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建设与绿化工作的发言
广州市人民委员会副秘书长 林西
(1957年12月)
代表们、同志们:
我完全同意朱光同志的报告,我现在就市政建设与绿化工作发表一些意见,由于有个别极右的说法,否定我们新中国成立以来市政建设工作成绩,企图达到可耻的全盘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所以我不得不来谈谈。
新中国成立八年来,广州市市政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这些成绩都是铁的事实,右派分子企图攻击本市市政建设的成就,说“解放后不如解放前”“比不上陈济棠时代”,究竟新中国成立后怎样?新中国成立前怎样?陈济棠时代又怎样?让我来谈一谈事实吧。
首先谈谈市政建设投资,虽然集中资金搞工业,但新中国成立八年来投资于城市公用事业为3241.7万元,平均每年为463万元(属企业、事业单位自行投资未算在内,如加上更多)。陈济棠统治时期,最盛一年(1933年)市政方面投资,折算人民币150万元,对比起来,为陈济棠时期的三倍多。单从这一点说,我们每一年工作等于陈济棠最盛时代三年的工作。
道路方面:新中国成立后投资于新建和改建道路的资金共822万元,新辟及改善的较大道路有河南工业大道、黄埔大道、大沙头沿江马路、黄沙大道等,现在道路面积281.7万平方公尺,比1949年增加了道路面积78万平方公尺,即增加了27.69%,如果与陈济棠时代比较,新中国成立八年来所建道路等于广州开始建马路时的1886年(光绪十二年)直到陈济棠最盛时期的1933年共47年全部道路面积的48.3%,接近一半,就是说我们八年做了新中国成立前30年的工作。道路维修费新中国成立以来平均每年67万多元,是陈济棠最盛一年(1933年)的264%。
下水道方面: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对下水道投资为532万元,对一些干道如玉带濠、百子涌、橙基涌、东关等臭涌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造,八年来新建及改建了下水道110.8公里,比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总长309.29公里增加了1/3,比陈济棠时代总长约250公里增加了45%,差不多50%,也就是说我们八年做的事情等于新中国成立前30年做的事情。新中国成立后平均每年修建排水管道长度相当于1932年的130%,下水道维修费新中国成立后平均每年22万元,比1933年将近增加八倍。
自来水方面:陈济棠时期扩建了自来水厂,这是事实,但扩建后情况又怎样呢?当时最高年售水量为1085.7万吨,用水人口40万人,这情况一直保持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新中国成立后情况又怎样呢?现在年售水量为3250万吨,用水人口由40万人增至125万,供水控制面积由18.68平方公里到今年年底完成黄埔港、员村工业区、瘦狗岭和飞鹅岭等地供水工程后,供水面积将达55.42平方公里,不过八年就三倍于过去43年的自来水的建设。水的质量,新中国成立前几十年从未能解决,新中国成立后几年就达到国际标准。
公园绿化方面:新中国成立以来,除了整顿,扩充新中国成立前遗留下来的残缺简陋的公园外,还新建了7个公园,目前全市公园已达362.3公顷,约等于新中国成立前和陈济棠时代的10倍,单以新开辟越秀公园、烈士陵园、广州文化公园和动物园四个公园面积139.5公顷算,就相当于陈济棠统治时公园面积的五倍。为了绿化城市,我们在新中国成立后增种了13多万株路树,等于新中国成立前共有路树的24倍,等于陈济棠时代的10倍。我们还发动群众,绿化郊区荒山,在1956年、1957两年内共植了475万株树苗,并逐步开展内街的绿化,这些成绩,旧社会是望尘莫及的,就是说我们八年所做的,按新中国成立前的速度,他们几十年、几百年都做不到。
