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无障碍阅读插图本)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一位宋儒曾说:“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这句话,既象征了粗茶淡饭、清贫淡泊的生活,也体现了一种清而弥远、淡中有味的人生智慧。“咬得菜根”,寓意人的才能和修养,唯有经过磨炼才能获得。只有坚守理想、甘于淡泊,历经艰难困苦,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以此命名的《菜根谭》,就是这样一部论述人生修养及处世哲学的传世奇书。

本书是明代洪应明著述的语录体小品文集,其文辞优美,对仗工整,含义深邃,耐人寻味。书中熔儒家中庸思想、道家无为思想和释家出世思想于一炉,对于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既有片语点破当头棒喝之力,也有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之功。其堪称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稀世奇珍宝训。

1.内容概说

作为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奋发向上的通俗读物,《菜根谭》不是一部系统的、逻辑严密的学术著作,而是一部论述修身、处事、待人、接物的格言集。它是三百多年前一位学识广博、深谙世事的老人,对自己一生为人处世、宦海沉浮的体悟和总结。书中每则格言从数十字到近百字不等,共有360则。

这些格言警句文字简练隽永,兼采雅俗,对仗工整,短小精粹,促人觉醒,耐人寻味。书中最可贵的是劝导人们乐观向上,奋发有为,鼓励人们自强不息,建功立业。比如,“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幸生其间者,不可不知有生之乐,亦不可不怀虚生之忧。”同时,还激励人们坚持道德节操和原则立场,不要随波逐流。

本书旧序曾说:“以菜根名,固自清苦历练中来,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间风波,备尝险阴可想矣。”对于世事风雨,作者是“自警自力”的,他说:“天劳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补天;天厄我以遇,吾高吾道以通之。”古语云:“性定菜根香。”菜根本是弃物,而菜根之香,非性定者不能体会。可见菜根中自有真味。

在体裁上,人们称赞本书“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不论酸甜苦辣,人生的本味只是清淡,这种清淡别有一番滋味。

2.作者及成书时代

作者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生平不详;明代思想家、学者。根据他的另一部作品《仙佛奇踪》,得知他早年也曾热衷功名,晚年则归隐山林,洗心礼佛。明朝万历三十年(1602)前后曾住在秦淮河一带,潜心著述。与袁黄、冯梦桢等人有所交往。

《菜根谭》成书和刊行的时间可能在明万历年间。这时,神宗皇帝治国无道,宦官专权,朝纲废弛,党祸横流。自嘉靖朝开始,整个大明王朝不断显露的内忧外患,至此更加深重。在这一时期,有识之士的思想异常沉闷,无法从激烈的社会矛盾中解脱出来,于是形诸笔墨,表达时代的心声。《菜根谭》就是这时产生的作品,它以格言警句的形式指出人性的善恶,教导人们从世俗生活中超脱出来,并以其孤高的道德说教流传于僧舍道观、文人墨客之间,时隐时现。

3.后世影响

《菜根谭》自问世以来,在中华文化圈内广泛流传并远播海外。早在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就有好几种版本的《菜根谭》流传到了日本;到了现代,依然被日本社会各界奉为修身教材,备受珍视,受到广泛的热爱。风靡全球的《环球》杂志介绍日本社会的“《菜根谭》热”时,说:“有关企业管理的书籍成千上万,而从根本上说,多数抵不过一部《菜根谭》。”事实上,洪氏《菜根谭》深得儒释道思想之三昧,语言精练优美,寓意深刻隽永,读之令人心旷神怡。本书的编辑整理,除将个别生僻字词按通行用法改正,基本保留了《菜根谭》全书原貌,并加以注释、翻译、点评,结合现代生活的特点,力图发掘书中所蕴含的文化智慧,使其在当今社会焕发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