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与可感物》
奥斯汀系统讲授这本书的内容,始于1947年,在牛津大学;此后多次以此题开课,并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处以此内容做系列讲座。奥斯汀主导的“周六晨会”也常讨论这些内容;格莱斯、瓦诺克等人常出席这些聚会。皮彻回忆说,奥斯汀在哈佛和他们讨论这些问题时好多内容远比这本书更深入有趣;另一些听过奥斯汀讲座的人也有类似评论。我们远处的人只能读文本,只能想见大师临场探讨问题时的情态。这个本子不是奥斯汀的“著作”,是G.J.瓦诺克根据奥斯汀的授课笔记整理成书的。 [3]
《感觉和可感物》借助概念分析的方法批判感觉与料理论,是日常语言哲学的典范之作。
感觉与料理论是个相当一般的学说,随便哪部哲学辞典里都能查到。这里引用奥斯汀的概说:
我们从来不曾看到或以其他方式感知(或“感觉”)到物质对象(或物质事物),至少我们从来不曾直接感知或感觉到它们,而是只感知到感觉与料(或我们自己的观念、印象、感觉项、感官感知、感知项,等等)。
这本书主要以A.J.艾耶尔的《经验知识的基础》为靶子。不过,奥斯汀特别说到,这是个古老的理论。古希腊哲人的有些名言不知是否可以归入感觉与料理论,但与之确有渊源关系。怀疑论者蒂蒙:“我不说蜜是甜的,我只是承认,蜜尝起来好像是甜的。” [4] 怀疑论者恩披里克说:“同一座塔,从远处看起来是圆的,从近处看起来是方的。” [5] 普罗泰戈拉说:“万物是如何存在也就等于个人感觉如何。” [6] 又说:“对于我来说,事物就是向我呈现的那个样子;对于你来说,事物就是向你呈现的那个样子。” [7]
相对于古希腊人的那些主张,近代一批哲学家的阐论更适合贴上“感觉与料理论”的标签,或至少跟这个理论大大接近。例如贝克莱的“存在即被感知”、马赫的“感觉复合理论”,等等。
颜色、声音、温度、压力、空间、时间等等,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相互结合起来;……显得相对恒久的,首先是由颜色、声音、压力等等在时间和空间方面(函数方面)联结而成的复合体;因此,这些复合体得到了一个特别的名称,叫做物体。……物、物体和物质,除了颜色、声音等要素的结合以外,除了所谓属性以外,就没有什么东西了……世界仅仅由我们的感觉构成,……要素(感觉)是第一性的……并不是物体产生感觉,而是要素的复合体(感觉的复合体)构成物体。……一切“物体”只是代表要素复合体(感觉复合体)的思想符号。 [8]
罗素、摩尔等人则明确主张这一理论。
感觉与料理论或类似理论源远流长。像所有源远流长的理论一样,在哲学史上也常受到批判。奥斯汀此书的批判系统采用了语言分析的方法,别具一种力量。
奥斯汀说:“曾有很多很多大哲学家持有这些理论。”单就这一点说,讨论这种理论就挺有意义。不过我觉得还不止于此。我相信,哲学爱好者在自己考虑这类事情的时候,通常都会走向类似的理论。我把这称作“初级反思的自然趋向”。语词含义的指称论是初级反思的自然趋向的另一个突出的例子。我们平常说理,是在具体事境中说理,哲学好像摆脱了具体的事境,转变为纯说理,进入了纯粹的道理世界。在这个转变中,我们都有犯一些特定错误的自然倾向。果若如此,指出错误,对这种理论加以批判,比哲学理论之间的互相争辩更为基本,具有更重大的意义。奥斯汀自己在另一篇文章中曾说:“我想,如果我们关注这些事情,我们能清除哲学中的一些错误;毕竟,哲学被用作替罪羊,它展现的错误实际上是每个人都犯的错误。” [9] 当然,“初级反思的自然趋向”和“很多大哲学家持有这些理论”通常是交织在一起的。大哲学家之为大,我猜想,恰在于他们在阐发我们人人身上的哲学家想阐发的东西,包括犯下我们身上的哲学家要犯的那些错误。
前面引用了奥斯汀对感觉与料理论的一般表述。当然,持这一理论的每个哲学家都会有远更细密的表述,分析和争论都要在这些细密表述的层面上展开。但细密的表述、细密层面上的争辩,差不多都是由于与“一般思想”相联系才有意思。对奥斯汀的驳论也须如是观。有意思的批判是针对普遍迷误的批判,在某个偶然错误上反复辩驳没意思。对语词含义的细致分析是牛津学派的特点,在牛津学派中,奥斯汀又格外细致。我们当然应当注重文本,分析必须紧扣词句,但紧扣词句,对我们来说,是紧扣词句与基本思想的联系,让自己保持在一般思想的眼界中。
本书的批判也非只限于感觉与料理论本身,奥斯汀的批判显性地联系于一批重大的哲学问题,例如,感觉是不是确定无疑的知识基础?知识有没有确定无疑的基础?现象语言与物理语言的两分是否成立?等等。此外,它也涉及语言与哲学的关系,两分法,概括,哲学理论的可能性等论题。奥斯汀对自己的批判指向这些重大问题有明确的意识。其中部分问题,我在“《感觉与可感物》读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