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疫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上卷

原病

【题解】

本篇是对瘟疫为病的综述,也是《温疫论》全书内容的总纲。

此前医家论瘟疫的起因,不外乎六淫之邪:风、寒、暑、湿、燥、火,要么就引《黄帝内经》“非其时而有其气”之论。在吴又可看来,这些都无以解释瘟疫的特殊和惨烈。吴又可发现,导致瘟疫的,别有一种疠气。

这股疠气从口鼻而入,潜伏于膜原,阻闭气机,它往表游溢,则会出现三阳经症状;往里传变,则会导致各种里证。要治瘟疫,必须把邪气排出体外,而逐邪的最好方法,莫过于审时度势,看清病邪的来龙去脉,因势利导。

本篇出现的内容,在后文各条还会有详细阐述,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有疑惑,可默而存之,随着继续学习,可以豁然而解。

病疫之由,昔以为非其时有其气,春应温而反大寒,夏应热而反大凉,秋应凉而反大热,冬应寒而反大温,得非时之气,长幼之病相似以为疫。余论则不然。

【注释】

①非其时有其气:某个时令出现了本不属于这个时令的气候。东汉张仲景《伤寒论·伤寒例》有:“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译文】

瘟疫的来由,过去人们都以为是因为某个时令出现了本不属于这个时令的气候,春天应该温暖却很冷,夏天应该很热却很凉,秋天应该凉却很热,冬天应该冷却很暖,人遇到了不属于这个季节的气候,于是老少同病,病情相似,这就叫“疫”。我的观点却不是这样。

夫寒热温凉,乃四时之常,因风雨阴晴,稍为损益。假令秋热必多晴,春寒因多雨,较之亦天地之常事,未必多疫也。伤寒与中暑,感天地之常气;疫者感天地之疠气,在岁运有多寡,在方隅有厚薄,在四时有盛衰。

【注释】

①损益:这里指一年四季的寒热温凉,会根据天气阴晴风雨的或多或少,而稍有增减。损,减少。益,增多。

②疠气:指天地之间的某种不正之气,容易导致瘟疫。后文又作“戾气”,意同。

③岁运:不同年岁的大运气候特点。

④方隅:方位,地区。

【译文】

春暖、夏热、秋凉、冬寒,是一年四季的常规,因为风雨阴晴,会有所出入。比如秋天如果热,肯定是晴天多,春天如果冷,肯定是因为经常下雨,这也是天地之间的常事,未必会导致瘟疫。伤寒和中暑,都是人体感受天地之间常规的气;瘟疫则是感受天地间的疠气,疠气会根据每年的大运气候特点而或多或少,在不同的区域会有厚薄,在一年四季也有盛衰。

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邪自口鼻而入,则其所客,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夹脊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针经》所谓“横连膜原”是也

【注释】

①夹脊:此处相当于膜原,处于半表半里之间。

②去:距离。

③《针经》:又称《灵枢经》,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共九卷,八十一篇,与《素问》九卷合称《黄帝内经》。南宋史崧将原《灵枢经》改编为二十四卷本,成为了现存最早和唯一行世的《灵枢》版本。膜原:清代何秀山《重订通俗伤寒论》中讲:“膜者横膈之膜,原者空隙之处,外通肌腠,内近胃腑,即三焦之关键,为内外交界之地,实一身之半表半里也。”膜原也泛指伏邪在人体内潜伏的部位。

【译文】

这股疠气一来,无论老人少年,无论身体强弱,只要碰到,都会得病。邪气从嘴巴、鼻孔进入后,既不停留在内部的脏腑,也不停留在外面的经络,而是停留在夹脊之内,离体表不远,在胃附近,是表里的分界之处,所以叫半表半里,也就是《灵枢经》所说的“横连膜原”处。

胃为十二经之海,十二经皆都会于胃,故胃气能敷布于十二经中,而荣养百骸,毫发之间,弥所不贯。凡邪在经为表,在胃为里,今邪在膜原者,正当经胃交关之所,故为半表半里。

【注释】

①海:汇聚。《黄帝内经·灵枢经·海论第三十三》:“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下至三里。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膻中者,为气之海,其输上在于柱骨之上下,前在于人迎。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从经文字面意思看,胃是水谷之海,冲脉才是十二经之海,但因为以冲脉隶于胃,全赖胃气,所以也可以说胃为十二经之海。

②敷布:即普遍而周全地分布。

③百骸(hái):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的统称。

【译文】

胃是十二经之海,十二经脉的精气都可以汇聚于胃,所以胃气也能普遍而周全地分布到十二经脉中,去营养全身各处,哪怕再细微的地方,都无所不到。但凡邪在经,都可以看作在表,在胃则为在里。现在邪在膜原,为经和胃之间交界的地方,所以是在半表半里。

其热淫之气浮越于某经,即能显某经之证。如浮越于太阳,则有头项痛、腰痛如折;如浮越于阳明,则有目痛、眉棱骨痛、鼻干;如浮越于少阳,则有胁痛、耳聋、寒热、呕而口苦。大概观之,邪越太阳居多,阳明次之,少阳又其次也。

