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成分
宇宙中所有物质(包括恒星和行星)的基本成分都是化学元素。每种元素只由一种原子组成,原子则由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和中子(电中性)构成。中子存在于原子核中,但并不指示其化学性质,但如果同种元素原子核中的中子数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同位素。一种元素的中子和质子的数量决定了原子量。氢是最简单的一种元素,由1个质子和1个电子组成。它的原子量为1,是所有元素中最轻的。如果其原子核中的中子数量不一样,就会产生有不同原子量的同位素。
物理学家注意到了宇宙中氢原子的这种简单性和丰富性,于是他们推断:宇宙大爆炸产生了氢原子,而所有其他元素都起源于原始的氢原子。氢原子在高温高压下,经历适当的核转变,会产生原子量更大的元素,这一过程包含轻的原子核聚变成较重的原子核。
宇宙诞生的第一分钟,温度非常高,整个宇宙就像一个巨大的核熔炉在运作,仅仅在4分钟内,这个“熔炉”就将其中1/4的氢转变成了氦。之后,环境开始改变,这种反应也停止了。类似这样的极端环境在某些恒星的内部深处也存在,在那里会产生新的元素。在质量和太阳相当的恒星内部,氢元素会“燃烧”形成氦(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2个中子)。由于恒星内部的变化会在内核产生更高的温度和压力,氦就会聚变形成碳(6个质子和6个中子),而这又可以结合更多的氦,形成氧(8个质子,8个中子)等等。通过这种方式,多种化学元素就形成了。
↑超新星1987a在蜘蛛星云附近。最初的蓝色巨星在几秒钟内塌陷,并将超新星残余喷向太空。
很多这样产生的元素结合起来形成分子和化合物,它们中有很多是极不稳定的,被称为挥发性物质。水、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是3种重要的挥发性物质,它们在极低的温度下可以以气态形式稳定存在。元素的其他组合可形成矿物质,有些矿物质可以构成岩石(大多数是硅酸盐),它们在很高的温度下(450摄氏度~1200摄氏度)会发生组合凝固。像铝和钙之类与氧结合会形成硅酸盐的元素就叫作亲石元素;锌、铅和银则是亲铜元素(它们易形成硫化物),而像金和镍之类不易形成化合物的元素就是亲铁元素。
←哈勃太空望远镜于1990年拍摄的1987a超新星的伪色影像图,显示了膨胀气体环(黄色)围绕着超新星残余。最初的蓝巨星离地球有15.5万光年。剧烈爆炸留下的紧密的结状残迹形成了环中心的红色区域,组成行星的很多元素就是在这样的爆炸中产生的。
↓与太阳质量相当的恒星内的氢可以持续燃烧100亿年。当氢燃尽,氦核收缩,重力势能就会被释放,恒星就离开了主序。一个膨胀的氢气壳会覆盖塌陷的核,恒星就变成了红巨星。如果恒星的质量更重,星核温度更高,氦就会聚变为碳、硅或氧,合成重更的元素。如果恒星质量再大一些的话,就会点燃铁,并产生冷却效应:核向内破裂,恒星的外层扩散,就像超新星。质量最大的恒星会超越上述阶段,甚至中子的致密核也会压碎,形成黑洞。
1.形成恒星的星云2.与1个太阳差不多质量的恒星的前恒星期3.主序阶段4.膨胀阶段5.红巨星阶段6.收缩阶段7.白矮星阶段8.10倍太阳质量的恒星9.超巨星阶段10.超新星11.中子星12.30倍太阳质量的恒星13.超巨星阶段14.超新星15.黑洞