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淡定从容,便是优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在如花的年纪,培养优雅气质(2)

眼前人须珍惜,当下事要抓紧

人生,不过是一场绚烂的花事。绽放时芳菲沁人心脾,流光溢彩,拨动人心,可一旦繁华消逝,锦瑟流年不过是时光的一段剪影。也许那段时光依旧在记忆中温暖如初,但它也只是在记忆里,一去不再来。

有人说,且行且珍惜。

人生路就像是单向而行的车道,我们只能一路向前,却不能回头。

时光匆匆,走在人生路上,我们的脚步总是不自觉地加快,路上的风景就像浮光掠影,在我们眼前一闪而逝,我们甚至还来不及品味它的美,就已经错过了。正是因为有了太多这样的错过和失去,珍惜才显得尤为珍贵。

懂得珍惜的人,才能欣赏到人生路上的风景。懂得珍惜的人,才能避免品味错过的辛酸苦涩。

杨绛是懂得珍惜的人,她对“珍惜”二字的领悟,最初大抵来自于一些她本来拥有,可却还没来得及读就已经消失了的书。

杨绛的父亲杨荫杭是个很懂教育的人,他对杨绛的影响颇深。

杨绛自小就喜欢文学,对此,杨荫杭极为支持。为了让杨绛能够博览群书,杨荫杭时常会买些书回家,尤其对于杨绛最喜欢的辞章、小说,他从不吝啬。如果杨绛对什么书表示有兴趣,那杨荫杭就会亲自寻来以供她阅读。

杨荫杭对杨绛的爱是深沉的,不过他的爱并不纵容。放置在桌上的书是要读的,如果杨绛长期不读的话,那本书就会消失不见。

等到杨绛再去找这些书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这些消失的书于杨绛而言,像是一种无声的谴责,让她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道理大家都懂,只是,人有的时候就是这么奇怪,轻易得到时,那一切仿佛都无足轻重,当真的惶惶然错过、失去,再也没法回头的时候,才知道那是何等珍贵。

对于那些杨绛未曾读的书,杨荫杭从没有说过一句重话,可它们的消失,让杨绛更懂得珍惜。而且这种珍惜,根植到了她的骨子里。不只是对于读书,对于感情、工作、学习、生活等,她都如此。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晏殊的句子,淡淡的忧伤里又满含理智,伤春悲秋无用,珍惜眼前人,珍惜当下,这才是最要紧的。

“珍惜”二字,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及时。

时间就像是一条长河,从来不会终止流淌,你不去抓住它,它就会溜过去。懂得珍惜的人,也更懂得把握当下。他们会及时去做应该做的事,及时去爱应该爱的人;他们能及时表达情意,及时感恩付出,及时享受快乐和幸福……他们努力去抓住能抓住的一切,不负流年,无愧当下。

这就是珍惜。

杨绛是懂得珍惜的,她很懂得怜取眼前人。

初识钱钟书,他们之间存在着不小的误会。当时杨绛向同学打听,得知钱钟书已经订婚了,为此她失落过。所有的遇见,都是上天赐予的缘分,能在茫茫人海里遇见一个喜欢的人,真的不容易。“蔚然而深秀”的钱钟书深深地印刻在了杨绛的脑海里,可他们相遇得似乎太迟了。

杨绛叹息过,也遗憾过。

喜欢这回事,能够口是心非、言不由衷,能够去骗别人,将喜欢说成不喜欢,但是,却骗不过自己的心。

杨绛自己心里清楚,她是喜欢钱钟书的,可纵然情深,奈何缘浅。

好在没多久,钱钟书便找上了杨绛,虽然他也听闻杨绛有男朋友,可是,心中的悸动蛊惑着他,让他没有办法做到坦然放手,他不愿就这么悄无声息地与杨绛错过。

钱钟书珍惜和杨绛的这次遇见,同样,杨绛也珍惜和钱钟书的缘分。

所以一见面,杨绛就将自己没有男朋友,众人口中所谓的男朋友不过是她熟识多年的好友的事,一一向钱钟书解释了。

刚刚好,钱钟书所谓的订婚也是一场乌龙事件。

及时将误会澄清,两个人之间的所有顾虑也就烟消云散了。

爱情是需要用心滋养的花,只有及时浇灌,小心呵护,那花才能盛放。显然,杨绛和钱钟书都是懂得滋养爱情、珍惜爱人的人。及时地珍惜,让他们的爱情有了开始,而长久地珍惜,则让他们的爱情镌刻在时光里,成了永恒。