市内电话方面:陈济棠统治时代全市电话只有7757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亦只是9600门,1956年已经增加到10730门,目前我们正新建4000门电话,到1958年年中,4000门可全部投入生产。为了方便人民群众,新中国成立以来共增加480门公共电话,公用电话满布全市各个街道,现在广州的电话已不是新中国成立前那样专供官僚和富有的人所享用,而是全市人民都可以使用了。
公共交通方面:本市的交通事业,几年来的发展是不可比拟的,就以公共汽车的发展来说,陈济棠时公共汽车只有96辆,交通线路只有13条,新中国成立时亦只有164辆,线路12条,到今年为止,公共汽车增加到256辆,比新中国成立时增加56%,比陈济棠时增加167%,线路扩展到21条,年乘客量现在达13385万人次,比新中国成立前增约四倍。
房屋建设方面:新中国成立前,全市房屋建筑叠合面积为1116.4万平方公尺,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为了解决工人的居住问题,先后建设西村工人新村、建设新村、小港新村、凤凰新村、黄埔工人新村等大批工人住宅区,预计今年年底全市房屋建筑叠合面积达1443.1万平方公尺,增加326.7万平方公尺,约为新中国成立时总面积的1/3。在陈济棠统治时期所谓“黄金时代”虽然兴建了中山纪念堂、市府大楼、中山图书馆等,但比我们建筑数量上少得多,是不可比的。以1933年“黄金时代”最盛的一年说,全市房屋建筑(几乎全部是私人建房,并且包括几间大厦的建设)全部投资费用约折合人民币2000万元,大小一共5543宗。新中国成立后又怎样呢?根据统计,去年一年在本市报建房屋工程费达4074万元(其他建设未包括在内),等于1933年的两倍。
以上所谈只是很多成绩里面的一些例子,其他如规划工作给城市发展有了基本合理的安排,路灯也增加了三倍多,还有消防、环境卫生工作成绩都是很显著的,我们并不因此而自满,而是在肯定成绩基础上积极克服右倾保守思想,再来一个大跃进,我们工作中的缺点及第二个五年计划的项目以后再向代表们报告,现在让我再谈一谈城市建设几个问题:
要把广州市的城市建设搞好,按广州市的特点,有几件事是不要用什么钱或少用钱就可以办到的,而且大大给国家带来许多财富,又能迅速改变城市面貌。现在提出供大家研究,如果大家支持就能做得到的。
一
我们常说,广州市是一个四季鸟语花香的城市,这种四季长春的天然景色是全国其他地区少有的,陶铸书记一再指示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特有的有利条件贯彻到城市建设中去。充分利用绿化,把广州市建设成为一个绿荫覆盖着的城市,对城市人民来说将是一个重大的文化与福利设施。天气热了,它可以给我们降温度(森林内可以相差四度);天气冷了,它可以给我们保持温暖;大风,它首先给我们屏障着;大雨,它可以使水流缓慢,保护着我们的田地、船只、房屋安全;天旱了,它可以把地下水蒸发到空气中来,使空气保持一定湿度,它像筛子一样阻挡着灰尘,使我们的室内清洁;城市工业发展了,市区的空气增加了一定的浊度,林木花卉给我们大量的新鲜空气(30平方公尺面积的绿叶便可净化一个壮夫的空气);城市繁荣了,带来的噪音也就增加,绿化可以降低音量20%~30%,使我们在劳动以后与孩子们一起,能够得到安静的休息。森林树木就是这样大公无私地为人们服务着,保护着我们的健康,增进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劳动能力,这样做的结果,在生产收入上,在国防上、消防上种种好处是叙述不完的。因此,我们要坚决贯彻省、市委的指示,在1958年的春天要基本上完成广州市的绿化任务,并在这一基础上补漏、补植。在技术与苗木许可的条件下向经济林发展,有计划的逐步改种,并利用机关,企业的体力劳动制度,分区、分片的交给各单位去包干,专门机关在技术给予指导。这些措施已经得到全市人民热烈的支持与拥护。为了贯彻省、市1958年春基本上全面完成广州市绿化任务(有一部分不能完成),我们必须学习新会县那种朝气蓬勃、无限生命力,充满着理想“四变”运动,即变农村为花园,变荒山为果山,变河溪为鱼塘,变稻田为谷仓,与电白县那种惊心动魄、愚公移山的沙滩造林,两年完成的做法,那种不怕任何困难的战斗行动,来完成我们的绿化工作。我们按新会县的词谱,试谈谈他们的“四变”。
