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历史之碎碎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4章 骊姬之乱

《晋世家》•晋国霸业·骊姬之乱

愿生生世世,再不生帝王家—南宋刘准

刘准的话将王家心事一语道尽,其中悲酸苦楚,非身在其中不能知。

生在王室家,平生多富贵,羡煞他人,然而权势倾轧,流血斗争,亦不能免,不是你愿意不愿意,而是身不由己。

帝王子孙尚且如此,帝王家的女人也是。

中国史料中对女人太多的鄙薄,也常常背了历史的黑锅,所谓红颜多薄命,于古更甚。

几千年历史下来,差不多的都是嫡长子继承制,正妻的地位最为尊贵,相应的儿子也自然成为合法的权位继承人,儿子做了太子,做母亲的当然荣耀,倘若正妻没有儿子,按照继承制的规矩,选贵妾的儿子继承权位,这就是有嫡立嫡,无嫡选贵。

贵与贱,在乎君王一人,宠则贵,不宠则贱。

中国史书中有四大妖姬,一是夏之妺喜,一是商之妲己,一是周之褒姒,另一个是晋之骊姬。

所谓妖,自然属于妖艳美好,绝色动人。

《列女传》记载了这四大美女子,单列一章“孽嬖传”。

师古曰:孽,庶也。嬖,爱也。

身份庶妾的女子,因受宠爱,扰乱了国家的政治活动,于是被“孽嬖传”,不尽骂名滚滚来。

有着刘准同样感慨的大概春秋时期的公子申生也算一个。

公子申生没有选择出奔,缢于新城,重耳奔蒲,夷吾奔屈。

酿成晋国之乱者,非他,晋献公的女人,骊姬是也。

伐骊戎,得骊姬、骊姬弟,俱爱幸之。《晋世家》

初,献公将伐骊戎,卜曰“齿牙为祸”。及破骊戎,获骊姬,爱之,竟以乱晋。

晋献公对外扩张,攻伐骊戎,骊戎败,以骊姬、骊姬女弟求和。

战事前占卜,“齿牙为祸”,献公心里就纳闷,我们是来打仗的,什么口舌是非,齿牙为祸,搬嘴弄舌的不是女人所为吗,战争与女人有什么关系。

初,晋献公欲以骊姬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公曰:“从筮。“卜人曰:“筮短龟长,不如从长。且其繇曰:“专之渝,攘公之羭。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必不可!“弗听,立之。生奚齐,其娣生卓子。

翻翻晋国历史,像这种占卜的记录很多,甚至晋世家一开始就笼罩了玄妙的气氛,譬如“仇”与“成师”的议论。

这里说晋献公爱骊姬,想立为正式夫人,当时晋国已确立过太子,就是公子申生,晋献公有改立夫人的想法,很容易一起国内遐想纷纷,子以母贵的道理大家都明白,骊姬受宠,若得夫人位,那么她生的儿子一定会争夺太子之位,出乱子是肯定的。

所以有了卜筮的说法。

愚以为这种说法不足信,怎么看待占卜的结果,是黙从不可知的玄说还是注重人事的力量,本人支持后者。

任何一事物都可以从正反角度来解释,各圆其说,武王伐纣,占之不吉,太公怒踢卜具,天下大势已成,何必让无根据的占卜左右,于是伐纣克殷。

这也见得太公的决断。

占卜这个东西很难说,没有研究过,也没有去验证过,不敢妄言,但是这里面一定也存在史家故意的行为,比如把对历史人事的评价婉转的隐藏到占卜中去,侧面的起到教育心理的用处,这种情况也应该有。

譬如晋献公要改立骊姬为夫人,这分明违背了当时的礼制,那么作为史家很可能要批判晋献公的做法,于是安排一段占卜的事,以此解说看吧,晋献公刚愎自用,违背了传统,结果出乱子了,要警惕哦。

骊姬为夫人,有两个儿子,从骊姬的角度讲,自己未来的人生不可预知,自己得到献公的宠爱,一时风头,倘若年老色衰,怎么办,儿子怎么办。

这种焦虑促使她愿望得到更多的东西。

里克谏献公曰:“君之嗣適不可以帅师,率师不威,将安用之?”

公曰:“寡人有子,未知其太子谁立。”

献公私谓骊姬曰:“吾欲废太子,以奚齐代之。”

骊姬泣曰:“太子之立,诸侯皆已知之,而数将兵,百姓附之,柰何以贱妾之故废適立庶?君必行之,妾自杀也。”

骊姬详誉太子,而阴令人谮恶太子,而欲立其子。

献公有改立夫人之心,也有废太子之意,“寡人有子,未知其太子谁立。”

儿子好几个,谁是太子现在不好说。已确立太子却有这番话,献公之心很明白了。

至于骊姬的态度,只是权衡自己的实力,不足以与太子争,尤其是“数将兵”且太子母家为大国齐,明争不足以赢。

但是野心既然被鼓舞,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的呢?

骊姬采取的策略是表面上赞誉太子,实际令人搜集太子之过,但始终没有找到有力的证据,不得已亲自出手。

骊姬谓太子曰:“君梦见齐姜,太子速祭曲沃,归釐於君。”

太子於是祭其母齐姜於曲沃,上其荐胙於献公。

献公时出猎,置胙於宫中。骊姬使人置毒药胙中。居二日,献公从猎来还,宰人上胙献公,献公欲飨之。骊姬从旁止之,曰:“胙所从来远,宜试之。”祭地,地坟;与犬,犬死;与小臣,小臣死。骊姬泣曰:“太子何忍也!其父而欲弑代之,况他人乎?且君老矣,旦暮之人,曾不能待而欲弑之!”谓献公曰:“太子所以然者,不过以妾及奚齐之故。妾原子母辟之他国,若早自杀,毋徒使母子为太子所鱼肉也。始君欲废之,妾犹恨之;至於今,妾殊自失於此。”太子闻之,奔新城。献公怒,乃诛其傅杜原款。或谓太子曰:“为此药者乃骊姬也,太子何不自辞明之?”太子曰:“吾君老矣,非骊姬,寝不安,食不甘。即辞之,君且怒之。不可。”或谓太子曰:“可奔他国。”太子曰:“被此恶名以出,人谁内我?我自杀耳。”十二月戊申,申生自杀於新城。

故事很明了,骊姬设计安排太子祭母,祭品奉给献公,骊姬投毒,激怒献公,诛杀太子师傅。

太子申生既不自明,也不出奔,新城自杀。

恐,重耳走蒲,夷吾走屈,保其城,自备守。

这就是骊姬之乱。

乱的结果是申生自杀,重耳、夷吾出奔。

骊姬也未如愿,母子三人为里克所杀。

献公虽没有处理好接班人的问题,晚年“昏惑”,但是晋国并没有因此而削弱,反而在儿子晋文公的执政下称霸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