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无障碍阅读插图本)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卷三 北山经

《北山经》主要记述了我国北部的三列山系,发源于其间的河流,以及这一区域的动植物种类、物产状况以及神话传说,并介绍了诸山神的形状和祭祀的仪式。所记大小山脉,总共八十七座山,途经二万三千二百三十里,位于今宁夏、新疆、山西、河南、河北、内蒙古及蒙古国境内。值得一提的是,北山经和北次三经的河流最后都流入了黄河,这其实就是当时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记述,主要在山西境内和河北西部。

北山经

《北山经》之首,曰单狐之山,多机木,其上多华草。漨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水,其中多茈石、文石

◤ 注释

①机木:桤树,像榆树。可以燃烧成灰作为稻田的肥料,生长在四川境内。②华草:不详何草。③茈石:紫色的石头。④文石:有纹理的石头。

◤ 译文

北方第一列山系的第一座山,叫单狐山,山上有很多桤木树,有很多华草。漨水从这里发源,然后向西流入泑水,水中多产紫石、文石。


又北二百五十里,曰求如之山,其上多铜,其下多玉,无草木。滑水出焉,而西流注于诸之水。其中多滑鱼,其状如鱓,赤背,其音如梧,食之已疣。其中多水马,其状如马,文臂牛尾,其音如呼。

◤ 注释

①诸之水:郭璞《山海经传》注:“水出诸山也。”《西次三经》:“槐江之山,北望诸。”指山。②鱓:鳝鱼,俗称黄鳝,体形如蛇,肉味鲜美。③梧:枝梧,也作“支吾”,语言含混加以搪塞。④疣:皮肤上的赘疣,也叫瘊子。⑤文臂:带有花纹的前腿。臂,指水马前面的两条腿。

◤ 译文

再往北二百五十里,叫求如山,山上多产铜矿,山下多产玉石,不生花草树木。滑水从这里发源,向西流入诸水。水中有很多滑鱼,形状像鳝鱼,红色脊背,发出的叫声像人在弹琴,吃了它的肉可以治疗皮肤赘疣。河水里有很多水马,形状像马,前腿有花纹,牛的尾巴,发出的叫声像是人在呼唤。


又北三百里,曰带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青碧。有兽焉,其状如马,一角有错,其名曰疏,可以辟火。有鸟焉,其状如乌,五采而赤文,名曰,是自为牝牡,食之不疽。彭水出焉,而西流注于芘湖之水,其中多儵鱼,其状如鸡而赤毛,三尾六足四目,其音如鹊,食之可以已忧。

◤ 注释

①错:甲错。错,通厝。厝,磨刀石。②:这种鸟的名字曾出现于《西次三经》“翼望山”一节,形体不同。

◤ 译文

再往北三百里,叫带山,山上多产玉石,山下多产青色碧玉。山里有一种野兽,形状像马,有一只角,角上有甲错,它的名字叫疏,喂养它可以辟火。有一种鸟,形状像乌鸦,五彩羽毛,浑身红色斑纹,名叫,这种鸟可以自行交配,吃了它的肉不患痈疽病。彭水从这里发源,然后向西流入芘湖水,水中有很多儵鱼,它的形状像鸡,红色羽毛,三条尾巴、六只脚、四只眼,发出的叫声像喜鹊鸣叫,吃了它的肉可以无忧无虑。


又北四百里,曰谯明之山。谯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其中多河罗之鱼,一首而十身,其音如吠犬,食之已痈。有兽焉,其状如貆而赤毫,其音如榴榴,名曰孟槐,可以御凶。是山也,无草木,多青、雄黄。

◤ 注释

①貆:指白色的豪猪。《西山经》“竹山”一节曾出现。

◤ 译文

再往北四百里,叫谯明山。谯明水从这里发源,向西流入黄河。水中有很多河罗鱼,一个脑袋,十个身子,发出的叫声像狗叫,吃了它的肉可以治疗痈肿。山里有一种兽,形状像豪猪,红色的毫毛,发出的叫声像是辘轳抽水的声音,名叫孟槐,喂养它可以防御凶邪之气。这座谯明山,山上不生花草树木,多产石青、雄黄。


又北三百五十里,曰涿光之山。嚣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其中多鰼鰼之鱼,其状如鹊而十翼,鳞皆在羽端,其音如鹊,可以御火,食之不瘅。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棕橿,其兽多麢羊,其鸟多蕃

◤ 注释

①蕃:具体所指不详。一说指鸮,可能是猫头鹰之类的鸟。

◤ 译文

再往北三百五十里,叫涿光山。嚣水从这里发源,然后向西流入黄河。水中有很多鳛鳛鱼,形状像喜鹊,十只翅膀,鳞甲长在翅端,发出的叫声像喜鹊的鸣叫,喂养它可以辟火,吃了它的肉可以治疗黄疸病。山上有很多松树和柏树,山下有很多棕树和橿树,山里的野兽大多是羚羊,禽鸟类大多是蕃鸟。


又北三百八十里,曰虢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桐椐。其阳多玉,其阴多铁。伊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其兽多橐驼,其鸟多寓,状如鼠而鸟翼,其音如羊,可以御兵。

◤ 注释

①桐椐:桐树和椐树。桐指梧桐。椐树,也叫樻木,树干上多有肿节,常用来制作拐杖。②橐驼:骆驼。身上有驼峰,善于行走于沙漠,能辨识水泉,能承载重物。③寓:蝙蝠之类的鸟。

◤ 译文

再往北三百八十里,叫虢山,山上有很多漆树,山下有很多梧桐和椐树,山的南面多产玉石,山的北面多产铁矿。伊水从这里发源,向西流入黄河。山里的野兽大多是橐驼,禽鸟类大多是寓鸟,形状像老鼠,鸟的翅膀,发出的叫声像羊叫,喂养它可以防御兵灾。


又北四百里,至于虢山之尾,其上多玉而无石。鱼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其中多文贝。

◤ 译文

再往北四百里,就到了虢山的尾部,山上多产玉,没有石头。鱼水从这里发源,向西流入黄河,水中有很多带花纹的贝类。


又北二百里,曰丹熏之山,其上多樗柏,其草多韭,多丹雘。熏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棠水。有兽焉,其状如鼠,而菟首麋身,其音如嗥犬,以其尾飞,名曰耳鼠,食之不,又可以御百毒

