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基础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众创”成为创新创业的主要形式

众创,即大众创新创业。由于兴趣、成本、自我价值实现或者其他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当前大众创新创业的动机被广泛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社会新趋势。“众创”之“众”并非通常意义的群众,而是富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个体集群。

一、创新民主化时代来临

说到创新,人们往往想到的是那些科技牛人或发明家,认为创新与普通百姓相距甚远。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的创新强国,能够造就今天如此强大的美国,当然少不了那些创新传奇人物,但更多的是,美国存在着一个更为庞大的普通创新群体。正如哈罗德·埃文斯在《美国创新史》一书中所指出的,美国社会的繁荣史是那些善于发明创造的人民的历史,他们对技术有着神秘的信仰,从在大平原上用风车取水的早期定居者到当前互联网上的精英,创新实用的发明是美国卓越背后的主要力量源泉。埃文斯笔下的创新者最初并非都是社会精英,他们当中有卡车司机、肖像画家、修鞋匠、海员、水果批发商、毒贩子、美发师、广告员、磨房主、奴隶不识字的女儿、旧金山街头的暴乱分子、海滩出租车司机、女裁缝、钢琴销售员、发电厂的领班、二战末在战舰上无所事事的美海军士兵、花花公子、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小职员……当然,还有两位发明了飞机的自行车技工(莱特兄弟)。

信息通信技术的融合与发展推动了人们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组织方式与社会形态的深刻变革,同时也推动着知识社会的形成和创新模式的嬗变。与信息技术由Web 1.0向Web 2.0演化相对应,创新也经历了一个由创新1.0到创新2.0的创新民主化的演变过程。

Web 1.0时代

信息技术的变革和使用推动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最初,创新发展所需要的大量信息数据通过互联网被科学家及网络工程师所利用,他们由于掌握着研发平台和研发工具,具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独特优势,抢得商业先机,把所需要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或者服务。在这个阶段,互联网最重要的作用主要用于传输和处理数据,而人们更多的只是互联网的消费者,几乎不参与互联网的创新过程。

以技术发展为导向、科研人员为主体、实验室为载体的科技创新1.0转向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以共同创新、开放创新为特点的用户参与的创新2.0模式。

创新1.0时代

与Web 1.0时代相对应的创新阶段叫作创新1.0时代,这个阶段创新是以技术发展为导向、科研人员为主体、实验室为载体的科技创新活动,用户和普通大众只能单向享受或者欣赏创新成果,很难作为创新主体参与到创新过程中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发展,大量的计算机接入互联网,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网联系起来,人们借助互联网平台分享知识、沟通情感、开展合作。普通用户身份随之发生了变化,他们既是互联网世界的浏览者与消费者,同时也是内容的制作者和提供者,互联网走进了以博客、Wiki(维客,也译为维基)等开放平台为代表的Web 2.0时代。创新2.0正是伴随Web 2.0而产生的。

创新2.0是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导向,以应用和价值实现为核心的创新,具有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大众创新的特征。创新2.0是面向知识社会及未来社会发展的下一代创新,是从精英创新转向用户创新的变革,是技术主导转向社会实践的开放创新、协同创新和大众创新,是更注重社会协作,更为开阔、更符合用户需求的大众创新实践,是创新民主化、创新平民化、创新大众化的具体体现。

二、大众创业成为时代新特点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以前火车头是决定列车速度的唯一动力,现在的动车组完全不一样了,动车组属动力分散型列车,它在靠车头带动的同时,半数车厢都有发动装置,通过多个车厢的共同发力,实现动车组高速运行。“当代动车”是大众创造推动社会快速发展的现实隐喻。

创新民主化时代,从把人当作个体的角度看,每个人都享有自由创造和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客观要求。在每个人都享有自由创造的权利的社会环境中,人的主动性、创新性得到了极大激发,人们普遍希望通过自身的奋斗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通过创办企业实现财富增值、改变社会地位和实现个人价值。从社会的角度看,创新民主化有利于推动创业大众化,实现经济动能转化和提质增效。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更认可大企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而对于以草根创业为主体的中小微企业的存在或价值往往容易被忽视。然而,今天的大公司比如麦当劳、微软、华为等并非一开始就是大企业,这些企业也是从小推车、小车库、小工棚等小微企业发展起来的。阿里巴巴、新东方、百度、携程、网易等也同样是从小工作室和小培训班起家的。中小微企业是未来大企业的源头,也是推动国家进步创新的重要动力。

强大的经济体固然需要“顶天立地”的大企业,但更需要“铺天盖地”的中小微企业。中小微企业是大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造就未来大企业的摇篮,同时,中小微企业也是科技创新、制造岗位和创造社会财富的主力。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小企业成长发展的速度。这种以大量创新成长型中小企业为支撑的经济形态被称为创业型经济。

试想,13亿人口中有8、9亿的劳动者,如果他们都投入创业和创新创造,这将是巨大的力量。关键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创造力,进一步激发企业和市场活力,破除一切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让每个有创业意愿的人都拥有自主创业的空间,让创新创造的血液在全社会自由流动,让自我发展的精神在群众中蔚然成风。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一个“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自然禀赋”就会充分发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发动机”就会更新换代升级。