一生一世一双人,风雨携手,不离不弃,这让多少人羡慕。可其实这段感情的伊始,也不过是珍惜最初的遇见,珍惜心动的感觉而已。

珍惜说来容易,但事实上却远没有想的那么乐观。

太多时候,当我们幡然醒悟,想去拼命抓住某样东西、某个人的时候,它(他)已经天涯路远,消散不见了。我们嘴上说着要及时珍惜,可事实上我们的珍惜总是姗姗来迟。而更让人无奈的是,所有的事情一时做来容易,可一旦在前面加上了“一生”这个时限,那漫长的岁月便成了一道横亘在我们面前的大山,让我们亦步亦趋、渐走渐停,一颗初心也被消磨干净。珍惜这件事,也是如此。

一时的珍惜尚且不易,长久的珍惜更难,可我们能因为难而放弃吗?当然不能!越是在难的时候,我们越不能轻言放弃,越不能轻易放手。

珍惜在很多时候就意味着坚持。

放弃固然容易,也能得到一时的轻松和解脱,但放弃就意味着失去。尤其是放弃曾经最珍爱的东西,那种痛苦滋味必然会潜伏在短暂的轻松之下,然后在漫长的人生里酝酿发酵,让你久久不能释怀。反而是坚持,虽然一时难,但当回首往事的时候,那些痛和困难也会成为破茧的蝶,绽放华彩,翻飞起舞。

杨绛和钱钟书懂得珍惜,他们珍惜彼此走过了一生。

他们的人生路上并非没有风雨,可风雨带给他们的不是寒冷侵蚀,让两个人心灵溃散、天涯路远。相反,风雨带给他们的是彼此依偎,是拥抱生暖,是珍惜彼此,是携手并肩。

珍惜是什么?

珍惜是不轻易放手,是不惧付出,是无愧于心,是无悔于曾经。

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一场漫长的修行,路过风雨修得深爱,经历荣衰修得真情,走过平淡修得宁静,跨过苦难修得坚韧。这场修行,对我们所有人而言,都是一场盛大的考验,但同样也是一场丰厚的馈赠。因为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会渗进骨子里,融为我们的骨血。

珍惜这所有一切,因为这一切的好与不好,最终都会成为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

及时珍惜,不轻易放手……

杨绛从那些消失的书读懂了这些。

时光荏苒,百年岁月不过弹指一挥间,杨绛在这匆匆流淌的时光里,珍惜最爱的人,得一世爱恋相伴;珍惜能读的书,得满腹诗书;珍惜和孩子相处的时光,得母女情深;珍惜接触新领域、新工作的机会,得事业花开,荣光无限。

