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孤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7章 农民工

父亲决定外出打工。

那时村子里已经有好多人选择去外地城市打工,因为种地实在是不挣钱。去外地打工几个月回来也能剩个一千多块钱,可比种地强多了。

当然,地是根本,也不能放弃,所以刚开始时大家都是在农闲时去外出打工,农忙时再回到老家继续种地。

那个时候我们村里的人一般都选择去东南沿海城市,因为那些地方经济发达,也在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只要是去了,遍地机会挣钱。

父亲就在这个时候随叔叔去了浙江杭州。

那时候因为大家大多没有一技之长,所以刚开始到城市里都是去建筑工地干苦力。搬砖,拎水泥斗子,拉石灰等,这些都是小工。有的进去久了,在里面学会了电焊,刮大白,垒墙头这些技术活,就变成了大工。小工和大工的工资有差别的,一个大工一天的工资将近小工的两倍。

叔叔在工地上已经干了几年,比较熟悉,所以他带着父亲去了工地。

叔叔已经是个大工了,他会电焊。父亲刚去时,并不会什么技术活,只能干个小工,主要负责推水泥车,给垒墙的大工及时送配好的水泥。

他那个时候一天工资二十五块钱。一般干个俩仨月,就得回家农忙,农忙干完再回到工地,再干几个月,到过年回家。年后过完正月十五再出去。一般都是这样的流程。

那时候家里安了电话,父亲定期给母亲打电话,家里急用钱了,父亲便会往家寄钱。因为农民工一般都是过年才结钱,平时只发生活费,除非紧急情况可以向工头预支一些工资。所以,父亲每次往家寄的钱也不多,有预支的,也有他生活费里省下来的。

只有到过年的时候,父亲才会拿到所有的工资回家。那时候他都是把钱分散放于身上各处,有的缝在衣服里,有的垫在鞋垫里,有的则是装在内衣里。都是为了防止半路回来时被小偷偷走。

因为长期父亲不在身边,父爱渐少,所以那个时候我特别期待过年,只有过年父亲才能在家里待的时间长些。

一般腊月二十五六,是父亲回来的日子。我每天问着母亲,父亲什么时候回来,自己也去大门外往路口张望。

那种期待是一种半留守儿童对父亲的想念与渴望,以及一种盼父亲平安归来的希冀。

父亲也觉得缺少对我的陪伴,所以他每次回来都会给我带好多稀奇的东西,吃的玩的用的,都是从城里买来的。有时母亲嫌父亲乱给我买没用的东西,父亲则不以为然,只要我开心,他就满足了。

后来叔叔让父亲也学电焊,当个大工,大工挣的多,小工钱太少了。父亲听了叔叔的话,便跟着叔叔学电焊。

学了个把月,不行,因为父亲以前打仗的时候头受过震伤,眼睛也受到了影响,不能长时间看强光,一看久了,眼睛就酸涩,流泪,睁不开眼。

父亲不想放弃,但实在没办法,眼睛真的难以忍受,后来便作罢。于是叔叔又让父亲学砌工,垒墙。刚开始还行,后来肩膀受不了。

因为砌墙很多时候要弯腰接水泥斗子,胳膊要用力,连着肩膀。他的肩膀也是在打仗的时候受过枪伤,一到阴天下雨有时还会隐隐作痛。所以,砌工不行,强坚持会有危险。而且工地安全第一,以人为本,即使父亲想干,工头也不会让干的。

又作罢。后来父亲也认了,说自己就是小工的命,没有办法。此后便长期当着小工。

即使是这样,我家的境地也比之前父亲在家种地时好了起来。外出打工真能改变家庭经济情况。

此后,村子里年长年少的,都走上了外出打工之路。时间一直持续数十年至今。

那个时候我没有去过任何其它的城市,就是连我们县城都没去过,最远去过镇上,次数也是有限。算起来东西行动范围五公里,南北行动范围七公里而已。那时候,我是个井底之蛙,而且这种坐井观天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十几岁。

因而小时候对外面的世界特别好奇,每次父亲打工回来,我都会让他讲外面的世界,外面的城市,外面的见闻,以满足我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父亲也跟我讲过许多。他说那个时候人口管制还很严格,他们这些农民工到杭州时,都要办理暂住证,如果不办的话,被查到,要被遣送回原籍地的。所以,到地方第一件事就是办暂住证。

我那时问他杭州什么样,他说杭州西湖全国有名,还有大运河,拱宸桥,灵隐寺,钱塘江等,很多名胜古迹,游人络绎不绝。城市也在大发展,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我又问他的工地在哪里,他说在钱塘江边上,周围都是农田,不过那里是大项目,好多楼在同时建,他的工地就是其中之一。

我也问过父亲闲暇时干些什么,他说喜欢走在钱塘江北岸堤坝上看江对面,看大桥。他说那时候钱塘江上三座大桥都很宏伟,他的工地就在三桥附近。我问江对面是什么地方,父亲说一个叫萧山的地方。

小时候的我对父亲说的东西不太懂,只记得他说的西湖、大运河、钱塘江这几个容易记得的名字。

但这些已经足以开阔我的眼界了,原来在那个遥远的城市,父亲打工的城市,有这么多神奇的地方。

多年后,我到了父亲曾经打工的城市杭州,去了他当年说的西湖,钱塘江,大运河,拱宸桥,灵隐寺等。当初只在他口里听到的名字,长大后来到此地,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也去了当年他所说的在钱塘江边上的工地大项目,原来这个地方就是钱江新城。可惜的是,当年父亲是建设者中的一员,但他并不知道建的是什么,只知道是大项目。

我也到了父亲当年所说的三桥边,一开始并不知道三桥叫什么名字,后来才得知,三桥是杭州的西兴大桥。现在杭州钱塘江上的桥已经修到了十桥,钱江铁路新桥。可见这么多年,杭州在飞速发展着。

其实父亲不知道的是,钱塘江对面不只是萧山,还有滨江。

父亲是我开阔视野的启蒙老师,他在我小时候给了我一个个点,长大后,我依靠着这些点,连接成了面。走过父亲曾经踏过的土地,思索着父亲当年的境遇,体验着父亲当年的心态,努力的想感同身受。

同样地,怀古思今,也大概如此吧!

......

父亲的农民工生涯在持续着,我也渐渐成长与知事,喜怒哀乐的情感也更明显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