(一)变街坊为花园
变街坊为花园的工作,我们过去做得很不够,所以首先谈谈居民区的绿化。居民区绿化不是说拆了房子种树,而是利用我们现有的建筑物周围每一尺空地,利用家家户户室内室外加以充分绿化,这样做很容易使每个居民更直接得到绿化的利益。
1.变房屋上盖为各种攀登植物覆盖着的绿顶(包括某些工厂)。这样会大大降低室内炎热,减少搭凉棚的费用。如种炮仗花、西番莲、都是很好的。种了三年就可以爬上三四层楼屋顶。西番莲可以当饮料,炮仗花在春节期间开花,可以作为节日的点缀。只要在房子边挖一个洞穴,放点肥料,经常照顾一下就可以。广州市已经有不少居民这样做了,如东平五马路X号,连新路117、119号,德政北路禺东二路一号……就做得很好。
2.变天台为葡萄架,夏天可以乘凉,可以吃葡萄,或者种上南瓜,可以当菜吃;冬天叶落了可以晒太阳。只要找几个漏底的破缸子,或用些砖头在天台四角围几个圈圈,放些泥土就可以了,如从化的医院与广州市有许多居民就是这样做的。如全市房屋二分之一的天台能这样做,每个天台两株计,每年就可收入30万斤葡萄。
3.变房屋的墙为绿色的墙(甚至厕所的墙),这里有几个例子,波罗庙有一面墙就生长了很好的爬墙虎;海南岛有一间教会也是所有的墙都爬上了一种常绿的植物;广州净慧路4号,从三楼而下,如同一面绿色的瀑布,直泻到地。这样可以节省搭凉棚和粉饰的费用,而且窗帘布也节省了。
4.变竹围墙为绿篱,竹的围墙大约三几年就坏了,刮大风时又容易被吹倒,再围又要花钱,如果我们架竹围篱的同时,就种上大红花,或种上竹、葵竹、勒杜鹃等,如果多种几行就更好,如大红花、香蕉、竹子,以后就可以一劳永逸,有些单位在建筑房屋的同时,就可以种绿篱,还可以大大为国家节省将来再砌砖墙的费用。朱总司令来广州,就向我们建议,把砖留给群众盖房子,围墙可以用绿篱。我看广州市人民是会积极做到的,越秀北路112号就做得很好,越秀公园也做得不错。
5.变砖的围墙为生产香花的围墙,已经砌好的砖围墙,可以利用它当作花架,如种上七姐妹或其他的蔓生植物,不到两年,花长起来又香又好看,又可以供给香花工厂做原料。我看见郊区人委边上有一座房子的围墙,与垦殖局在百子路招待所的围墙,就已经做到或开始这样做。我到杭州西湖,就看到他们在墙上钉竹钉,种攀登植物。在围墙内还可以种许多东西,东平路上有一家院内,有吃的、香的、有看的,真是春色满园。
6.变室内为香花陈列室,广州市民在室内是有陈设盆花习惯的,到花市的季节大家都去买花,在屋前隙地也有许多摆了盆花的,我看到珠江的许多小船,也陈列着各种各样的盆花,通向小艇的木桥上也有不少的花,我们建设局有几位工程师,利用了阳台很小地方培植了很多玉质植物,还送到文化公园去展览。我们假定一个人有两盆,一家就有十盆,以茉莉花为例,每年可以给国家提供香花几十万斤,如果有时间搞盆景,还可以给国家换来外汇。更不用说美化和丰富了自己的生活。
7.变小块地为蕉园(包括庭前小院)。我们居民区内还有许多小空地既不能盖房子,又不能当群众活动的广场,或者暂时还未确定使用性质的大小土地,都可以种香蕉(或群众乐意的树林),收效又快,人可以吃香蕉,叶可以喂兔。以西区逢源街豆腐巷82号为例,他就在不妨碍行人的路中间,用了几块砖围着,种了几棵香蕉,每年收入好几担,到了傍晚,附近居民坐在那休息闲谈,形成一个小公园。东皋大道居民,也在路边种了两块香蕉地,把一些不整齐的木屋变成了风景区,真是既有生产收入又改变了市容面貌,我们应大大推广,还有一两尺的小土地可以种榕树、红花楹、玉兰等,利用很小土地覆盖着很大面积。至于郊区与近郊居民区,绿化的空间更广阔了,应当按农业发展纲要,在宅旁、沟边、田边、塘边、牧地边……多种经济作物和经济林,去年派机关干部下去帮助,听说有意见今年没有抓紧,明年应该按规划种植好,如果需要的话,我们准备明年再派机关干部去帮助。