◤ 注释

①薤:一种野菜,也叫蕌头,茎可食用,并能入药。②菟:通兔。③以其尾飞:用它的尾巴来飞行。④:鼓胀。⑤百毒:表示多种,言其多,并非实指。

◤ 译文

再往北二百里,叫丹熏山,山上有很多椿树和柏树,草类大多是山韭和野薤,多产丹雘。熏水从这里发源,然后向西流入棠水。山里有一种野兽,形状像老鼠,兔的脑袋,麋鹿的耳朵,它的叫声像狗叫,用尾巴飞行,名叫耳鼠,吃了它的肉不生膨胀病,还可以使人百毒不侵。


又北二百八十里,曰石者之山,其上无草木,多瑶碧。泚水出焉,西流注于河。有兽焉,其状如豹,而文题白身,名曰孟极,是善伏,其鸣自呼。

◤ 注释

①文题:指额头上有花纹。多种颜色间杂而呈现斑纹或斑点。题,额头。②善伏:善于隐伏躲藏。

◤ 译文

再往北二百八十里,叫石者山,山上不生花草树木,多产瑶、碧之类的玉石。泚水从这里发源,向西流入黄河。山里有一种野兽,形状像豹子,花额头和白身子,名叫孟极,这种动物善于隐伏,它的叫声就是自己名字的读音。


又北百一十里,曰边春之山,多葱、葵、韭、桃、李。杠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泽。有兽焉,其状如禹而文身,善笑,见人则卧,名曰幽鴳,其鸣自呼。

◤ 注释

①葱:山葱,一种野菜。茎生,叶大。采摘部分后仍然可以生长。②桃:山桃。一种野果。果实很小,桃仁多脂,可入药。

◤ 译文

再往北一百一十里,叫边春山,山上有很多野葱、葵菜、山韭、桃树、李树。杠水从这里发源,向西流入泑泽。山里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猿猴,浑身花纹,善于发笑,它看见人就会卧倒装睡,名叫幽鴳,它的叫声就是自己名字的读音。


又北二百里,曰蔓联之山,其上无草木。有兽焉,其状如禹而有鬣,牛尾、文臂、马蹄,见人则呼,名曰足訾,其鸣自呼。有鸟焉,群居而朋飞,其尾如雌雉,名曰鵁,其鸣自呼,食之已风。

◤ 译文

再往北二百里,叫蔓联山,山上不生花草树木。山里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猿猴却有鬣毛,牛的尾巴、带花纹的臂、马的蹄子,看见人就发出呼叫,名叫足訾,它的叫声就是自己名字的读音。山里有一种鸟,喜欢成群栖息,结队飞行,尾巴像雌野鸡,名叫鵁。它的叫声就是自己名字的读音,吃了它的肉可以治疗风痹病。


又北百八十里,曰单张之山,其上无草木。有兽焉,其状如豹而长尾,人首而牛耳,一目,名曰诸犍,善咤,行则衔其尾,居则蟠其尾。有鸟焉,其状如雉,而文首、白翼、黄足,名曰白鵺,食之已嗌痛,可以已痸。栎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杠水。

◤ 注释

①咤:因为发怒而大声吼叫。②蟠:蜷曲。③嗌痛:咽喉疼痛。嗌,咽。④痸:疯癫病,精神失常。

◤ 译文

再往北一百八十里,叫单张山,山上不生花草树木。山里有一种野兽,形状像豹子,长尾巴,人的脑袋,牛的耳朵,一只眼,名叫诸犍,喜欢吼叫,行走时用嘴衔着尾巴,卧睡时则将尾巴盘起来。山里有一种鸟,形状像野鸡,带花纹的脑袋、白翅膀、黄爪子,名叫白鵺,吃了它的肉可以治疗咽喉痛,还可以治疗疯癫病。栎水从这里发源,然后向南流入杠水。


又北三百二十里,曰灌题之山,其上多樗柘,其下多流沙,多砥。有兽焉,其状如牛而白尾,其音如訆,名曰那父。有鸟焉,其状如雌雉而人面,见人则跃,名曰疏斯,其鸣自呼也。匠韩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泽,其中多磁石

◤ 注释

①柘:柘树,也叫黄桑。一种落叶灌木,叶子可喂蚕,果子可食,树皮可造纸。②訆:同叫。大呼。③磁石:一种天然矿石,具有吸引铁、镍、钴等金属的属性。又称磁铁。管子曰:“山上有磁石者,下必有铜。”

◤ 译文

再往北三百二十里,叫灌题山,山上有很多椿树和柘树,山下遍布流沙,多产磨刀石。山里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牛,白尾巴,它的叫声像人在高呼,名叫那父。山里有一种鸟,形状像雌野鸡,人的面孔,看见人就跳跃,名叫竦斯,它的叫声就是自己名字的读音。匠韩水从这里发源,然后向西流入泑泽,水中多产磁石。


又北二百里,曰潘侯之山,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榛楛,其阳多玉,其阴多铁。有兽焉,其状如牛,而四节生毛,名曰旄牛。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栎泽。

◤ 注释

①旄牛:牦牛。多生活于高寒地带。郭璞《山海经传》注:“今旄牛背膝及胡尾皆有长毛。”

◤ 译文

再往北二百里,叫潘侯山,山上有很多松树和柏树,山下有很多榛树和楛树,山的南面多产玉石,山的北面多产铁矿。山里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牛,四肢关节上有长毛,名叫牦牛。边水从这里发源,然后向南流入栎泽。


又北二百三十里,曰小咸之山,无草木,冬夏有雪。

◤ 译文

再往北二百三十里,叫小咸山,山上不生花草树木,无论冬夏,常年有积雪。


北二百八十里,曰大咸之山,无草木,其下多玉。是山也,四方,不可以上。有蛇名曰长蛇,其毛如彘豪,其音如鼓柝

◤ 注释

①长蛇:传说的蛇类,身体很长,能吞象。《淮南子·本经》篇:“羿断修蛇于洞庭。”②鼓柝:敲打梆子以发出声响。鼓,敲打。古时候巡更的人,常敲打这种木梆子来报时辰。

◤ 译文

往北二百八十里,叫大咸山,山上不生花草树木,山下多产玉石。这座大咸山,四方形,没有办法攀登。山里有一种蛇名叫长蛇,它身上的毛像猪身上的硬毛,发出的叫声像是人在敲梆子。


又北三百二十里,曰敦薨之山,其上多棕柟,其下多茈草。敦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泽。出于昆仑之东北隅,实惟河原。其中多赤鲑。其兽多兕、旄牛,其鸟多尸鸠

