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证数攻
【题解】
本篇提示温疫治疗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即用泻下的方法,一次两次泻不尽,要经过多次泻下,邪气才能彻底肃清。在泻下的过程中,有缓有急,完全根据具体症状情况而定。篇中有两则医案,均属罕见而极端的情况,录在此处,以广见闻,使后世医家在临证中能坚定方向,不至于中途疑惑畏怯。
温疫下后二三日,或一二日,舌上复生苔刺,邪未尽也。再下之,苔刺虽未去,已无锋芒而软,然热渴未除,更下之,热渴减,苔刺脱,日后更复热,又生苔刺,更宜下之。
【译文】
温疫,用泻下的方法,两三天或一两天后,舌苔上再生出芒刺,是因为邪气未尽。再用泻下法,芒刺虽然没有去掉,但软下来了,没有锋芒,可发热、口渴等症状没有消除,还需要再用泻下法,发热、口渴减轻,舌上芒刺脱落,过了几天后又出现热象,舌头上又生芒刺,可以继续用泻下法。
余里周因之者①,患疫月余,苔刺凡三换,计服大黄二十两②,始得热不复作,其余脉证方退。所以凡下不以数计,有是证则投是药,医家见理不透,经历未到③,中道生疑,往往遇此证,反致耽搁。但其中有间日一下者,有应连下三四日者,有应连下二日间一日者,其间宽缓之施,有应用柴胡清燥汤者,有应用犀角地黄汤者。至投承气,某日应多与,某日应少与,如其不能得法,亦足以误事,此非可以言传,贵乎临时斟酌。
【注释】
①里: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故有邻里、乡里之说。
②两:古代的剂量单位,十六两为一斤。宋代以后医书中所说的一两,今天常换算成三十克,并随证斟酌。
③经历:此处指临证的经验。
【译文】
我家乡的周因之,患疫病一个多月了,舌苔芒刺换了三次,共服用大黄二十两,才不再发热,相应的脉象和症状才退去。所以,凡是使用泻下的方法,不拘次数,有这个症候就用这味药。医家如果在理论上没有参透,或没有相关的临床经验,遇到这种情况,就会中途生出疑心,以致耽搁病情。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有隔一天泻下一次的,有应该一连泻下三四天的,有应该一连泻下两天然后停一天的,期间用药宽缓的时候,有的应该用柴胡清燥汤,有的应该用犀角地黄汤。至于用承气汤,哪天应该多用,哪天应该少用,如果不能得法,也会误事,这就不是能用语言传达的了,关键是要在临床的时候斟酌使用。
朱海畴,年四十五岁,患疫得下证,四肢不举,身卧如塑①,目闭口张,舌上苔刺,问其所苦不能答②,因问其子,两三日所服何药。云进承气汤三剂,每剂投大黄两许不效。更无他策,惟待日而已,但不忍坐视,更祈一诊。余诊得脉尚有神③,下证悉具,药浅病深也。先投大黄一两五钱,目有时而小动,再投,舌刺无芒,口渐开能言。三剂舌苔少去,神思稍爽。四日服柴胡清燥汤,五日复生芒刺,烦热又加,再下之。七日又投承气养荣汤④,热少退⑤。八日仍用大承气⑥,肢体自能少动。计半月,共服大黄十二两而愈。又数日,始进糜粥,调理两月平复。凡治千人,所遇此等,不过二三人而已,姑存案以备参酌耳。
【注释】
①身卧如塑:身体卧着僵硬如同泥塑。
②所苦:所感觉难受的地方。
③脉尚有神:脉象尚且有神采,这是一种笼统说法,没有固定的标准,只能意会。
④承气养荣汤:见本书“解后宜养阴忌投参术”条。主要用于润燥兼下热结。药味组成为:知母、当归、芍药、生地、大黄、枳实、厚朴。
⑤少:同“稍”。稍微。下同。
⑥大承气:即大承气汤。原方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药味组成为:大黄、芒硝、厚朴、枳实。为泻下剂。
【译文】
朱海畴,年龄四十五岁,患疫病,从症状上看是应当泻下的,现在他四肢不能动弹,躺在那里跟一尊塑像似的,眼睛闭着,嘴巴张着,舌苔上有芒刺,问他哪里不舒服,他不能回答。于是问他儿子,这两三天以来都吃了些什么药。他儿子说,吃了三剂承气汤,每剂都用了大黄一两左右,没有效果。现在没有什么办法,只好等死而已,只是又不忍坐视不管,所以继续求医来诊。我诊得其脉象还是有神的,而且符合泻下条件的症状也都在,之前治疗无效,只是因为病重药轻。于是再用泻下,方子中的大黄用到一两五钱,病人的眼睛能偶尔动一动了,再用,舌苔上的芒刺消失,渐渐能说话了。三剂后,舌苔减少了一些,神识、思维稍微清爽。第四天用柴胡清燥汤,第五天舌头上又生出芒刺,心烦、发热又加剧,于是再用泻下法。第七天,又用承气养荣汤,热稍微退了点。第八天依然用大承气汤,四肢也能略微动一动了。总共半个月,一共服用大黄十二两,病才痊愈。又过了几天,开始喝些稀粥,调理两个月才完全康复。根据我的临床经验,每治疗一千人中,这样的病人不过能遇到一两个而已,所以记录于此,以备参考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