这些做法,我看不是什么幻想,这是我们人口密度很大的市区唯一可行的路,有些积极绿化自己环境的人们,早已经做了。我们以上几点是从群众中来的,它又是与群众的生活习惯、生产收入结合着的,我们不过把这些给予综合推广而已,只要我们能学习新会县与电白县建设社会主义的干劲与毅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我们建议在各区领导下,利用机关劳动制度,按办事处包干,依靠一两个学校,利用上述的绿化积极分子,发动全市市民(机关、团体、企业、学校驻地的绿化也归到所在地的区和街领导),是完全可以将省市委充分绿化的号召,变为实际的行动,实现我们全市绿化的任务。
(二)变干道(近郊与郊区)为林带
广州的路树除了一些小马路与郊区某些道路外,基本上已种完,留下的只是补种与换种,明年集中力量在路边种林带,可以推迟种的路树推到后年。按照陶书记的指示:凡是道路两旁能多种几行树的均应一律多种几行,我们认为这指示是非常正确的。在新的黄埔大道,与某些地区已经是初步这样做了。明年我们凡是能加一株的种一株,能加十行的种十行,慢慢地联结成带,等成林以后,在林带中间开一些便道,将来人们到郊区走路或骑单车是在林带中行走,干道边到处都成了小公园,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对一些不能种植林带的路边如旧黄埔大道,可以试种大红花,或种植不同空间生长的灌木,冼村在路边种香蕉。也可以研究。
在干道上,我们还要做下边几件事,这些要在1958年起逐步完成。
1.市区的骑楼是广州市的建筑特点,但是它的缺点就是不好种树,我们也应改变它的面貌。群众的创造性是无限的,他们创造了许多绿化的办法,解放北路149号(交际处北边),他用了一个不大的花盆栽了一株大红花,六年了,变成了一株红花盛开的树,十分可爱。德政北路47号与51号骑楼边种了一株佛肚子竹与鸡蛋花,生长得很好,还有许多茶楼的骑楼前,也种了葵竹与其他的东西,这些例子很多(如爱群),我们园林处工程师应很好总结这些群众的创造出来的经验与智慧,把它用到我们现实生活中去,那么我们将来的百花展览会就在骑楼下全年地开放着,迎接观众,如果大家赞成,三年内就可以完全实现。
2.我们街道中的飘蓬也要与绿化结合起来,解放北路、大北直街与小北花园一带,给我们创造了很好的经验,可以逐步地利用花廊来代替现在十分零乱的飘蓬,不过,现在就应在旧的飘蓬边种好炮花,待飘蓬旧了,不能用了,拆去上盖,按统一规格改为花廊,如果行人道宽的地方,缩进一两尺,前边还可以种树,对于风雨阳光,与飘蓬有同样的作用。永汉路新华书店南边,有一香园,他在行人道上种了两株葡萄,覆盖了人行道,每年约可收入30余元(不过在干道旁种植葡萄不好,到了冬天落叶后很难看)。对于我们说也是一种很好的启示。
3.许多道路两边(例如去沙河的路上)有许多黄土坡,紧靠着行人道,下雨时将泥土冲到路上,刮起风来就是尘土飞扬,我们也要把它变为绿色的坡岸。越秀公园内与五层楼边,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种了蔓生的黄素馨,它把整个的土坡护盖着,如同小垂柳,有些小孩喜欢爬上爬下的地方,还可以种植有刺的七姐妹、勒杜鹃,还能开美丽的花朵,铁路两边的护坡及其他的坡岸,都是可以研究这种办法的。
