其其格姐应该知道——
“啊——”其其格回过神儿来,说,“虽然我家没有种过水稻,可是我知道是怎么回事儿,见过人家怎么种的。就是春天时把地提前整理好了,直接拿着水稻籽撒进地里,那种随便扬的,像——像天女散花似的。”
朴建东:对,就是那样。其其格姐比喻得好,天女散花儿,瞅着好看,效果却不好啊。这种相当于“懒汉方式”的种植,优点就是省事儿,产量却不高,特别是对于生长期稍长的水稻品种,影响恐怕就更大了。因为太早撒种不行,天凉啊,容易粉籽儿——就是没等出芽儿呢,种子已经粉化了,手指头轻轻一捻就细碎。如果得等地温升上来再种下去,要长出苗来,那还得十天半个月的……
“大棚育秧的话,苗儿就在大棚里提前长出来了,等地温升高后就栽到地里,就——相当于抢出了十来天的时间啊。建东,是不是这个账儿?”袁振富瞅着朴建东说。
朴建东嘿嘿地笑了,说:袁老师真行,聪明人一点就透啊。大棚育秧,最大的优点就是有利于提早育苗、抢夺早春积温。当然,还有分蘖旺盛、成穗率高等特点。最最重要的,就是产量高啊。你们想啊,就拿咱们月牙河村来说,土地就是那些,一疙瘩儿一块儿都摆在那儿呢,不可能增加了,乱开荒是绝对不行的。如何能在有限的土地上多打粮,那就得运用科学技术啦……
袁振富点点头。
朴建东:当然,大棚育秧这种方式并不是没有缺点,主要就是费时、费工,苗育出来还得需要抛秧或插秧种植,不能像“漫撒”那样一遍成,懒蛋子肯定不愿意这么干。但是,秋收后最终成本核算,增加的那些产量收益,远远超过投入的工时工钱了。和咱们哈达乡相邻的乡有的从1981年就开始搞这方面的试验了,现在看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村里白书记组织我们向人家学习了不少东西呢,这才成了哈达乡里的第一份儿。其实,我们还是搞晚了……
袁振富回去后连夜写稿。桌子上铺满了从白哈达那里拿来的报纸,他是边学习、边参考、边写作、边思考,用心地“照猫画虎”“照葫芦画瓢。”
其实,模仿就是一种学习的捷径。但是,抄袭除外。
其其格在一旁手里做着刺绣,脑子里却想着水稻育秧、产量增加的事儿。她琢磨着是不是把家里的地改造成水田,旱涝保收啊,而且,家里也能吃上大米了……
…………
经过反复斟酌和修改,袁振富的那篇报道写好后交由白哈达审阅。
白哈达只是像模像样地仔细看着,没有提出任何修改意见,连连说好,然后就拿到了红楼市广播电台。编辑部都没进去,只能放到了收发室。
回来后,就是耐心而焦急地等待了。功夫没有白费,没过几天,那篇稿子还真给播了出去。
“通讯员袁振富报道:哈达乡月牙河村首次采用塑料大棚培育水稻秧苗获得成功。具体负责此事的青年农民名叫朴建东……”
广播喇叭传四方啊。一时间,朴建东和袁振富,都成了月牙河村响当当的英雄人物,甚至在整个哈达乡都家喻户晓。这之后,月牙河村“一稿而红”,不断有外村和乡政府的领导来月牙河参观学习、考察调研。每一拨儿客人和领导到来,白哈达都给予热情接待,从早到晚脸上总是笑眯眯的——月牙河人也扬眉吐气一把!
…………
鲍青山是个倔脾气,更是个急性子。当初为了赌气,快速托人介绍和于秀兰相亲,并且想都没想就立即点头同意。在接下来的交往中,慢慢感受到了于秀兰的好,两人逐渐加深的感情。
鲍青山“早婚”的愿望没有得到实现,但“早育”的梦想却一点儿都没耽搁。于秀兰很是争气,接连给他生了两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