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章 做善于夸奖的父母

不必强求孩子成为最优秀的

张莹10岁的女儿小梅,长得并不漂亮,小脸黑瘦,头发黄黄,个子也不高。而且,小梅的学习成绩也很一般,总在班上20名左右徘徊,在任何一门功课上都没有表现出过人的天赋。

在张莹的眼里,女儿太平凡了,平凡得让她没有夸奖女儿的机会。张莹对这个女儿几乎失去了信心。每当小梅不小心做错了什么,张莹总会生气地对她说:“我真怀疑你是不是我的女儿,怎么这么笨啊,长大了肯定没出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听到一些父母对自己的孩子说这样的话:“看人家小朋友多有礼貌,你为什么就不爱讲话?”“看人家小朋友画得多好,你怎么画的什么也不像!”“看人家小朋友多干净,你怎么就不讲卫生?”……

这些父母不明白,这种唠唠叨叨的做法,既不能弥补自己孩子的不足,也不可能使自己的孩子拥有别人孩子的长处。这样说的次数多了,反而会让孩子从心理上感觉到自己不如别人,从而逐渐失去自信心。

任何人承受压力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孩子们实际上还很脆弱,父母的火上浇油很容易使得压力过度乃至造成伤害。因此,父母发现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后,不要不分时间场合地胡乱指责一番,而是要客观分析产生的原因,努力寻找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帮助孩子一步步地改正。

每个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孩子也是一样。父母由于天天跟孩子生活在一起,眼中看到的似乎总是孩子的缺点,而忽视了他们的优点。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经常会把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相比,甚至把别人的孩子过度地美化和夸张,本想给自己的孩子树立榜样,其实却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伤害,甚至会因此影响孩子的一生。

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长处和优点,虽然孩子的天资有别,学习事物有快有慢,学习成绩也有高有低,但判断一个孩子的好坏,不能只取决于一个方面。

作为家长,不能只凭长相、成绩等某个方面就认定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没有出息,而是应该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发现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要始终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要把赞美留给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在你的赞美声中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有这样一个孩子,初中时她体质非常弱,任何体育活动都没法参加,学习又非常争胜好强,偶尔有一门功课得不到第一就会难过就会自责。但父亲的一句话奠定了她的人生,父亲说:以你的条件,你不必追求优秀,但你可以做到良好。

她很听父亲的话,比较轻松地将每门功课都保持了良好,同时她的体质也恢复到了良好的状态,高中毕业她给自己的定位是考上一所普通大学,压力不重反而发挥良好,她轻松地考上了重点大学。

读了这则案例,不知家长们做何感想。是的,家长们都爱自己的孩子,而且常常将对孩子满腔的爱,化作了热切的希望——孩子能够比自己幸福,能够拥有一个无比顺利、无比灿烂的未来。他们不愿意自己曾经吃过的苦,孩子重吃一遍;自己所经历的人生曲折,孩子再经历一次;自己失落的梦想,孩子又一次失落。可是,他们如此深厚、强烈的爱,却未必能够得到孩子的回应,有时甚至还成了家庭悲剧的根源。

其实,父母培育孩子如农民种庄稼,只有遵循庄稼生长的规律,适时浇水施肥,才能获得丰收。爱孩子的家长,只有既能掌握孩子成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又了解自己孩子独特的个性特点,洒在孩子身上的爱才能得到成功的回报。

还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一个标准的中等家庭里,养育了一个优秀的女儿。她不仅美丽出众,多才多艺,而且学业优秀,品行超群。小姑娘不听流行歌曲,不穿时髦服装,不讲俚语俗话,不崇拜任何同龄女孩子崇拜得五体投地的电影和体育明星。她功课门门优秀,业余时间不是弹钢琴便是读名著。她让无数家长羡慕甚至妒忌,使无数同学崇拜又敬而远之,令教师和父母引以为骄傲。

可就是这位“公主”,某一天突然没来由地歇斯底里、拳打脚踢、污言秽语……医生的结论是:长期、过分的紧张压抑所致。在维持“优秀”“出色”形象的努力后面,是来自内部和外部的负荷,是对于各种欲望的逃避和压抑。时间一长,孩子不堪重负,最终爆发。

其实,假如她不那么出类拔萃,不那么高尚优雅,比如热衷于女孩子喜欢的带点俗气的装饰品,比如有那么一点对于歌星、影星的迷恋崇拜,大约不会酿成这样激烈的反弹。

援引这个例子绝不是鼓励家长去纵容孩子的毛病,而是想说明人无完人,说明青春期的孩子存在各种各样的缺点和问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不管是怎么样的孩子,被尊重是他们与生俱来不可剥夺的权利,孩子成绩好也罢、成绩差也罢,家长都应当给予尊重信任和理解。这样的爱才有力量,才能使孩子心灵得到舒展,才能让孩子得到努力上进的动力、信心和勇气。当你认为孩子让你失望、孩子不争气的时候,不要忙着责备、忙着施加压力。请记住,他们更需要的是理解,指点和帮助。

你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他的种种毛病就像他的可爱之处一样必不可少,有些甚至将伴其终身。请你将他的缺点连同他的可爱一道接受下来,这没有选择,就像孩子在接受咱们作为家长时一样,毫无选择!

不必强求孩子成为最优秀的,而是要会量体裁衣地培养、教育他,只有这样才会让孩子去创造更适合他自己的人生,成为一个快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