◤ 注释

①赤鲑:一种淡水鱼类。鱼鳞小而圆,口大而斜,锥状牙齿。②尸鸠:布谷鸟。体形像鸽子,但较细长,上体灰褐色,腹部有横斑。飞行急速。芒种前后经常啼叫,据说是春神句芒的使者。

◤ 译文

再往北三百二十里,叫敦薨山,山上有很多棕树和楠树,山下有很多紫草。敦薨水从这里发源,然后向西流入泑泽。泑泽发源于昆仑山的东北角,实际上是黄河的源头。水里有很多赤鲑。这里的野兽大多是犀牛、牦牛,这里的鸟类大多是布谷鸟。


又北二百里,曰少咸之山,无草木,多青碧。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赤身、人面、马足,名曰窫窳,其音如婴儿,是食人。敦水出焉,东流注于雁门之水,其中多魳魳之鱼,食之杀人。

◤ 注释

①窫窳:传说中的一种怪兽。②魳魳:指河豚。多见于我国沿海和长江中下游,肉质鲜美,但其卵、血、肝脏等部位含有剧毒。

◤ 译文

再往北二百里,叫少咸山,山上不生花草树木,多产青色碧玉。山里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牛,红身子、人的面孔、马蹄子,名叫窫窳,发出的叫声像是婴儿啼哭,这种动物吃人。敦水从这里发源,向东流入雁门水,水中有很多魳魳鱼,吃了它的肉会被毒死。


又北二百里,曰狱法之山。瀤泽之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泰泽。其中多鱼,其状如鲤而鸡足,食之已疣。有兽焉,其状如犬而人面,善投,见人则笑,其名曰山,其行如风,见则天下大风。

◤ 译文

再往北二百里,叫狱法山。瀤泽水从这里发源,然后向东北流入泰泽。水中有很多鱼,形状像鲤鱼,鸡爪子,吃了它的肉可以治疗赘瘤。山里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狗,人的面孔,善于投掷,看见人就发笑,名叫山,它行走如风,它一出现天下就会刮大风。


又北二百里,曰北岳之山,多枳棘刚木。有兽焉,其状如牛,而四角、人目、彘耳,其名曰诸怀,其音如鸣雁,是食人。诸怀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嚣水,其中多鮨鱼,鱼身而犬首,其音如婴儿,食之已狂

◤ 注释

①枳棘:枳木和棘木。这两种树的植株都比较矮小。枳木像橘树而略小,叶上有刺。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果小而味酸,可入药。棘木是丛生的小枣树,即酸枣树,叶上有刺。②刚木:指木质坚硬的树,即檀木、柘树之类。③鮨(yì)鱼:鱼身鱼尾而狗头,当是海狗。郭璞《山海经传》注:“今海中有虎鹿鱼及海豨,体皆如鱼而头似虎鹿猪,此其类也。”④狂:发疯,癫狂。

◤ 译文

再往北二百里,叫北岳山,山上有很多枳树、酸枣树和檀树、柘树之类的树木。山里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牛,四只角、人的眼睛、猪的耳朵,名叫诸怀,发出的叫声像大雁鸣叫,这种动物吃人。诸怀水从这里发源,然后向西流入嚣水,水里有很多鮨鱼,鱼身子,狗脑袋,发出的叫声像婴儿啼哭,吃了它的肉可以治疗癫痫病。


又北百八十里,曰浑夕之山,无草木,多铜玉。嚣水出焉,而西北流注于海。有蛇一首两身,名曰肥遗,见则其国大旱。

◤ 注释

①肥遗:传说中的一种怪蛇。郭璞《山海经传》注:“《管子》曰:‘涸水之精,名曰,一头而两身,其状如蛇,长八尺,以其名呼之,可使取鱼鬼。’亦此类。”

◤ 译文

再往北一百八十里,叫浑夕山,山上不生花草树木,多产铜矿和玉石。嚣水从这里发源,向西北流入大海。这里有一种蛇,一个脑袋两个身子,名叫肥遗,它所出现的国家会发生大旱。


又北五十里,曰北单之山,无草木,多葱韭。

◤ 译文

再往北五十里,叫北单山,山上不生花草树木,有很多野葱和山韭。


又北百里,曰罴差之山,无草木,多马

◤ 注释

①马:指一种野马,像马却体态较小。

◤ 译文

再往北一百里,叫罴差山,山上不生花草树木,却有很多小野马。


又北百八十里,曰北鲜之山,是多马。鲜水出焉,而西北流注于涂吾之水。

◤ 译文

再往北一百八十里,叫北鲜山,这里有很多野马。鲜水从这里发源,向西北流入涂吾水。


又北百七十里,曰隄山,多马。有兽焉,其状如豹而文首,名曰狕。隄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泰泽,其中多龙龟

◤ 注释

①狕(yǎo):传说中的一种野兽,似豹而头上有斑纹。②龙龟:龙种龟身的吉吊。大概指一种形体比较特殊的龟科动物。吉吊,传说龙所生的卵。宋代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又海上人云:龙生三卵,一为吉吊也。”

◤ 译文

再往北一百七十里,叫隄山,有很多小种野马。山里有一种野兽,它的形状像豹子,脑袋上有花纹,名叫狕。隄水从这里发源,向东流入泰泽,水中有很多龙龟。


凡《北山经》之首,自单狐之山至于隄山,凡二十五山,五千四百九十里,其神皆人面蛇身。其祠之,毛用一雄鸡彘瘗,吉玉用一珪,瘗而不糈。其山北人,皆生食不火之物。

◤ 注释

①不糈:不用米来祭祀。

◤ 译文

所有北方第一列山系,从单狐山直到隄山,总共二十五座山,途经五千四百九十里,诸山神都是人的面孔,蛇的身子。祭祀的仪式是:毛物用一只公鸡和一头猪作为祭品,埋入地下,祭祀的美玉用一块玉珪,埋入地下,不需要用米。住在这些山北边的人,都生吃不用火烤的食物。

北次二经

《北次二经》之首,在河之东,其首枕汾,其名曰管涔之山。其上无木而多草,其下多玉。汾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

◤ 注释

①枕汾:临于汾水之上。

◤ 译文

北方第二列山系的第一座山,在黄河的东岸,这座山的首部枕着汾水,山的名字叫管涔山。山上没有树木却有很多花草,山下多产玉石。汾水从这里发源,然后向西流入黄河。


又西二百五十里,曰少阳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赤银。酸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汾水,其中多美赭

