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友善价值观的定位
友善是人类社会从古至今都提倡的一种高尚的人品美德,而在今天,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成部分的友善价值观,还是体现时代特征的充满人文关怀的价值观,是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一)友善是一种高尚的人品美德
友善是重要的公民道德。公民身份既有社会性的一面,又有政治性的一面。这一身份既赋予公民个体相应的社会权利,也要求人们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履行相关义务。
一方面,公民身份的社会性要求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必须具备公民道德。公民道德是人们以公民身份进入公共领域的基本资格。友善是一种基本的公民道德。一个社会就是一个公民合作体系,人们虽然可能未曾谋面,但却以各种方式在社会生活中相互合作,所有公民都在这种合作中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期待。
另一方面,公民身份的政治性提出了公民强烈的对于平等的诉求。公民身份表明,任何社会成员都具有平等的社会权利。因此,不论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何种角色,处于何种社会地位,公民之间都必须相互友善。
公民的身份规定了任何个人都要在社会中生活,都要与他人交往,发生关系,不能是单个地存在,而且只有在交往中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自我才能得到确认。公民身份决定了任何公民都不是一个单独的存在,每一位公民都必须与其他公民交往,并且只有在相互交往中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公民在社会中共同生活,有共同利益,同时也在社会生活中满足自己的需求,实现自己的利益。公民的需求只有在共同生活中才能得到满足,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利益也不一样,这样必然存在矛盾和冲突。如果没有友善的道德品质,就很难跨过差异和矛盾的沟壑,交往和合作就变得困难,个人的权利和利益也难以顺利实现,社会的正常运作就会受到影响,公共利益也很难得到充分的共享。在公共生活中做到友善,这是公民进入社会共同生活的道德姿态。友善的道德品质促使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面对多元的价值观、面对不一样的人时能够主动寻求共同点,谋求彼此的认同,积极履行自己的义务。
友善是一种高尚的人品美德。友善意味着人们乐于发现他人与自我的道德相似性,即对他人的自我道德投射;意味着人们对美德的追求和对爱的真切表达;意味着人们愿意与他人共同生活,尊重、接受他人。
友善是中国古来注重的美德。《诗经》中有言:“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孔子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墨子云:“兼相爱,交相利。”《礼记·礼运》中有言:“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儒家的“仁爱”思想中,“爱亲人”“泛爱众”,忠孝之义,仁的品质即温、良、恭、俭、让,这些都与友善的内涵密切相连。
友善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美德。毛泽东说:“我们主张家庭和睦,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双方互相靠拢,和和气气过光景。”“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偿、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等是友善的具体要求。
友善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强调的美德。2001年中央颁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首次提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友善”列入其中。2005年中央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友爱”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2006年中央提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互助”是“友善”的内涵之一。
友善是一种人生智慧。孟子曾曰:“与人为善,善莫大焉”。佛家也劝导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匆匆几十载,我们要做一个恶人还是善人,每个人的悟性不同,自然选择的道路也不同。按照佛家的理论,一个人做了一件好事,自然会增长他的福报;而一个人总是做坏事,他的恶业就会增长,同时也会给别人带来伤害,自己同样收获不到快乐。一个善于做善事的人,他的人生是充满阳光的,因为他的友善不但会给别人带来快乐,也会让自己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选择友善的人生态度,正是我们做一个快乐人的开始。“与人为善,予己为善,予己为乐”。当我们把内心的友善变成简简单单的一个微笑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立刻被拉近了。也许,仅仅是一个微笑,却能让我们获得帮助;别人的一个微笑,同样也会给予自己鼓励和关爱。友善还使我们时刻保持一份冷静,就会多给自己留点思考的时间,该坚持的坚持、该宽容的宽容、该道歉的道歉、该担责的担责,这是一种莫大的人生智慧。
(二)友善是体现时代特征的充满人文关怀的价值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全球化的不断扩展,人们的活动范围也在逐渐扩大,各种社会交往也日益频繁。但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友善一直被认为是与人相处的前提条件和交往原则。现代社会中,物质和精神财富都大幅度增长,对人们的交往方式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友善的品德在人际关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中,如果我们不友善,就很难得到他人的帮助。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逐步转型,出现了一些有悖伦理道德的现象。日益膨胀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等价值态度正成为一些人为人处事所信奉的病态原则,导致许多人对于生命意义的理解产生扭曲。友善价值观能够为人文精神的建设提供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向,帮助我们进一步从主体性的视角来审视现代化。人文精神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民族和国家之间文化差异的本质,也是衡量各个民族和国家之间精神文明差异的重要指标。友善价值观对人文精神的实践作用越来越突出,它可激励着社会成员不断去超越现实,追求更高更好的精神理想。
友善,就是对人和善,对待任何事物都像对待自己的朋友一样善良。友善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在各种各样道德滑坡事件屡见不鲜的今天,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当努力地争做一个友善之人,用友善态度去关怀他人、爱护他人。孔子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理浅显易懂,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应当尽量地去替他人考虑,自己不愿做的事情,同样也不要强求于他人。这就表明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基础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充满着人文气息和人文关怀。与“人文”背道而驰的是所谓的“神文”, “神文”强调神明的主宰,在西方通常就是上帝,在中国通常就是上天。从“神文”的角度出发,任何自然灾害的出现、任何生死人事的存在都是“神的旨意”。“神文”从本质上否认了人的存在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西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之后,“神文”被“人文”所取代,人文主义的发展形态也曾有过数次变更,但人文主义的实质却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动,它的核心观点依然是承认人之所以为人,其本身就是目的,坚持肯定在社会历史变迁过程中人性所具备的价值、人性所发挥的作用和意义以及人作为社会主体的基础性。而在中国,“人文”的发展是建立在中国特有的国情之上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国所提倡的人文关怀不仅吸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人文”价值,同时也结合了中国的基本国情。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总是不停地强调“人权”,强调“人因其为人而应享有的权利”。而事实上,中国早已将人权的保障纳入国家政治议题,并不断强调在保障人权的过程中所不能缺少的人文关怀。中共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关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体现了党已经充分意识到,在管理国家事务的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执政党对人民群众的关怀,社会对公民的关爱。