这些依靠园林处规划设计好,利用机关与居民的义务劳动与维护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4.广州还有一条大干道,就是珠江,它是用船当车的地方,沿岸有许多堤围,让这土地荒芜着,实在可惜,我们建议也要它变。据说有些水利专家认为植了树木有台风会出危险,其实现在养鹅的划着一条小船用铁扒在围坡上扒草喂鹅,日久天长,围堤还是会垮的。我们与群众研究,并从历史上留下的情况来分析,向河流一面离堤一两尺的水中可以种水榕、柳树,有防浪作用,接着在堤上可以种香蕉,在堤内可以种坚尼牧草,不影响稻谷生长。如果郊区同意,我们也可以组织机关,帮助群众种植,为合作社所有,这样做既护了堤,又是一笔十分大的收入,我们初步计算了一下,郊区有主要堤围约八九十公里,堤外种香蕉,以2公尺种一株香蕉计可种香蕉4万余株,每株年产香蕉25斤计,约可产香蕉100万斤。堤内种牧草,可产数百万斤,可供给许多牛的草料。
5.广州还有一些大小涌,大的如司马涌、沙河涌,小的如苏联展览馆的小沟,这些沟还有不少没有利用,有些种了柳树,生长很好,还应大力间种香蕉与大红花或其他香花,使它们在不同的高度中发展。充分利用斜坡土地,花县白竹合作社那种间作的经验与研究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黄花岗也有条沟种植得很好。
6.铁路沿线也是进入广州的主要干道,而且铁路两边也有预留地,应种植林带,并利用绿化,把广州沿铁路的木屋区变为风景区,群众也是乐意的,对市容也有很大美化作用。还有些道口的小屋子,有些是棺材板搭的,应当种上攀登植物。我们建议铁路分局应迅速实现。
7.从广州到黄埔有一条旧的铁路路基,除群众已种植外,划给各合作社种果树和香蕉,最好北岸种树,南面种蕉、种果,争取今年春绿化完。否则由机关去种。
8.大道边的放牧场应种台湾相思林带,种牧草,如不管理,时间久了,会变沙漠。沿干道积肥的厕所,可以种些东西,种菠萝的坡地边沿,也应种其他东西如牧草,以免引起土壤被冲刷。
(三)变各类荒山荒地为林地,逐步的变为花果园
1.华南植物园在市的东北郊还有一万多亩荒地据说要在十年内种植完成,我们认为可以于1958年内全部造林,既可改良土壤,又可积极利用土地,以后按造园计划,逐年改造,长大的林木,可以移到新发展的工业区,也可以当作材料使用。
2.第二个比较大的荒地就是广州邻县的一些山坡,我建议省林业厅让我们把它种植起来,归白云林场与所在地合作社共有。
3.第三个比较大的荒地,就是各军事仓库,哨地、对空阵地,部队同志是积极支持绿化的,由于过去不够明确,所以还没有绿化,我们与军区同志研究过,也是可以绿化的,如果部队同意,我们也可以动员人力,用军民合作的办法,把它绿化好。例如在一些对空阵地可以种柑橘,种香花,种矮一些的东西,种牧草总比荒着好,今年一定要全部完成,银河公墓种柑橘百分之九十九成活,而且生长得很好。
4.第四个比较大的荒地就是回教坟场与少数其他坟地,据说有人认为是不可以种树的,但是苏联展览馆后面,回教坟地不是种得很好吗?我们的祖先与我们活着的人一样,也是爱安静爱树林的,建议马区长能向群众宣传解释,今年能带头把所有回教坟地的树种植起来,所有扫墓的人们,应爱护坟地上已种的树,松松土、加点肥,没有树的应自己种好树向我们的先人表示,现在是社会主义,要绿化了。
5.就是飞机场跑道以外的空地,也应当充分绿化,种植一尺以下的香花、牧草,远一点的地方可以种灌木,对起飞降落是没有任何影响的。白云机场许多地方已这样做了,有关部门应负责完成,劳动力不够,市内要予以支援。
6.就是广播电台与其他电台的天线杆下边,据说种树会影响电的感应,我们认为可以与机场一样,采取可行的办法,能长草,为什么不能种香花,总之我们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不能给它荒芜着。
(四)变公园为“以园养园”