◤ 注释

①赤银:含银量较高的优质银矿石。②美赭:指优良的赭石。赭,一种红褐色含铁的矿物。

◤ 译文

再往北二百五十里,叫少阳山,山上多产玉石,山下多产赤银。酸水从这里发源,向东流入汾水,水中多产优良赭石。


又北五十里,曰县雍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其兽多闾麋,其鸟多白翟白。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汾水。其中多鮆鱼,其状如儵而赤鳞,其音如叱,食之不骄。

◤ 注释

①闾:也叫山驴,形体似驴而蹄子歧分,角如羚羊。②白:白鵫,也叫白翰,参见《西山经》“嶓冢之山”一节。③儵(shū):俗称白鲦鱼,北方水域常见,骨大而肉薄,适宜炖汤。这里指小鱼。

◤ 译文

再往北五十里,叫县雍山,山上多产玉石,山下多产铜矿,山里的野兽大多是山驴和麋鹿,禽鸟类大多是白色的山鸡和翰鸟。晋水从这里发源,向东流入汾水。水中有很多鮆鱼,形状像儵鱼却有红色鳞甲,它的叫声像人在呵斥,吃了它的肉就不会患上狐臭。


又北二百里,曰狐岐之山,无草木,多青碧。胜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汾水,其中多苍玉。

◤ 译文

再往北二百里,叫狐岐山,山上不生花草树木,多产青色的碧玉。胜水从这里发源,向东流入汾水,水多产苍玉。


又北三百五十里,曰白沙山,广员三百里,尽沙也,无草木鸟兽。鲔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是多白玉。

◤ 注释

①潜于其下:指水流从山顶流出,然后停止在山下。

◤ 译文

再往北三百五十里,叫白沙山,方圆三百里,到处是沙,山上不生花草树木,也没有飞禽走兽。鲔水发源于山上,潜流到山下,水中多产白玉。


又北四百里,曰尔是之山,无草木,无水。

◤ 译文

再往北四百里,叫尔是山,山上不生花草树木,没有水。


又北三百八十里,曰狂山,无草木。是山也,冬夏有雪。狂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浮水,其中多美玉。

◤ 译文

再往北三百八十里,叫狂山,山上不生花草树木。这座狂山,无论冬夏常年有雪。狂水从这里发源,向西流入浮水,水中多产优良玉石。


又北三百八十里,曰诸余之山,其上多铜玉,其下多松柏。诸余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旄水。

◤ 译文

再往北三百八十里,叫诸余山,山上多产铜矿和玉石,山下有很多松树和柏树。诸余水从这里发源,向东流入旄水。


又北三百五十里,曰敦头之山,其上多金玉,无草木。旄水出焉,而东流注于邙泽。其中多马,牛尾而白身,一角,其音如呼。

◤ 译文

再往北三百五十里,叫敦头山,山上多产金属矿物和玉石,不生花草树木。旄水从这里发源,向东流入邙泽。山里有很多马,牛尾巴白身子,一只角,它的叫声像人在呼唤。


又北三百五十里,曰钩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人。

◤ 注释

①狍鸮:或名饕餮,传说中的一种猛兽,生性贪婪,不仅吃人,还要把人撕扯咬碎。参见《海内南经》“宋山枫木”一节。

◤ 译文

再往北三百五十里,叫钩吾山,山上多产玉石,山下多产铜矿。山里有一种野兽,它的形状是羊的身子,人的面孔,眼睛长在腋下,虎的牙齿,人手那样的爪子,发出的叫声像婴儿啼哭,名叫狍鸮,这种动物吃人。


又北三百里,曰北嚣之山,无石,其阳多碧,其阴多玉。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白身犬首,马尾彘鬣,名曰独。有鸟焉,其状如乌,人面,名曰,宵飞而昼伏,食之已暍。涻水出焉,而东流注于邙泽。

◤ 注释

:这种鸟大概属于鸺鹠之类。鸺鹠,一种小型鸮类。郭璞《山海经传》注:“般冒两音;或作夏也。”郝懿行《山海经笺疏》:“夏形声近贾,大荒南经有鹰贾,郭注云贾亦鹰属;水经注引庄子有雅贾,盖是乌类,经言此鸟状如乌,疑是也。”②暍(yē):一种热病,即中暑。郭璞《山海经传》注:“中热也;音谒。”汪绂云:“今鸺鹠亦可治热及头风。”

◤ 译文

再往北三百里,叫北嚣山,山上没有石头,山的南面多产碧玉,山的北面多产玉石。山里有一种野兽,形状像老虎,白身子狗脑袋,马尾巴,猪一样的硬毛,名叫独。山里有一种鸟,形状像乌鸦,人的面孔,名叫,夜间飞行白天隐伏,吃了它的肉不会中暑。涻水从这里发源,向东流入邙泽。


又北三百五十里,曰梁渠之山,无草木,多金玉。修水出焉,而东流注于雁门。其兽多居暨,其状如彙而赤毛,其音如豚。有鸟焉,其状如夸父,四翼、一目、犬尾,名曰嚣,其音如鹊,食之已腹痛,可以止衕

◤ 注释

①雁门:这里是河流的名字,不是指山名。②彙:一种似鼠的小动物,红色的毛,像刺猬身上的刺。③夸父:一种野兽,长得像猕猴。即前文所说举父,参见《西次三经》“崇吾之山”一节。④衕(tòng):腹泻。

◤ 译文

再往北三百五十里,叫梁渠山,山上不生花草树木,多产金属矿物和玉石。修水从这里发源,向东流入雁门。山里的野兽大多是居暨兽,形状像彙,浑身红毛,它的叫声像是猪叫。山里有一种鸟,形状像夸父,四只翅膀、一只眼、狗的尾巴,名叫嚣,它的叫声像喜鹊叫,吃了它的肉可以治疗肚子痛,还可以止住腹泻。


又北四百里,曰姑灌之山,无草木。是山也,冬夏有雪。

◤ 译文

再往北四百里,叫姑灌山,山上不生花草树木。这座姑灌山,无论冬夏常年有雪。


又北三百八十里,曰湖灌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碧,多马。湖灌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海,其中多。有木焉,其叶如柳而赤理。

◤ 注释

:同鱓,即鳝鱼。形体细长,似蛇而无鳞,有青黄二色,生于水边泥窟之中。《尔雅》:“鱓似蛇无鳞,体有涎沫,夏月于浅水作窟。”