【注释】

①热淫:指热邪过盛。淫,过多的意思。

②显某经之证:按照中医六经辨证理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各有特定的症状。

③寒热:即寒热往来,身上寒与热交替出现。

【译文】

邪气在膜原,郁而生热,过多的热邪往哪一经浮越,就能显示出哪一经的症状。比如,如果浮越于太阳经,则会出现头疼、后项痛,或腰痛得好像断了一样;如果浮越于阳明经,则有眼睛痛、眉棱骨痛、鼻中发干;如果浮越于少阳经,则有胁下痛、耳聋、身上一会儿觉得冷一会儿觉得热,恶心呕吐,而且口苦。大致而言,邪热往太阳经上浮越得最多,阳明经次之,少阳经更少。

邪之所著,有天受,有传染。所感虽殊,其病则一。凡人口鼻之气,通乎天气。本气充满,邪不易入;本气适逢亏欠,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昔有三人,冒雾早行,空腹者死,饮酒者病,饱食者不病。疫邪所著,又何异耶?若其年气来之厉,不论强弱,正气稍衰者,触之即病,则又不拘于此矣。其感之深者,中而即发;感之浅者,邪不胜正,未能顿发,或遇饥饱劳碌,忧思气怒,正气被伤,邪气始得张溢,荣卫营运之机,乃为之阻,吾身之阳气,因而屈曲,故为热。

【注释】

①邪之所著(zhuó):指人体被病邪所感染、附着。

②本气:人体自身的正气。

③中(zhòng):遭受。

④张溢:扩张壮大。

⑤荣卫运营之机:即气血在经络中运行并发挥作用的机制。荣卫,又作“营卫”。气血营卫是中医的重要概念。姚国美《病理学讲义》:“其输送于脏腑者,则曰气血;其流行于经络者,则曰营卫。盖营者,血也;卫者,气也。气而云卫者,以健运周身之阳,固表而捍卫于外也;血而云营者,以根中守固之阴,守营而固中也。营行脉中,卫行脉外,阴阳相随,内外相贯,如环无端。要之,气血即营卫之体,营卫乃气血之用,体同用别,故同源而异名也。”

【译文】

邪气能感染、附着于人体,有的是从天而来的,有的是从他人那里传染而来的。来源虽然不一样,但病症是一样的。人的鼻子和嘴巴都可以呼吸,与天之气相通。当人体自身的正气充足,邪气自然无隙可乘;如果本身正气恰好有所亏欠,那么,在呼吸之间,外界的邪气就乘机进入了。以前有三个人,早上冒着大雾出行,后来,空腹出门的死了,喝了酒的病了,出门前吃饱了的没有生病。瘟疫邪气对人的影响,与此又有什么不同呢?如果某年,疠气来得强烈,人们无论身体强弱,只要正气稍衰,感染了就会生病,又不拘泥于这些。感受邪气深的,马上发病;感受邪气浅的,邪气不能压过正气,没能马上发病,不久之后,或遇到饥饱劳碌等饮食作息不调,或遇到忧思恼怒等情绪,正气被伤到,邪气才开始扩张壮大,阻碍了营卫的运行,我们身体的阳气就被阻遏了,曲折不得通行,所以化为热。

其始也,格阳于内,不及于表,故先凛凛恶寒,甚则四肢厥逆。阳气渐积,郁极而通,则厥回而中外皆热。至是但热而不恶寒者,因其阳气之通也。此际应有汗,或反无汗者,存乎邪结之轻重也。即使有汗,乃肌表之汗。若外感在经之邪,一汗而解。今邪在半表半里,表虽有汗,徒损真气,邪气深伏,何能得解?必俟其伏邪已溃,表气潜行于内,乃作大战,精气自内由膜原以达表。振战止而后热,此时表里相通,故大汗淋漓,衣被湿透,邪从汗解,此名战汗。当即脉静身凉,神清气爽,霍然而愈。然有自汗而解者,但出表为顺,即不药亦自愈也。

【注释】

①格阳于内:阳气被格拒在体内。

②厥逆:即因气逆不通、阴阳之气不能顺接而导致的疾病。如手足冰凉而体内发热,是阳气不能外达;晕厥,是神气不能外达。厥,《黄帝内经·素问·厥论篇第四十五》唐代王冰注:“厥,谓气逆上也。”

③伏邪:潜伏在体内的病邪。外邪袭入人体,没有马上发病,可能会潜伏下来,待到时机成熟再发病,叫伏邪为病。很多疾病病因,都跟伏邪有关。溃:即溃散,伏邪在体内呈胶着状态,溃散之后,才能松动并排出体外。

