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小说名著导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三国志演义》的影响

《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并称为明代“四大奇书”。它们在小说史上的地位不仅在于其自身的卓越成就,而且在于,作为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小说和人情小说四大章回小说类型的开山之作和代表作,它们的问世标志着不同小说类型审美规范的确立,并以其卓越风范分别影响了一大批作品。以它们为起点和榜样,四大章回小说类型云蒸霞蔚,形成了小说史上辉煌夺目的景观。这几部名著对其他艺术门类的影响也广泛而巨大,以《三国志演义》为例,戏曲中即有大量的三国剧目,其中不少剧目至今还活跃在舞台上。

《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历史演义的代表作。在它的影响下,先后出现了一二百部历史演义。“自罗贯中氏《三国志》一书,以国史演为通俗,汪洋百余回,为世所尚。嗣是效颦日众,因而有《夏书》《商书》《列国》《两汉》《唐书》《残唐》《南北宋》诸刻,其浩瀚几与正史分签并架。”(可观道人《新列国志叙》)《三国志演义》中的两种主要路数,即“历史的三国”和“民间的三国”,不仅构成了《三国志演义》的主体,而且预示了历史演义发展的两种主要方向。第一类近乎通俗历史教科书,依傍正史,将正史通俗化,目的是普及历史知识,传授历史经验,如甄伟《西汉通俗演义》、冯梦龙《新列国志》等,总体成就不高。冯梦龙的《新列国志》是据余邵鱼的《列国志传》增补改写而成的,由28万字扩充到70余万字,共108回。清乾隆间,蔡元放将《新列国志》略作删改润色,加入夹注和评点,更名为《东周列国志》,共23卷108回,这就是乾隆以降的通行本。同时还有杨庸的《列国志辑要》,8卷190节。《新列国志》是历史演义中较为优秀的一部,但不足以称为杰作。如蒋瑞藻《小说枝谈》所引《缺名笔记》所说:“东周列国之际,人事繁复极矣。衍为小说,只能以编年法行之,遂不免板滞不灵之病;而作者之才,恰只能循题敷衍。故《列国志》一书,虽无大不佳之处,而实不见其妙处。《左传》《国语》《战国策》诸书,其纪事纪言,可谓佳绝妙绝,《列国志》一一取而充塞其篇幅,乃不免有手忙脚乱之讥。此可见作者无提纲挈领之魄力,尤可见穿插剪裁之间,不甚得法也。《列国》佳处,只有晋公子重耳出亡一段,其事妙,故其文亦不能不佳,其余则平铺直叙,了无警策动人之处。然作历史小说,而能平铺直叙二百余年之事,作者之苦心毅力,亦不可及也已。”《西汉演义》和《东汉演义》等作品水准更低。造成其整体水准不高的原因,孙楷第曾有过中肯分析:“大抵讲史一派,市人揣摹,则勇于变古,唯其有变古之勇气,故粗糙而尚不失为活泼。小儒沾沾,则颇泥史实,自矜博雅,耻为市言。然所阅者至多不过朱子《纲目》,钩稽史书,既无其学力;演义生发,又愧此槃才。其结果为非史抄,非小说,非文学,非考订。则前人之性格趣味,既不能直接得之于正史,又不能凭其幻想构成个人理想中之事实人物,如打话人所为。固谓雅俗共赏,实则两失之无一而是。如此《唐传演义》,如《东西汉》,如《东西晋》,以至于清之《梁武帝》《南北史》等皆然。于过去吾国小说中,乃留此一种,亦可谓不幸之事矣。”(孙楷第《日本东京所见小说书目》卷三)

与“通俗历史教科书”一类作品形成对照,另一类历史演义大量接纳民间故事,洋溢着无拘无束的风趣和幽默。《唐书志传通俗演义》和《隋唐两朝志传》是明代较早的隋唐系列历史演义,颇为简略粗糙。晚明吉衣主人(袁韫玉)的《隋史遗文》是隋唐系列历史演义中较好的一部。《隋史遗文》不再拘泥于历史事件,而是以秦琼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结构全篇;主人公不再是真命天子如隋炀帝、李世民,而是秦琼、单雄信等豪侠勇夫。有关秦叔宝的故事,取材于民间传说,大都是第一次在本书中出现的,以至于有人将此书称为“秦叔宝演义”。以豪侠勇夫为传主,以“义”为价值取向,其风格距《水浒传》较近而距《三国志演义》较远。清康熙间,褚人获以《隋唐两朝志传》《隋炀帝艳史》《隋史遗文》以及唐代卢肇的《逸史》等为基础,整理成《隋唐演义》一书。这是隋唐系列历史演义中最为流行的一部小说。其他历史演义作品,如托名徐渭所作的《英烈传》、“吴门啸客”的《孙庞演义》、“齐东野人”的《隋炀帝艳史》、杜纲的《南史演义》和《北史演义》等,也对“豪侠勇夫”倾注了浓厚的兴趣。还有一些作品,如《孙庞演义》《宋太祖三下南唐》等,与史实差异甚大,而与神魔小说较为接近;《隋炀帝艳史》《南史演义》《北史演义》等,参照正史和其他史料编撰而成,但注重“风流话柄”,与人情小说的缘分无疑更深。从《英烈传》到《南北史演义》,历史演义的题材重心,或偏于英雄传奇,或偏于神魔,或偏于“风流话柄”,既与历史演义向故事倾斜的总体倾向吻合,也与英雄传奇、神魔小说和人情小说相继成为章回小说主要类型的小说史背景有关。问世于晚明的大量时事小说,如《梼杌闲评》《辽海丹忠录》等,其关注时政的取材方式和编年叙事的结构安排,与历史演义颇多相通之处。

《三国志演义》早在明隆庆三年即朝鲜宣祖三年(1569年)就已传入朝鲜,是中国古典名著中最受朝韩读者欢迎的作品,在现存的版本、翻译、改作、出版状况、古典文献的记录等方面,《三国志演义》都是其他中国古典名著比不上的。日本、印尼、越南、泰国、英国、法国、俄国等诸多国家也先后有《三国志演义》的本国语言译本出版,并陆续有研究论文和专著发表。《三国志演义》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 本书所引《三国志演义》原文,系据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三国演义》;所引毛宗岗评语,系据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