◤ 译文

再往北三百八十里,叫湖灌山,山的南面多产玉石,山的北面多产碧玉,有很多小野马。湖灌水从这里发源,向东流入大海,水里有很多鳝鱼。山上有一种树木,叶子像柳叶,有红色纹理。


又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至于洹山,其上多金玉。三桑生之,其树皆无枝,其高百仞,百果树生之。其下多怪蛇。

◤ 注释

①三桑:传说中的三株扶桑。扶桑,古神木名,传说日出其下,后以“三桑”比喻辅佐之臣。参见《海外北经》“三桑无枝”一节;《大荒北经》“封渊”一节。

◤ 译文

再往北行五百里,经过三百里流沙,就到了洹山,山上多产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上有一种三桑树,这种树不长枝条,树干高达百仞,这里还有各种果树。山下有很多怪蛇。


又北三百里,曰敦题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是錞于北海。

◤ 注释

①錞:依附。这里是坐落的意思。

◤ 译文

再往北三百里,叫敦题山,山上不生花草树木,多产金属矿物和玉石。这座山坐落在北海的岸边。


凡《北次二经》之首,自管涔之山至于敦题之山,凡十七山,五千六百九十里。其神皆蛇身人面。其祠毛用一雄鸡、彘瘗,用一璧一珪,投而不糈

◤ 注释

①投而不糈:把玉璧和玉珪投向山里,祭祀时不再使用精米。投,掷。

◤ 译文

所有北方第二列山系,从管涔山直到敦题山,总共十七座山,途经五千六百九十里。诸山神都是蛇的身子,人的面孔。祭祀的仪式是:毛物用一只公鸡、一头猪作为祭品,埋入地下,祭祀的玉器用一块玉璧和一块玉珪,投向山里不用精米。

北次三经

《北次三经》之首,曰太行之山。其首曰归山,其上有金玉,其下有碧。有兽焉,其状如麢羊而四角,马尾而有距,其名曰,善还,其名自訆。有鸟焉,其状如鹊,白身、赤尾、六足,其名曰,是善惊,其鸣自詨

◤ 注释

①麢(líng)羊:羚羊。②距:鸡科动物脚爪上突出像脚趾的部分。这里指像鸡一样的爪子。③还:通旋。旋转。④:一种水鸟。《广韵》称像鹄(hú)。体形比鹅稍大,叫声洪亮,善飞,也称天鹅。⑤詨(xiào):大叫,呼唤。

◤ 译文

北方第三列山系的第一座山,叫太行山。太行山的首部叫归山,山上多产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下多产碧玉。山里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羚羊,四只角,马的尾巴,鸡的爪子,名叫,善于盘旋起舞,它的叫声就是自己名字的读音。山里有一种鸟,形状像喜鹊,白身子、红尾巴、六只脚,名叫,这种鸟生性机敏,它的叫声就是自己名字的读音。


又东北二百里,曰龙侯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決決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多人鱼,其状如鱼,四足,其音如婴儿,食之无痴疾

◤ 注释

①人鱼:也称鲵,似一而四足,声如小儿,俗称娃娃鱼。参见《西山经》“竹山”一节,《中次七经》“少室山”一节。②痴疾:痴呆病。

◤ 译文

再往东北二百里,叫龙侯山,山上不生花草树木,多产金属矿物和玉石。決決水从这里发源,向东流入黄河。水中有很多人鱼,形状像鱼,四只脚,发出的叫声像婴儿啼哭,吃了它的肉不会犯痴呆症。


又东北二百里,曰马成之山,其上多文石,其阴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白犬而黑头,见人则飞,其名曰天马,其鸣自訆。有鸟焉,其状如乌,首白而身青、足黄,是名曰鶌鶋,其鸣自詨,食之不饥,可以已寓

◤ 注释

①寓:大概指昏忘之病,即老年健忘症,或老年痴呆症。郝懿行《山海经笺疏》:“寓、误盖以声近为义,疑昏忘之病也。”

◤ 译文

再往东北二百里,叫马成山,山上多产有纹理的石头,山的北面多产金属矿物和玉石。山里有一种野兽,它的形状像白狗,黑脑袋,一看见人就会腾飞而去,它的名字叫天马,发出的叫声就是自身名称的读音。山里有一种鸟,形状像乌鸦,白脑袋,青身子、黄爪子。这种鸟叫鶌鶋,它的叫声就是自己名字的读音,吃了它的肉不会饥饿,还可以治疗老年健忘。


又东北七十里,曰咸山,其上有玉,其下多铜,是多松柏,草多茈草。条菅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长泽。其中多器酸,三岁一成,食之已疠。

◤ 注释

①器酸:具体所指不详。可能指一种有酸味的东西,就像盐池所产盐类,时间长了,会形成一种酸味的物质。王崇庆云:“器酸或物之可食而酸者,如解州盐池出盐之类;盖泽水止而不流,积久或酸,故曰三年一成。”

◤ 译文

再往东北七十里,叫咸山,山上多产玉石,山下多产铜矿,这里有很多松树和柏树,草类中多是紫草。条菅水从这里发源,向西南流入长泽。水中有很多器酸,三年才能收成一次,吃了它可以治疗麻风病。


又东北二百里,曰天池之山,其上无草木,多文石。有兽焉,其状如兔而鼠首,以其背飞,其名曰飞兔。渑水出焉,潜于其下,其中多黄垩。

◤ 注释

①以其背飞:指用其背上的毛来飞翔。郭璞《山海经传》注:“用其背上毛飞,飞则仰也。”

◤ 译文

再往东北二百里,叫天池山,山上不生花草树木,多产带花纹的石头。山里有一种野兽,它的形状像兔子,老鼠的头,借助背上的毛来飞行,它的名字叫飞兔。渑水从这里发源,潜流到山下,水中多产黄垩。


又东三百里,曰阳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铜。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赤尾,其颈,其状如句瞿,其名曰领胡,其鸣自詨,食之已狂。有鸟焉,其状如雌雉,而五采以文,是自为牝牡,名曰象蛇,其鸣自詨。留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河。其中有父之鱼,其状如鲋鱼,鱼首而彘身,食之已呕。

◤ 注释

:指颈上的赘瘤。②句瞿:斗。③领胡:脖子上赘肉。郝懿行《山海经笺疏》:“说文云:‘领,项也;胡,牛顄垂也。’此牛颈肉垂如斗,因名之领胡与?”④自为牝牡:自行交配。