杨绛用百年岁月珍惜拥有的一切,惊艳了时光。

我们也应学会珍惜,不求惊艳时光,但至少能无愧于自己。

人生不过是一场绚烂的花事,于岁月的长河,我们的生命都只是白驹过隙,但这短暂的人生也能绽放光华。

愿你的人生绚烂惊艳,愿你珍惜了所有该珍惜的人,也愿你能被人珍惜。

阿季,你真实的样子很美

先生原名杨季康,亲近的人都叫她阿季。

阿季在苏州上中学的时候,发生过一件有趣的事。

大约是1926年,在她上高中一二年级的暑假期间,学校的教务长王佩诤先生办了一个“平旦学社”,每星期都会邀请名人讲学。

当时的阿季,小小年纪便满腹才情,带着一股子灵气,王佩诤先生很欣赏她。所以,有一次便吩咐她去现场做记录。

阿季以为,做记录就是做笔记。

想着听大学者讲学,做笔记也是正常的,所以杨绛没有犹豫就答应了。

讲学的地点在苏州青年大会礼堂。

阿季的大姐也要去听讲,姐妹俩便约好了一起去,只是临出门的时候,杨绛的姐姐又是换衣服,又是换鞋子的,耽搁了不少时间。等她们匆匆忙忙地赶到礼堂时,讲学已经开始了。

礼堂里挤满了人,杨绛好不容易看到了一处人稍微少的地方,正准备挤过去,就被会场工作人员叫了过去。

原来,记录人员的座位在台上。

因为迟到,阿季很不好意思,但已经答应了教务长,到了这个时候,她也没有退却的余地,所以只能硬着头皮走上去。

不出所料,所有人都注意到了她,包括当时正在讲学的章太炎先生。

不过,更尴尬的还在后面。

坐下之后阿季才发现,桌子上已经摆好了砚台、毛笔和一沓毛边纸。在她身边坐着的是几位有着很深资历的教师,他们一个个都奋笔疾书,认真地做着记录。她看过去,还可以看到他们笔走龙蛇之下那一个个漂亮整齐的字。

阿季心里有多羡慕,就有多忐忑。

她的毛笔字真的不算好,或者用她老师的话说,她拿笔就像拿扫帚一样,字“出奇的拙劣”。

看着几位师长写字潇洒自如,杨绛心里不禁暗暗叫苦。

不过,既来之则安之。

跟父亲学习多年的淡泊从容,如今总算派上用场了。阿季镇定自若,她磨了墨,拿起笔蘸好,准备记录。

可正当准备落笔的时候,她才发现,章太炎先生的话她居然一句都听不懂!

就像多年后杨绛回忆往事时写的那样:“章太炎先生谈掌故,不知是什么时候,也不知谈的是何人何事。且别说他那一口杭州官话我听不懂,即便他说的是我家乡话,我也一句不懂。掌故岂是人人能懂得!”

听不懂,也就没法记录,杨绛不得不再次放下拿起的笔。

我能想象得出,那一刻阿季如坐针毡,却又没有一点儿办法的模样,很真实,还带着一点儿出糗的可爱。

可想而知,阿季是写不出章太炎先生讲的内容的。

不过,她也不算白来。

坐在离章太炎先生最近的位置,阿季发挥了她的视觉作用,她使劲儿地看章太炎先生,以至于她灼热的目光也引起了章太炎先生的注意。想来,章太炎先生也对这个一个字都不写,却偏偏拼命盯着他瞧的女学生很好奇,他频频地瞄向杨绛,每次都能撞上杨绛天真无邪的眼神。

当然,注意到阿季的,并不止章太炎先生,还有台下的观众。

阿季坐在台上也暗地揣测观众的心理,觉得他们一定会认为自己是个怪人。

细说来,阿季也的确算是怪的。

就像开学之后,国文班上的同学和老师对她说的那样:“杨季康,你真笨!你不能装样子写写吗?”

或许在人们的认知中,坐在阿季那个位置,装装样子才是正常反应。像她这样干坐着,整整坐了一个多小时,盯了章太炎先生一个小时,直到工作人员来收白卷才落荒而逃的人,反倒成了异类。

可是,就如阿季说的那样:“装样儿写写我又没演习过,敢在台上尝试吗!”

在那之前,在那青葱的少女时代里,阿季没尝试过装样子;在那之后,在漫长的人生中,杨绛依旧没有学会装样子。她始终保持着一颗谦逊、诚恳的心,无论做什么事,都不弄虚作假。

记忆会泛黄,时光会苍老。可她自始至终都是那个坐在那儿呆呆地看着章太炎先生一个小时,却坦然到一个字都不写的杨绛。

虽不完美,但却真实。

只是,面对真实的自己,并将真实的自己呈现在众人面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成熟的心理,并且需要一颗强大的内心。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这世上少有绝对完美的人,我们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

我们隐藏了缺点,尽可能展示优点,收敛了脆弱,努力表现坚强。我们试图打造一个完美无缺、无坚不摧的自己,以获得别人的认同,也得到自己的安慰。

可事实呢?