——李克强在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讲话

很多人认为美国经济之所以发达,原因在于,它拥有全球最多的500强企业,同时,美国也是世界上跨国公司、大企业最为集中的国家。在美国经济体系中,平均每10个人就有1人创业,全国大约有小企业3000万家,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小企业才是美国企业的主体,对全美经济社会发展起支配作用。我国改革开放近40年,中小企业异军突起。2018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我国各类市场主体达到9800多万户,五年增加70%以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日均新设企业1万6千多户。快速崛起的新动能,正在重塑经济增长格局、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新标志。

创业型经济是建立在创新与新创事业基础上的一种经济形态。我国目前正处于发展创业型经济的新阶段。在创业型经济形态下,创新作为要素及生产条件组合的革命性变化,其深处是技术进步驱动。技术进步源于人力资本密集的创业创新,这也就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最基本原因。创业者、企业家在这里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是作为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的组织者,社会需要大量具有优良素质和高超技能的创业者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

创业型经济需要千千万万中小微企业支撑,千千万万中小微企业则有赖于数以亿计的创业者创建,推动大众创新创业成为创业型经济成败的关键。

千千万万中小微企业是社会创新的主体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成熟企业比新企业更不愿意承担风险,成熟企业变得越来越僵化,也越来越缺乏创新,最具革新性的飞跃往往是由新兴创业公司创造的。以技术创新为例,“二战”后,美国约有一半的技术创新,其95%的根本性创新是由新诞生的小型创业公司完成的。我国新兴的中小微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突出,目前这些中小微企业实现了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和60%左右的发明专利,成为我国创新的主要力量。

千千万万中小微企业是社会岗位创造的主力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国经济滞胀期,财富500强企业减少了约500万个工作岗位,大量新成长的中小企业却创造了美国经济中81.5%的新就业机会,创造了超过3400万的就业岗位。美国新就业机会中的2/3是由小型创业企业创造的,小微企业被誉为“伟大的美国工作机器”。中小微企业也是我国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吸纳就业人数占全国城镇就业人数的80%。

千千万万中小微企业是社会创富的主渠道

世界主要经济体目前基本都是以中小微企业为主体的,创业成为国家经济的直接驱动力量,1980年以后,新兴的中小企业创造了美国超过95%的财富。创业为美国经济增添了活力,在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推动了美国经济几十年持续强劲发展,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直接驱动力。在我国,数量庞大的中小微企业为国家创造了50%以上的税收,实现了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

他山之石

爱尔兰推进创新创业的经验及启示

爱尔兰是欧洲小国,国土面积约7万平方千米,截止至2014年,爱尔兰有人口约473万,是世界上高度发达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2014年,爱尔兰GDP增速达到4.8%,2015年更是高达7.8%,人均GDP达到4.4万欧元。

纵观爱尔兰经济发展的历程,从以农业为基础的内向型经济成功转变成以知识为基础的高技术出口型经济,依靠的是对外开放和科技创新;爱尔兰经济从金融危机中迅速恢复并保持稳固的高增长势头,其政府重视科技创新、大力扶持创新创业的做法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1年,爱尔兰政府将经济复苏及推动就业作为政府首要任务,同时更加强调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和创造就业中的作用。2012年以来,爱尔兰通过吸引外资和鼓励创新创业,创造了13.8万个新的就业岗位,仅2015年就业企业创新部支持的企业就创造了2.2万个就业岗位。

为支持小企业创新活动,帮助其从高校或政府研究机构获取专业化的知识服务,爱尔兰企业局引入了发放“创新券”的做法,每张创新券价值5000欧元,小企业可以用创新券购买外部服务。政府加大对科研人才的培养和支持,创造更多高技能岗位,采取了改善金融环境、降低商业成本、鼓励重大创新等一系列措施。就业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爱尔兰失业率已经从最高时的15.1%下降到2016年2月的8.8%,为2008年以来的最低值。

爱尔兰推进创新创业经验所带来的启示是:创新文化是创新创业的思想源泉。创新是爱尔兰经济腾飞的主要因素之一。爱尔兰国家虽小,但拥有众多的“世界之最”,这也体现了爱尔兰的创新传统和创新文化。良好的创新制度和国家创新体系是创新文化生长的土壤,爱尔兰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都会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国家创新治理体系,出台新的创新战略和规划,引导全社会创新创业,使得政府的无形之手和市场力量都发挥较好的作用。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5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爱尔兰的创新指数进入世界前10,排在第8位。

科技创新是创新创业的内在动力。科技创新是创新创业的源泉,爱尔兰政府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优先发展的领域。进入新世纪,爱尔兰政府先后两次发布实施科技创新战略,使爱尔兰成为创新型国家。

