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非遗的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8章 普定—苗族阿江

普定苗族“阿江”(口弦)主要分布在普定的补郎、猫洞、猴场、坪上等四个民族乡的苗族聚居村寨,根据本民族“歪梳”、“坝苗”、“大花”、“小花”的四个支系分类,“阿江”(口弦)主要流传于补郎的等堆、水井寨、上格、格差路、干河、歪冲和猴场的下老鼠、仙马、格道、猛正等苗族村寨。

普定苗族“阿江”(口弦或口弹琴)历史悠久。在5000多年前的“蚩尤”时代,苗族乐器以吹“口哨”为主,伴随着铜器的产生,苗族人民制出了自己的乐器——口弹琴。口弹琴的起源比芦笙、口琴等苗族乐器还早,芦笙、口琴用的铜片,实质上就是口弹琴改造而来的。

在漫长的苗族生存发展岁月里,苗族祖先从黄河一带迁徙到南方,迁徙中与自然环境、部落之间抗争,逐步形成了特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乐器与武器密不可分,苗族祖先在战争中用乐器传递信息,传递在生存发展中的喜怒哀乐。

苗族“阿江”(口弦、口弹琴)是苗族最古老的乐器,伴随着铜器的产生而产生,发展于元朝。宋朝后期,蒙古族入侵,建立元朝。为了镇压当地百姓的反抗,蒙古统治者规定一个村寨只允许用一把菜刀,避免被侵占后的百姓们用着起义的武器,同时还限制了人们的人身自由和舆论自由。但为了反抗,被侵占的各族人民纷纷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联络,例如,汉族人民在月饼里包上纸条,农历八月十五赠送他人,约定反抗起义时间等。因口弦发声低沉,音量极小,只能在夜深人静或人较少时听得见,所以在苗族地区,苗族先民们利用祖先发明的口弦作为传递信号的工具之一。

在历史变迁中,口弦由苗族部落战争中庆功报喜的乐器,逐渐演变为苗族青年表情达爱的乐器。口弦呈剑型,在剑上凿出吹奏和弹奏的簧片,这种既能吹奏,又能弹奏的乐器,当初是为了保存祖先用之表达自己对故土思念,后来衍变为青年男女们把她作为爱情的信物珍存。苗族男青年们人人都会制作口弦,当男青年有了自己心仪的女孩后,他就会自制一个口弦送给这个女孩,琴片的工艺和琴鞘上的花纹图案都能表达这个男青年对女孩的爱慕程度,越是喜欢的,口弦制作工艺讲究,花纹图案精细,有的还在琴鞘上刻上表情达意的文字。如果女方也有意的,女孩就会手下男孩的口弦,口弦象征着男女双方的心,收下口弦的,即为彼此把心交给对方,口弦就像是留下了一个“把柄”(证据),所以送口弦又称为“丢把瓶(柄)”。大村小寨苗族姑娘个个出来都有一把属于自己的口弹琴,都能吹(弹)奏出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情爱。“丢把瓶(柄)”之后,男女双方就用之发送约会的信号。夜深人静后,小伙子会在姑娘的房前屋后等待,听不见姑娘低诉低唤的琴声,就不得进门,一直等下去,直到听到姑娘的琴声,才欢喜而入。或者听到姑娘的琴声后,小伙子就吹起自制的竹萧,用萧声告知姑娘确切的位置。

“阿江”是苗语称呼,汉语称“口弦或口弹琴”,是普定县补郎、猫洞、猴场、坪上四个民族乡苗族人民特有的乐器。口弦由琴片和琴鞘组成,琴片用纯黄铜制作而成,有长有短,一般长约10厘米,厚0.2厘米,形状成宝剑型,像剑柄的部份长4厘米,宽0.4厘米;像剑身的部份长6厘米,顶部宽为1厘米,底部宽为0.9厘米,“剑身”中间有一条振动片,轻弹琴片尖,振动片会发出悦耳的声音。“阿江”(口弦)有琴鞘是圆筒形,直径为1厘米,长度比琴片长2-3厘米,琴鞘是一个精美的艺术品,选用质地坚硬精细的木料或精竹制作,琴鞘刻满花、鸟、虫、鱼、山川、河流等图案,琴鞘上还缀有银铃和红樱。

普定苗族“阿江”(口弦)起源于故土黄河,伴随民族迁徙、战争产生,深深扎根于岩山丛中,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它对民间乐器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以后产生的芦笙、口琴、手风琴、钢琴用的基本材料——“弹簧片”,实质上是取材于“口弦”的雏形。口弦伴随青铜器的产生而产生,是最古老的苗族乐器,对民族民间乐器具有珍贵的研究价值。

有了“蚩尤”,就有了“阿江”(口弦),有了苗族的迁徙和部落件的战争,就有了“阿江”(口弦),形如宝剑的“阿江”(口弦),象征着苗族的起源、发展和繁荣。

“阿江”(口弦)发音低沉,是中国民族乐器中唯一能吹奏和弹奏的器乐,其簧片发音最早,应是簧片发音的起源;口弦曲调单纯朴素,声乐起源于呜咽的黄河,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曲调委婉清丽,传承着古老的民谣。

“阿江”(口弦)是苗族传统文化的突出表现形式,富含苗族的精神、信仰、价值取向,具有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研究素材的特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