我们把真实的自己藏起来,不让别人看,自己也不敢去看。

我们将自己扮成了另一个似乎更好的自己,可兜兜转转才发现,即便是完美的人,也未必能取悦所有人。我们自以为不错的伪装,其实只是弄丢了自己而已。

脆弱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哭?明明在意,为什么又要装作不在乎?

不懂的事情为什么一定要装懂?胆小又如何,谁能在任何时候都有一腔孤勇?

阿季可以坦然地面对自己,不装模作样;同样,我们也可以卸下自己的伪装,不必苛求刻意的完美和刚强。

我就是我,也许不完美,但至少真实。

更何况,人的一生是成长的一生,我们都是在跌跌撞撞中不断塑造并且遇见更好的自己。

青葱年少的阿季不懂章太炎先生谈的掌故,可后来在书海中徜徉,她不断充盈自己,满腹才情,她如同盛放的莲花,美得惊艳,举世皆知。

同样,我们也应面对真实的自己,并且不断完善自己。

遇见的人,走过的路,读过的书,改过的缺点……

这所有的一切,都会慢慢地渗进我们的骨子里,成为我们的骨血,而后由内而外地散发出来,成为一种浑然天成的优雅芬芳,一种不必刻意伪装,便已经尽善尽美的成熟魅力。

那才是真正的最好的自己,而且是真实的自己。

姑娘,放下伪装,做真实的自己吧。

你真实的样子,其实很美!

心有淡泊,尘埃不落

“淡泊无欲,清静自守”,用这八个字来形容杨绛的父亲杨荫杭再适合不过。

杨荫杭是个淡泊的人,他恬淡寡欲,不为名利扰,身上透着一股超凡脱俗的风骨,生活虽简,却安定无忧。

有人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杨荫杭的这种淡泊性情在无形中影响了杨绛,耳濡目染之下,她也修得了一颗淡泊心。

小时候,在杨绛的记忆里,父亲杨荫杭很少带她们姐妹去拜访老友,但有一次例外。

那次,杨荫杭的一位朋友邀请他们一家去做客。这位朋友办事周到,为了杨荫杭一家方便,他还特意派了车过来接。当时杨绛年龄不大,从没坐过车,她和小姐妹们一样,都觉得坐车很新奇,不免有些兴奋。而到了父亲的这位朋友家之后,她才发现车并不算什么。与她家不同,父亲朋友的家富丽堂皇,很是阔气,这里不但有别致的洋房,更有漂亮的花园,不但有精致的装修,更有体面的仆人。

大约在每个小女孩的心里都是有个童话的,童话里有城堡和王子,有快乐幸福和无虑无忧。这次到父亲的朋友家,杨绛姐妹几个似乎见到了那种梦幻的童话城堡,这一切对于她们来说都是新奇的,以至于回到家之后,她们还为此兴奋地不断感慨。

孩子的世界,是单纯的。

也许在几个年幼的孩子心上,她们心心念念放不下的,只是一种于她们而言相对特别的生活环境,而非繁华背后的物质富足。于名利、贪婪、奢靡、荣华认识不深的她们,也许根本不懂欲望的浮躁不安,更不知晓那些光鲜的物欲下,涌动着怎样的现实洪流。

但是,杨荫杭却不想她们被这些物质迷了眼睛。

纸醉金迷、醉生梦死的日子固然奢华安逸,却也是最腐蚀人心,腐蚀人的意志的。贪图一时的享乐只会迷失了自己,在梦醒时分只会丢掉安稳,让自己狼狈不堪。

那不是杨荫杭希望看到的。

他的孩子也许不能享有高官厚禄、家财万贯,但他希望她们能保有纯粹的本心,于繁华中不乱,于贫寒时不悲。

所以,就在杨绛姐妹几个谈得高兴时,杨荫杭走过来语气平淡地说:“生活程度不能太高。”

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杨荫杭不是随便说说的,这是他教给孩子的生活态度,更是他自己的人生信条。杨荫杭一生都过着节俭的生活,不为富贵名利迷了眼。他恬淡、理性、不求、不争,在杨绛和世人的眼中,他是一个淡泊无忧、不染尘埃的人。

