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食与色欲望号街车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这话可不是一般人说的,是孔子。
一语道出人之所以为人的特征和本质。孔子之所以为孔子,不是因为他是神,关键他是一个自然、也很亲切的人!虽然跨越几千年时空岁月,还觉得他离我们并不遥远。因为他想到了,说到了我们心里!
孟子作为他的精神继承人,又把这个上升为“食色性也”的高度。
据《论语》等史籍记载,孔子很重视饮食。他并不富裕,虽然曾经官居鲁国大司寇,但好像那时候公务员的待遇也不高;办学很成功,高峰期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但都是公益或慈善性质,有的学生连学费都交不起,就拿块腊肉来也算数;晚年诲人不倦,孜孜以求,但是连退休待遇也没有。
他夸奖最得意的大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陃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弟子跟着过成这样,老师能好成啥样?
即便如此,孔子还是主张: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而,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6]
虽然是针对祭祀备食说的,却体现了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以“洁美”和“适度”为核心的美食观。他所说的“八不食”,就是不新鲜的食物,颜色不好看的食物,变味的食物、烹饪方法不当的食物、反季节的食物、刀工不好的食物、佐料放得不合适的食物、外面买回来靠不住的食物他都不去吃。
这些看法和观点,放在今天都不落后。
更可贵的是,他们坦诚食色乃人之本性,是人性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维持了生命存在所必需的养分,又满足和提升了人的精神品味和需求,是一个人因生活正当而性情正常的基础和条件。
研究中国史的专家发现,中国古代的太监之所以多为作恶之人,与生理上被阉割,又无相亲相爱的家庭生活有很大关系。所以对一般社会来说,某种程度上,饥寒交迫和穷凶极恶恐怕就是相互转换的词,乱世之秋尤甚。至于像伯夷、叔齐耻食周粟,抱志守范,采薇而食,最后饿死于首阳山,毕竟是极少数的人。
食色既为人之本性,按理应当得到正常的满足,无所谓罪恶可言,还可作为衡量一个社会发达开明的标准。
食色不仅是世像,更是人心,悠悠万世,唯此为大,高明之处,道在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