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十三问 马克思主义有些什么样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基本认识。通过这些基本观点,我们就能以“点”带面了解马克思主义是什么。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不依人的感觉而存在,但能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统一于物质的。这种物质统一性首先表现在意识统一于物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这种特殊的物质器官的机能,但人脑不会自己分泌意识,意识不过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因此,闭门造车、向壁虚构都是行不通的。物质世界的统一性还表现在人类社会,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经典名言

当我们通过思维来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8页。

物质世界处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之中。这个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不是死水一潭,而是如恩格斯描绘的“辩证图景”那样,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是有规律的。唯物辩证法揭示的基本规律有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就是哲学上讲的矛盾,当然这个矛盾不是日常生活理解的“用你的矛去戳你的盾”,而是讲矛盾具有斗争性与同一性的两种属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但并不可怕,因为矛盾是促进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这种矛盾也体现在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之中。人为了生存,就必须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就必须要处理好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的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人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的基础上获得真理性的认识,并用认识去指导实践,才能获得成功。实践不仅存在于物质生产领域,还有改造社会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等。

如何认识社会,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看法相反。马克思是唯物史观的创立者,他坚持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指的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了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的决定性因素,马克思说得很实在,他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73页。。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也决定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社会历史的发展也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个规律与物质生产方式紧密相关。物质生产方式包含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些规律决定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也蕴含着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当然,不管是哪种动力要素,没有人的参与是不行的。马克思主义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并认为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本身也在发展,这个发展过程要经历从自然经济条件下对“人的依赖关系”,发展到商品经济条件下对“物的依赖性”,最后才能达到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当然,这个过程有些漫长。

马克思主义借助其哲学方法论,探寻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提出了关于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一般规律的观点,关于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的观点,关于垄断资本主义的观点,关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本质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自身无法克服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一矛盾的不断运动为资本主义最终被社会主义所代替提供了客观必然性。不过整体性的替代还需经历较为漫长的过程,只有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才能实现。而无产阶级的胜利不过是为了“消灭自身”,为实现无阶级无国家的共产主义社会准备条件而已。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必须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全面进步,社会主义社会只有在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