广州公园在不断扩大与充实内容,如果不向以园养园的方向努力,对国家是一笔很大的开支,以园养园除了卖票与开食品店及其他文娱活动外,更重要的是向土地要钱,这样的钱,才是真正的给社会创造了财富。前面的收入虽然重要,从整个社会财富来说,并不增值什么,因此必须在现有基础上适当的、但又是以最大的精力,去充分利用公园进行多种经营。对收入,对调剂劳动季节性都很重要,比如林地可以种植什么经济作物,哪些地方可以种香花,哪些地方可以养蜂、养兔、养鸟(上海在对外贸易会上就运了猫来出口)、养鹅、养鸭、养鱼(鹅、鸭粪也是鱼的食料),总之,要所有土地不浪费,能利用的东西都利用,能想到的办法都想尽,这样就应给几个大公园有一定的独立计划自己经营的权利,并规定一些指标与任务,如一亩湖能否生产七百斤鱼,生产多少香花交多少任务等。另一方面要以搞菊花的劲头搞一些出口的花木,给国家换些外汇,并通过公园把市区各花商管理起来,广州过去每年花木出口是很大笔的外汇收入,还有南花北运的业务也可以开展起来,还可以用目前国家义务劳动制度来为公园增加财富。
绿化工作,还应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结合苗木技术管理上的可能,不断提高绿化质量,目前种植与人民生活与生产相结合,与勤俭建国相结合,与广州实际环境相结合的做法,确实有利而无一害的。
有人认为发展绿化与工业有矛盾,给工业生产原料,给工业基地先种好树,有什么矛盾可言呢?又有人说与农业有矛盾,我们开辟东郊公园就一并帮助解决水利灌溉,牧地少了应当种牧草,有人说在农田里种树,我还不清楚有这样一件事,如果必要的话,也并不是不可以的,葵蓬乡花地不是用农田种树生产,如果经济收入合算的话,是可以做的,不过现在还没有这样做。
又有人认为绿化树种还没有研究好,要待他们研究好才绿化。这些意见都是不正确的。
二
一方面广州市是一个建筑用地不足,且农田产量很高,我们郊区就是一个很大的蔬菜工厂,每年负担北运和外运的任务。一亩高产地最高每年产值达1200元,平均达500元。另一方面广州市工业正在大规模发展,之后需要很多的土地,人口方面按过去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的情况每年要增加8万人,他们需要居住的地方,如果加上走路、看戏、住学校、住医院、上茶楼、吃蔬菜副食品等,每增加一个人要113平方公尺土地,每年要将建成区和郊区农田增加1/20面积,因此节约用地以保证生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浪费土地方面,亦是很严重的,根据今年重点抽查92个用地单位,就有36个在不同程度上浪费土地共1776市亩,占总征地面积四分之一强,这些浪费的土地可以养活2287人,如果种经济作物就更多了,现在以1956年、1957年两年计,每年要用15.4平方公里土地,这样不加限制,大量使用农田,继续下去问题就更严重,现在和大家商量几个办法:
1.不盖或少盖平房,自从增产节约以来,许多单位为了本单位节约,争着要盖平房,实际上造成城市各方面的很大浪费(后面另算一笔账),最近文化公园前面我们小汽车公司要盖一个车房,由于是我们自己的单位,说服了他们,现在组织起来准备盖一个八层楼,把附近单位用地都解决了,同样一块土地,利用率单从土地来说就是八倍。另外,很多建设单位总有这样一个错觉,以为建平房便宜,楼房贵,光从房屋本身的建筑造价来看问题,实际怎样呢?我们曾经将本市新建一些平房工人住宅区算过一下细账,每平方公尺建筑面积单位造价(包括管线、建路、电力、征地费等)平房比三层楼房要贵14元至17元左右。所以实际的建房比建平房便宜。
2.拆一些破旧的低房子盖三、四、五层的楼房,可以砖木结构,也可以混合结构,也可不用电梯。
3.基础好的现有房子加上层。
4.建筑密度可以按广州日照、通风情况定出适合自己的指标,略为密一些、凉快一些,百子路、中山医学院、东皋大道居民区等建筑密度,很值得学习。
5.空补实,把区域内可用土地充分的按地形利用起来。
现在让我算两笔账:
(1)现在广州除已建设地区、河流、高山、低洼水田、公路机场不能建设外,尚有农田、菜田、果园、丘陵、坟地等土地约100平方公里,每年要用土地7平方公里(平均以建两层房屋计),15年后所有较好的农田、果园、菜地都用完了。为了说明方便,再算一算:如按建平房计只能用10年,建三层可用19年,建四层可用22年,如果不计果园、菜地,只有50平方公里可建筑土地,7年也用完了,这些土地,每年可为我们生产2000多万财富,可以养活十万多人。
