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中编 现代:美学学科的登场与演变
第二章 “五四”前后:有美有学的美学学科的诞生
所谓“五四”,不只指1919年5月4日爆发的反帝爱国民主运动,而且指1915年9月陈独秀主持的《青年杂志》创刊至1926年7月《新青年》停刊这段时期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的文化启蒙运动。至此,中国美学告别了传统美学有美无学的状态,作为一门有美有学的现代学科体系,正式登上了中国现代学术舞台。
美学是“美及艺术之哲学”(萧公弼)。从1915年到1927年的“五四”前后这段时期,是中国现代美之哲学和艺术哲学学科宣告诞生的阶段,也是主观的价值论美学占主导地位的阶段,同时还是新的价值追求进一步发展并运用美文学样式加以宣扬的阶段。近代虽然初步涉及“美学”学科的翻译及美本质、美文学概念的萌芽,但没有出现美学概论、艺术哲学、文学概论之类的专著。而“五四”前后,不仅诞生了萧公弼、吕澂、范寿康、陈望道的多种《美学概论》,而且诞生了徐庆誉《美的哲学》(实即艺术哲学)、黄忏华的《美术概论》(即空间艺术概论)、徐蔚南的《艺术哲学ABC》,潘梓年、马宗霍、田汉等人的多种《文学概论》。吕澂、范寿康的《美学概论》关于“美是价值”“美学是关于价值的学问”的主张,呼应了“五四”启蒙运动的价值追求,体现了这个时期主观论美学的倾向。“五四”文学革命既是一场文学样式的审美革新运动,又是一场思想价值的启蒙解放运动。陈独秀、胡适、周作人、鲁迅等“五四”新文学运动主将一方面继续推进文学的审美运动,另一方面又继承近代涌现的新的价值取向,通过美文学样式进行“思想革命”和“道德革命”,从而使文艺美的形式和内涵都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