友善价值观的建立恰恰是站在了人道主义、人文主义的思想实质之上,强调将人的个性最大程度地解放出来,强调个人权利的自由平等,强调个人精神生活的丰富。伟大的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的发展进步都依赖于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更加需要依靠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人民群众利益的实际需要,是衡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状况和社会公平正义的最高尺度,也是党和国家不懈追求的动力。因此,党和国家的改革与发展要求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得到更好的维护、更完全的实现和更广泛的发展。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群众利益得以保障,将会营造出更加和谐友爱的社会环境,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会再因些许利益的纷争或者地位的相差悬殊而变得艰难,人际关系更趋向和谐。友善作为一种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国家、社会以及个人之间的人文关怀。
“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现实世界不会自动满足人,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是其存在的根本方式,是判断一个人是否真正意义上为人的重要分水岭。友善价值观能够满足人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其价值本质就是通过人自觉的实践活动去改善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超越人不和谐发展的现实。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根本出发点就是“以人为本”,是不同于资本主义人道主义的脱离社会的实践和斗争,在“抽象人性论”和尊重“人的价值”的口号下提出各种各样关于个人享受、个人自由的要求的。友善价值观是站在人道主义影响下的社会主义集体和国家利益前提上,以广大人民群众道德需要作为检验标准,摒除一切狭隘的个人偏见,从而进一步消除社会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的价值观念,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时代感的合理运用。
(三)友善是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包括人对自然的友善,因而友善是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在原始社会时期,因为生产力的低下,我们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和崇拜,所有以当时的能力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都归结于自然的原因。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在进步过程之中对自然的索取也越来越多。我们甚至忘记了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关系规律,忘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过去一段时间,在过度追求GDP增长的背景下,我们开始对自然进行无节制的掠夺,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已严重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安全和健康。这些都是对环境不友善的表现和后果。美国科学家布朗曾经在《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一书中提到:“地球已经无法支撑人口与财富激增趋势,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应越来越尖锐了。”现在我们逐渐认识到,人与自然必须和谐共存。党的十八大报告单篇列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这正是我们要对自然友善的宣言书。
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不仅仅依赖国家政府力量、经济和法律手段,同时,我们还需要从道德的角度来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就是生态伦理。生态伦理学代表性的有三个流派。一是以彼特·辛格(P. Singer)为代表的动物解放论和以汤姆·雷根(T. Regan)为代表的动物权利论。该流派认为,动物与人具有同样的道德地位,因而有资格或权利获得人类的道德关怀。于是,他们致力于把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原则扩展应用到其他动物上。二是以保尔·泰勒(P. Taylor)为代表的生物中心论。该流派认为,自然界是一个相互依赖的系统,凡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都应得到平等的道德尊重。三是生态中心论,它包括以利奥波德(A. Leopold)为代表的大地伦理学、以纳什(A. Naess)为代表的深层生态学和以罗尔斯顿(H. Rolston)为代表的自然价值论。该流派强调,必须立足于整体主义的价值观,将伦理价值拓展到无生命的生态系统、自然过程以及其他自然存在物。这样,生态伦理学将人类的伦理关怀扩展到了动物乃至所有生物直至无生命的生态系统。
动物解放论和动物权利论认为,我们不仅应当对身边的人友善,而且还应该将友善原则推广到动物身上。正如功利主义强调的“关心所有当事人的利益”,这里的“当事人”也完全包括动物在内。另外,动物权利论者雷根认为,就康德的道义论出发,我们人类有义务对动物加以尊重和保护,因为动物和人在生存权利上是一样的,同样有实现更好地生存的权利。我们应当以友善的道德态度维护动物的权利,就像我们强调以人为本时对人类权利的尊重与保护。我们没有道德理由去奴役甚至猎杀动物。施韦泽说:“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等级之分,压制生命的发展。这是必然的、普遍的伦理原则。”(《敬畏生命》)在施韦泽看来,生命没有高低哪怕是最渺小的生命存在物,探寻外在的某些物质而必需的行为方式,都值得人们以谦卑的姿态去敬畏,这种敬畏更是人们内心道德修养的外化表现。
泰勒则进一步指出,一切生物同人类一样,都是地球生物共同体的成员,都是组成生物圈自然秩序的一个有机部分。自然界里每个有机个体都是生命的积累,每个有机个体在表达自己“善”的同时,也需要接受其他个体的“善”。
更进一步,人类要友善地对待生态环境。在21世纪的今天,自然环境问题已成为了举世瞩目的热点,正如《联合国环境方案》所说:“我们不是继承了父辈的地球,而是借用了子孙的地球。”
恩格斯说:“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人类优于其他生命的原因只在于能够正确地把握规律。因此,人类社会在面对自然环境时应当保持尊重和友善,合理地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伟大目标。面对现阶段人与自然关系中已经产生的矛盾,我们应当遵循友善的伦理道德准则,规范伦理道德行为。这正是友善价值观所包含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用友善的态度对待自然、对待生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