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系统复杂性与社会研究方法:跨层次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言

社会科学长期落后于自然科学。社会现象的复杂性造成社会科学研究的困难。1940年以后社会科学获得新的威望和影响,原因之一是在研究中大量使用了数学和统计学方法及其他传统的自然科学方法,特别是在引进计算机以后,理论不再仅仅是一些观念和辞藻,而是一些可以用经验和可检验形式加以阐述的命题。但是这种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化”的倾向,导致了社会科学成果说明力的增强,同时也导致了社会科学成果与社会实际发展的真实情况相距甚远的状况,其根本原因就是社会系统的特殊的复杂性。

将社会作为一个复杂性系统来研究是近三四十年来的新趋势。之所以把它叫做新趋势,是因为它把社会作为20世纪40年代以后才发展起来,被称之为“复杂性科学”的研究对象。这些有别于传统科学的复杂性科学学科或理论包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突变论、协同论、耗散结构论、非线性动力学及混沌理论等。目前这一趋向仍然处于发展势头。

进入21世纪,社会现象、问题及规律成为科学研究的新重点,社会系统复杂性和社会科学新方法的探索随之成为现实的紧迫任务。本研究的目标是:阐明20世纪以来探索复杂性运动和复杂性科学理论研究中蕴含着的深邃的方法论思想,以及在这些方法论思想影响下,社会科学状况和研究方法可能或应当产生的变革。本书作者力图给出一个研究社会的性质、演化及发展规律的新方法论的立足点,使社会科学研究更加符合社会客观实际。

以人类社会系统的复杂性为对象的科学研究何以可能,这在20世纪的所谓复杂性科学诞生之前是无法回答的。

社会科学从来都是把自己的对象视为单一层次的事物。对它的认识或者借助于传统的自然科学的方法,或者借助于非自然科学的文化学和哲学的方法。同传统的自然科学一样,社会科学也一直把追求逻辑的简单性作为成功理论的标志。社会科学工作者往往将“复杂”的烦恼归因于手段的缺乏。同传统的自然科学家一样,社会科学家也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事实:人类所拥有的科学学科是按世界物质的层次及其运动形式划分的;人类所获得的知识是属于世界不同层次的知识。所以,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对自然科学、文化和哲学对象有效的那些方法,比如,归纳、统计、分析、还原、约化、抽象等,在用到社会现象研究的时候,差不多可以肯定地说,都造成片面性、不确定性、不可预见性和理论与实际的巨大差异。复杂性的阴影一直笼罩着社会科学研究,也使社会科学研究空前的“繁荣”:层出不穷的学派,永无休止的争论,没有意义的空谈,发泄个人或集团情绪的感叹等。

复杂性科学诸学科揭示了一个自然界(也适合于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的巨大的秘密:存在着一种非机械决定的和非统计决定的特性。随着探索复杂性运动和复杂性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被称为复杂性的那种特性越来越清晰地摆在人们面前。复杂性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撕开。现在问题已经基本上清楚:

事物的复杂性是由不同层次和跨越层次的相互关系决定的。

科学的视野不自觉地进入了一个跨越层次相互关系决定的世界。只有到了这个时候,以社会复杂性为对象的科学研究才有可能,因为,人类社会原本就是一个具有层次结构,处在层次包围之中,具有无数跨层次相互关系的系统。

因此,本研究的立足点就是:跨越层次的相互关系。从此核心出发,展开对社会复杂性和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讨论。无疑,这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它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和全新的思维工具,重新认识社会,促使社会科学方法产生变革。其意义在于,为实现人类的第二次提升提前做好准备:人类要驾驭社会就必须先认识社会,而认识社会必须首先有正确的社会科学方法论。

接下来谈一下本书在内容安排方面的思路。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紧密相连的,两者在研究者的理论思维模式当中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往往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思想性的方法对具体性的方法往往产生直接影响。同样,持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使用什么样的方法认识世界,也会形成什么样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里的情形就是这样:社会观和社会科学方法论是紧密相连的。例如:坚持自然主义社会观的学者往往采用类似于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现象;而坚持精神主义社会观的学者极力排斥自然科学方法,推崇使用文化学和哲学方法对待社会问题。从不同方法论出发获得的对社会的不同的认识结果(知识),又反过来加强各自的社会观。社会研究长期处于学派之争的状态(无所作为),大概就是因为存在社会观和社会方法论相互关联这个死结。打开死结的方法无非就是使社会观和社会方法论两者之中一方先有所突破。

考察20世纪以来的科学,不难发现:复杂性科学首先在方法论方面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打开了死结的一头,进而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观;而在社会科学方面,方法论没有新的突破,观念依然是旧的,方法也依然是旧的。然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显露出它本身所具有的那种复杂的特性,社会科学家甚至已开始试探用复杂性科学理论的观念解释社会现象。因此,在社会研究方面,社会观和方法论上的死结有可能在社会观这头先取得突破。

因此,本研究采取了在自然领域先方法论、后世界观的叙述方式,而在社会领域采取了先社会观、后方法论的叙述方式。逻辑和历史的统一使我们对对象的把握更加清晰。

本书的第一部分,论述了探索复杂性运动的进程和方法论思想,借助复杂性科学理论成果,突出地讨论了跨越层次相互关系的新世界观。第二部分,重点将跨越层次的新世界观移植到社会领域,进而推出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反思和新的突破。第三部分,探讨了跨层次新思维模式及其在社会演化或进化等具体问题研究中的运用。最后,探讨了大数据时代社会规律与人文价值协调的方法论。需要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重要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讨论,不能缺少作为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唯物史观。本书的第六章,专门讨论了社会复杂性视野下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在现实社会中的复杂性表现,以及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的方法论意义。

附录给出了复杂性科学理论的核心部分:非线性、混沌和自组织。

一种新的社会观和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建立,需要许多方面的知识,最终可能需要许多人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本书所展示的仅是作者多年以来的努力。

王志康

2017年8月于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