◤ 译文

再往东三百里,叫阳山,山上多产玉石,山下多产金矿和铜矿。山里有一种野兽,它的形状像牛,红尾巴,脖子上有肉瘤,形状像斗,它的名字叫领胡,发出的叫声就是自己名字的读音,吃了它的肉可以治疗癫狂症。山里有一种鸟,形状像雌野鸡,羽毛上有五彩花纹,这种鸟能够自行交配,名叫象蛇,发出的叫声就是自己名字的读音。留水从这里发源,而后向南流入黄河。水中有父鱼,它的形状像鲫鱼,鱼的头,猪的身子,吃了它的肉可以治疗呕吐。


又东三百五十里,曰贲闻之山,其上多苍玉,其下多黄垩,多涅石

◤ 注释

①涅石:一种矿石,即礬石,也叫矾石,可做染料。有白、黄、青、黑、绛五种。有药用价值,能解毒杀虫,治疗多种疾病。

◤ 译文

再往东三百五十里,叫贲闻山,山上多产苍玉,山下多产黄垩,多产涅石。


又北百里,曰王屋之山,是多石。水出焉,而西北流于泰泽。

◤ 注释

①王屋之山:这座山起始于河南境内的太行山,向西北延伸至于山西境内。传说中的愚公移山就是指的这座山。王屋山是古代九大名山之一,道教全真派圣地。北连太岳,南临黄河。风景优美,具有独特的人文景观。

◤ 译文

再往北一百里,叫王屋山,山上到处是石头。水发源于这座山,向西北流入泰泽。


又东北三百里,曰教山,其上多玉而无石。教水出焉,西流注于河,是水冬干而夏流,实惟干河。其中有两山,是山也,广员二百步,其名曰发丸之山,其上有金玉。

◤ 注释

①发丸之山:这座山居于水中,因为像射出的两颗弹丸,故得名。

◤ 译文

再往东北三百里,叫教山,山上多产玉,没有石头。教水从这里发源,向西流入黄河,这条河冬天是干枯的,夏天才有水流,确实是干河。河道之间有两座山,方圆各三百步,名叫发丸山,山上多产金属矿物和玉石。


又南三百里,曰景山,南望盐贩之泽,北望少泽。其上多草、薯蓣,其草多秦椒,其阴多赭,其阳多玉。有鸟焉,其状如蛇,而四翼、六目、三足,名曰酸与,其鸣自詨,见则其邑有恐。

◤ 注释

①盐贩之泽:可能指山西解州盐池。郭璞《山海经传》注:“即盐池也;今在河东猗氏县。或无贩字。”沈括《梦溪笔谈》:“解州盐池,卤色正赤,俚俗谓之‘蚩尤血’。”②薯蓣:草本植物,块状根茎,富含淀粉,可以食用。这里当指山药。③秦椒:草类,叶细长,结的子实像花椒。

◤ 译文

再往南三百里,叫景山,向南可以望见盐贩泽,向北可以望见少泽。山上有很多丛草、薯蓣,草类多是秦椒,山的北面多产赭石,山的南面多产玉石。山里有一种鸟,形状像蛇,有四只翅膀、六只眼、三只脚,名叫酸与,它的叫声就是自己名字的读音,它所出现的县城会发生令人恐慌的事情。


又东南三百二十里,曰孟门之山,其上多苍玉,多金,其下多黄垩,多涅石。

◤ 译文

再往东南三百二十里,叫孟门山,山上多产苍玉,多产金属矿物,山下到处是黄垩,多产涅石。


又东南三百二十里,曰平山。平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是多美玉。

◤ 译文

再往东南三百二十里,叫平山。平水发源于这座山上,潜流到山下,水中多产优良玉石。


又东二百里,曰京山,有美玉,多漆木,多竹,其阳有赤铜,其阴有玄。高水出焉,南流注于河。

◤ 注释

①玄:黑色砥石。就是磨刀石。

◤ 译文

再往东二百里,叫京山,山上多产美玉,有很多漆树,也有很多竹丛,山的阳面出产黄铜,山的北面出产黑色磨石。高水从这里发源,向南流入黄河。


又东二百里,曰虫尾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多青碧。丹水出焉,南流注于河。薄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黄泽。

◤ 译文

再往东二百里,叫虫尾山,山上多产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下有很多竹丛,多产青色的碧玉。丹水从这里发源,向南流入黄河。薄水也从这里发源,向东南流入黄泽。


又东三百里,曰彭之山,其上无草木,多金玉,其下多水。蚤林之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河。肥水出焉,而南流注于床水,其中多肥遗之蛇。

◤ 译文

再往东三百里,叫彭山,山上不生花草树木,多产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下到处是水流。蚤林水从这里发源,向东南流入黄河。肥水从这里发源,向南流入床水,水中有很多肥遗蛇。


又东百八十里,曰小侯之山。明漳之水出焉,南流注于黄泽。有鸟焉,其状如乌而白文,名曰鸪,食之不灂

◤ 注释

①灂:指眼睛昏花。

◤ 译文

再往东一百八十里,叫小侯山。明漳水从这里发源,向南流入黄泽。山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有白色斑纹,名叫鸪,吃了它的肉可以使眼睛不昏花。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泰头之山。共水出焉,南注于虖池。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

◤ 注释

①竹箭:指较为矮小的竹丛,茎干坚硬,可用作制箭的材料。

◤ 译文

再往东三百七十里,叫泰头山。共水从这里发源,向南流入虖池。山上多产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下到处是竹丛。


又东北二百里,曰轩辕之山,其上多铜,其下多竹。有鸟焉,其状如枭而白首,其名曰黄鸟,其鸣自詨,食之不妒。

◤ 译文

再往东北二百里,叫轩辕山。山上多产铜矿,山下到处是竹子。山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猫头鹰,白脑袋,名字叫黄鸟,发出的叫声是它名字的读音,吃了它的肉可以使人不妒忌。


又北二百里,曰谒戾之山,其上多松柏,有金玉。沁水出焉,南流注于河。其东有林焉,名曰丹林。丹林之水出焉,南流注于河。婴侯之水出焉,北流注于祀水。

◤ 译文

再往北二百里,叫谒戾山,山上有很多松树和柏树,多产金属矿物和玉石。沁水从这里发源,向南流入黄河。山的东边有一片树林,名叫丹林。丹林水从这里发源,向南流入黄河。婴侯水从这里发源,向北流入祀水。