对外开放是创新创业的快捷途径。爱尔兰政府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大批外资企业在爱尔兰投资发展。政府对企业统一按12.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这对跨国公司有着极大的吸引力。爱尔兰人口仅占欧洲人口的1%,每年却吸引了占欧洲6%的国际货币资金流入。许多世界500强企业都将其欧洲总部设在爱尔兰。

政府资金是创新创业的重要杠杆。在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特别是初创企业方面,爱尔兰公共财政支持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爱尔兰政府还对一些创业项目提供种子基金,如果初创企业最终失败,政府不会追讨所投资的基金;如果创业成功则可以扩大创业基金的规模。这些政策极大地鼓励了年轻大学毕业生创业。

人才是创新创业的根本保证。爱尔兰的发展得益于拥有大批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力资源。20世纪70年代起,爱尔兰政府开始大幅度增加教育投资,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国家公共教育投入强度居西方国家前列。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中,爱尔兰被评为“欧洲教育质量最高的国家”。另外,爱尔兰政府积极吸引海外高素质人才,鼓励在海外留学和工作的移民回国创业,吸引了大量外籍高层次人才来爱尔兰。这些人员带来了最新的技术和急需的资金,为爱尔兰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根据2016年《全球科技经济瞭望》改编)

扩展阅读

中国“双创”理念何以能走向世界

2017年4月27日,联合国大会通过设立“世界创意和创新日”的决议,将每年的4月21日指定为世界创意和创新日,并呼吁各国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将这一理念写入联合国决议,显示了创新作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已获得广泛国际共识,中国方案再次为全球课题贡献智慧。

从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双创”理念迅速贯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人们发现,原来,这个社会蕴藏着如此充盈的创新设想、有着如此强烈的创业诉求,如果能够从制度体系多一些包容、宽容,假以时日,必将激发起全社会的活力与创造力。

此番联合国大会将中国这一理念写入决议,并非是简单的倡导与肯定,而是体现了一种可贵的国际共识。这一方面表明,中国方案正在具有全球的普适性,并为全球课题贡献自己的智慧。随着中国经济越来越融入世界体系,中国与世界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呈现出某种“同频共振”,因此,中国提出的“双创”理念,旨在破解国内问题的解决方案,注定具有全球价值。

作为一个后发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消除贫困、促进均衡增长,持续增加就业等方面的经验,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同样具有借鉴意义。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已连续4年超过1300万人。这其中,“双创”以及强力推进的商事制度改革功不可没,据国家工商总局数据显示,仅2016年,我国全年新登记企业552.8万家,同比增长24.5%,平均每天新登记1.51万家。

另一方面,从全球视野看,不仅存在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也存在着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当此之时,以往那种单纯依靠资源或劳动力求得快速发展的路径,显然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即便依然存在一定的红利,也日渐摊薄,不可持续,因此,通过“双创”发掘经济潜力、激发个体创造力,几乎成为不二的选项。

一个国家经济活力的释放,民众创新和创造力的激活,关键在于政府要松绑,要让社会崛起。越是宽容、多元化的社会,就越是有活力和创造力,而一般民众、市场主体的奇思妙想也能够产生并付诸实施。

当下,基于“双创”的中国方案能够成为国际共识,固然是一种荣誉,但同时也意味着某种使命,即应该以更主动、更积极的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得更好,真正成为全球化背景下某种具有可复制性的制度改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强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提升服务,真正做到在为社会松绑的同时,监管不能放松,从而保证“双创”的正确路径。

(来源:光明网)

思考与训练

1.什么是创新?什么是创业?创新与创业之间是什么关系?

2.创业有哪些类型?创业的核心价值有哪些?

3.有人说“我不想自主创业,所以创新创业都与我无关”,请运用相关知识对这种观点进行评论。

扫一扫,告诉你

本章小结

创新创业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无论是过去还是今天,无论是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演进,还是社会性矛盾的解决,创新创业都为社会发展前进提供不竭动力。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社会的扁平化促进了创新民主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真正成为现实,每一个人都有机会通过创新创业实践展示个人才华和实现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洪银兴.关于创新驱动和创新型经济的几个重要概念[N].新华日报,2011.08.26.

[2]李建波.论创新型经济的涵义、特征与发展趋势[J].前沿,2011.07.

[3]洪银兴.创新型经济:经济发展的新阶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10.

[4]吴新谦.创新的意义在于创造经济价值[ol].新民网,2016.10.11.

[5]朱天.全球比较看中国创新能力

[6]华为案例分析.华为式创新实践与创新哲学

[7]郁义鸿等.创业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8]郭必裕.我国大学生机会型创业与生存创业对比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04.

[9]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关系每一个人的事[N].光明日报2015.08.10.

[10]为什么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ol].中国经济网2015.05.28.

[11]刘志迎等.众创空间——从奇思妙想到极致产品[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12]中小企业是我国创造社会财富的主力[ol].中山经济网,2015.09.21.

[13]辜胜阻,曹冬梅,庄芹芹.让创业创新成为新常态经济的新引擎[N].金融时报,2015.07.20.

[14]从摆地摊到投资酒店开办培训机构,“95后”大二女生两年时间赚了120万[N].中山商报,201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