杨荫杭想以身作则给孩子们树立一个榜样。

杨荫杭深深地影响了杨绛,他的那句“生活程度不能太高”烙印在了杨绛的脑海里,指引了她一生,让她活得从容优雅。

杨绛也有一颗淡泊之心,而且这种淡泊心性,早在她高中时期就初露端倪了。

当时,高中的国文老师在班上讲诗,课后便让学生们效仿着作诗。

杨绛自幼便跟着杨荫杭一起读书,对诗词甚是喜爱。长久的学习积淀,以及在杨荫杭身边耳濡目染下渐渐修得的人生态度,让才思敏捷的她一挥而就,其中有一首名叫《斋居书怀》的诗就被校刊选登了。

“世人皆为利,扰扰如逐鹿。安得遨游此,翛然自脱俗。”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的一生仿佛很难逃开一个“利”字。可当时年纪不大的杨绛,却于纷乱的利欲世界中持有着超凡脱俗的心境。

心中没有物欲,自然也没有喧嚣浮躁。

她还不曾阅尽千帆,体会人生的起落跌宕,更不曾饱经沧桑,经历岁月的无数沉浮。但是,她有一颗宁静的心,有淡泊的性情,这宁静淡泊让她人淡如菊、安之若素,让她轻看红尘、不染俗气。

国文老师也不曾想到,如此境界的诗竟出自一个女学生之手,因而惊叹不已,忍不住批道:“仙童好静。”

杨绛的心的确是静的,而且这种静,陪她走过了整整一生。

一直到许多年后,杨绛三里河南沙沟的家中仍然不见装修,也不见奢华装饰和家具,偌大的居室里只能看到书架,还有书架上摆得满满的书。这就是杨绛的家,更是她的书城世界,这里简朴而纯粹,亦如她的心,淡泊平和、简单自在。

杨绛之所以能如此,大抵归于父亲当初的教诲。

杨荫杭用他的高洁构建了一个充满爱的世界,他用自己全部的爱给予杨绛教诲和温暖。他的一字一句,教会了杨绛知识和道理;他的一举一动,塑造了杨绛的心性和品格。

杨绛是淡泊的,她的生活简单而朴素,但杨绛也是富有的,她的精神世界充盈而富足。

杨绛从来不追求物质生活,奢侈奢华于她看来只是一种累赘,与其去在意那些事情,她宁可一心只读圣贤书。书中自有黄金屋,精神世界的高屋大厦、喧嚣车马才是真正的华贵。

生命有时候很奇妙,有些人刻意追求某样东西,却终其一生求而不得,而有些人看淡浮华,从不渴求什么,可那些美好和灿烂,却总在淡泊娴静中不期而至。

于名于利,杨绛从不奢求,与之相比,她更渴望知识。

她和钱钟书是一样的,低调处世,从容生活。

从杨绛的《称心如意》《弄真成假》,到钱钟书的《围城》,这对文坛上耀眼的并蒂莲花摇曳生姿,已然绽放华彩,声名显赫。可是,比起去经营、享受那些虚名荣耀,他们两个人都更愿意将时间花在做学问上。为了静下心来读书,杨绛和钱钟书常常闭门谢客,能不参加的场合就不参加,能不见的人就不见。

因为疏于与外界打交道,他们不免被人说成清高傲慢、孤芳自赏,可是他们自己心里明白,名利浮华没有让他们迷失自己。相反,他们都很清醒,宁静的书海,早已将他们的心涤荡得清澈而纯粹。他们没有因为一时的成功而洋洋得意,相反,他们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更能看到前进的方向。

他们只是将时间花在了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杨绛和钱钟书超凡脱俗,无欲无求。如果非要说,人在这世上总归是有所求的,那他们所求的,或许就是这份淡泊的宁静。

对于外界的评价,杨绛总是付之一笑,从不争辩什么,就如她翻译的英国诗人兰德《生与死》中说的一样:“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杨绛的确是不争的。