东三百里,曰沮洳之山,无草木,有金玉。淇水出焉,南流注于河。

◤ 译文

往东三百里,叫沮洳山,山上不生花草树木,有金属矿物和玉石。淇水从这里发源,向南流入黄河。


又北三百里,曰神囷之山,其上有文石,其下有白蛇,有飞虫。黄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洹。滏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欧水。

◤ 注释

①飞虫:指蚊虫之类。

◤ 译文

再往北三百里,叫神囷山,山上出产带花纹的石头,山下有白蛇,有飞虫。黄水从这里发源,向东流入洹水。滏水从这里发源,向东流入欧水。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 注释

①发鸠之山:位于今山西省长子县。此山又名发苞山、鹿谷山、廉山,属于太行山系的分支。②柘木:柘树,桑树的一种,叶可喂蚕,果实可吃,树根树皮可入药。③炎帝:传说中的帝王,一说指神农氏。④精卫:精卫填海的故事在古籍中多有记载。如《述异记》:“昔炎帝女溺死东海中,化为精卫。偶海燕而生子,生雌状如精卫,生雄如海燕。今东海精卫誓水处,曾溺此川,誓不饮其水。”⑤堙(yīn):堵塞,填塞。

◤ 译文

再往北二百里,叫发鸠山,山上有很多柘树。山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带花纹的脑袋,白嘴巴,红爪子,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就是自己名字的读音。精卫这种鸟,原本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女娃到东海游玩,结果被淹死了,没有办法再返回,就变成了精卫鸟,常常衔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子,用来填塞东海。漳水从这里发源,向东流入黄河。


又东北百二十里,曰少山,其上有金玉,其下有铜。清漳之水出焉,东流注于浊漳之水。

◤ 译文

再往东北一百二十里,叫少山,山上出产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下出产铜矿。清漳水从这里发源,向东流入浊漳水。


又东北二百里,曰锡山,其上多玉,其下有砥。牛首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滏水。

◤ 译文

再往东北二百里,叫锡山,山上多产玉石,山下出产磨石。牛首水从这里发源,向东流入滏水。


又北二百里,曰景山,有美玉。景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海泽。

◤ 译文

再往北二百里,叫景山,山上出产优良玉石。景水从这里发源,向东南流入海泽。


又北百里,曰题首之山,有玉焉,多石,无水。

◤ 译文

再往北一百里,叫题首山,这里出产玉,有很多石头,没有水。


又北百里,曰绣山,其上有玉、青碧,其木多栒,其草多芍药、芎。洧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有鳠

◤ 注释

①栒:栒树,其树干可做成拐杖。②芍药:一名辛夷。多年生草本花卉,初夏开花,花大而美,其色不一。③鳠:鳠鱼,体态较细,灰褐色,头扁平,鱼鳍处有硬刺,后缘有锯齿。④黾(měng):蛙类,形体像蛤蟆而略小,肤青色。

◤ 译文

再往北一百里,叫绣山,山上出产玉石和青色的碧玉,山上的树木大多是栒树,草类多是芍药、芎。洧水从这里发源,向东流入黄河,水中有鳠鱼和黾蛙。


又北百二十里,曰松山。阳水出焉,东北流注于河。

◤ 译文

再往北一百二十里,叫松山。阳水从这里发源,向东北流入黄河。


又北百二十里,曰敦与之山,其上无草木,有金玉。溹水出于其阳,而东流注于泰陆之水。泜水出于其阴,而东流注于彭水。槐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泜泽。

◤ 译文

再往北一百二十里,叫敦与山,山上不生花草树木,多产金属矿物和玉石。溹水发源于山的南面,向东流入泰陆水;泜水发源于山的北面,向东流入彭水;槐水从这里发源,向东流入泜泽。


又北百七十里,曰柘山,其阳有金玉,其阴有铁。历聚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洧水。

◤ 译文

再往北一百七十里,叫柘山,山的南面出产金属矿物和玉石,山的北面出产铁。历聚水从这里发源,然后向北流入洧水。


又北三百里,曰维龙之山,其上有碧玉,其阳有金,其阴有铁。肥水出焉,而东流注于皋泽,其中多礨石。敞铁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大泽。

◤ 注释

①礨(lěi)石:礌石,大块石头。这里指肥水河中的大块石头高出水面,突兀耸立。

◤ 译文

再往北三百里,叫维龙山,山上出产碧玉,山的南面出产金,山的北面出产铁。肥水从这里发源,然后向东流入皋泽,水中多有大块石头。敞铁水从这里发源,然后向北流入大泽。


又北百八十里,曰白马之山,其阳多石玉,其阴多铁,多赤铜。木马之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虖沱

◤ 注释

①虖沱:前面所说泰头山上的虖池。可能是因为字体相近而误为虖沱。

◤ 译文

再往北一百八十里,叫白马山,山的南面多产石头和玉石,山的北面多产铁矿和铜矿。木马水从这里发源,向东北流入虖沱水。


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山,无草木,冬夏有雪。空桑之水出焉,东流注于虖沱

◤ 注释

①空桑之山:郭璞《山海经传》注:“上已有此山,疑同名也。”郝懿行《山海经笺疏》:“东经有此山,此经已上无之,检此篇北次二经之首,自管涔之山至于敦题之山,凡十七山,今才得十六山,疑经正脱此一山也。”②虖沱:参见上节注释。

◤ 译文

再往北二百里,叫空桑山,山上不生花草树木,无论冬夏常年有雪。空桑水从这里发源,向东流入虖沱水。


又北三百里,曰泰戏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羊,一角一目,目在耳后,其名曰,其鸣自詨。虖沱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溇水。液女之水出于其阳,南流注于沁水。

◤ 注释

①虖沱之水:上文空桑之山“虖沱”以及此处,宋本均做虖池。

◤ 译文

再往北三百里,叫泰戏山,山上不生花草树木,多产金属矿物和玉石。山里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羊,一只角一只眼,眼睛在耳朵后面,名叫,它的叫声就是自己名字的读音。虖沱水从这里发源,然后向东流入溇水。液女水发源于山的南面,向南流入沁水。


又北三百里,曰石山,多藏金玉。濩濩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虖沱。鲜于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沱。

◤ 注释

①藏:同臧,美好,这里可引申为优良。郝懿行《山海经笺疏》:“藏,古字作臧,善也;西次三经槐江之山多藏黄金玉,义与此同。”