④表气:行于体表的气,多指卫气,它在体表保护人体不受外邪侵犯。

⑤脉静身凉:脉象平静,身体由发热转凉。这是外感疾病痊愈的标志。

【译文】

发病之初,阳气被阻闭在体内,不能到达体表,所以人会感觉怕冷,甚至四肢逆冷。阳气渐渐积累,气机郁到了极点可能会重新打通,手足厥逆会重新回暖,里外都是热象。从此,只有热象,没有恶寒,因为阳气通了。这时候,应该有汗,有人反而没有汗,这取决于邪气在体内郁结程度的轻重。即使出汗,也只是肌表的汗。如果是外感的在经的邪气,一出汗病就解除了。现在邪在半表半里,体表虽然出汗,也只是伤人的正气而已,邪气伏在深处,并不能随汗而解。一定要等到伏邪从里边溃散,体表的卫气,入里抗邪,然后出现剧烈的震颤并出汗,人体的精气从内经过膜原,到达体表。等到震颤出汗停止,然后身上渐渐发热,这时表里相通,所以大汗淋漓,衣服和被子都湿透了,邪气随着汗而解出,这就叫战汗。战汗后,马上脉静身凉,神清气爽,疾病霍然而愈。当然,也有通过普通的出汗而解除病邪的,总之邪气能以汗的形式从体表出去,是最顺的,哪怕不吃药,也会自愈。

伏邪未溃,所有之汗,止得卫气暂通,热亦暂减,逾时复热。午后潮热者,至是郁甚,阳气与时消息也。自后加热而不恶寒者,阳气之积也。其恶寒或微或甚,因其人之阳气盛衰也;其发热或短或长,或昼夜纯热,或黎明稍减,因其感邪之轻重也。

【注释】

①潮热:有规律地发热,每天一次,像潮水一样准时,往往发于午后到日暮时分。

②与时消息:随着时间的变化,或减弱或滋长,往来循环。语出《周易·丰》:“日中则昃,月盈则蚀,天地盈虚,与时消息。”消,减弱。息,滋生。

【译文】

伏邪还没有溃散的时候,所有的汗,只能使体表之气暂时通畅,热也随之暂时减退,过了一些时候依然会发热。如果出现午后潮热,是因为阳气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消长,到了午后,郁积到了极点,所以发热。从此以后热势增加而不怕冷,也是因为阳气的积累。怕冷的程度,有人轻有人重,也取决于他们阳气的盛衰;发热的情况,有人时间短,有人时间长,有的是在白天发热,有的是在夜晚,有的到黎明稍微减轻,这些都取决于他们所感染邪气的轻重。

疫邪与疟仿佛,但疟不传胃,惟疫乃传胃。始则皆先凛凛恶寒,既而发热,又非若伤寒发热而兼恶寒也。至于伏邪动作,方有变证。其变或从外解,或从内陷。从外解者顺,从内陷者逆。更有表里先后不同:有先表而后里者,有先里而后表者,有但表而不里者,有但里而不表者,有表里偏胜者,有表里分传者,有表而再表者,有里而再里者,有表里分传而再分传者。

【注释】

①疟:即疟疾,是一种发冷发热有时间规律的疾病,多有传染性。

②变证:因传变而生出的其他病症。

③顺:顺证,疾病向好的方面发展,容易治愈,或可不治而愈。

④逆:逆证,疾病向不利的方向发展,较为难治。

⑤表:指邪气从体表以汗的形式排解。里:指邪气从体内通过大便的形式排解。

【译文】

瘟疫之邪与疟疾类似,但疟疾不传胃,瘟疫则传胃。得瘟疫开始都怕冷,继而发热,这又与伤寒病发热同时又怕冷不同。至于伏邪有所动作,才会变生其他症状。其变动,要么从外解,要么从内陷。从外解者为顺证,从内陷者为逆证。还有表里先后的不同:有的先从表解再从里解,有的先从里解再从表解,有的只从表解不从里解,有的只从里解不从表解,有的表解里解各有侧重,有的表解里解同时进行,有的从表解后还要继续从表解,有的从里解后还要继续从里解,有的表解里解同时进行之后还要继续表解里解同时进行。

从外解者,或发斑,或战汗、狂汗、自汗、盗汗;从内陷者,胸膈痞闷,心下胀满,或腹中痛,或燥结便秘,或热结旁流,或协热下利,或呕吐、恶心、谵语、舌黄、舌黑、苔刺等证。因证而知变,因变而知治。

此言其大略,详见脉证治法诸条。

【注释】

①发斑:体表发出红斑,这是体内邪气往外透发的一种形式。

②自汗:醒时汗多。盗汗:入睡后汗出,醒后即止。

③热结旁流:因为粪便坚结于里,不能排出,人体水液从粪便旁流下,导致排出臭水。

④协热下利:表热入里而致泄泻。

⑤舌黑:舌苔发黑,多见于热证。

【译文】

邪从外解,要么表现为发斑,要么表现为战汗、狂汗、自汗、盗汗;邪从内陷,会导致胸膈痞闷,心下胀满,或者腹中痛,或者大便干燥便秘,或者热结旁流,或者协热下利,或者出现呕吐、恶心、说胡话、舌苔发黄发黑,舌上起芒刺等症状。要根据这些具体的症状,判断邪气的变化,再根据这些变化确定治法。

这里只说了个大概,详见后续各条,会详细列举其脉象、症状及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