于非议不争对错,她淡然冷静;于名利不争得失,她淡泊优雅。杨绛从不争什么,她只做自己想做并且认为对的事。

因为翻译了《堂吉诃德》,并且围绕着整本书发表了一组论文,阐述整部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存在意义,杨绛被推举为中国翻译家学会的理事,并多次收到西班牙驻华大使的邀访西班牙的约请。

低调的杨绛并不喜欢这些,她一直都礼貌拒绝,直到推脱不过才接受邀请。

钱钟书离世后,杨绛按照他重病时一家三口的约定,将她和钱钟书全部的稿酬都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励基金,希望能够资助那些成绩优异却家境贫寒的学生,让他们能够继续读书,看到她和钱钟书所看到的美好世界。

杨绛的举动,震撼了整个教育界。

但于杨绛而言,那些声名并非她所求,她想要的不过是在自己不多的时光里完成她和钱钟书约定,了却还未完成的事。

心有淡泊,尘埃不落。

杨绛有一颗淡泊心,她的心澄澈纯粹,不为浮华侵扰,她活得简单而自在。

风雨时仰起头,不畏时光。

辉煌中放下欲,淡泊岁月。

有欲苦不足,无欲亦无忧。愿你能和杨绛一般,有一颗淡泊心,无欲无忧,于山重水复流年里,得一份安闲自在,于锦绣繁华的时光中,得一份豁然超脱。

面对需要勇气,拒绝遵从心意

“拒绝”两个字说来简单,但一旦将它置放在现实中,却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

人情世故就像是个巨大的牢笼,将我们束缚其中。很多时候,我们明明不愿,却又不得不顾及着颜面,思量着后果,我们不屑于找借口搪塞,却又忙于找理由推脱。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我们只能选择勉强自己,让自己妥协。

拒绝的话就在嘴边,为什么会那么难说出口?

那是因为我们顾虑太多,却忘记了遵从自己的心意,从心而活。而杨荫杭告诉杨绛的则是:拒绝不需要借口,要有勇气坚持做自己。

那是杨绛十六岁的时候,当时,她在苏州振华女校读中学。

时值战乱,动荡不堪,北伐的战事打得不可开交,学校的学生会也会选出一些学生去街上搞爱国宣传,向路人演讲。

许是样貌出众,又满腹才情的原因,杨绛被选中了。

在当时的苏州,时常会有轻狂人欺负女孩子的事发生,对于一个女生来说,如此抛头露面,在众人面前侃侃而谈,声嘶力竭地呐喊,其实很危险。更何况,素来喜欢低调的杨绛本也不喜欢做这种事。所以,被选中的时候,她近乎本能地想要拒绝。

那时学校有这样的规定:如果被选中的学生家里不赞成的话,可以不参加任何对外的活动。

这无疑是一块好的挡箭牌。

不愿意参加这些活动的杨绛便想以此为借口,拒绝这份差事。只是让杨绛没想到的是,当她回家和父亲说起这件事,问父亲能不能说家里不赞成的时候,父亲却拒绝了,而且拒绝得很坚定,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是杨荫杭不疼惜杨绛吗?

当然不是。相反,正因为杨荫杭爱杨绛爱得深沉,他才更要拒绝。

人的路终归是要自己走的,即便是父母,他们能带着我们走一段路,却不能帮着我们走一生。在人生路上,少不了磕磕绊绊,更少不了艰难险阻。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寻求别人的帮助,这是一种本能,而自己勇敢地面对,巧妙地解决掉困难和麻烦,却是一种本事。

杨荫杭希望杨绛能够迅速成长,希望杨绛能有这种本事。

生活自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阴雨连绵、骇浪惊涛、山拦水阻、黑暗跌宕,这些都是人生路上可能会遇到的。若杨绛能拥有自己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本事,那她以后的生活会更容易,也会更自在。

杨荫杭不希望杨绛找借口,更不想她逃避,他希望她能勇敢地面对。

所以,杨荫杭义正词严地告诉杨绛说:“你不肯去,就别去,不用借爸爸来挡。”

杨荫杭的话让杨绛不免有些委屈,她告诉杨荫杭:“不行啊,少数得服从多数呀。”

杨荫杭又答:“该服从的就服从;你有理,也可以说。去不去由你。”