◤ 译文

再往北三百里,叫石山,山中多产优良金属矿物和玉石。濩濩水从这里发源,向东流入虖沱水。鲜于水从这里发源,向南流入虖沱水。


又北二百里,曰童戎之山。皋涂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溇液水。

◤ 译文

再往北二百里,叫童戎山。皋涂水从这里发源,向东流入溇液水。


又北三百里,曰高是之山。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沱。其木多棕,其草多条。滱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 译文

再往北三百里,叫高是山。滋水从这里发源,然后向南流入虖沱水。山上的树木大多是棕树,草类大多是条草。滱水从这里发源,然后向东流入黄河。


又北三百里,曰陆山,多美玉。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 译文

再往北三百里,叫陆山,山上多产优良玉石。水从这里发源,然后向东流入黄河。


又北二百里,曰沂山。般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 译文

再往北二百里,叫沂山。般水从这里发源,然后向东流入黄河。


北百二十里,曰燕山,多婴石。燕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 注释

①婴石:一种玉石,也叫燕石,带有彩色条纹。郭璞《山海经传》注:“言石似玉有符彩婴带,所谓燕石者。”郝懿行《山海经笺疏》:“婴疑燕声之转,未必取婴带为义。”

◤ 译文

往北一百二十里,叫燕山,山上多产婴石。燕水从这里发源,向东流入黄河。


又北山行五百里,水行五百里,至于饶山。是无草木,多瑶碧,其兽多橐驼,其鸟多鹠。历虢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有师鱼,食之杀人。

◤ 注释

①橐驼:骆驼。参见《北山经》“虢山”一节。②鹠:鸺鹠。③师鱼:鲵鱼,就是前面的人鱼。郭璞《山海经传》注:“未详。或作鲵。”郝懿行《山海经笺疏》:“师,玉篇作鰤,非也。郭云或作鲵者,师、鲵声之转,鲵即人鱼也,已见上文。《酉阳杂俎》云:‘峡中人食鲵鱼,缚树上,鞭至白汁出如构汁,方可食,不尔有毒也。’正与此经合。”

◤ 译文

再往北沿山行五百里,沿水行五百里,就到了饶山。这座山不生花草树木,多产瑶、碧之类的美玉,山里的野兽大多是骆驼,禽鸟类大多是鸺鹠鸟。历虢水从这里发源,然后向东流入黄河,水中有很多师鱼,吃了它的肉会被毒死。


又北四百里,曰乾山,无草木,其阳有金玉,其阴有铁,而无水。有兽焉,其状如牛而三足,其名曰豲,其鸣自詨。

◤ 译文

再往北四百里,叫乾山,山上不生花草树木,山的南面多产金属矿物和玉石,山的北面多产铁矿,没有水流。山里有一种野兽,它的形状像牛,三只脚,名叫豲,发出的叫声就是自己名字的读音。


又北五百里,曰伦山。伦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有兽焉,其状如麋,其川在尾上,其名曰罴

◤ 注释

①川:窍。上窍谓耳目鼻口,下窍谓前阴后阴。这里指肛门。②罴(pí)九:古代传说中的猛兽。罴,熊的一种,也叫棕熊、马熊或人熊。毛棕褐色,能爬树,也能游水。

◤ 译文

再往北五百里,叫伦山。伦水从这里发源,然后向东流入黄河。山里有一种野兽,形状像麋鹿,肛门长在尾巴上面,它的名字叫罴。


又北五百里,曰碣石之山。绳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多蒲夷之鱼。其上有玉,其下多青碧。

◤ 注释

①蒲夷之鱼:可能就是冉遗鱼,参见《西次四经》“英鞮之山”一节。其形体似蛇,六只脚,马的眼睛,吃了它的肉不会做恶梦。

◤ 译文

再往北五百里,叫碣石山。绳水从这里发源,然后向东流入黄河,水中有很多蒲夷鱼。这座山上出产玉石,山下多产青色碧玉。


又北水行五百里,至于雁门之山,无草木。

◤ 注释

①雁门之山:雁门山。《海内西经》:“雁门山,雁出其间。在高柳北。”

◤ 译文

再往北沿水行五百里,就到了雁门山,这里不生花草树木。


又北水行四百里,至于泰泽。其中有山焉,曰帝都之山,广员百里,无草木,有金玉。

◤ 注释

①广员百里:方圆百里。

◤ 译文

再往北行四百里,就到了泰泽。泰泽中有一座山,名叫帝都山,方圆一百里,山上不生花草树木,出产金属矿物和玉石。


又北五百里,曰錞于毋逢之山,北望鸡号之山,其风如劦。西望幽都之山,浴水出焉。是有大蛇,赤首白身,其音如牛,见则其邑大旱。

◤ 注释

①劦:疾风。②幽都之山:在北海之内。参见《海内经》“幽都山”一节。③浴水:黑水。

◤ 译文

再往北五百里,叫錞于毋逢山,向北可以望见鸡号山,从那里吹来的风如强劲的疾风。向西可以望见幽都山,浴水发源于那里。幽都山里有一种大蛇,红脑袋白身子,发出的叫声像是牛叫,它所出现的郡县就会发生大旱。


凡《北次三经》之首,自太行之山以至于无逢之山,凡四十六山,万二千三百五十里。其神状皆马身而人面者廿神。其祠之,皆用一藻茝瘗之。其十四神状皆彘身而载玉。其祠之,皆玉,不瘗。其十神状皆彘身而八足蛇尾。其祠之,皆用一璧瘗之。大凡四十四神,皆用稌糈米祠之。此皆不火食。

◤ 注释

①无逢之山:上文所说的錞于毋逢山。②廿(niàn):二十。③藻茝:藻,聚藻;茝,兰草类。学者江绍原认为可能是“藻珪”之误,因为古代祭祀神灵皆以玉瘞,没有以聚藻香草瘞者。④载:通戴。

◤ 译文

所有北方第三列山系,从太行山直到无逢山,总共四十六座山,途经一万二千三百五十里。诸山神中的二十个,其形貌是马的身子,人的面孔。祭祀的仪式:把藻和茝之类的香草作为祭品埋入地下。其他十四座山的山神,其形貌是猪的身子,佩戴玉饰。祭祀的仪式:祭祀用玉器,不必埋入地下。另外十座山的山神,其形貌是猪的身子,八只脚,蛇的尾巴。祭祀的仪式是:用一块玉璧祭祀,然后埋入地下。这四十四个山神,都要用精米来祭祀。参加祭祀的人都吃不经火烤的食物。


右北经之山志,凡八十七山,二万三千二百三十里。

◤ 译文

以上是北方所经诸山的记录,总共八十七座山,二万三千二百三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