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化与语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  “也”“矣”的语气功能

语气助词“也”来源于判断词(洪波,2000),其基本功能是出现在判断句句末表示判断。由表示判断拓展到表示说明、释因、列举等功能。例如:

(1)夏,君氏卒——声子也。不赴于诸侯,不反哭于寝,不祔于姑,故不曰“薨”。不称夫人,故不言葬。不书姓,为公故,曰“君氏”。(隐公三年)

(2)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邾子克也。未王命,故不书爵。曰“仪父”,贵之也。(隐公元年)

(3)元年,春,王周正月,不书即位,摄也。(隐公元年)

(4)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晋公子,姬出也,而至于今,一也;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二也;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僖公二十三年)

例(1)表示判断,例(2)之“曰‘仪父’,贵之也”是说明,例(3)表示释因,例(4)表示列举。《左传》中凡史官所用之“也”,大抵不出上述四种功能。

除了上述四种用法之外,“也”还可以表示推论。例如:

(5)若弃德不让,是废先君之举也。(隐公三年)

(6)陈桓公方有宠于王,陈、卫方睦,若朝陈使请,必可得也。(隐公四年)

(7)吾不得志于汉东也,我则使然。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以武临之,彼则惧而协以谋我,故难间也。(桓公六年)

(8)谋及妇人,宜其死也。(桓公十五年)

这种用法只见于人物对话当中。这种用法与前四种用法的区别在于:前四种用法都是对客观事实的“按断”,因而基本上不反映言者的个人观点和态度;而这种用法虽然是基于某种事实或者事理做出推论,但都免不了要体现出言者的个人观点和态度。以往的研究不区别对待“也”的前四种功能和第五种功能的差别,将其笼统地归入语气词。我们认为,前四种用法的“也”都是判断词,只有第五种功能的“也”才是真正的语气助词。“也”与“矣”之间不易分别的地方也都集中在“也”的这种用法上。

“矣”的来源还不清楚,可能跟存在动词“有”有关。“矣”“有”的上古音很接近,都属于“云”母“之”部字;据郑张尚芳(2003),“矣”的上古语音形式是*GɯɁ,“有”的上古语音形式是*GWɯɁ。但这需要证明。在春秋战国文献里,“已”也有句末语气助词功能,其用法与“矣”接近,因此有人认为“矣”跟“已”有关。俞敏(1987)在《经传释词札记》里说:“卷一说‘已,语终辞也’,就是‘矣’的原始形式。”(66页)但“矣”与“已”的语音形式不同,两者之间没有渊源关系。语气助词“已”由完成义动词“已”语法化而来,其演化过程在春秋战国文献里能清楚地看出来;而“矣”最早见于《尚书》,在《诗经》里已有大量用例。

“矣”有两种功能。其一是表示事件的已然或者将然。表示已然例如:

(9)太子曰:“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饱。我辞,姬必有罪。君老矣,吾又不乐。”(僖公四年)

(10)将杀里克,公使谓之曰:“微子,则不及此。虽然,子杀二君与一大夫,为子君者,不亦难乎?”对曰:“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臣闻命矣。”伏剑而死。(僖公十年)

(11)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僖公二十三年)

(12)楚子登巢车,以望晋军。子重使大宰伯州犁侍于王后。王曰:“骋而左右,何也?”曰:“召军吏也。”“皆聚于中军矣。”曰:“合谋也。”“张幕矣。”曰:“虔卜于先君也。”“彻幕矣。”曰:“将发命也。”“甚嚣,且尘上矣。”曰:“将塞井夷灶而为行也。”“皆乘矣,左右执兵而下矣。”曰:“听誓也。”“战乎?”曰:“未可知也。”“乘而左右皆下矣。”曰:“战祷也。”(成公十六年)

(13)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僖公三十三年)

例(9)至(12)都是人物对话,“矣”所表示的已然皆以说话的时间为参照时间。例(13)为史官记叙语言,“矣”所表示的已然以前一句“及诸河”的事件发生时间为参照时间。

有时候,“矣”出现在表示虚拟事件的句子末尾,表示该虚拟事件之已然。例如:

(14)夫狐蛊,必其君也。蛊之贞,风也;其悔,山也。岁云秋矣,我落其实,而取其材,所以克也。实落材亡,不败,何待?(僖公十五年)

(15)秦伯使公孙枝对曰:“君之未入,寡人惧之;入而未定列,犹吾忧也。茍列定矣,敢不承命?”(僖公十五年)

(16)邾文公卜迁于绎。史曰:“利于民而不利于君。”邾子曰:“茍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矣,孤必与焉。”左右曰:“命可长也,君何弗为?”邾子曰:“命在养民。死之短长,时也。民苟利矣,迁也,吉莫如之!”遂迁于绎。(文公十三年)

以上各例的“矣”字句都是虚拟句,“矣”表示虚拟事件的已然,后接表达虚拟事件已然带来的结果。“矣”表示将然例如:

(17)羽父请杀桓公,将以求大宰。公曰:“为其少故也,吾将授之矣。使营菟裘,吾将老焉。”羽父惧,反谮公于桓公而请弒之。(隐公十一年)

(18)二年,春,虢公败犬戎于渭汭。舟之侨曰:“无德而禄,殃也。殃将至矣。”遂奔晋。(闵公二年)

(19)冬,晋侯围原,命三日之粮。原不降,命去之。谍出,曰:“原将降矣。”军史曰:“请待之。”(僖公二十五年)

(20)臾骈曰:“使者目动而言肆,惧我也,将遁矣。薄诸河,必败之。”(文公十二年)

(21)子仪之乱,析公奔晋,晋人寘诸戎车之殿,以为谋主。绕角之役,晋将遁矣,析公曰:“楚师轻窕,易震荡也。若多鼓钧声,以夜军之,楚师必遁。”晋人从之,楚师宵溃。(襄公二十六年)

例(17)至(20)“矣”表示将然,以言者说话的时间为参照时间;例(21)“矣”表示将然,以言者提供的“绕角之役”为参照时间。

其二是表示言者对命题的强烈断言语气。例如:

(22)闰月不告朔,非礼也。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于是乎在矣。不告闰朔,弃时政也,何以为民?(文公六年)

(23)先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雠,亡无日矣!”(僖公三十三年)

(24)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宣公二年)

(25)今其谋曰:“晋政多门,不可从也。宁事齐、楚,有亡而已,蔑从晋矣。”(成公十六年)

(26)庚寅,郑子国、子耳侵蔡,获蔡司马公子燮。郑人皆喜,唯子产不顺,曰:“小国无文德而有武功,祸莫大焉。楚人来讨,能勿从乎?从之,晋师必至。晋、楚伐郑,自今郑国不四、五年弗得宁矣。”(襄公八年)

(27)见舞《韶箾》者,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襄公二十九年)

表示已然或将然的“矣”都是从参照时间点上看待事件的状态,属于体(aspect)范畴,而以上各例中的“矣”都与时间视点无关,纯粹表达言者对待命题的认识和态度,表示强烈的断言语气,属于真正的语气(mood)范畴。在《左传》中,“矣”的这种用法基本不见于史官的叙述语言,例(22)是唯一出自史官之口的例子。这正如表示推论语气的“也”不出现在史官的叙述语言里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