为了给杨绛信心,杨荫杭还特意讲了自己的一段故事。

杨荫杭担任江苏省高等审判厅厅长时,张勋闯入了北京。江苏绅士们纷纷联名登报,以此来表示对张勋的欢迎和拥戴。杨荫杭的一位下属为了阿谀奉承,便在杨荫杭没有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将杨荫杭的名字也加了进去。若是换作旁人,事已至此,即便心里不情愿,也只能忍着,让事情不了了之了。但“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的杨荫杭,不愿如此。

很快他就在报纸上登了一条大字启事,以声明自己并没有欢迎张勋。

杨荫杭的做法引起诸多人的非议,很多人都说他太过死板,不通人情世故。

的确,杨荫杭刊登大字启事的举动有些刻板僵硬,不通人情,换到现在,或许还会被贴上“情商低”的标签。这些道理,杨荫杭不是不懂,只是,与顾全人情世故相比,他更愿意顾全自己的意愿,守住自己的原则和坚持。

为了讨好别人,打破原则,进而失了本性、丢了本心,那样的人生即便周围皆是欢声笑语、朋友围绕,但内心必然是空虚的。那样的日子,也会如日渐凋零的花一样,娇艳不再,只剩下零落成泥、堆为尘埃。

杨荫杭希望杨绛能抛下借口,勇敢地面对,哪怕拒绝不易,但也要坚定地守着自己的原则和本性,从心而活。

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拒绝自己不愿做的事,这是对自己的一种尊重。

人活在世,活得圆滑,能够游刃有余地周旋在众人之间,混得风生水起,算是一种能力。但敢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敢于坚持做自己,同样是一种能力。而且后者更为难能可贵。

杨荫杭希望杨绛能有这种能力,希望她能无所畏惧,活得恣意。

讲完故事后,杨荫杭还郑重地对杨绛说:“你知道林肯说的一句话吗?Dare to say no!你敢吗?”

“敢!”这一个字,杨绛说得掷地有声。

第二天,杨绛到了学校,便在所有同学、老师的注视下鼓足了勇气说:“我不赞成,我不去。”

杨绛的拒绝,为她免掉了之后的诸多麻烦。

很多时候,拒绝比接受更难。遵从自己的心意而活,坚持做自己,并且坦然地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其实并没有说得那么容易。

面对和坚持,表达和拒绝,都需要勇气。

有个词叫瞻前顾后,思量得越多,勇气似乎就会越不足。我们将所有的人情指标和后果都各设权重,以便不断对比,做出更有利的选择。只是在所有的指标中,我们自己意愿的权重却低到可以忽略不计。

我们害怕拒绝会让人情脆弱,担心拒绝会辜负期待,我们压抑着内心的想法故作镇定,带着不情愿的笑一步步妥协。我们以为这样就能够换得理解和友善,殊不知,宽容到软弱只会换来别人变本加厉地索取,失去自我。反倒是坦然面对,合理地拒绝,勇敢地表达,才能换来珍惜和尊重,才能逃离羁绊,肆意自在。

杨绛是有这种勇气的,并且,这种勇气伴随了她一生。

当年父亲的一句“去不去由你”,一句“Dare to say no”,成为杨绛人生路上的指引,让她受益无穷。

在之后的岁月里,杨绛拒绝过很多次。

她曾因为不想太过仓促地决定婚姻,而拒绝钱钟书的订婚要求;她也曾不想过于高调、受人瞩目,而多次婉拒西班牙驻华大使对她发出的出访西班牙的邀请;她曾在解放前,和钱钟书一起强势地拒绝去往台湾任教的邀请;她也曾在年过期颐的时候,拒绝中贸圣佳公司对他们一家三口稿件和书信的拍卖,坚定地守护岁月流年。

在杨绛的心里是有原则和底线的,她清楚自己对是非对错的判断,也清楚自己的愿与不愿。

杨绛是个有勇气的人,她敢于面对,也敢于拒绝,她遵从自己的心意而活,坦荡而恣意。

那么你呢?你准备好勇敢地按自己的心意而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