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得清绿在人间:林西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故乡、家世与少年时代

一、皖南小乡村

安徽山河锦绣,文化灿烂,人杰地灵。林西的故乡——安徽黟县,地处皖南山区腹地,北面靠近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黄山;西北面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九华山。四周群山环抱,重峦叠嶂,其中东西横贯黄山之余脉,南北分列丘陵及盆地,形成中部隆起、南北低缓的地形特征,从巍峨陡峭山地到舒展平坦盆地有序分布。境内溪河纵横,有大小河流129条,加上雨量充沛,致使终年流水潺潺。这里的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81.3%。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5.9℃。

黟县是安徽省最古老的县之一,属古徽州,始建于公元前221年,距今已有2237年历史。由于群山环抱,在历史上阻碍了古黟县与外部世界的交往,在不经意中造就了“世外桃源”般的生态环境,古老的风情被保存得格外完好。当年李白曾题诗赞誉:


黟县小桃源,

烟霞百里间。

地多灵草木,

人尚古衣冠。


至于黟县的得名,据《新安志》记载:“黄山旧名黟山,秦置黟县,取义于此。”

古徽州含黟县、歙县等,是“徽商”与“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然而,黟、歙原属古越领地,其生态原色为山越文化。古山越人是山林的骄子,勤奋勇敢,好武习战,富于反抗精神。秦汉以后,中原战乱频仍,北方人陆续南迁黟歙,带来了中原文化。于是,两种文化在此经多年碰撞、交融,进而形成一种新的地域文化——新安文化。宋代以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徽州地域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新安文化所占据的地域更加广泛,内容愈加丰富,理论更趋系统,逐渐形成辉煌璀璨、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徽州文化包括了新安医学、新安理学、新安画派、徽派建筑、徽州“三雕”(砖雕、石雕、木雕)、徽派版画、徽派盆景、徽墨、徽菜、歙砚等。这里文风昌盛,才俊辈出。元代大戏剧家汤显祖有这样一首诗作:


欲识金银气,

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

无梦到徽州!


诗人把未到徽州一游作为一生的憾事,足见当时的徽州在这位大戏剧家心目中的地位,同时也可想象当时徽州的繁荣与昌盛,没有足够魅力,他也不会作这样的感叹。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黟人仍保持着节俭的生活方式、古朴的民俗风情、纯实的民间歌舞、缘古的地域方言、厚重的楹联题额和天然的饮食特产。崇尚自然,民风纯朴。至今,黟县仍有众多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古祠堂,其厚重的徽文化积淀闻名中外。其中有两处世界文化遗产地、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西递村与宏村。这两处分别已有900多和8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至今保存完好。西递村几百幢古朴典雅的明清民居,大量砖、木、石雕点缀其中,堪称艺术精华,成为徽派建筑的精品。而古宏村人则为了灌溉、防火、饮用,独具匠心开仿生学之先河,建成了堪称“中华一绝”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湖光山色与层楼叠院和谐共处,享有“中国画墨的乡村”之美称。村内的古民宅同样砖、木、石雕精美,富丽堂皇。配以楹联、字画,文化底蕴浓郁。

历史上黟县的经济以农业生产为主。然而,由于全县是“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与庭院”的自然格局,山多地少,人多田少,所以粮食一直不能自给。据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的《黟县志》记载:“岁收不给三月。”为摆脱生活困境,历代黟人中的有志之士勇于进取开拓,远涉异乡,从事商业,足迹遍及全国,甚至远赴日本、东南亚、荷兰和葡萄牙。据史料记载,最盛时徽州成年男子中有70%以上从事商业活动。他们在四出经商中,勤奋节俭,诚实守信,终于使徽商继晋商后,名扬天下,一度出现无徽不成市、无徽不成镇的说法。黟县的商人多经营布匹、粮油、茶叶、钱庄和南北货。经营有方的徽商成为黟县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经商致富后的黟人不忘故乡,又纷纷回乡盖房子,办教育,建庙宇、祠堂,为黟县的经济、文化、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丰厚基础。

林西的故乡是一个叫三都中百户村的地方,这是一个小村落。岁月流逝,今天的百户村已失去她曾经的美丽。相比起邻近的西递村与宏村,这里显得很普通,房子建得不太规整,不过,依然呈现出徽文化的特色。村中以汪姓居多,保留了徽州以姓氏聚居的特点。村里有以鹅卵石铺成的村道一直通往村外,一条小溪由村边而过,村口建有一方亭,过去曾是商人外出经商时,亲人送别的地方。村里的民居建筑均是徽派风格,白墙,屋顶为防火的马头墙,小青瓦,砖雕、石雕、木雕工艺精湛,以花卉、人物为主,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房子厅内还配有楹联。村里建有祠堂,供族人拜祭祖先和聚集议事。100多户人家聚居在此。由于人多地少,百户村的村民小部分以农耕为生,大部分则到外面闯荡,讨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