(2)如果在建成区内改建,把房子盖高一点,少用一平方公里的农田菜地;单从公用设施,平整基地,公共建筑等投资及农作物补偿等方面可节省约1400万元(房屋建筑费在外),如用同样多的钱在建成区改建就可以增加30万平方公尺的房屋面积,能解决5万人的居住问题,还不说要安置2000多个农民生活和以后年年月月农田的生产所引起的损失。按今年9个月的统计,市内共建了平房17.3万平方公尺,其中约有一半可以建三层的,但是没有这样做,多用了10万平方公尺土地,约合150市亩,大都是农田,不算基础费用与农业损失,直接间接就损失了100多万元,还要解决100多个农民的生活问题,这些损失是无人管的。
以上计算是为了说明问题,是一个约数,在实际生产中也并不是完全恰当的。有不少单位逃避建筑管理,他们按本单位利益私自建筑,是一种违法的行为。
三
广州是一个对外贸易的港口城市,是祖国南大门,来往外宾很多,一来到就是要游览市容,因此加强城市各方面秩序的管理,保持整洁与秩序就更加重要,应当大家共同来搞好这一工作,毛主席已经在10月22日公布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来维护这种秩序,市人民委员会也已有公告,我现对城市管理某些方面谈谈几个问题。
1.违章建筑现象是严重的,这很容易造成城市的混乱。根据今年检查违章建筑达79宗,建筑面积达12万平方公尺,如在瘦狗岭西北高地私建三层楼房,位置是在规划路线上,同时因为高度超过天河机场的飞机升降的高程控制范围,拆了还是不拆,到目前还未解决。又如市第三建筑公司私自在鸟龙岗建宿舍,位置是建在马路上,施工不久幸好及时检查发现,停工改建,但损失已不少。这些例子说明一些建设单位,漠视建筑管理制度,招致国家财产的损失,更严重有些单位经检查发现,通报批评后,仍不按制度办理,希望各建设单位,特别是承包施工单位必须认真遵守,共同协助防止私建现象,保障国家财产和城市市容与安全。
2.临时建筑物搭盖问题。在我们目前经济条件下,搭盖一些临时使用房屋,对人民生活、生产却是必要的,但必须在指定地区,统一规格与统一规划,经过批准,不能随便搭盖,对旧有的应逐步加以改善或充分绿化,特别是市人民委员会公布“临时建筑物管理办法”后,对私建者应严加处理,我建议各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派出所自己地段内坚决按办法进行管理,黄沙区有一个居民委员会对临时搭盖违章建筑管理得很好,依靠群众互相督促的方法执行了他们职责。
3.改变铺户使用性质而不报的情况变得严重。自从去年社改高潮后,很多工商业并厂并店是十分必需的,但必须要有合理的使用,不合理的应逐步整理,特别在繁盛大街上空出一批铺户,这些铺户单位自行用作住宅、膳堂、俱乐部等,光是六二三路从东桥至西桥一段116间铺户中就有88间改变使用性质,其中不少终日大门一关,影响繁盛地区的面貌和浪费房屋使用,这个问题在市人委公布“城市建设管理条例”中规定是应通过城市建设委员会批准后才能改变使用的,但不少单位都没有这样做,也没有自己纠正,希望有关单位重视起来。
4.目前广州市的广告、招贴很乱,虽然前一个时期管了一下,但没有管好,到处乱贴,大街小巷都有,特别是热闹的马路更多。在九月份市容检查时,光是中山路一小段(从文德路路口至越秀路路口)就有87种不同的广告(补习班、技术班、车缝、跳舞、卜卦算命等),对市容影响很坏,省委经常向我们提出必须加强管理,指定位置,对不按规定乱贴乱搭要处理,不然就难管好,希望有关部门提出具体办法来。
至于今后第二个五年计划市政建设方面工作,待下一届人代会再作报告。
我们与大家一起,在全体代表支持与监督下,克服右倾保守,鼓起革命劲头,用穷办法,用我们的智慧与劳动,少用国家的钱,节约土地,把广州市建设为一个绿树成荫、整齐美观的工业生产城市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